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9/2025
『舊文重發+文末有彩蛋』
「醫生,哇夠肩頸痠痛啦!」
「肩頸痠痛」又名『頸椎上背疼痛』。上背範圍從頸椎往下延伸至兩邊肩膀,通常會出現刺痛、痠麻和肌肉無力等情況。
肩頸痠痛可以出現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以45~60歲為大宗。
造成原因有哪些?
1.落枕:睡眠姿勢不良,頸部肌肉出現疼痛緊繃,以至無法單邊轉動。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id=100077595323052&story_fbid=270291492234026
2.頸部肌肉或韌帶受傷:突然受到外力牽拉或撞擊,導致發炎疼痛。
3.筋膜疼痛症候群:長期姿勢不良,酸痛、僵硬、壓痛感。
4.頸部椎間盤病變:頸椎關節退化或長骨刺,使椎間孔狹窄或神經受到壓迫,造成頭頸疼痛、上肢或四肢無力、痠、痛、麻。症狀會從肩延伸到手臂&前臂。
5.背肩胛神經受到壓迫: 一般是上交叉症候群(胸大肌緊繃、深頸屈肌無力)引發疼痛造成,下斜方肌與菱形肌引發的狀況較少。
上背部的肌筋膜(斜方肌、菱形肌、提肩胛肌)發炎疼痛會向下延伸到背部,在肩胛骨內側區產生所謂的「膏肓痛」或「肩頸放射痛」。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VMgJ3r7Z/?mibextid=wwXIfr
================
背痛如何判斷輕與重?
如果透過休息與運動,可以幫助舒緩,那就是輕症。
但如果背痛符合以下情況,請與醫護人員聯絡:
1.持續超過數週。
2.無法透過休息得到改善。
3.疼痛向下擴展到一條腿或兩條腿,特別是到膝部以下時。
4. 覺得胸口悶,嚴重時甚至呼吸困難,痛的感覺傳到背部(多數為自律神經,極少數為心肌梗塞)
================
衛教
1.背部和腹部肌肉無力、缺乏使用可能會導致背痛。例如:上交叉&下交叉。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id=100077595323052&story_fbid=385810747348766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id=100077595323052&story_fbid=438397908756716
2.正確搬重物:完全蹲下將重心放低後,令物品靠近自己的身體,並將腹部核心肌群收緊,保持「腰背挺直」,再利用腿及臀的力氣將重物搬起,千萬不要使用腰背的力氣去硬抬。
3.戒煙:因為吸煙會引起咳嗽,導致椎間盤突出。吸煙也會減少流向脊椎的血液,增加骨質疏鬆症的患病風險。
4.運動:定期進行低強度有氧運動(不會拉傷或震動背部的運動),可以增強背部的力量和耐力。 例如:行走、騎自行車和游泳。
================
以下教大家如何復健:
1.坐姿伸展:坐著時,您可以輕輕地轉動脊椎和肩膀,並抬高手臂。
2.雙手上抬:站立時,讓手臂盡量向上伸展,這樣可以幫助拉長背部肌肉。
3.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幫助放鬆身體,減輕背部緊張和疼痛。
4.站姿正確:保持骨盆中立位的姿勢,長時間站立時,將一隻腳放在低腳凳上,以減輕下背部的負擔。
5.坐姿正確:選擇有良好下背部支撐、扶手和旋轉底座的座椅。
================
翻到一張2015年的眼針照片
原來當時那麼瘦,看看現在的雙下巴和若隱若現的游泳圈
我需要減重!對!減重!
下一篇就來寫萬眾期待的
「減重飲食文章」
PS:希望可以變回我婆心目中的豐原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