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09/2025
早上看到Nadolsky醫師這篇關於「代謝適應」的脆文,講的不錯,翻譯給大家看看:
「飢餓模式」是假的
但「代謝適應」是真的。
人們常常把這兩個搞混。
大多數人認為飢餓模式是:吃的熱量太少,導致身體只燃燒極少的熱量,然後人就無法減重。
即使一個人重達200公斤,聲稱自己只吃 2000 大卡。
這完全不是真的。我們來拆解一下什麼是「代謝適應」以及什麼是真的。
所謂的代謝適應,指的是在燃燒熱量方面,基礎代謝率會低於依照身體大小和組成所預期的數值
這通常發生在減重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通常是減掉 10% 以上的體重,例如一個人 100公斤,減掉 15公斤之後。
所以原本光呼吸就能消耗 2500 大卡,現在光呼吸卻只消耗 2300 大卡。
因此,當你看到一個體重超過100公斤的人說自己每天只吃 1500 大卡之類卻還是不瘦,他們並不是處於「飢餓模式」。
他們光是活著就至少還在燃燒大約 2500 大卡,加上一點活動,每天消耗就超過 3000 大卡。
他們其實是「吃得比自己以為的多得多」。
這並不代表他們是壞人或故意說謊。只是我們真的很不擅長估算自己的攝取量,尤其當我們試圖吃得非常少時,會覺得特別痛苦。
我們會覺得「很餓」,覺得自己吃得「非常少」。
這就是為什麼藥物效果這麼好。它們能抑制或降低食慾驅動,讓痛苦感變小。
沒有什麼「飢餓模式」。只有「代謝適應」。
而且它只是整個體重調節方程式裡很小的一部分。請不要再散播「飢餓模式」的迷思了。
* 許醫師評論:
其實如果短時間減重太多,基礎代謝確實會受影響,但通常的表現是其他身體機能暫時關機,例如休止期落髮、月經不來、骨質疏鬆、常常感冒、疲勞等。
而大部分減重卡關的原因,主要還是吃的熱量不夠低,而不是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