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

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 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
每週分享糖尿病/ 甲狀腺 / 膽固醇 / 肥胖相關專業知識
追蹤我,給自己一個認識健康的機會

更多文章請見:drchelun.tw
門診掛號:台北/桃園長庚醫院
演講採訪合作邀約:請私訊

早上看到Nadolsky醫師這篇關於「代謝適應」的脆文,講的不錯,翻譯給大家看看:「飢餓模式」是假的但「代謝適應」是真的。人們常常把這兩個搞混。大多數人認為飢餓模式是:吃的熱量太少,導致身體只燃燒極少的熱量,然後人就無法減重。即使一個人重達...
07/09/2025

早上看到Nadolsky醫師這篇關於「代謝適應」的脆文,講的不錯,翻譯給大家看看:

「飢餓模式」是假的

但「代謝適應」是真的。

人們常常把這兩個搞混。

大多數人認為飢餓模式是:吃的熱量太少,導致身體只燃燒極少的熱量,然後人就無法減重。

即使一個人重達200公斤,聲稱自己只吃 2000 大卡。

這完全不是真的。我們來拆解一下什麼是「代謝適應」以及什麼是真的。

所謂的代謝適應,指的是在燃燒熱量方面,基礎代謝率會低於依照身體大小和組成所預期的數值

這通常發生在減重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通常是減掉 10% 以上的體重,例如一個人 100公斤,減掉 15公斤之後。

所以原本光呼吸就能消耗 2500 大卡,現在光呼吸卻只消耗 2300 大卡。

因此,當你看到一個體重超過100公斤的人說自己每天只吃 1500 大卡之類卻還是不瘦,他們並不是處於「飢餓模式」。

他們光是活著就至少還在燃燒大約 2500 大卡,加上一點活動,每天消耗就超過 3000 大卡。

他們其實是「吃得比自己以為的多得多」。

這並不代表他們是壞人或故意說謊。只是我們真的很不擅長估算自己的攝取量,尤其當我們試圖吃得非常少時,會覺得特別痛苦。

我們會覺得「很餓」,覺得自己吃得「非常少」。

這就是為什麼藥物效果這麼好。它們能抑制或降低食慾驅動,讓痛苦感變小。

沒有什麼「飢餓模式」。只有「代謝適應」。

而且它只是整個體重調節方程式裡很小的一部分。請不要再散播「飢餓模式」的迷思了。


* 許醫師評論:

其實如果短時間減重太多,基礎代謝確實會受影響,但通常的表現是其他身體機能暫時關機,例如休止期落髮、月經不來、骨質疏鬆、常常感冒、疲勞等。

而大部分減重卡關的原因,主要還是吃的熱量不夠低,而不是太低。

膽固醇高,一定要吃藥嗎?膽固醇是血脂肪的一種。研究發現,當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長期過高,會慢慢堆積在血管內壁,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造成血管狹窄、阻塞,甚至是心肌梗塞與腦中風!因此,控制壞膽固醇就像保養血管,讓血流順暢、器官健康...
31/08/2025

膽固醇高,一定要吃藥嗎?

膽固醇是血脂肪的一種。研究發現,當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長期過高,會慢慢堆積在血管內壁,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造成血管狹窄、阻塞,甚至是心肌梗塞與腦中風!

因此,控制壞膽固醇就像保養血管,讓血流順暢、器官健康,有助延緩老化、延長壽命!


▋壞膽固醇,多少才正常?

LDL沒有固定的「正常值」,醫師會根據每個人的心血管風險,訂定個人化的 LDL理想值。

對於沒有危險因子的年輕人,建議在160以下就足夠。

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史等高風險的情況,就會建議控制在更低的標準,如130、115、100、70、55等。


▋要怎麼吃?

飲食和運動約能降低20%左右的LDL,
飲食方面可以從三種方式著手:

1. 減少飽和脂肪攝取:
甜食糕餅、油炸煎炒、豬牛的肥肉等「不健康的油」要少吃

2. 以不飽和脂肪替代:
部分植物油、魚油、海鮮、堅果的不飽和油脂較佳,但要避免高溫烹調以免油品變質。

3. 增加植物纖維攝取:
蔬菜、水果、雜糧裡面的植物纖維能夠協助膽固醇排除。植物內含的植物固醇也能夠減少膽固醇吸收。


▋藥物常見問題

膽固醇藥物可降低 LDL 30~60%,比飲食運動(約20%)更有效!

目前的主流膽固醇藥物statin類,其成分與紅麴類似,但是效果更好,成分更單純。

台灣目前已有上百萬人長期服用膽固醇藥物保護血管,連美國總統川普都在吃!

以下為常見問題:

1. 膽固醇降太低會不會不好?

不會:目前研究顯示,壞膽固醇低到55以下仍無發現明確副作用。

2. 藥物副作用多嗎?

副作用相當罕見,目前僅少數人(約1%)會有不適反應。主要有以下兩種:

-肌肉痠痛:

若在服藥前1~2週內,出現「沒有運動卻全身肌肉痠痛」,建議停藥回診,換藥觀察。

若是服藥超過一個月後才出現痠痛,可能不是藥物引起,建議繼續服藥並與醫師討論。

-肝功能變化:

少數人服藥初期(1~3個月)肝指數會稍微上升,多數人在身體適應後會恢復正常。

3. 要吃一輩子嗎?

膽固醇藥物不會讓人體產生依賴,
停藥頂多就是回到原點。

但因為膽固醇的危害是長期累積的,
所以也要長期控制,才能發揮預防疾病的效果。

膽固醇藥其實就是血管的最強保養品,如短期無不良反應,就當作健康食品一樣持續使用即可!

(本文同步收錄於許醫師 部.落.格 ,歡迎收藏分享)

28/08/2025

「你是說,醫美診所開了猛健樂,再請你來看我?」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

「對呀!」減重門診個案說:「他們說還是要找你們看一下,比較專業啦!」

蛤!?

什麼叫做「外食地雷」?就是當你掀開超大片荷包蛋,才發現原本以為放飯的地方,居然塞滿超油的乾麵😂
26/08/2025

什麼叫做「外食地雷」?
就是當你掀開超大片荷包蛋,才發現原本以為放飯的地方,居然塞滿超油的乾麵😂

許醫師錯了😭雖然我知道早餐有助於血糖穩定但之前讀論文不太認真,一直以為這單純是「第二餐效應」*再加上午餐會吃比較多的關係。直到最近整理資料才發現:就算午餐吃一樣多,不吃早餐還是會讓飯後血糖激增!你沒看錯,這個試驗的做法,是三餐都吃「一模一樣...
24/08/2025

許醫師錯了😭

雖然我知道早餐有助於血糖穩定
但之前讀論文不太認真,
一直以為這單純是「第二餐效應」*
再加上午餐會吃比較多的關係。

直到最近整理資料才發現:
就算午餐吃一樣多,不吃早餐還是會讓飯後血糖激增!

你沒看錯,這個試驗的做法,是三餐都吃「一模一樣」的食物:
熱量相同、碳水相同、蛋白質和脂質也相同

唯一差別是,吃早餐組直接「多吃一餐」
也就是說,早餐組整天的熱量和碳水都比不吃組「多50%」!

而在多吃一餐的情況下,
早餐組的餐後血糖,居然比不吃組更穩定!

至於原因,除了第二餐效應以外,也和晝夜節律有關
簡單來說,人體血糖代謝能力是「越早越好」
所以在其他試驗中,「太晚吃晚餐」也被發現會增加血糖波動

看來以後讀論文,要更仔細才行啊......


*第二餐效應:空腹後第一餐的進食會開啟血糖代謝,讓下一餐血糖更穩定。所以一天的血糖高峰常發生在第一餐後。

本來已經決心不玩個股了,但上禮拜看到禮來大跌還是心癢起來😂禮來最近跌的那根,就是之前講的小分子瘦瘦藥orforglipron 的三期試驗,出來效果不如預期,「只減了」12.4%的體重,導致股價大跌一波但我對這結果的解讀反而是利多因為小分子G...
22/08/2025

本來已經決心不玩個股了,
但上禮拜看到禮來大跌還是心癢起來😂

禮來最近跌的那根,就是之前講的小分子瘦瘦藥orforglipron 的三期試驗,
出來效果不如預期,「只減了」12.4%的體重,導致股價大跌一波

但我對這結果的解讀反而是利多

因為小分子GLP-1跟目前的針劑GLP-1是完全不同的賽道:不用打針、成本更低、服藥方便。

從機制上來看,這款藥只要能做出減10%以上,都是大贏特贏。

因爲減重幅度不夠,根本不是問題:
隔壁Novo已經示範過了,問就是加倍劑量
Semaglutide從剛上市的1mg做到最新的7.2mg,減重幅度一樣是繼續往上。

所以對這些藥來說,減重幅度不是問題、腸胃道副作用也不是;

這些藥真正的缺點是「貴」

但小分子藥物的技術非常可能突破「貴」的缺點,如果定價策略好,上市後可以補上市場上最大空缺

如果加上增肌新藥bimagrumab預期會跟猛健樂做的三期試驗,那前景還是相當看好的

現在股價雖然已經拉回不少了
但要上車應該還不遲啦~

上個月接手轉診個案,主訴頻繁低血糖仔細研究病歷,原來他在打睡前一針的SoliquaSoliqua是唯一結合胰島素和瘦瘦針GLP-1的藥物但因為兩個成分都很舊了,所以使用上眉角較多Soliqua的胰島素是glargine U100,半衰期約1...
21/08/2025

上個月接手轉診個案,主訴頻繁低血糖
仔細研究病歷,原來他在打睡前一針的Soliqua

Soliqua是唯一結合胰島素和瘦瘦針GLP-1的藥物
但因為兩個成分都很舊了,所以使用上眉角較多

Soliqua的胰島素是glargine U100,半衰期約12小時,相對現在主流的超長效胰島素如Glargine U300 (18小時)、Degludec(25小時),藥效起伏會更明顯

而裡面的GLP-1RA:Lixenatide半衰期就更短了,才3小時
效果頂多維持6-9小時,不到半天
(Semaglutide半衰期七天)

所以這隻藥物最適合的用法,
是在「每日的某餐飯前」固定使用
才能確保GLP-1抑制食慾,增加胰島素分泌的效果

如果按照一般的長效胰島素的習慣,睡前施打
不但會浪費腸泌素控制飯後血糖的效果
也可能增加早晨低血糖的機率!

那我後來怎麼調整呢?

由於個案的飲食不規律,沒辦法固定一餐打針
所以我把複方針劑改回單方的超長效胰島素,
再加回DPP-4i補足腸泌素的機轉。

這個月回診,就看到低血糖的狀況好多了

19/08/2025

在糖尿病個案中,年輕人要嚴格控制血糖,老年人則著重在共病的防治。這樣的策略其實跟預期餘命有關。

血糖控制雖然是根本,但真正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卻要十年後才更顯著。

相對地,排糖藥等心腎保護的藥物,在一年內就能發揮減少共病的效果。

若個案預期餘命遠大於十年,要積極控制血糖來確保長久的健康

若個案預期餘命少於十年,則快速降低共病風險更為重要。

參考資料:UKPDS33, DAPA-HF

擦完防曬再去曬太陽,能補充維他命D嗎?許醫師覺得:應該是不行🙅因為維他命D在皮膚的生成,是透過UVB的作用而UVB,就是主要造成「曬傷」的紫外線,也可能造成皮膚老化,是所有防曬產品都會防範的目標!所以想靠曬太陽補充D,原則上是不可以擦防曬的...
12/08/2025

擦完防曬再去曬太陽,能補充維他命D嗎?
許醫師覺得:應該是不行🙅

因為維他命D在皮膚的生成,是透過UVB的作用

而UVB,就是主要造成「曬傷」的紫外線,也可能造成皮膚老化,是所有防曬產品都會防範的目標!

所以想靠曬太陽補充D,原則上是不可以擦防曬的!

看來看去,許醫師覺得:還是用吃的補就好了🤣

想問一個兒童肥胖的問題!兒童的過重與肥胖,是用BMI的百分位來定義:85百分位以上是過重,95以上是肥胖那根據定義,過重的盛行率不就應該是15%,肥胖就應該是5%嗎普查的數據如果跟這些數值有出入,是不是代表統計抽樣有偏誤,或者百分位的數值已...
10/08/2025

想問一個兒童肥胖的問題!

兒童的過重與肥胖,是用BMI的百分位來定義:
85百分位以上是過重,95以上是肥胖

那根據定義,過重的盛行率不就應該是15%,肥胖就應該是5%嗎

普查的數據如果跟這些數值有出入,是不是代表統計抽樣有偏誤,或者百分位的數值已經不準了?

希望大家不吝指導~~

這「波克碗」是許醫師最近常吃的午餐裡面充滿生魚、蔬菜、根莖,很健康對不對? 那每天吃這樣會瘦嗎?不會!🤣這碗裡雖然充滿了健康食物但熱量也很嚇人!我自己不專業估算如下:白飯約1.5碗,400-500大卡鮭魚、毛豆等中脂蛋白質約三份,300大卡...
07/08/2025

這「波克碗」是許醫師最近常吃的午餐
裡面充滿生魚、蔬菜、根莖,很健康對不對?
那每天吃這樣會瘦嗎?
不會!🤣

這碗裡雖然充滿了健康食物
但熱量也很嚇人!

我自己不專業估算如下:
白飯約1.5碗,400-500大卡
鮭魚、毛豆等中脂蛋白質約三份,300大卡
醬料200大卡

這樣抓起來,就快一千大卡了😅
一天吃兩碗,就突破一般成年女性的每日熱量啦!

這也是為什麼常常吃很健康了,卻還是瘦不下來
因為「健康」的高熱量食物實在太多啦!

03/08/2025

很多肥胖的個案問我:
瘦不下來是不是因為「胰島素阻抗」?

其實不是,胰島素阻抗只是代表「胖的不健康」

阻抗本身不會讓人變胖;
造成阻抗的生活習慣,才是變胖的主因

Address

頂湖路123號
Guishan District
123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