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

  • Home
  • 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

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 台灣急診醫師分享所看見的大小事

世大運羽球混雙:狂賀台灣金牌、銀牌、銅牌 🎉
26/07/2025

世大運羽球混雙:
狂賀台灣金牌、銀牌、銅牌 🎉

25/07/2025

衷心希望
明天過後
面對不同選擇的家人和好朋友
可以不要翻臉或責罵
就算生氣也不值得翻臉

身邊許多家人和朋友
就和我的看法不同
大家明天都會去投票
我會珍惜他們、尊重他們!

拜託不要再有一位醫師倒下了⋯⋯都累倒了還擔心手上的病人還好他遇到超強急診醫師!!
23/07/2025

拜託不要再有一位醫師倒下了⋯⋯
都累倒了還擔心手上的病人
還好他遇到超強急診醫師!!

《福報》

那天快要下班前,檢傷護理師掛了一個患者給我,
一看姓名,赫然是院內資深同事......

護理師跟我說: 他說頭很暈,躺在21床喔。
我去看了他,立馬覺得不對,
因為雖然他都可以應答,
四肢力氣跟感覺也都對稱,
但是我看他瞳孔時發現他有photophobia(畏光)
雖然他說頭沒有很痛,只是暈,
我還是立刻安排了一個腦部的CTA
懷疑SAH啊 (雖然理學檢查脖子也不硬)

然後下班開車回家,接班的學弟就來了訊息:是SAH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還好我們醫院的神經外科滿強的,
處理之後人是清醒的,也沒有什麼後遺症!

後來拼湊起來才知道,他那天晚上有夜診,但是時間到了,人沒出現,
才拜託其他醫師去辦公室找人,
這才發現他人在辦公室,
趕緊帶來急診.......

如果他當晚沒有夜診
如果沒有人找他
如果沒有有經驗的急診醫師
(偶爾自誇一下)
如果沒有超強的神經外科團隊

這幾個項目只要有一項沒有湊起來,
後果可能就不堪設想

只能說,他當醫師這些年,
開刀救了很多人,也幫助了許多人,
這一切,真的是很有福報啊!!

22/07/2025

50歲癌症女病人,發燒嘔吐來掛急診
和她解釋報告的時候
先生一直握著她的手

我說:「老公很疼妳喔」
她笑著回答:「他以前不是這樣,我們都很忙也沒什麼話說,生病之後反而感覺他對我更好⋯,不錯啦!」

生命或長或短
終有一天會結束
疾病雖然不舒服
但有時候在陪伴的過程中
背後會藏著化了妝的祝福

「致親愛的朋友與球迷,我希望花一點時間感謝你們,在艱難的時刻給我溫暖的言語與支持。我摯愛的妻子已經安息在主的懷抱中,感謝上帝給予我那些與她共度、深愛著她、向她學習的時光。」「儘管我的心已經破碎,但我會繼續在球場盡我所能,也希望自己可以盡快做...
19/07/2025

「致親愛的朋友與球迷,我希望花一點時間感謝你們,在艱難的時刻給我溫暖的言語與支持。我摯愛的妻子已經安息在主的懷抱中,感謝上帝給予我那些與她共度、深愛著她、向她學習的時光。」

「儘管我的心已經破碎,但我會繼續在球場盡我所能,也希望自己可以盡快做好準備。」

「致我的女王,如今已在天堂,我會永遠愛你。」

令人難過的告白
魔鷹,為了自己與孩子,請保重!

令人感動的小故事❤️「醫生,你人真好,替我看病都這麼詳細,不會因為我是『庄腳查某人』(台語,指鄉下女人)就隨便看看,都問得很仔細。我每次回去,都把醫生看病的情形、問的事情,告訴我的孩子,也說給我的鄰居聽。他們都很感動有你這麼好的醫生。「這次...
18/07/2025

令人感動的小故事❤️

「醫生,你人真好,替我看病都這麼詳細,不會因為我是『庄腳查某人』(台語,指鄉下女人)就隨便看看,都問得很仔細。我每次回去,都把醫生看病的情形、問的事情,告訴我的孩子,也說給我的鄰居聽。他們都很感動有你這麼好的醫生。

「這次來,我在車站臨時買了餅乾和水果送你,我怕被孩子罵,說我沒有禮貌,送這種東西會被醫生笑。他怕我買這樣的東西,醫生你會看不起我,看病就隨便看。我知道醫生你不會,沒有送東西,你也看得非常仔細。

我就是去買餅乾要送你,結果錯過了公車,很害怕你和護士小姐都下班了。所以一下車就用跑的,才會這麼喘。這些東西請你不要嫌棄......」

在父上帝眼中,那純潔沒有缺點的虔誠便是:照顧苦難中的孤兒寡婦和保守自己不受世界的腐化。 ──雅各(雅各伯)書1章27節

病人禁食等一整天開不了刀,令人難過⋯⋯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17/07/2025

病人禁食等一整天開不了刀,令人難過⋯⋯
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護理人力不足,延後刀變不開刀!台中榮總婦產科醫師謝筱芸今(7/17)在臉書粉專提到,兩個月前就排好的手術,病人灌腸、禁食都做了,被緊急刀不斷擠掉,等到晚上10點,手術房通知「護理人力不足,今天開不了」,只能辦...

針對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患者,生物製劑治療強調「持續性」與「長期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復發與手術風險。台灣健保給付僅限「一年一期」,用完後還必須等病情復發、且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才能再次申請。對許多正值 20–40 歲、人生正要起飛...
14/07/2025

針對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患者,生物製劑治療強調「持續性」與「長期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復發與手術風險。

台灣健保給付僅限「一年一期」,用完後還必須等病情復發、且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才能再次申請。
對許多正值 20–40 歲、人生正要起飛的年輕病友而言,這樣的「間歇性治療」根本難以負荷:

停藥後反覆復發、藥效遞減
甚至需多次手術、住院
停藥復發與血便、腹痛、腹瀉為伍,
還要撐三個月才能再申請一年治療
無法持續使用進階藥物,造成長期使用類固醇,增加骨鬆、白內障、感染、關節壞死等問題

相較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如乾癬、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最短療程都有兩年,IBD 卻只有一年。
這種不連續的治療安排,會讓本來有效的藥物失去療效,讓患者一次次從希望跌落深淵。

有病友自發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倡議,呼籲政府將給付年限延長至兩年,讓病友有機會穩定治療、回歸正常人生。

👉 如果您也支持這樣的改變,請花 30 秒,點選留言區的連結「附議支持」,為台灣這群病友發聲!

幾年前眼晴手術之後要戴著墨鏡我還記得急救室那位阿嬤的表情🥹
11/07/2025

幾年前眼晴手術之後要戴著墨鏡
我還記得急救室那位阿嬤的表情🥹

30/06/2025

今天是我十年主任的最後一天
明天開始請叫我「白醫師」喔~
希望可以健康的照顧好病人
做急診做到老,做到退休😊

令人感動的護理師!謝謝您
30/06/2025

令人感動的護理師!謝謝您

某個夜班~ 凌晨一點,
我去幫一位男性病人換藥。
在走進病房前,
病房護理師提醒我:
「這個病人態度很差,妳自己小心應對。」

我一走進病房,
一股濃烈的傷口惡臭味撲鼻而來。
病人的床單早已被大量傷口滲出液浸濕。
病人蜷縮在床邊,用棉被蓋住頭睡覺。

我輕聲問他:「你這樣睡,不會不舒服嗎?」

他的雙腿嚴重水腫、滲液流不停,
雙腿腫脹到褲子幾乎脫不下來。
我心裡不禁疑惑~
這麼大範圍的傷口,平常是怎麼換藥的?

我請他先脫褲子,
他說:「很難脫!你直接幫我把褲子剪開!」
我問:「你還有其他褲子嗎?要不要請家人帶過來?」
他冷淡地說:「沒有!我獨居,沒有家人!」

我沉默了一下,沒再多問,
只是慢慢幫他把褲子脫下。
接著,提著那條沾滿滲液的褲子走進浴室。

熱水一沖下,整盆水瞬間變成深黃色,
味道刺鼻到難以忍受。
我強忍著內心的不適,一口氣洗了四次,
終於洗乾淨,晾在一旁。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由衷佩服自己。
我從事臨床工作這麼多年,從沒幫病人洗過褲子——
畢竟,這並不是我的工作範圍。
但我卻做得毫不猶豫。

接著~
我協助他慢慢扶著點滴架,走進浴室洗澡。
他問我:「你們有清潔用品嗎?」
我說:「沒有!你就用清水沖澡。」

他在沖澡的時候,
我幫他換了乾淨的床單、棉被和枕頭套。
(其實這也不是我的工作範圍)

等他沖好澡,我請他坐在馬桶上,
用整瓶生理食鹽水幫忙仔細清洗大範圍傷口,
再一層層覆蓋大棉墊、紗繃包紮。

他望著我胸前的識別證,眼神充滿感激地說:
「妳叫蕭小姐嗎?真的很謝謝妳……我衷心祝妳賺大錢!」

我笑著回答:「在醫院工作哪有可能賺什麼大錢!」

最後,他終於乾淨、舒服地躺在病床上,安心入睡。

這一切,從協助脫褲、清洗、換床單、換藥,
我整整花了一個半小時。
我的入院病歷還一大堆沒打呢……

我推著換藥車走出病房,笑著對病房護理師說:
「 ? #可以頒給我了!😄」
她笑回:「 #沒有啦! #妳自己頒給妳自己!😄」

隔天,我一樣又上夜班,
護理師一看到我就說:「妳完了啦!這個病人白班拒絕換藥,說一定要等妳來換!」

我走進病房,他馬上抱怨:「外助換藥超隨便!」
我笑著回答:「我們醫院外助換藥是最專業的!只是白天真的太忙,除了急診、病房,還要支援開刀房,哪有辦法像我半夜這樣慢慢來!你的傷口需要每班換藥,不能只等我!還有,每天都要洗澡,這樣身體才有抵抗力,傷口才會癒合!」

我連續照顧了他三個夜晚。
在第三天,我告訴他:「我明天開始休假了。接下來,不會負責這個病房,你自己要多保重!」

他沉默了一下,低聲說:「謝謝妳!」

後來,他從原本嚴重的傷口感染與全身虛弱,
逐漸恢復,最後順利出院。

這段住院旅程,總算劃下句點。

而我,也再次明白了一件事:

我的人生從不屬於誰,
卻能在病人最孤單、最脆弱的時刻,
成為他們生命中,一道最溫暖的風景。

正是這些微小卻真實的時刻,提醒我——
「護理」從來不只是技術與照護,
而是用專業與同理,
撐起病人生命中最困難的瞬間。

這份「被需要」的價值,
正是支持我繼續走在護理臨床路上的力量。

然而,現在護理人力一再被壓縮,
我們曾經以愛與專業撐起的照護品質,
如今已難再被允許存在。

#做別人不會做的事
#把護理專業活成愛的樣子
#謝謝病人請的飲料

如何不讓辛苦的護理師們持續不斷離職⋯⋯
23/06/2025

如何不讓辛苦的護理師們
持續不斷離職⋯⋯

台灣有超過30萬人擁有護理師證照,但真正站在臨床第一線的,只有6成出頭。截至2025年5月,全台已經有8百多位護理師離職;護理師長期面對低薪、高壓與無止盡的加班。有人在嘔吐中打針再繼續工作,有人同時照顧超過20位急....

Address


Telephone

+88635166868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

Shortcuts

  • Address
  • Telephone
  • Alerts
  • Contact The Practice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