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on's Implant 金牛頓植牙中心

Newton's Implant 金牛頓植牙中心 期待您與我們一起分享與學習的園地 金牛頓的成立願為照護矯正前端以及矯正後續提供更完整全面的需求,成為貝多芬家族一份子,一起努力學習成長

28/01/2023

中年男性病人
掛急診主訴下排牙齒及下巴突然疼痛厲害
我們立刻幫他安排心電圖檢查
他還說:「為什麼要檢查心臟?我是牙痛」

檢查之後
立刻診斷「急性心肌梗塞」

還好他有就醫
還好我們有做心電圖檢查

- - - - - - - - - - - - - - - - - - - -

冠狀動脈阻塞心臟缺氧時
會從心臟
經由感覺神經、脊髄再到腦部傳遞刺激
才感到「胸悶胸痛」
然而,從心臟發出的信號到了脊髓後
連接臼齒、肩膀、手臂等上半身感覺神經
就容易因為刺激到別的神經
產生「牙痛」、「肩膀痛」等關聯症狀

呼籲大家:

#突然劇烈牙痛
#吃東西更痛或延伸至下巴
#牙痛合併肩膀痛胸悶胸痛

一定要立刻就醫!
如果醫生沒有幫你檢查心電圖
提醒他一下
醫生就會想起來的

#一起注意心肌梗塞非典型症狀!

21/09/2022
19/07/2022

幾年前,約40歲的A在演講上分享了一件事。

他說,年輕時很節儉、精打細算的母親,年邁以後經常買一些「又蠢又沒用」的東西回來囤放,無論怎麼提醒或勸誡都沒有用。

他知道母親的認知功能應該是逐漸退化了,但看著這些東西莫名就覺得很煩、對母親講話的口氣也不好。他不太喜歡這樣的自己,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調整。

後來母親過世了,這件事情一直卡在心裡,每次想到都很難受。

▪️

我問他從小到大,有沒有買過「又蠢又沒用」的東西?

他想了一下說,應該是小二去墾丁校外教學時,一口氣花光母親塞給他的三張百元鈔票、買了一個比手掌還要大的空貝殼(當時一個便當也不過五十元)

一上遊覽車,導師當場說他很笨、被商人騙去買沒有用的東西,提醒其他小朋友不要跟他一樣上當。回家的路上他抱著那顆空貝殼,心裡越想越難受,很擔心會被母親責備。

「結果呢?」我問。

他說,母親倒是沒有特別說些什麼,只是那個貝殼或許因為花了不少錢,所以捨不得丟,三十幾年來就一直放在書桌上。

我邀請他從這裡開始練習一段對話。

▪️

我跟A說,假如有一天你問母親「媽,我小時候把你給我的錢、買了一個沒有用的貝殼回家,你怎麼沒有罵我?」你覺得媽媽會怎麼說呢?你試著扮演她說說看,好嗎?

扮演媽媽的A想了一下說:「你很喜歡它,不是嗎?我記得,你每天不管去哪裡都帶著它,連睡覺都放在床邊,你找到這麼喜歡的東西,我為什麼要罵你呢?」

「媽,那你覺得我很笨嗎?」我試著拋出這問句。

「小朋友本來就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呀。你還那麼小,那對你來講一定很重要。還有,誰敢說我的孩子笨?」A回答。

「這是你想對自己說的話,還是你的媽媽真的會這麼說呢?」我停下來問。

A說,他的母親真的會這樣說話,而且如果母親身體還硬朗的話,一定還會摸摸他的頭:「傻孩子,沒關係的......」講到「沒關係」三個字,他的眼眶突然有些濕濕的。

「你想,為什麼一個節儉的媽媽,會重複買生活上用不到的東西,你覺得媽媽當時心裡想說的會是什麼呢?」我問。

「我老了、腦袋不聽使喚了,我不是故意的、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對孩子很過意不去、也很丟臉......」A說,然後眼淚一直掉下來。

他說,他知道母親很節儉、很怕成為孩子的負擔,所以這種行為絕對不是故意的。可是看到母親行為退化,內在的焦慮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經常用生氣的方式對媽媽說話。也因為這樣,心裡的愧疚一直揮之不去。

「假如媽媽知道這個兒子因為心疼、擔心她,有時候講話口氣比較差、也比較衝,可是卻因為這樣這幾年過得很不好、很內疚。你猜,媽媽會對你說什麼?」我問。

到這裡,A臉上已經掛滿淚水:「媽媽會像小時候那樣摸摸我的頭,跟我說,沒關係的,我知道你是為媽媽好,所以不要內疚......」

▪️

A說的這些話,媽媽能不能聽到,我們都不知道。但我知道,A與內在的對話,應該能夠再次感到母親對他的愛,也感受到母親對他的寬容。

人生當中許多的苦是來自於過不去的坎,有些坎可能沒有機會能解開,我們能做的,只是試著與自己和解。

把內在那些說不出口的,試著讓自己聽見、被自己聽懂。

圖\Pixabay

16/07/2022

短短 16 個字,
一起跟著練習,悉心灌溉生活~

細細刷牙
慢慢洗澡
好好睡覺
靜靜生活

──何景窗
📖選自詩集《席地而詩》

13/07/2022
26/06/2022

《捍衛戰士:獨行俠》讚到爆,關於這部狂片,已經不是「你看了沒」,而是「你刷了幾遍」。但不管刷了幾遍,我最喜歡的場景應該都不會變,那就是,

獨行俠與冰人重逢那一幕。

1986年5月19日,《捍衛戰士》(Top Gun)在台上映,那時候的我,正在海強幼稚園大綠班玩沙喝泳池水,照理說應該離這部片很遙遠,但我剛好有一對喜歡看電影的父母,於是我們三人就在高雄左營的中正堂,貢獻了兩張電影票錢。我能記得的場景很稀疏,大概就是沙灘排球、男女主角纏綿(配上抄襲《國父紀念歌》的主題曲),以及最後被轟掉的米格機這三件事,於是墨鏡、吻戲,以及飛機,構成了一個六歲男孩心中的《捍衛戰士》。

我甚至不記得有「冰人」這號人物。

飾演冰人的演員是方基墨(Val Kilmer),當我再次看到他的名字,已經十年後的蝙蝠俠了,那年是1995年,正是我狂嗑電影的年歲。就顏值而論,方基墨絕對搆不上帥氣的邊,邪魅或許更適合他,因為他的眼神很棒,是能夠助編劇一臂之力,把留白演好的那種。

脫下蝙蝠裝之後,他片約不斷,其中有些是爛片,另一些是更爛的片。諸多導演說他難搞,片場劇組聞之色變,但最糟糕的是,他開始爆肥,然後不斷受到訕笑,於是2005年之後,他就幾乎再也沒拿過主角的戲約了。爾後的作品不是上不了院線,就是客串或退居二三線,英氣與光環盡失,完全被排除在主流圈外。

結果又過了十年,2017年,方基墨再次出現在觀眾的視野,最重要的是,他居然變瘦了。根據他的說法,他認為以前的飲食不太節制,導致代謝變差,身形走樣,於是下定決心減肥。

很好,但這不是事實。

事實是,他早在2015年罹患了咽喉癌,雖然當時已有小道消息傳出,但他嚴正否認此事。只不過這些否認全都是紙本聲明,他本人並沒有親口證實,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他根本開不了口。

為了治療癌症,他前後進行了化療及兩次氣切手術,化療扭曲了他的外型,手術則讓他幾乎喪失了聲音。為了說話,他開始使用人工發聲器,但很明顯的,那不是他原來的聲音,癌症奪走了他的聲帶,而且這輩子可能再也拿不回來。

在人生最谷底的時候,他甚至不想被人們看見自己不堪的模樣,於是坐上輪椅,用外衣把自己遮起來,活像一個準備進法院受審的貪官,只不過他進場前就被宣判了。

癌症是一個不斷奪取的歷程,它會依序奪取人的體表、臟器、尊嚴、意志,最後是呼吸。身為一名癌症患者,除了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治療時的疼痛、復發的擔憂,以及對家人的愧疚之外,還要面對身體外貌的崩潰,這是一般人難以感受的痛楚。更何況他還是一名演員,一旦選擇化療,就等於向舞台道別。

我想,大概連他自己也沒料到,一年之後,事情出現了轉機。

2018年,《捍衛戰士:獨行俠》開始進行前製,阿湯哥身為製片人之一,他力排眾議,指定要冰人回歸。當時的方基墨已經一段時間沒接戲,外型十分憔悴,身軀佝僂步履蹣跚,甚至不太能發音,到底要怎樣才能把他擺進畫面才不尷尬?

四年之後,劇組給出了答案,而且是非常亮眼的成績單。

答案是,直接他把的罹癌經歷編進冰人的人生,讓演員與角色對接。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體面」的做法,不但尊重演員,也尊重角色。其實就算要賣情懷,編劇大可只讓冰人出現在對話中,不一定要實際登場,畢竟這存在著某種風險。

但劇組選擇直球對決,他們讓癌症成為一種正常的人生歷練,演員不需要因為罹癌遮遮掩掩,躲在劇本後面,而是坦誠以對,將它擺上檯面,甚至成為主角解開心結的契機。於是妝髮組施展了魔法,演員克服了障礙,以最好的狀態貢獻出這段表演。不過,整個場景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冰人開口的那一刻,

他居然發出聲音了。

當然,這是靠後製產出的。 2021年8月,劇組與科技公司Sonatic合作,運用人工智慧科技,幫助方基墨重新拿回了自己的聲音,箇中技術和前陣子幫好萊塢演員回春的手法相似。科技公司藉由他從影多年的影音資料裡,抽出大量的音軌建構資料庫,並配合他的發聲模式製作模組。這是一套複雜的系統,需要經過大量演算,運用人工智慧模擬出聲線,但由成品看來,幾乎完美無缺。

方基墨曾在Sonatic的宣傳影片說了一段感人的話:

「我曾經被咽喉癌擊垮,經過治療後,我連聲音也被帶走了。當我說話時,大家總是聽得很吃力,儘管如此,我認為自己並沒有不同,我依然擁有夢想。現在我終於能再開口,能夠再展現某部分的自己,它並沒有消失,只是之前躲起來了。」

五年前的他,當時的確躲起來了,但現在的他不僅找到了自己的聲音,連抗癌記錄片都讓影評人點頭稱道。我想,他的人生並沒有轉彎,而是試著從那塊遮羞布中探出頭來。

要探出頭並不容易,對抗癌症,有很多要克服的東西,克服不了也是常態。能夠遇到阿湯哥固然幸運,但更重要的是,他有勇氣願意重返銀光幕前。儘管這角色出場不到十分鐘,但他這五年的人生曲線,可能比《捍衛戰士:獨行俠》的劇情還要勵志。

好萊塢最耀眼的故事,總是劇本外的花絮,那才是人生的照映。

16/06/2022

#自我接納到底該如何練習?

幾年前,我不太敢在粉絲頁上寫東西,因為無論如何,總會有人挑戰:

◎說的跟唱的一樣好聽
◎這些放鬆方式都沒有啦
◎最好有人像你講的這麼有耐心
◎對我的孩子就沒用啊!你還有什麼方法?

每次看到這些回應我都很焦慮,努力找出更多內容來回應對方,除了想幫助對方,也想證明自己。

因為他人的質疑而焦慮、想要證明自己,骨子裡其實就是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

直到我練習停下來,傾聽自己的心到底為何慌張?傾聽那個慌張的聲音從何時開始?從何處而來?身為大人的我,可以如何陪伴自己?

這段漫長而隱微的內在歷程,阿建老師這本書講得清清楚楚。



我遇過許多人,談到「接納自己」總覺得似乎等於放縱自己。或者雖然腦袋覺得有理,實際上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結果淪為一句口號。

「要不是當時自己做的爛決定,現在我也不會這麼痛苦(或者可以過得更好)。」

這種充滿批判的語言,通常是來自於成長過程中,某些重要他人經常對我們說的話,而我們則把他們用來重覆播放給自己聽。



這些評價通常來自他人的觀點,但是,並不代表事情的全貌。

假如我們把這些評價暫時擱置在一旁,練習理解自己以前的處境(我知道這挺不容易的,但有練習還是有效的):

◎原來那時候自己的能力真的有限
◎原來當時的逃避是因為太害怕了
◎原來當時大人的要求真的太嚴格了
◎原來當時的暴衝是希望能被理解
◎原來當時笨拙是因為他還只是個小孩
◎原來當時的沉默是因為沒人可以信任
◎原來當時的離家是要拉出安全距離
◎原來當時的自己真的已經竭盡所能了

倘若能從這些解度來理解自己,是否就能在嚴厲的評價之外,也給自己多一些些友善、關愛呢?



藉由覺察,拓展對自己的觀點、不再總是評價自己。你會看見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坦然接受自己就是有不足之處。進而逐漸改善你與自己的關係:

「願意友善對待、心疼、關愛自己,最終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而這個過程,就是「練心」。

透由練心,現在,在課程中面對學員的挑戰時,我有一顆穩定的心,因為我能體驗自己的價值、也接受自己有所限制,因此不為外在的挑戰而晃蕩。

而這種能力,是我們可以為自己、也為孩子培養的。

容易嗎?當然不容易,但是不代表做不到。

#練心的過程, #就是一種對話的過程。

這本書示範好多深入對話,假如你想練習友善與自己的內在對話,很推薦你這本書。

#練心

親子天下

27/10/2021

【 #小教練榮譽榜】不想輸的阿哲-蘇正哲
110年全中運拳擊項目國男組第八量級冠軍

看到正哲,常會先被他愛笑的模樣吸引住,從他自己挑選的這張照片就可以看出來,個格較為外放的他,很容易和人親近,但他的心直口快,有時也難免招架不住,不過,雖然外表看起來像是粗心,但其實本質上是個善良貼心的孩子。

正哲是靜雯的堂弟,國中時看到姊姊練拳擊的模樣,覺得很帥,於是也想跟著練,就這麼進入了拳擊隊。
同時間,表弟翊晟也因為受到靜雯影響而選擇拳擊,年紀相仿的二人,總有些競爭心態。

不想輸的他,在練習上特別積極努力,用成績證明自己。他告訴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他害怕如果輸給弟弟的話會被他看不起。
不過,現在的他已經不會這樣想了。

「不會把他當成對手了,當成相互成長的弟弟。」

要正視自己內心脆弱的部份並且克服它,對許多人來說是人生課題,正哲可以有這樣的轉變,我認為是難能可貴的。
 
 
【 #打拳擊最難忘的事情】
 
 
國中剛開始練習時,曾經感覺很累,但始終沒有放棄,我問他沒有放棄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可以和大家一起互動。」
對他而言,和大家一起的感覺是最開心的。

當然,難過的事情就是降體重——這幾乎是所有人都同意的。

「所以你有確定要一直打拳擊?」
「對呀!」

正哲篤定的回答,是訪談這幾個青少年中,最讓我驚訝的,雖然臉上表情淡淡的,但他的毫不遲疑,顯現了存在於內心的熱情。

希望未來的日子裡,我能見到他大放異彩。

#與我們共同成為孩子們強而有力的後盾 #一起把孩子送進世界舞台

🤝【 #直接支持】🤝
金融機構代號:006
合作金庫銀行鶯歌分行
帳號 3373717014008
戶名 社團法人新北市樂窩社區服務協會

================

郵政劃撥:50413874
指定捐款 #熱原拳擊隊

11/10/2021

夫妻溝通是需要練習的

溝通是為了要找尋共識,而這個『共識』,不是聽對方的,也不是聽命於我的。
而是在『接受他人觀點』的條件下,表達自己的立場,看看是否有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by魏瑋志/澤爸

我與老婆時常會找機會來練習溝通。
先前,看到了一則新聞,是藝人鮪魚(吳俊諺)參加《11點熱炒店》的節目,說他的老婆會把小孩時間排滿滿,替孩子安排許多體操、游泳課程,卻每天向他抱怨「我好累,你都不幫忙。」,他則認為是太太對自己太有自信,並勸:「妳可以不用這麼累,因為其實小孩也很累。」此一番言論,被現場的女性嘉賓爆氣,直說白目,認為是不貼心的風涼話。
若是以前的我,也很有可能說出類似的言論。



男人著重問題的解決,女人重視當下的感受。男人與女人的思維不同,常會在不經意間造成誤解。
曾經有位兩性專家Mark Gungor,用箱子來比喻男女大腦的不同。他說,男人的大腦是一些小盒子所組成的,每個箱子都有自己的主題,彼此不會有關聯,而且,一次只討論單一箱子裡的東西。女人則不同,大腦就像是一顆球體,裡頭有著許多錯綜複雜的電線,所有主題被連結在一塊,而驅動一切的是叫作『情緒』的能量。
要讓兩個不同結構的大腦,找到彼此溝通的方式,靠的是不斷地練習與調整。



我看到新聞之後,立刻跑去問:「老婆,如果是我們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妳認為我這樣說,妳聽了是能接受嗎?」
「我好累喔。」假裝老婆有向我說了這句話。
「老婆,這幾天帶著孩子東奔西跑的上課,肯定很累吧,辛苦了。」我說。
「我這麼累,你都不幫忙。」
「可能是因為這幾天正好有工作,之後有空的時候,讓我來接送孩子,妳就休息吧!!」
「好的,到時候再看狀況吧。」
「老婆,妳讓孩子上這麼多的課程,也是希望孩子能夠多接觸與學習。如果他們有從中找到能發揮或熱愛的才能,相信是很棒的。」我接著說:「不過啊,看妳這麼累,我挺心疼妳的。況且,有幾次,孩子回到家後,也有小小的抱怨是累的。妳覺得,這些課程裡面,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呢?當然,如果他們都很樂意上,維持現狀也是沒問題的。」我說。
老婆表示,如果我是這樣講的話,是願意討論的。當然,她並非會帶著孩子東奔西跑的性格,只是個模擬對話。
這是我們長期下來的默契,會找機會來練習溝通,磨合雙方的表達能力,來讓對方能聽得進去。



我以前也是單細胞生物的老公代表,老婆跟我說什麼,總是在分析與建議,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給了建議,老婆卻生氣了,當時的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隨著不斷地練習與磨合,明白到,夫妻之間的溝通,多少要包含的要素有:
1. #理解: 「這幾天帶著孩子東奔西跑的上課,肯定很累吧,辛苦了。」
我最常使用的語句是: 『客觀的事實描述』+『另一半的情緒與感受』

2. #體貼: 「之後有空的時候,讓我來接送孩子,妳就休息吧!!」
當然,要說出自己能夠確實做到的體貼行徑。

3. #良善心意: 「妳讓孩子上這麼多的課程,也是希望孩子能夠多接觸與學習。如果他們有從中找到能發揮或熱愛的才能,相信是很棒的。」
相信我們都是愛孩子的,每個行為的背後,都會有其為了孩子的良善心意。把此心意點出來,能讓另一半有著『你懂我為何要這麼做的』的連結感受。

4. #認同對方之下找尋共識: 「孩子回到家後,也有小小的抱怨是累的。妳覺得,這些課程裡面,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呢?當然,如果他們都很樂意上,維持現狀也是沒問題的。」

溝通是為了要找尋共識,而這個『共識』,不是聽對方的,也不是聽命於我的。而是在『接受他人觀點』的條件下,表達自己的立場,看看是否有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真的好謝謝我的老婆,因為與孩子正式對話前,她是我第一個練習對話的對象。這需要多麼大的信任與支持。
找到契合的另一半,需要運氣。
找到願意跟著對方一起調整的另一半,絕對是真愛。

原文網址:https://reurl.cc/emOG6R

官網文章: https://is.gd/zdMYs8

----

🥕陳桂芳老師工作坊-初階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022

🥕 張天安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112

🥕 李崇義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119

🥕胡展誥老師工作坊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lopwilldo20211204

✅ 其他場次報名連結請參考粉絲頁置頂文章。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service@lopwilldo.com

☆ 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私訊長耳兔 ☆

(Photo by Tai’s Captures on Unsplash)

01/10/2021

【教練的家就是我們的家​​】

還記得東京奧運,為了台灣選手燃燒、興奮的心情嗎?每位體育選手的養成,多是從年幼起,長時間的訓練、汗水、淚水...在他們背後,擁有什麼樣的支持?是家人?教練?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模樣?​

——​ #晚餐家庭搶先看

俊漢,泰雅族人;新竹尖石國中的體育組長,也是用心栽培學生的熱血教練。為了方便田徑集訓,經常有不少選手借住在俊漢家,太太彗御要照顧學生選手和家人,每天得煮十多人份的飯菜。​

「寒暑假比較崩潰,早中晚都要煮…」彗御笑著說,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日常。但,以前的她,並不贊成先生花那麼多心力在學生身上。​

當年,第一個孩子剛出生5個月,新手媽媽彗御還處於手忙腳亂,先生卻在同時間帶學生回家住,讓她難以接受。​

「沒有自已的時間跟空間啊,出一趟門可能還要帶三個國中生!」​

家裡剛剛迎來新生命,又突然多了幾個孩子要顧。生活瑣事、開銷都瞬間增加,每個月的家庭開支緊繃了好一段時間,有時還得跟朋友借錢...​

為了這件事,意見相反的夫妻倆曾吵了快一年的架。而俊漢的態度始終堅定,讓彗御很不高興。​

直到有次,彗御跟隨先生到學生家做家庭訪問,令她的態度發生大大轉變。​

「我們到了那個孩子的家,門口是一大堆垃圾,家裡很簡陋,沒有瓦斯爐、也沒有廁所...」​

被眼前所見震撼,加上成為媽媽後,開始對許多孩子的處境有了同情與不捨。彗御說,自己在「母愛爆發」下做了決定:「反正,我們就一起照顧這些孩子吧!」​

彗御6歲時爸媽分居,她過了幾年借住親友家的日子。​

「我沒有什麼『一家人相處』的印象,像是爸爸媽媽小孩坐在一起吃飯,或全家出去玩,都沒有。」​

或許,因為童年時渴望過,卻沒能得到;現在的彗御,想盡心照顧跟愛著身邊的家人。​

「想要好好的做自己該做的,不管是煮晚餐給我公公,給我老公,或是照顧這些孩子們。」​

——​

每當俊漢站在場邊盯選手練習,總是不苟言笑。​

「如果有把態度跑出來,你輸掉沒關係了!至少你盡力了我看到了! 」​

「很好!這樣就對了,不要放棄!對!還沒到終點哦!六三、六四...六八,這才是你的實力!」​

俊漢的學生,大概九成都是尖石鄉泰雅族的孩子,很多對自己缺乏信心。​

「孩子們當然也知道:『只要努力,我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成就。可是那個背後的推始力量,如果你不帶著他,即使他現在是全國冠軍,他也可能會放棄!」​

他對學生的要求嚴格,是希望這些部落孩子,有機會藉體育走出不一樣的人生。「也不見得「練體育」就一定能改變未來。起碼能增廣見聞,給自己更多選擇!」​

國慶是眾多學生之一,目前在念體大,當年老師俊漢發掘他的跑步天賦後,進一步說服了他的家人,讓小孩練田徑。​

「那時候家人都說:『跑步怎麼能當飯吃?』可是我後來有,靠成績啦,靠路跑賽,賺到一些錢,爸媽才沒有反對我繼續跑步…」​

國慶坦言,小時候會走體育路,最在乎的並非榮譽,是「錢」。因為說白了,沒有錢,沒有辦法繳學費,沒有辦法吃東西。​

另一個學生暐明,因家境放棄大學,選擇成為職業軍人。國一國二的時候,暐明跟著朋友喝酒、抽煙,差一點要碰毒。這時,老師出現了。​

「俊漢老師問我:『你要選這邊還是這邊?』我說,我願意跟老師!」​

暐明說,如果沒遇到老師,自己或許高中不唸,就回山上做臨時工;但現在,二十歲的自己已經擁有穩定的生活。​

讓俊漢付出心力培訓和看顧學生的起心動念?究竟是什麼?​
同樣在尖石山裡長大的他,從小,就拚了命地想考上大學...
(企劃|盧心權 導演|賴秉寰 社群編輯|魏韻恩)


🥦🥦🥕🥦🥦🥕🥦🥦🥕​

🏠公視誰來晚餐 【愛,就是陪他一起向前跑】​

▪ 10/1(五)21:00|公視​
▪ 誰來晚餐YouTube、facebook同步直播​
▪ 你還沒認識的家庭故事,你還沒認識的台灣

Address

Hsinchu

Opening Hours

Monday 14:00 - 21:00
Tuesday 14:00 - 21:00
Wednesday 09:00 - 21:00
Thursday 14:00 - 21:00
Friday 09:00 - 21:00
Saturday 09:00 - 15:00

Telephone

+8863573389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Newton's Implant 金牛頓植牙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Newton's Implant 金牛頓植牙中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