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2025
🌙 你是否這樣:躺在床上,手機亮著、腦袋還在跑、忽然翻身又醒來?別急著拿安眠藥,先試試這杯。
「洋甘菊茶真有用?最新研究揭露:有助放鬆、減少夜醒、輕微改善焦慮」
來自多項臨床試驗與系統性回顧,研究指出:洋甘菊不只是睡前儀式,更可能是你腦袋慢下來的天然幫手。
在晚睡成為常態、焦慮感常常跟著加班下班的時代,「能讓腦子慢下來的東西」成了很多人晚上最需要的解藥。而洋甘菊茶,這看似溫柔的花草茶,近年被科學界放進了放大鏡下,實際驗證它是否真的有幫助。
最新幾項系統性研究指出:洋甘菊在減輕廣泛性焦慮症狀、提升睡眠品質(特別是減少夜醒次數與維持睡眠的穩定性)方面,有明確但輕度的正面影響。
在焦慮方面,臨床數據顯示,約有九成以上的試驗回報患者在服用洋甘菊膠囊或茶飲之後,焦慮感有顯著下降。至於睡眠研究方面,雖然洋甘菊無法直接拉長總睡眠時數,也難以明顯影響白天清醒度,但在幫助人們「入睡後比較不會醒來」、「睡得比較沉」這部分,有不錯的數據支持。
研究指出,洋甘菊的活性成分之一──Apigenin,是一種天然黃酮,能與大腦中與放鬆有關的受體結合,有類似鎮靜作用的效果,但不會像藥物那樣產生依賴或副作用。
不過,專家也提醒,洋甘菊的這些作用「效果輕微」,對於嚴重焦慮症或重度失眠者而言,不能當作主力治療,而應視為生活習慣中的「輔助工具」。同時,對菊科植物過敏、有特定用藥(如抗凝血藥)、孕婦或哺乳婦女仍應先諮詢醫師。
如何讓洋甘菊發揮最大效用?
研究與睡眠專家一致建議,如果想讓洋甘菊的效果更明顯,應搭配良好的睡前習慣,例如:
睡前半小時泡一杯溫熱洋甘菊茶
關掉手機、調暗燈光、做幾個深呼吸
將喝茶當作進入放鬆狀態的「信號」
定時上床,固定作息,效果更明顯
洋甘菊不再只是「老奶奶的安神飲料」,而是逐漸被現代科學證實「在焦慮與睡眠中有點用」的植物幫手。它不是萬靈丹,但在這個節奏太快、腦袋轉不停的世界裡,或許它能幫你按下暫停鍵。
☕ 「洋甘菊茶」被科學小白鼠轉成了研究題目:研究發現,它不只是泡茶儀式而已,可能真的在「緩解焦慮/降低夜醒」上幫一點忙。
✔ 最新統合研究中,10 項口服洋甘菊的焦慮試驗有 9 項報告「有用」的跡象。
✔ 針對睡眠的一項分析中,雖然它沒讓睡眠時間暴增,但「夜醒次數變少、維持睡眠時間變長」是真的。
那代表什麼?
如果你常是「關了燈 → 腦袋卻喊著再想一下」或「翻來翻去才睡」 → 這杯可以當為你放腦袋、慢下來的儀式。
但如果你是「睡眠數年破碎」「焦慮跑到連日常都影響」→ 它不是主力治療,還要靠醫師/心理師+整體習慣。
🍃 喝法建議:
睡前約 30 分鐘泡一杯洋甘菊茶(熱一下、香氣出來更有感)
燈光降一點、手機放遠、深呼吸兩三次,讓腦袋「知道」要慢下來
選純洋甘菊、無助眠藥成分版本,儀式感+安心感雙降。
⚠️ 要記得:
若你對菊科植物(媽媽的菊花、蒲公英那一族)過敏,或正用了抗凝血藥、或懷孕/哺乳中,先確認再行。
不要期待「一喝秒睡」——它是輔助,是慢慢降速的幫手,不是快速開關。
結束語:當腦袋都在嗡嗡作響、世界好像轉快了,那麼這杯洋甘菊茶,或許是你給自己的一個「暫停鍵」。開關不需要大聲,只要放下、慢一拍,讓身體知道可以休息了。
#洋甘菊茶 #夜醒救星 #焦慮舒緩 #睡前儀式 #自然幫助 #腦袋放空 #祐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