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2025
《你的信任是孩子最強大的底氣--上》
暖陽身心診所院長--楊仲豪醫師
最近很多家長來討論教養問題
就像這本書書底描述的
"我們都當過孩子,也犯過錯,但成為父母後,我們往往在意孩子的不足,卻忽略了問題背後的原因."
這本由皇冠出版社出版,"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著作的客製化教養書,或許可以讓我們更理解孩子.
作者擔任國小老師超過二十年,育有三個小孩,小女兒領有五張身心障礙證明.
在人生陷入絕境,作者總會找到方法,把關卡和困頓成為人生轉彎的契機.
他也到處演講,寫了好幾本關於教養的書籍.
~每一次溝通,都更接近你~
1.作者提到了一個大兒子跟先生的故事
那時大兒子談到有點生氣,狠說兩句就甩頭上樓.
擔心先生的作者連忙說"你不要生氣呀,臭小孩的脾氣真的好壞"
沒想到先生卻說"我沒有生氣呀,他這麼大了,都成年了.跟他生氣也沒用呀,我們該做的都做了,該說的說了,他要不要接受是他的選擇.跟他嘔氣.你連話都沒得說"
成年的孩子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不喜歡被約束管教
看事情的角度跟我們截然不同,我們總擔心孩子的態度和行為出去會吃苦,不斷地嘮叨.只能把親子關係越念越疏離.
註:這位先生的說裡真的藏了大智慧!!
我非常贊同,跟他生氣也沒有用,而告訴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事情得由他來選擇並承擔是很重要的概念.
裡面隱含了放手,但卻不是放任的態度.
另外就算真的很希望能提醒對方,用嘮叨或是吵架的方式,是效率最差的辦法,也就是作者先生說的"你連話都沒得說"
教養不是只有打跟唸.而這個概念不是只適用於成年孩子,青春期的小孩也很重要.
2.面對青春期的孩子,越是擔心的事情,越要陪著他們一起學.
不需要每天細細唸,只要在陪伴的過程中用安全的方式示範,看到問題提醒兩句,讓他們多少能聽進去一些.
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與他們對立,讓他們知道跟我商量是安全的,不會被批判.我才能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做什麼.
面對說兩句就會爆炸的青少年,真的要有很強壯的心臟,還要能忍住自己的脾氣不跟他對打.真的很不容易.
3.作者的先生回南部看爸媽時曾提議要帶餐點回去,也想帶老人家出去餐廳吃飯.
但都被以家裡煮菜就好回絕了.
作者反而在跟先生討論的過程裡體會到
"以後不要拒絕小孩的善意,如果拒絕多了,小孩的體貼和善意總是碰壁,久了就覺得你不需要"
"我喜歡被孩子體貼,放在心上的感覺"
而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學習和鼓勵.是很值得珍惜的事情.
4.家庭教育很重要,作者觀察先生的爸媽的互動,公公很悉心的照料婆婆.
而先生也用著同樣的方式照顧作者和孩子.
這樣的體貼和良好教養,善於趙家人,來自於從小父母的示範.
若成為這樣的父母,讓孩子看著習慣著,也會成為同樣善良體貼的人.
~讚美,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
1.有時候孩子只知道同學和老師不喜歡他,卻不知道哪些行為被討厭,要怎樣做別人才不會討厭他.
要求和規定要伴隨及時的鼓勵.
觀察孩子的行為,和他討論解決的方法,有改進就鼓勵.
2.責罰和怒罵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評價低落,但是鼓勵和讚美可以讓孩子改變行為和人際關係.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被喜歡,陪伴孩子一起找出行為的問題,找出改變的方法,讓他從困難中走出來.
註:在教養上,我也是寧願讚美,不要怒罵的類型.
很多跟我討論到怒罵的家長常常說"我好好講了呀,他不聽我才會這樣的"
熟不知這種方式,只會更難讓"好好講的狀態被聽進去",因為小孩並不感到安全.
而後更可能感到不被喜歡,不被在乎的感覺.
雖然可能很快改善目標行為,但長期會有明顯的副作用.
還有很多教養的理念在書裡面提到,敬請大家期待下集囉~~
#皇冠叢書 #皇冠出版社
#親職教育 #教養 #親子 #親子溝通
#竹北身心科 #新竹身心科 #身心科
#暖陽身心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