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馨華臨床心理師&心理韌性成長中心

楊馨華臨床心理師&心理韌性成長中心 ✪學習做自己與孩子的心理師,開發天賦潛能,打造心理韌性,飛越憂鬱低谷,找回內心力量,實現身心平衡與和諧。
😎擅長:心理韌性|知覺父母教養|憂鬱症|幸福感|生涯轉換
😎經歷:2個心理碩士(諮商與臨床)|3個專業領域|4個職業轉換經驗|5個研究領域|10年輔導經驗|20年教學經驗|30個國家旅行經驗

生活中有許多事物;人生中有許多美景,都需要我們細細品味,仔細閱讀。

我在大學時也沒概念什麼是心理韌性,拿著爸媽的錢飛到加拿大過了一個暑假,發現很多跟我同齡的同學都知道自己以後想要做什麼?「為啥麼差這麼多?」的問號深刻在靈魂裡,直到多年後才發現:那段在不對的關係裡消磨的時間(也沒多長,8年而已!)、因挫折氣餒...
26/09/2025

我在大學時也沒概念什麼是心理韌性,拿著爸媽的錢飛到加拿大過了一個暑假,發現很多跟我同齡的同學都知道自己以後想要做什麼?「為啥麼差這麼多?」的問號深刻在靈魂裡,直到多年後才發現:
那段在不對的關係裡消磨的時間(也沒多長,8年而已!)、因挫折氣餒而誤了機會……
如果當年就能認識、練習心理韌性,或許人生路會少走很多冤枉路。

心理韌性,是當混亂來時依然能保持冷靜的根,是在失敗中重新起飛的燃料,是面對不確定未來時的主動力。
對大學生來說,它是你最強大的內能力量。

📣 給你一個現在就可以開始的邀請:

為什麼心理韌性對大學生來說,是一項不能缺的必修?
根據《大學必修課沒人教?最強外掛「心理韌性」5大自練法一次學會!》的說明,大學生也能自己練:https://smind2022.tw/resilience-for-college-students/

心理韌性能幫助你做到這 9 件超實用的事:
1.穩定學習效能與提升學業成績(GPA)
2.減少焦慮、抑鬱與壓力症狀
3.更快速適應校園生活、社團、人際圈
4.面對挫折的回彈力更強,恢復速度更快
5.增強未來職場適應力與競爭力
6.改善睡眠、降低消極應對(逃避、沉迷、壓抑)
7.強化人際關係與社會支持網絡
8.促進創傷後成長、讓挫折成為養分
9.最重要的是:它是可以學習的能力(不是天賦),許多研究指出透過訓練可以有效提升!

#心理韌性 #大學生必備 #抗壓能力 #挫折變養分 #自我成長 #楊馨華臨床心理師

【回山尋根•向海啟程:心理韌性與職涯探索講座】能夠跟大學生們介紹心理韌性並帶領孩子們探索自己,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也因為自己曾經在生涯中迷航,更希望能夠提供給年輕一輩有用的資訊,更能懂自己、善用自己的天賦,快樂生活!真的非常抱歉,因為我的時...
22/09/2025

【回山尋根•向海啟程:心理韌性與職涯探索講座】

能夠跟大學生們介紹心理韌性並帶領孩子們探索自己,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也因為自己曾經在生涯中迷航,更希望能夠提供給年輕一輩有用的資訊,更能懂自己、善用自己的天賦,快樂生活!

真的非常抱歉,因為我的時間很有限,所以統一將測驗結果公告於此(注意:其中有一位孩子高達5種類型,其實是需要更多探索的意思),想要跟大家再次強調的是,多花點心思甚至錢財在認識自己,才是最有報酬的投資,祝福大家幸福、健康!

為了11月高雄醫學大學兩性講座而做的準備,後來發現挑伴侶實在對個體太重要所以寫這篇文:你以為你是在「挑對象」?錯了。你其實是在「演一個角色」——而這角色決定了,你會遇見怎樣的人。 🎭這篇文章《如何選擇伴侶?其實是你在愛裡演的角色,決定你會遇...
20/09/2025

為了11月高雄醫學大學兩性講座而做的準備,後來發現挑伴侶實在對個體太重要所以寫這篇文:

你以為你是在「挑對象」?錯了。你其實是在「演一個角色」——而這角色決定了,你會遇見怎樣的人。 🎭

這篇文章《如何選擇伴侶?其實是你在愛裡演的角色,決定你會遇見誰!》我在文章裡帶你做的,是一場對自己內在的探索。教你啟動「後設認知」──進而找到適合伴侶!

不點進去看,你真的會後悔。因為:

你可能再也遇不到這樣一次,被專業心理師引導你直視自己的機會。

這角度改變了,可能就讓你半年、一年後的感情質量完全不同。

如果繼續忽略,下一次傷害來的時候,你會懷疑是不是你又選錯人;其實可能是你還沒看清楚,你自己一直在演的角色。

🔗 點這裡看全文:如何選擇伴侶?其實是你在愛裡演的角色,決定你會遇見誰! →https://smind2022.tw/the-role-you-play-in-love/

#愛情 #兩性
#自我覺察 #看見自己 #後設認知 #心理成長 #楊馨華臨床心理師

什麼叫做「正向管教」?什麼叫做「愛的教育」?在教育與早療現場,遇過一些舉著「正向教養」旗子揮旗吶喊家長,大聲到甚至懷疑我專業的家長,讓我為之汗顏,因為這些家長們並不知道,他們所謂的「正向教養」,正在危害孩子的「心理韌性」!想寫這篇「父母教養...
10/09/2025

什麼叫做「正向管教」?
什麼叫做「愛的教育」?

在教育與早療現場,遇過一些舉著「正向教養」旗子揮旗吶喊家長,大聲到甚至懷疑我專業的家長,讓我為之汗顏,因為這些家長們並不知道,他們所謂的「正向教養」,正在危害孩子的「心理韌性」!

想寫這篇「父母教養最常忽略的心理韌性秘密」,已經25年了。25年前的說自己是「愛的教育」,25年後說自己「正向教養」?其實在教的都是「無關痛癢」,實在覺得不寫不行。

唉。請從今天開始,學習開始畫線。
還有,我們台灣就是不能打人、不能(偷)拿別人東西、不能吸毒,這些都是一清二楚的線,沒有什麼不能跟孩子說的,說太早跟孩子說?幼稚園說這個不適合?現在小學生說他們在大班就都知道不能吸毒了!

https://smind2022.tw/the-secret-to-resilience/

#拜託不要亂用正向教養
#為啥養一堆情緒小霸王
#楊馨華臨床心理師推行心理韌性
#家長的腦袋才是影響孩子的關鍵連這個覺知都沒有是要怎麼辦
#不認同的請繞道但事實是事實

📣【孩子的心理韌性免疫系統你知道是什麼嗎?】不知道遇過幾個個案,不是自己想死,是因為好朋友/親密的愛人/家中的誰不想活了。但是你知道嗎?這些「可能的自殺遺族」其實並不比自殺行為/自殺意圖者好過多少,如果是你,你覺得你有自信可以接住這些個案嗎...
08/09/2025

📣【孩子的心理韌性免疫系統你知道是什麼嗎?】

不知道遇過幾個個案,不是自己想死,是因為好朋友/親密的愛人/家中的誰不想活了。

但是你知道嗎?這些「可能的自殺遺族」其實並不比自殺行為/自殺意圖者好過多少,如果是你,你覺得你有自信可以接住這些個案嗎?你覺得自己可以撐多久?一個孩子(基本上還沒在法律上可以自己負責的)可以撐多久?

你是家長嗎?你以為你們家的小孩沒有問題不會想去自殺就沒事了嗎?

事情,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今天這一篇文章,是為了家裡有小孩寫的。
為什麼你一定要看這篇文章「爸媽不能不知道的「小孩心理免疫系統」,從小(學)就要顧」?
https://smind2022.tw/childrens-psychological-immune-system/

📣一目了然的 8 個警訊
📣三大理由告訴你:為什麼越早介入越強大
📣立即學到:6 招讓你成為孩子的「韌性教練」

親愛的家長,別等到孩子崩潰或「已經差點走到絕路」時才後悔。
在教育現場,非常多的家長被通知的時候說的話是:「怎麼可能?他最近很正常啊!」
你的一句話、一個陪伴、一個練習,就可能成為孩子未來幸福戀愛、人際互動的堅實基礎。

轉發這篇貼文,讓更多家長一起當孩子的心理韌性教練!💪❤️

#楊馨華臨床心理師的心理韌性
#心理免疫系統 #心理韌性 #親職教養 #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的黃金訓練期
#一起守護孩子 #爸媽是孩子的教練 #愛是最強大的免疫力
#孩子的人際關係比成績更重要
#一點點練習就是一輩子的韌性

短短一句話,但是需要花多久的時間?我中間空了10年等待(忙其他後來中風差點死掉才醒悟),你呢?昨天我參加了金質靈的全食物蔬食線上分享會,他說他已經執行了10年了。那一刻在電腦前的我,笑了。我們都是一樣「以身試法」的人。只是她試的是「身體」,...
04/09/2025

短短一句話,但是需要花多久的時間?

我中間空了10年等待(忙其他後來中風差點死掉才醒悟),你呢?昨天我參加了金質靈的全食物蔬食線上分享會,他說他已經執行了10年了。

那一刻在電腦前的我,笑了。我們都是一樣「以身試法」的人。只是她試的是「身體」,而我是「心理」。

是的,我們都曾經在身體/心理受苦的人,在眾多療法當中不斷的嘗試,後來終於知道哪一個學派有用,也投入心力(差別是我才剛開始,哈哈哈),我可以理解她在最後賣的5萬課程,她說在這十年當中他所投入的,以這樣的價值來說真的不貴,我深表認同。因為光是我們自己走這一遭,找到可以治癒自己的良藥,找到幸福、找到健康來說,真的數十萬是跑不掉的(我就是)。

雖然我是有其他因素才開始吃素,但是,方向對了,距離就不遠。

心理跟身體健康一樣重要。

#以身試法
#找對老師很重要

【教師研習講座】逆風中的生命守門員-從心理韌性出發的自殺防治新思維從2020年開始直到2024年為止,青少年15-24歲結束生命的人數一直在爬升,自殺通報也是占比最高的,真的是很大的警訊。各位在校的老師,是我們在自殺防治守門員的重要防線,青...
01/09/2025

【教師研習講座】逆風中的生命守門員-從心理韌性出發的自殺防治新思維

從2020年開始直到2024年為止,青少年15-24歲結束生命的人數一直在爬升,自殺通報也是占比最高的,真的是很大的警訊。各位在校的老師,是我們在自殺防治守門員的重要防線,青少年的自傷辨識,亦是老師們的重點項目。

今天是開學日,尤其是新生的老師,應當都比其他老師還要忙亂,在一片「教師荒」的時代,各位老師仍願意堅守崗位,為孩子的未來而努力,真的值得致敬!

致天下的老師們:「記得大口呼氣,大口吐氣,平實、快樂的呼吸!」

昨天另一半分享了一篇po文,是一位76歲的阿伯,在文中說:「我們這種有錢有房,兒女有出息的老人,為什麼養老也這樣難?」;我跟另一半回應說:「其實在治療室當中也遇過一些老人家,中風行動不便,講到兒女都淚流滿面,因為年輕時候用盡全力栽培,結果太...
27/08/2025

昨天另一半分享了一篇po文,是一位76歲的阿伯,在文中說:「我們這種有錢有房,兒女有出息的老人,為什麼養老也這樣難?」;

我跟另一半回應說:「其實在治療室當中也遇過一些老人家,中風行動不便,講到兒女都淚流滿面,因為年輕時候用盡全力栽培,結果太有出息都不在國內....我自己以前年輕的時後也想過要去國外發展,結果我家阿母圈著哪都沒有去(哈哈哈),一路兜兜轉轉才發現最重要的是家人....」

失去,是一種錐心的刺痛。有時候遇到太年輕的個案必須面對這種錐心的刺痛,也會覺得於心不忍。

僅以此影片,獻給痛失摯愛的你。

#楊馨華臨床心理師心理韌性成長中心
#哀傷需要治療
#願所有哀傷者都洗淨傷痛獲得繼續前進的力量

This is "If Anything Happens I Love You (2020)" by Kiko Ferro on Vimeo, the home for high quality videos and the people who love them.

22/08/2025

最近的個案都已經是大人,但都花非常大的力氣,為了避免原生家庭來的羞辱與責怪,甚者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創傷。

你是家長嗎?你會對你兒女吼叫嗎?
你知道吼叫會讓孩子智能變低下嗎?
你知道在治療室當中有多少大人來處理的,都是在處理童年的傷?

今天看到這支影片,非常有感。
最近在醫院看到非常多的家長對孩子的教養非常用心,對心理師所說的在家都有認真練習,看到孩子的進步也都非常開心,這對我們心理師來說,是最開心的回報了。

時代雖然真的變了,但是我看到還有許多大人自己都沒有意識地把自己小時候的傷傳遞給孩子,然後等孩子長大,他們就是我日後的個案(唉)。

很想告訴有孩子的家長們,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影子。
在處理孩子的時候,請也關起門來問問自己,為了什麼我要這樣回應?會這樣生氣?會這樣不耐煩?會這樣大聲罵?會這樣發飆?

在心理學當中,如果裡面沒有傷,我們,不會有情緒。

誠摯希望每一對父母,都看見自己當初的內在小孩。

#楊馨華心理師
#心理韌性與改變源自於覺察
#沒有覺察沒有可能
#親子教養要先看到自己的內在小孩
@追蹤者

這幾天帶領我進入靈性的老師分享了一張照片,讓我深深震撼。大意就是我們人生每個人都很忙,到底是在忙些什麼?你呢?最近好嗎?每次我身邊的人這樣問,我都會回答:「好啊!好忙!」🤣🤣🤣你最近在忙些什麼呢?忙談戀愛?忙結婚?忙找工作?忙瓶頸?忙開學?...
15/08/2025

這幾天帶領我進入靈性的老師分享了一張照片,讓我深深震撼。
大意就是我們人生每個人都很忙,到底是在忙些什麼?

你呢?最近好嗎?
每次我身邊的人這樣問,我都會回答:「好啊!好忙!」🤣🤣🤣

你最近在忙些什麼呢?忙談戀愛?忙結婚?忙找工作?忙瓶頸?忙開學?忙小孩?還是忙著想怎麼賺錢?忙轉職?

我們常追著「更多」跑,
更多的錢、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喜歡。
那些年,我以為幸福需要努力抓住。
不知道你是不是曾跟我一樣,以為要幸福就要跑得夠快、知道得夠多。

後來的後來,當我跑了一圈,從教4歲教到94歲,看了人生很多輪以後發現,其實小時候以為幸福是滿屋玩具、滿桌大餐、所有願望都被滿足;到中學時期以為幸福是擁有漂亮臉蛋、身材姣好、很多好朋友、很多人關注關心;到大學時期以為幸福是學歷漂亮、男朋友很帥;到出社會以為幸福是嫁好ㄤ、賺很多錢、住好房、開好車;直到中年教銀髮族心靈課程才知道,幸福是沒有意外、沒有撕裂關係、沒有病痛。

我們所有人忙了這一輩子,有些人忙到80歲了還在忙,停不下來。
但我們追求的其實不就是:「沒事」真幸福。

回到家發現所有的家人都平安回家了,沒事。
在工作職場發現所有團隊都不撕裂沒有怨懟,沒事。
情人賴你只是問你幾點起床,沒事。
手機永遠沒有急事要回,沒事。
身上沒有傷、心中沒有痛,沒事。

不管你現在是否正在熱烈追求,不要忘記。
沒事,就是最幸福的事。

#楊馨華臨床心理師心理韌性成長中心
#幸福人生
#沒事最幸福
#你在忙什麼

在孩子的成長中,成績與才藝固然重要,但能真正決定他們未來十年差距的,是一種更深層的能力——心理韌性(Resilience)。你是凡事只看成績的家長嗎?還是你會送孩子去學才藝但非常在意孩子有沒有得獎?但你知道決定未來成敗的不真的是成績、不真的...
14/08/2025

在孩子的成長中,成績與才藝固然重要,但能真正決定他們未來十年差距的,是一種更深層的能力——心理韌性(Resilience)。

你是凡事只看成績的家長嗎?還是你會送孩子去學才藝但非常在意孩子有沒有得獎?

但你知道決定未來成敗的不真的是成績、不真的是才藝,但卻真的是心理韌性嗎?

心理韌性高的孩子:
✔ 挫折後快速復原
✔ 在困境中找到機會
✔ 更健康、更積極

決定孩子未來十年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心理韌性!每個人都要知道心理韌性包含哪些東西,在家庭中又該怎麼培養。

https://smind2022.tw/resilience-determines-the-gap/

#楊馨華臨床心理師心理韌性成長中心
#家庭韌性
#決定孩子十年差距的關鍵能力

差別在哪裡?不是智商,不是家境,而是心理韌性。

Address

Fenyüan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楊馨華臨床心理師&心理韌性成長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楊馨華臨床心理師&心理韌性成長中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Our Story

生活中有許多事物;人生中有許多美景,都需要我們細細品味,仔細閱讀。但為幸福,我們願意參與。如果你喜歡旅行、想要了解更多的自己、想要更幸福快樂,歡迎你加入我們。我們不定時更新相關活動與課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