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2025
“There is big range of normal!”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小孩不要影響到別人」成為一個公眾底線啊?
群體社會, #你活著就是會影響別人。
你的體味、你的聲音、你的流汗多寡、你走路速度、你包包大小、你的螢幕亮度,全部都在影響別人。
為什麼到了小孩身上,就要求他們不要影響別人?
還有一堆人喜歡說「別人沒有義務忍耐你小孩」,
不是啊,社會不是這樣運作的欸,
請問你上捷運有先接受體味檢測嗎?
你上網打字有先接受閱讀測驗嗎?
沒有嘛,大家都多多少少得接受群體生活的不便,
忍耐別人的臭、忍耐別人的蠢,
這也不是什麼「義務」,這是大家正常生活的樣貌,
除非你離群索居,不然整個社會本來就有一個「相互忍耐的度」,
為什麼到了小孩身上,就變成「沒有義務」?
還有人說「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小孩就不要帶出門」,
那你沒辦法控制自己不要流汗就不要出門?
沒有人喜歡小孩的哭聲,也沒有人喜歡別人的汗味啊。
等到你老了,沒辦法控制自己跟大家走的一樣快就不要出門?不然你也在影響人流欸,一個人被你耽誤一分鐘,五十個人時間就通膨了欸。
/
群體社會本來就是互相忍耐,
比較需要討論的是「忍耐的度」。
就跟有些成人的行為也需要被制止一樣,一切都有個度。
我認為這個度是「小孩的正常樣貌」,
這個所謂的「正常」的確很難界定,有非常大的討論空間,
因為就如同我的兒科醫生說的:
There is a big range of normal.
然而小孩越少的社會,大家對於「小孩正常的樣貌」越沒有概念。
我沒有覺得臺灣就要照搬哪個國家的環境,
因為地狹人稠的地方的確有它的限制,
譬如說我小孩溜下桌,店員說要幫我顧這種事,我知道是人少的大鄉村比較會有的人情味。
不過像隔壁桌的客人主動安慰我們說「 #你們小孩這個年紀這樣已經表現很好了」,這個就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我小孩不耐煩的在椅子上滑來滑去、一邊哀哀叫怎麼等那麼久,
隔壁桌的客人可以看出小孩也在努力忍耐,他們沒有暴衝沒有大哭,「以這個年紀來說已經表現得很好了」。
這就是他對「小孩的正常樣貌」有概念,因此生得出包容。
能夠坐好安靜等待食物,是很棒的小孩。
等得不耐煩唉唉叫坐不住,是正常的小孩。
這是正常,不是失控,已經可以了。
/
明明整個世界都是生而為人的學習場域,
且社會化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
為何會有「小孩不能在家以外的地方犯錯」的風氣?
連國小老師都來留言「家長沒有教育好小孩就放出來」,
這種高高在上的審判式惡意你們聽不出來?是不是太習慣接收不友善言論了?
小孩能不能進小學接受義務教育是由他設門檻嗎?
整個社會對更生人多包容、多願意給他們重新做人的機會,
小孩的人格都還沒被塑造好,你評判他們能不能被放進學校?
/
這個主題多年來一寫再寫,有時也會覺得是蚍蜉撼樹,
台灣社會對小孩的容錯率越來越低,不知道從何下手才有突破口,
不過我的受眾很多都是父母,
我也只能勸一個是一個:
當你知道你的孩子的行徑是「以這個年紀來說的正常樣貌」,就請替他擋下外界的唇槍舌劍,站在孩子那邊,給他成長的時間。
/
#進廣告
我是小胸人,以前被台灣的快樂罩杯哄成是C,到美國發現是B,生完小孩縮水到A。
我對胸部大小滿無所謂的,它對我來說跟腳一樣,愛長成什麼尺寸我都欣然接受,
不過小胸的煩惱就是穿V領洋裝的時候,由於胸部沒有辦法把衣服撐起來,V領會很像快要開到肚臍,
所以我穿V領洋裝時,就會搭配V領內衣。(如圖)
這團Anlove無鋼圈內衣最深V領的款式是 #提托美胸內衣 和 #舒適零著肌無痕寬肩內衣,
前面V領、背後是U型。
背後沒有釦子,親膚無痕、又好穿脫,
然後寬肩的好處是腋下的肉也都能收進去(細肩的比較收不了副乳喔)。
💜 Anlove無鋼圈內衣/ BraT 👉 https://gpbuy.com.tw/ei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