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2025
最近減少用塑膠袋裝熱食、去買咖啡也盡量用自己的杯子或馬克杯,體重雖然沒掉多少,不過腰內肉竟然慢慢消了。
想起最近看了凱文羊在印度的影片,城市裡有巨量的塑膠垃圾,我就想到一篇發表在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的研究:
住在海洋塑膠微粒污染嚴重的沿海地區,居民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18%,冠心病增加 7%,中風增加 9%!(Makwana B, et al. JAHA, 2025)
科學家接著「腦補實驗」。他們抓小白鼠來對照:一組吃高脂飲食,另一組同樣吃高脂,但加了點「塑膠微粒佐料」。結果後者不只體重更重,還出現嚴重血糖問題和胰島素阻抗。
為什麼會這樣?
1. #塑膠讓脂肪吸收多了145%
美國研究(DeLoid GM, Environ Sci Technol, 2022)發現,把聚乙烯微奈米塑膠丟進高脂食物的消化流程,脂肪吸收量增加成 145%。
這些微粒,讓脂肪更容易被生物吸收利用,別人靠油切,你卻像 #吸油面紙。
2. #慢性發炎
塑膠微粒進入人體後,會觸發免疫系統天天消防演習,TNF-α、IL-6、IL-1β 不斷釋放。更驚人的是,《NEJM》2024 年研究發現:頸動脈斑塊裡檢出微/奈米塑膠的病人,3 年追蹤下來,心肌梗塞、中風或死亡風險是「沒檢出者」的 4.5倍 (Marfella R, NEJM, 2024)。
3. #棕色脂肪變少
我們有「燃脂型」棕色脂肪和「囤積型」白色脂肪。塑膠會抑制棕色脂肪產熱,還阻止白色脂肪轉換成米色脂肪 (Kou Y, J Hazard Mater, 2025)。
4. #脂肪累積在不想要的地方
塑膠微粒就像 #賀爾蒙山寨貨,它會跑去騷擾你的甲狀腺。接觸塑膠微粒五週的大鼠,甲狀腺功能明顯被抑制,直接後果就是:基礎代謝率下降,身體變成一台超級省油的車。
它還會干擾你的睪固酮和黃體化賀爾蒙,讓你不管男女,都可能面臨脂肪更容易囤積在腹部和臀部的窘境,這就是為什麼你明明很努力,腰內肉卻依然故我的原因之一!(Amereh F, Toxicol Res, 2019)。
2000 到 2019 年,全球塑膠用量從 2.34 億噸衝到 4.6 億噸,回收率卻只有 9% (OECD, 2022)。這讓我想到 20 世紀的 #含鉛汽油,直到發現會鉛暴露與認知退化上升相關、現代人骨頭含鉛量是祖先的 1000 倍 才驚覺太遲。
塑膠,很可能是 21 世紀的「鉛問題」。
科學家甚至估算,現代人每週吃進體內的塑膠微粒量,大概有1~5g之多 (Kannan K, NYU),而過去 50 年塑膠產量的曲線,幾乎和人類肥胖率的曲線重疊。
所以,腰內肉默默退場,也許不只是熱量赤字的功勞,而是需要少一點塑膠、少一點發炎、多一點睡眠:
1 #熱食不用塑膠裝:
湯、咖哩、油炸熱食,用玻璃或不鏽鋼;打包自備容器,老闆通常OK。
2 #喝的換材質:
常用水壺、咖啡杯選玻璃或不鏽鋼;一次性吸管、杯蓋能減就減。
3 #讓粒線體休息:
固定睡眠、白天曬太陽,壓力閥打開,發炎下降,荷爾蒙穩。
4 #多吃抗氧化物:
蔬菜的植化素、深海魚和堅果的omega3、 ,也可幫助對抗塑膠造成的氧化壓力。
等大家也來跟我說:體重沒怎麼變,可是腰,好像真的小了一圈~
---
參考資料
[1] DeLoid GM, et al. Environ Sci Technol. 2022;56(17):12288–12297. doi:10.1021/acs.est.2c03195.[2] Marfella R, et al. N Engl J Med. 2024;390:1533–1544. doi:10.1056/NEJMoa2309822.
[3] Kou Y, et al. J Hazard Mater. 2025;476:134235. doi:10.1016/j.jhazmat.2024.134235.
[4] Shiu HT, et al. J Hazard Mater. 2022;440:129698. doi:10.1016/j.jhazmat.2022.129698.
[5] Amereh F, et al. Toxicol Res (Camb). 2019;8(6):953–963. doi:10.1039/c9tx0014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