
25/07/2025
🌿【杉林溪森療體驗|與情緒同行】
在這場由國教院主辦、 台灣森林保健學會 招募講師群的戶外教育與社會情緒學習(SEL)課程開發研習,有幸能擔任第一天下午體驗的帶領者,和 20 多位國小老師一起走入杉林溪櫟山步道,進行森林療癒體驗,沒有繁複的道具,只帶著一顆渴望陪伴孩子的心,與大自然做最直接的連結。
我們從松瀧岩瀑布出發,沿著步道緩緩而行,不談課程、不談進度,而是回到當下、回到身體、回到自己的感覺。
🌲 在瀑布前,我們靜靜地站著,沒有其他指令,以參與者為中心,與自然建立直接的關係。
🍃 在平台上,透過引導語,帶領參與者,重新打開五感,細緻地去感受自然帶給自己身體和心理的感覺。
✨ 在步道上,我們練習「動靜之間」的覺察,觀察外在世界的變化,也觀察身心的變動。
💐 我們也發下簍空小卡,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索自然的各種紋路和色彩。
🪵 最後在藥用植物園,我們以一段獨處時間結尾。參與者可以抽選一張自我照護卡牌,選一個角落與卡片相處,與內在對話。
🌿 有位夥伴說:
「我聽到那些自然的聲音,竟然感到壓力,
因為小時候每天早上醒來,媽媽都會放這樣的輕音樂。」
🌿 也有夥伴說:
「我發現以前覺得吵的聲音,現在不那麼吵了,
甚至聽出了層次,好像內在也比較安靜了。」
這正是森林的神奇:
不會要求你立刻變得怎樣,
只邀請你——靜下來,留在當下,發現、接受、放下、往前。
🌲 與情緒同行,不論它是什麼模樣
當我們真的「停下來」,專注在當下的感官體驗時,也會聽見內心的聲音。那可能是愉快的、可能是悲傷的,甚至是令人不安的。
但我們不用急著改變它,只要溫柔地陪著它、看見它、接住它。這就是覺察(awareness)和正念(mindfulness),也是森林療癒的重要練習
🌦 這是一場三溫暖體驗
從擔心下雨到飄雨、雨勢漸大,到陽光露臉,風起吹動樹梢葉子簌簌地搖擺,無論天氣如何,我們都學習擁抱,像是期待陽光、著急找到解答、發現過往沒有的感受而有的驚奇、渴望分享或延長那樣的平靜心情。
這堂課沒有KPI,在 SEL 的框架下,我們不是要找出「情緒處理」的萬靈丹,而是學習回到自己的身體和心,看見自己的狀態和需要,並且練習怎麼用適當的方式把那些話說出來,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慢下來,去聽見他人的情緒與需要,可以用什麼方式,去給予他人需要的支持。
練習不急著「解決情緒」,而是先允許「這就是現在的我、現在的他」,讓我們有空間,去強化自己的覺察能力和情緒韌性。
謝謝每一位願意打開感官、傾聽自己、與自然連結的老師。你們正在做的,不只是自我療癒,也是為下一代孩子種下一顆情緒覺察的種子。
/
ANFT Relational Forest Therapy
美國自然與森林療癒嚮導協會 - 關係式森林療癒體驗
Shinrin-Yoku Taiwan 小森日
自然與森林療癒 | Nature & Forest Therapy
成立於2019年
🌿 深呼吸,遇見更好的自己
🔹森林療癒|自我成長|SEL情緒教育
🔹1:1引導・團體帶領・企業/學校講座
✉️ 合作邀約:junachang@shinrinyokutaiwan.com
#森林療癒 #社會情緒學習 #覺察與接納 #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 #自然療癒 #教師研習 #情緒教育 #陪伴自己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