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中醫 王咨翔醫師

大同中醫 王咨翔醫師 師承
大台中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張瑞麟院長
大同中醫醫院 主治醫師

今天是王醫師34歲的生日。最重要毫無疑問,是迎接我第二個孩子平安出生。首先要感謝我婆,沒有她就沒有這一切。再來是親生父母&岳父岳母,他們是我最大的靠山。我們這次生產選擇 台中禾馨安和院區 陳威志醫師,他是來自中榮的主任,優秀自然不在話下,接...
25/07/2025

今天是王醫師34歲的生日。

最重要毫無疑問,是迎接我第二個孩子平安出生。

首先要感謝我婆,沒有她就沒有這一切。

再來是親生父母&岳父岳母,他們是我最大的靠山。

我們這次生產選擇 台中禾馨安和院區 陳威志醫師,他是來自中榮的主任,優秀自然不在話下,接生手法乾淨俐落,重點是親切nice+暖男。

感謝陳醫師的帶領,成功將小寶貝平安帶到這個世界(Birthday:20250723 ,男,3160g)

這邊要特別謝謝 健愛婦科診所老闆 吳馨芃吳醫師,我婆懷這兩胎的過程,只要有問題就是問學姐,知無不言,凌晨一兩點還回我們,真的很感恩。

再次感謝 禾馨醫療 的護理師 麻醉師 衛教師 值班醫師群。

因為生產是團隊合作,什麼時候開指,什麼時候催生,什麼時候看傷口,產後疼痛減免,SOP很緊湊,但他們都非常親切 耐心 專業,細心照顧無微不至。

最後跟我婆說,謝謝妳,辛苦了,❤️妳

by超級奶爸

「長得高」要「怎麼睡」?這篇可說是去年「長高」文章裡,睡眠內容的延伸。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kxhzheFq/?mibextid=wwXIfr晚上 10 點至淩晨 1 點,其間的深度睡眠階段,...
11/07/2025

「長得高」要「怎麼睡」?

這篇可說是去年「長高」文章裡,睡眠內容的延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kxhzheFq/?mibextid=wwXIfr

晚上 10 點至淩晨 1 點,其間的深度睡眠階段,生長激素分泌量可以達到平時的峰值(3 倍),深睡品質越好,孩子的體力就越充沛,食慾越好。

早上 5 點到7點叫「覺醒週期」,小朋友準備起床。這個時間生長激素也處於分泌的小高峰。所以起床時間也不是越早越好。

在中午,孩子體內的生長激素整體是偏低的,所以並不建議一定讓孩子睡午覺。如果要午睡最佳的時間是 10-20 分鐘,原則上不超過半小時。

千萬不要午睡太多影響夜間的睡眠品質。

統計顯示,有3成的兒童或青少年深受睡眠障礙所苦,多半為難入眠、拒絕入睡或睡眠中提早醒,最終導致整體睡眠時間不足,生長激素受到影響。

更多的內容請看2023年的「轉骨」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zR4DY7WEqYQKVAqK/?mibextid=WC7FNe

簡而言之,10點前上床睡覺,7點後起床上課,睡滿9小時,ㄧ眠大一吋。

大家不覺得很奇怪嗎?王醫師大膽預測:7/5世界末日不會來!我如果對的話,那我是預言家了嗎?========淺談主題-『退燒』中藥與西藥在退燒方面,有不同的方式。西藥的退燒藥有兩大類(類固醇之外),一類是Acetaminophen(如:普拿疼...
04/07/2025

大家不覺得很奇怪嗎?

王醫師大膽預測:

7/5世界末日不會來!

我如果對的話,那我是預言家了嗎?

========

淺談主題-『退燒』

中藥與西藥在退燒方面,有不同的方式。

西藥的退燒藥有兩大類(類固醇之外),一類是Acetaminophen(如:普拿疼),一類是NSAIDS(非類固醇消炎藥,例如Aspirin、Ibuprofen)。

普拿疼直接影響中樞神經內的發炎受器(COX-2),導致體溫定點(體溫的平衡點)下調,造成退燒效果(但無法明顯消炎)。

另一種NSAIDS藥物,主要是中斷發炎反應鏈,透過抑制COX-2,阻斷花生四烯酸轉化為PGs,減少人體自己產生的「內生性致熱源」,導致體溫定點下調,因此可以消炎、止痛、退燒。

類固醇的機轉,與細胞質中的類固醇接受器結合後進入細胞核內,與特定DNA接受器結合,影響mRNA和蛋白質的合成,產生類固醇效應,其中包括了抗發炎反應,藉以抗發炎止痛。

中藥的退燒,會使用所謂的「解表藥」,故名思義,就是「解除人體表層的症狀反應」,諸如:發熱、惡風、畏寒、脈浮、頭頸僵痛⋯。

「解表藥材」能夠藉由不同的藥物搭配組合,發揮出不同的效果,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讓人體體溫能夠提高,然後流汗、毛孔擴張、血管舒張⋯」等反應,而後體溫開始下降,回到正常原始的體溫,以達到加快退燒的效果。

像常見的麻黃湯、葛根湯,便是如此。(藉由興奮心血管、提高代謝、升高體溫、最後促進發汗)。

『腱鞘囊腫』腱鞘Ganglion是肌腱外層圓筒狀的包覆腔,功能保護肌腱。當手腕過度使用後,會出現一顆長在手腕、手指關節及肌腱處的良性腫塊,初期無明顯不適感,等無意間發現,已經增大伴隨痠痛麻感。【腱鞘囊腫】的出現,代表肌腱外圍的腱鞘或內膜發炎...
17/06/2025

『腱鞘囊腫』

腱鞘Ganglion是肌腱外層圓筒狀的包覆腔,功能保護肌腱。

當手腕過度使用後,會出現一顆長在手腕、手指關節及肌腱處的良性腫塊,初期無明顯不適感,等無意間發現,已經增大伴隨痠痛麻感。

【腱鞘囊腫】的出現,代表肌腱外圍的腱鞘或內膜發炎,進而分泌滑液,當滑液跑到囊腫時,球狀組織裏充斥濃稠的滑液,外膜則是纖維性結締組織,囊腫隨著時間會越來越大、越來越硬。

王醫師這裡會用針具直接放血劃開,基本上這是門診就會處理好的,半年複診一次。

接下來介紹常見的《手部疾病》。

1.扳機指

學名叫【手指屈肌腱鞘炎】,又叫【彈弓手】。長期重複手指運動所致,患者手指會卡在手掌的【屈肌肌腱】位置,從而導致屈肌肌腱退化及【滑車】增厚,會出現壓痛。症狀常在早晨或握緊物體後加劇,但會在外力拉直屈曲手指後有所改善。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SuQ7N6Hn/?mibextid=wwXIfr

2.媽媽手

學名是【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發生在大拇指底部、靠近手腕側邊。是執行大拇指伸展動作的「拇指外展長肌腱」與「伸拇指短肌腱」,因過度使用讓包覆肌腱外圍的【腱鞘】發炎而變厚,讓肌腱滑動的【滑車】空間縮小受阻,進而演變成大拇指不時疼痛、無法流暢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FsxofwBBU/?mibextid=wwXIfr

3.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

這是由正中神經受壓迫所引起,常見食指、中指和拇指麻木&刺痛,及大拇指外展無力。這些感覺異常,通常在「屈曲」腕關節和「夜間」時更加嚴重,甚至會麻醒。患者有時可藉用力甩動手腕、泡熱水暫時緩解。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C5WtgqGJ6/?mibextid=wwXIfr

4. 爪型手→【肘隧道症候群】

爪型手(鷹爪手)是《尺神經》功能障礙引起的手部異常,當「無名指」和「小指」掌面平時覺得麻木,且彎曲手肘時麻木加劇,就可能是「肘隧道症候群」。初期症狀為無名指、小指麻木/灼痛,中期是手部遲鈍乏力,後期出現神經壓迫導致肌肉萎縮,出現鷹爪手。

【肘隧道症候群】是上肢末端第二常見的壓迫性神經病變。第一常見是【腕隧道症候群】。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G2v1GzRCJ/?mibextid=wwXIfr

5.TFCC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是由韌帶與軟骨共同彙集複合體,位於手腕關節的小指尺側,是手腕的「穩定器」。當前臂和手腕在做旋轉時,比如扭毛巾、轉喇叭鎖等,TFCC可以維持腕關節穩定。直接壓看看手腕尺側的的凹槽處,測試中有感覺疼痛,就可能TFCC有損傷。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TEihGxPV/?mibextid=wwXIfr

6.關節炎

排除掉〔痛風〕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由腕掌關節、手指小關節、腕關節和遠端橈尺關節的過度使用or骨關節炎,手指末端關節會發生腫、痛現象,關節邊緣產生骨刺、關節變形。這是一種老化,發生在較年長者,或常使用手指從事勞力工作者。

=========

總結一下,手部常見的疾病,通常是工作或長期不正確姿勢所引起,治療上除了改善不良姿勢外,平常要多做一些手部伸展運動。

快速的握拳、伸直,再加上腕關節的旋轉運動,保持手部的柔軟、彈性,就不容易有拉傷、扭傷的意外。

當然!有王醫師的把關(診斷)當然是比較重要啦👌願大家都有健康的雙手👍

「中暑」以中醫的觀點,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兩種。一般如果在大太陽底下曝曬太久、出現類似西醫熱衰竭的症狀,就屬「陽暑」。不過民眾常見的是「陰暑」,當夏日體內溫度升高,馬上吹冷氣或喝冷飲,造成體內熱氣尚未散出,全身微微發熱但無汗疲倦,特別...
01/06/2025

「中暑」

以中醫的觀點,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兩種。

一般如果在大太陽底下曝曬太久、出現類似西醫熱衰竭的症狀,就屬「陽暑」。

不過民眾常見的是「陰暑」,當夏日體內溫度升高,馬上吹冷氣或喝冷飲,造成體內熱氣尚未散出,全身微微發熱但無汗疲倦,特別是頭重脹感。

中陰暑的原因有兩種。

一是【冷熱調節能力差】,來源於【血液循環差】。二是【水份流失太快】,原因是【身體電解質不夠】。

血液循環差的人,可以靠多運動改善。

電解質不夠的話,可馬上喝一杯熱鹽水,來補充身體的鈉離子,水份才不會流失太快。

再不舒服,就來大同找王醫師刮痧+拔罐。

這種一次處理好的事,何必要拖?

(附圖是好萊塢一日旅行,這裡太陽又大又容易中暑💦)

最近門診來了位 李元翔 先生他是29歲 中華民國柔術國手 現世界排名第二(非常驚人)[更新]2025/8/4成為世界第一https://www.instagram.com/yuanhsiangbjj?igsh=dnhtM3FiZTk1NHN...
27/05/2025

最近門診來了位 李元翔 先生

他是29歲 中華民國柔術國手

現世界排名第二(非常驚人)

[更新]2025/8/4成為世界第一

https://www.instagram.com/yuanhsiangbjj?igsh=dnhtM3FiZTk1NHNr

那有人問了,什麼是柔術呢?

在講柔術以前,王醫師先講 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的差別。

以我初淺的了解

跆拳道發源於韓國,主要以腿技為主(朱木炎、陳詩欣)

空手道發源於日本,主要以手部攻擊,技擊與跆拳道相反(毛利蘭)

柔道也是發源於日本,主要是練摔技(楊勇緯)

「柔術」又叫「巴西柔術」,它是從日本柔道慢慢演進改良而來。

1914年,日本柔道高手前田光世來到巴西,將柔道技術傳授給當地的格雷西家族(Gracie family),尤其是Carlos Gracie 和Helio Gracie。

Helio Gracie因體格瘦弱,無法依賴傳統柔道的力量與速度,因此改良技術,專注於地面控制、槓桿與細膩的降服技,最終發展出「巴西柔術」。

此後,格雷西家族透過「Vale Tudo」(無限制格鬥)比賽推廣巴西柔術,並在1993年首屆UFC(終極格鬥冠軍賽)中,由Royce Gracie奪冠並展現巴西柔術的強大,震撼世界。

與其他站立格鬥技不同,「柔術」注重地面戰:將戰鬥帶入地面,利用摔投、抱摔等技術將對手拖入地面,並在地面上進行控制降服。

除了豐富的降服技,柔術也有關節技、絞技等,能有效限制對手行動迫使其認輸。

強調以小博大、以柔克剛,非單純靠蠻力,即使體型處於劣勢,也能利用槓桿原理和技巧戰勝對手。

「結論」

跟元翔聊天後,王醫師發現,學習柔術好處多多。

柔術適合任何體型,且女性朋友可以利用技巧、自衛防身。

其實不管柔術、柔道、跆拳道、空手道,出社會後真的要知道一些防身技巧,就算沒學,也希望大家培養每週運動的習慣,不管任何一種,只要能流汗,身體才可以排毒,更健康。

最後,王醫師祝元翔展翅高飛,年底登上世界第一,妥妥的台灣之光!

#很多患者都是神人

然後

王醫師有當兵,附上自己的替代役照片,我也是對台灣社會有貢獻的吧?🤣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多囊性卵巢」全名Polycystic O***y Syndrom,簡稱PCOS。@頭號粉絲據統計 ,85%的「排卵異常」就是多囊性卵巢導致,也是「月經不規則」的常見原因。一般正常的生理週期,排卵前濾泡刺激素( FSH )一直都比黃體生成素...
22/05/2025

「多囊性卵巢」

全名Polycystic O***y Syndrom,簡稱PCOS。

@頭號粉絲

據統計 ,85%的「排卵異常」就是多囊性卵巢導致,也是「月經不規則」的常見原因。

一般正常的生理週期,排卵前濾泡刺激素( FSH )一直都比黃體生成素( LH )高,直到排卵前 36 小時,黃體生成素才會急速升高,刺激排卵。

但多囊性卵巢的女性,體內的LH 常常比FSH 高(常見到 FSH:LH = 1:2 )

多囊女性的荷爾蒙異常,會造成卵巢內的小卵泡不長大(AMH值偏高,AMH是抗穆勒氏管荷爾蒙,它是不成熟卵泡分泌的一種激素)。

卵排不出去,最後不排卵、導致月經不規則。

除了LH較高之外,多囊女性體內的雄性素也比較多,會出現多毛症狀(手臂與腿部)、痘痘增多、雄性肥胖(上半身與腹部的蘋果型肥胖)。

再者

多囊患者對胰島素的接收利用會變差。

胰島細胞因此代償分泌更多胰島素,造成患者血中胰島素濃度比正常人高,而此類患者的濾泡細胞對胰島素特別敏感,胰島素會促使周圍細胞(濾泡細胞)分泌更多雄性荷爾蒙。

雄性荷爾蒙會抑制濾泡的長大及排卵,這些濾泡以小囊的型式存在卵巢中,積少成多,形成多囊性卵巢。

======統整一下 ======

多囊性卵巢(PCOS)的診斷:

一、超音波底下:卵巢出現多顆卵泡(最少超過12顆,每個直徑約2~9 毫米的濾泡。

二、抽血:黃體生成素 (LH)、雄性素、胰島素過高。

三、月經不規則:一年中排卵次數少於8 次=月經次數少於8次、或月經週期超過40-45天以上。

四、肥胖:脂肪組織也會分泌異常雌激素,所以干擾了FSH、LH 分泌。

=====多囊的治療=====

研究發現,半數的多囊是有肥胖症狀,減重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為減脂可以改善荷爾蒙、促進排卵、改善月經不規則。

但如果是體重正常的多囊,無法靠減重來改善荷爾蒙@@

必須靠調經,這就是中醫的強項了。

社會生活的負擔,導致女性容易因壓力與熬夜,造成肝氣鬱而化火,進而影響肝腎陰不足。

若喜歡吃冰冷食物,又不喜歡運動,也可能寒凝胞宮。

若又平常飲食不節制,吃多少動,過重造成痰濕體質,閉阻沖任二脈,胞宮失養,出現月經不規則。

======結論======

王醫師認為

多囊患者需要多多運動,建議一週可以運動2到3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以上,例如跑步、游泳、騎腳踏車,幫助燃燒脂肪。

飲食方面盡量減少碳水化合物、精緻澱粉、高油高糖的加工食品,切忌暴飲暴食,避免胰島素過抗波動。

多喝白開水,多吃抗氧化、高纖維的深綠色蔬菜,充足睡眠,維持良好人際關係。

最後附上2年前寫過的文章「經痛」,當作此篇文章的結尾。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NQnCiCzeS/?mibextid=wwXIfr

王醫師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11/05/2025

王醫師祝大家
母親節快樂🎁

如果你想了解水腫,請撥幾分鐘看完這篇文章。『水腫』人體50%~60%是水分,血液中的「白蛋白」由肝臟製造,可以抓住水分子留在血管,使水分不會滲透血管壁進入組織,造成組織液過多。然而,一旦「白蛋白」量不足,抓水功能減弱,水分子就會翻牆進入組織...
02/05/2025

如果你想了解水腫,請撥幾分鐘看完這篇文章。

『水腫』

人體50%~60%是水分,血液中的「白蛋白」由肝臟製造,可以抓住水分子留在血管,使水分不會滲透血管壁進入組織,造成組織液過多。

然而,一旦「白蛋白」量不足,抓水功能減弱,水分子就會翻牆進入組織滯留,身體就會出現水腫。

身體有哪三個臟腑跟水腫有關係呢?

分別是肝臟、心臟、腎臟

(1)肝臟功能不良:肝臟負責生成血漿中的白蛋白。如果肝臟功能受損(如肝硬化或嚴重肝炎),體內白蛋白不足時,血液中的滲透壓就會下降,血管裡的液體往外跑到組織間隙,造成水腫。

鑑別診斷:腹水和下肢水腫。

(2)心臟衰竭:心臟工作是把血液送到全身,確保正常的血液循環。如果心臟出問題(充血性心臟衰竭),就無法順利輸送血液,靜脈壓力升高,血液容易堆積在下半身,造成水腫。

鑑別診斷:左心衰竭會影響到肺部,造成肺水腫,讓人呼吸困難;右心衰竭會阻礙靜脈回流,容易讓腿和腳腫起來。

(3)腎臟功能下降:腎臟負責調節體內水分和鈉平衡。當腎功能下降時(如慢性腎臟病or腎病症候群),腎臟無法有效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和鈉,逐漸累積在組織中形成水腫。

鑑別診斷:
「泡、水、高、貧、倦」

泡:泡沫尿。

上完廁所檢查自己的小便,有時因為尿液的流速較快而會有泡沫,但這通常在10~30秒之間就會消失,若有蛋白尿的泡沫則不會消失。

水:水腫。

容易出現在眼瞼(最多)、陰囊、足部、下肢。

高:高血壓。

高血壓可能造成腎功能惡化,而腎衰竭也有可能造成次發性高血壓(腎性高血壓)。

貧:貧血。

腎臟可製造紅血球生成素(EPO),隨著腎功能的惡化,腎臟無法製造足量的造血荷爾蒙進而引發貧血。

倦:疲倦感。

腎臟病患因毒素累積的關係常表現出無力感、虛弱、沒精神。

============

水腫要怎麼飲食?

如果是腎功能正常的一般人,可以多攝取鉀離子!
高鉀食物有

◼ 葉類蔬菜(菠菜、高麗菜、空心菜)
◼ 水果(香蕉、奇異果、草莓、哈密瓜)
◼ 豆類(黑豆、菜豆、豌豆)
◼ 瘦肉、乳製品、蛋類

但如果是洗腎患者,不能攝取上述的高鉀食物,因為鉀離子排不出去。假若血鉀過高,會導致心律不整、心肺衰竭、甚至死亡。

除此之外,洗腎患者還要避免含磷離子!
高磷食物有

◼ 乳製品:優格、乳酪、優酪乳、發酵乳。
◼ 內臟類:豬肝、豬心、雞胗。
◼ 堅果類:杏仁果、腰果、核桃、花生、瓜子
◼ 其他:可樂、汽水、蛋黃、魚卵、肉鬆、芝麻、卵磷脂

如果血磷過高,會導致磷酸鈣沉積使血管硬化狹窄及皮膚搔癢。

========題外話========

腎臟病患者能夠吃中藥嗎?

根據2023年台灣腎病年報,洗腎病人在透析前1年高達近8成患有高血壓,4成患有糖尿病(侵犯腎臟),3成患有高血脂。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楊振昌主任,以健保資料庫13864位腎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發現服用中醫師開立的處方中藥的腎臟病患者能減少四成死亡率,此結果發布在2014年世界權威醫學期刊BMJ。

顯示西醫與中醫聯手治療慢性腎臟疾病的確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相關症狀,甚至降低死亡率。

更不用說治療水腫,這是中醫的強項。

==========

「結論」

水腫對身體影響看似不大,但如果不儘早處理,長期累積可能導致身體器官不可輕忽的傷害,因此當發現家中長輩出現該症狀時,及早看醫生診斷治療,避免出現更多嚴重的問題。

王醫師釋出幾個健身Q&A,供大家痞乓。Q:168減重法是什麼?怎麼做最適合?A:每天有連續16小時不進食,8小時吃完該補充的熱量。建議睡前3小時不進食,再加上7至8小時的睡眠,以及起床後稍作延遲的早餐,除了達成「間歇性斷食」之外。當入睡時,...
22/04/2025

王醫師釋出幾個健身Q&A,供大家痞乓。

Q:168減重法是什麼?怎麼做最適合?

A:每天有連續16小時不進食,8小時吃完該補充的熱量。

建議睡前3小時不進食,再加上7至8小時的睡眠,以及起床後稍作延遲的早餐,除了達成「間歇性斷食」之外。

當入睡時,若胃部接近空腹狀態,人體會進入更深的睡眠,而淋巴系統在深度睡眠時會更為活躍,有助於預防失智症。

Q: 大量攝取蛋白質時,不但無法增肌,反而練出一身脂肪&高血糖?

A: 血糖上升產生的胰島素阻抗,胺基酸合成↓(肌肉長得較慢、脂肪也不易燃燒)

Q: 攝取蛋白質時,選擇含糖還是無糖豆獎?

A: 含糖豆漿,適當(少量)地將葡萄糖帶入細胞,胰島素分泌後,能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但需避免血糖劇烈波動。

Q:雞胸肉是大量蛋白質來源 那雞腿肉可以吃嗎?

A:可以,脂肪很低的蛋白質有時候很難消化,可與脂肪一起攝取比較好消化 。

但絕對不可過量,因脂肪組織會分泌雌激素,會抑制睪固酮 ,故吃的脂肪越多越難增加肌肉。控制體脂率有助於提高睪固酮水平,促進肌肉生長。

Q:肝經是幾點到幾點?

A:在古代,肝經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現代則延後了一個時辰,變成凌晨1點到凌晨3點是肝經;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膽經。

這些時段都是內臟加強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的黃金時段,身體是需要休息的。

我們常說的爆肝熬夜,就是因為晚上的相關臟腑無法休息,變成所謂的慢性發炎,然後指數升高,代謝變差。

Q:幾點適合補充水分?

膀胱經(下午3點到5點)&腎經(下午5點到7點)。期間是體內水分代謝的時間,建議多喝水清理掉身體的廢物。

三焦經開始(晚上9點到早上7點前)的大腸經,都是要減少喝水,讓臟腑排空的時段。

《五一節動起來》

各位銀髮族朋友、沙發馬鈴薯、被工作綁架的社畜們注意啦!

王醫師 5/1(四) 14:00-16:00在 萊沛斯運動生活館-Lipase 豐原館 免費傳授「中醫版健身聖經」💪

🎯 演講亮點搶先看:
▸ 「增肌減脂」食譜
▸ 自救「穴位按摩」
▸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

💡 為什麼中醫師想來健身房演講?
故事要從王醫師的球友說起—這位帥哥被「梨狀肌罷工」搞到腿麻一個月,針灸+重訓雙管齊下後... 梨狀肌症候群便能痊癒。

🧑‍⚕️王醫師發現驚人事實:
「當你的臀大肌練得比糯米糰還Q彈,坐骨神經再也不會因梨狀肌的無力而受到壓迫!」

🌟 特別預告:
現場示範「肌肉放鬆術」,把家裡客廳變成你的私人健身房!

⚠️ 重要提醒:演講免費!名額有限,手刀報名,請填表單!

https://forms.gle/SQyC9aHanJgDGRkQ6

🏢地址:
萊沛斯運動生活館
台中市豐原區三民路199號5樓
(國泰世華大樓5F ,仁愛街與三民路的轉角,舊豐原大同中醫醫院隔壁)

【梨狀肌症候群】→「假性坐骨神經痛」在談[假坐骨神經痛]以前,我們先講『真·坐骨神經痛』,症狀從腰部到臀部,再延伸到腳後側/腳底的刺痛、灼熱、麻木、肌肉疲勞或無力,且通常只有單一條腿會有症狀,造成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直接壓迫到坐骨神經。ht...
24/03/2025

【梨狀肌症候群】→「假性坐骨神經痛」

在談[假坐骨神經痛]以前,我們先講『真·坐骨神經痛』,症狀從腰部到臀部,再延伸到腳後側/腳底的刺痛、灼熱、麻木、肌肉疲勞或無力,且通常只有單一條腿會有症狀,造成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直接壓迫到坐骨神經。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HVJqpzVJ/?mibextid=wwXIfr

那什麼是假性坐骨神經痛?

首先,症狀同坐骨神經痛,但造成的原因不是椎間盤突出,而是『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是位於臀部深處的肌肉,位於臀大肌下面,功用是可以讓大腿外轉張開,且因為坐骨神經非常靠近梨狀肌,假如讓【梨狀肌緊繃過久】就會壓迫坐骨神經,進一步誘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這邊分享梨狀肌症候群的預防與注意事項。

1.坐要坐好,避免坐臥!不良的坐姿習慣特別是翹二郎腿或是盤腿坐都非常容易引起梨狀肌過度緊繃後發炎!(王醫師最介意)

2.不要坐太矮或太硬的椅子,也不要蹲太久,或換個軟一點的椅墊。

3.盡量避免穿高跟的鞋子,應穿柔軟的平底鞋。

4.不可睡海綿床,應睡軟硬適中的床,讓身體獲得適當支撐。有的人認為床墊越軟越好,其實太軟會使脊椎呈彎曲的狀態,久了肯定要出問題。

5.按壓附圖的5個穴道,可以舒緩坐骨神經痛!

王醫師認為

《梨狀肌症候群》的痊癒需要相當的耐心,不管對醫生或病友都是。

所以預防就是最好的治療。

但如果真有狀況,也是乖乖來找醫生,或者………?

下一篇公佈答案,有彩蛋哦!

Address

Fenyüan
42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大同中醫 王咨翔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