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醫師-梁盛賓 激發孩子的生長動能

大花醫師-梁盛賓  激發孩子的生長動能 兒童成長/醫學遺傳/新陳代謝/兒童內分泌
(1)

當孩子總是跌倒、揹包走不了幾步就累的時候,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是不是走得比人家晚?是不是肌力比較差?但如果孩子持續明顯無力、有搖晃走路步態,我們會鼓勵您儘早尋求專業的神經肌肉科醫師評估。裘馨氏肌肉萎縮症是目前最常見的X染色體性聯隱性肌肉疾...
31/10/2025

當孩子總是跌倒、揹包走不了幾步就累的時候,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是不是走得比人家晚?是不是肌力比較差?但如果孩子持續明顯無力、有搖晃走路步態,我們會鼓勵您儘早尋求專業的神經肌肉科醫師評估。

裘馨氏肌肉萎縮症是目前最常見的X染色體性聯隱性肌肉疾病。這不代表誰做錯了什麼,而是來自基因的一點巧妙錯誤,導致身體缺少一種肌肉維持所需的蛋白質「Dystrophin」。當肌肉支撐力漸少,孩子會出現走路困難、跌倒、上樓爬不起來,甚至從地上站不起來的「高爾動作」。

目前尚未全面根治,但我們已經有很多方法一起照顧孩子的未來。例如透過基因檢測可以明確認定,同時復健及支架療法能讓身體維持更好的活動力。使用輔具的孩子,也能上學、交朋友、培養興趣和自信。此外,基因與細胞治療的研究也持續進步,幫助未來也可期。

我們也關心整個家庭的承接力量。很多家長從得知診斷那一刻起,就像接住了一顆沉重的石頭。但研究顯示,能保持開放心情、積極配合治療與復健的家庭,孩子的生活品質更穩定。請相信,每天的小努力都會為孩子鋪出更寬廣的未來。

你不孤單,我們都在。有許多支持團體與醫護團隊在你身旁,請放心有我們的小心、專業和溫暖陪著你一起面對。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場陪伴的復健運動,都是幫助孩子一步一步前行的力量。

孩子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

在現在的醫療環境裡,診所的經營早就不只是「看病」這麼單純。 它是一場結合科技、服務、行銷和數據的全方位競爭。昨天參加「白袍人生學院」的參訪活動,來到台灣數位牙科的先驅:士林悅庭牙醫。 不單單只有空間導覽,而更像一堂完整的經營課。在曹皓崴醫師...
27/10/2025

在現在的醫療環境裡,診所的經營早就不只是「看病」這麼單純。 它是一場結合科技、服務、行銷和數據的全方位競爭。

昨天參加「白袍人生學院」的參訪活動,來到台灣數位牙科的先驅:士林悅庭牙醫。 不單單只有空間導覽,而更像一堂完整的經營課。

在曹皓崴醫師的帶領下,我們看到診所如何在數位浪潮中脫穎而出。 關鍵除了硬體升級,還需要流程優化、病患心理洞察,以及勇於導入創新管理。

張益豪醫師提出的「學、搬、創」三階心法,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學:向前輩學習,快速吸收經驗
搬:跨領域借鑑,避免盲目複製
創:回到自己診所落地,形成獨特體系

悅庭就是這套理念的最佳實踐。

最讓我震撼的是:診所沒有對外招牌,也幾乎沒有過路客。 全預約制,從一開始就篩選客群。 在沒有自然流量的情況下,他們卻能持續成長,靠的就是精準定位與數位化經營。

從七樓的前牙美學部,到六樓的植牙重建,再到四樓的矯正與家庭牙醫,每一層都有清楚的定位。 這不只是空間規劃,而是一種「病患分層」的經營哲學。

曹醫師常說:「企業不是靠聊天決定,而是靠測試、驗證與迭代。」 這句話,完美展現了悅庭的核心精神。

對我來說,這次參訪除了是一場震撼教育,也是一張啟發藍圖。 未來的醫療競爭,不在於誰資源最多,而在於誰能最有效率地整合資源、理解患者需求,並持續優化服務。

照完骨齡後,常見以下這些判讀的結果。骨齡超前:可能原因包括性早熟、甲狀腺機能亢進、或單純的體質性超前。要結合臨床症狀來判斷是否需要治療。骨齡落後:可能原因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營養不良、或體質性延遲。同樣需要綜合評估來決定處理方...
20/10/2025

照完骨齡後,
常見以下這些判讀的結果。

骨齡超前:
可能原因包括性早熟、
甲狀腺機能亢進、
或單純的體質性超前。
要結合臨床症狀來判斷是否需要治療。

骨齡落後:
可能原因包括生長激素缺乏、
甲狀腺功能低下、營養不良、
或體質性延遲。
同樣需要綜合評估來決定處理方式。

骨齡正常:
在某些情況下,
即使生長有問題,
骨齡也可能是正常的。
這時需要考慮其他原因,
如家族性矮小症等

想更深入了解骨齡檢測如何檢查、輻射劑量、檢測的六大時機?
點留言內連結,看完整解析 讓孩子安心長高、健康成長
#兒童健康 #成長發育 #骨齡 #醫師碎念 #育兒知識

施打抑制生長針時,爸媽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有副作用?」其實,大部分孩子的不適反應都屬於短期且可逆,長期風險也有研究數據支持,目前證據顯示安全性相對穩定。⚠️短期生理副作用頭痛、臉部潮紅注射部位腫脹、紅疹或局部膿包少數女生可能出現「假性月...
19/10/2025

施打抑制生長針時,爸媽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有副作用?」
其實,大部分孩子的不適反應都屬於短期且可逆,
長期風險也有研究數據支持,目前證據顯示安全性相對穩定。

⚠️短期生理副作用
頭痛、臉部潮紅
注射部位腫脹、紅疹或局部膿包
少數女生可能出現「假性月經」

⚠️短期心理副作用
心理方面可能情緒起伏較大、
焦慮、失眠、心情低落或記憶力變差。

⚠️長期影響(研究數據支持)
體重:
治療中可能短期增加,但不會提高肥胖率。
代謝:
血糖可能短暫受到影響,但停藥後會恢復正常。
婦科疾病: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會增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的風險。
生育能力:
不會影響未來懷孕能力,有些研究甚至顯示停藥後自然懷孕率更高。
骨質與癌症風險:
沒有顯著差異,也不會增加骨質疏鬆或癌症的風險。

打抑制生長針的後遺症是真的嗎?
大部分孩子接受荷爾蒙抑制治療時,只會出現輕微、短期的不適,
通常不會造成長期健康影響。
臨床使用超過 40 年,並未證實有重大長期後遺症。

想更深入了解抑制生長針的費用、
副作用、健保條件、治療效果?
點留言內連結,看完整解析
讓孩子安心長高、健康成長

#抑制生長針 #生長激素 #性早熟 #骨齡 #長高針 #生長曲線 #長高方法

面對孩子走路笨拙、常跌倒,不少家庭可能初期都以為只是大動作發展慢一點,沒想到後來經醫師確認是罕見的『貝克型肌肉萎縮症』。如果你也在關心孩子的動作發展或已進入診斷階段,這是一段需要勇氣與理解的旅程。貝克型肌肉萎縮症是一種由於肌肉所需的重要蛋白...
17/10/2025

面對孩子走路笨拙、常跌倒,不少家庭可能初期都以為只是大動作發展慢一點,沒想到後來經醫師確認是罕見的『貝克型肌肉萎縮症』。如果你也在關心孩子的動作發展或已進入診斷階段,這是一段需要勇氣與理解的旅程。

貝克型肌肉萎縮症是一種由於肌肉所需的重要蛋白—Dystrophin—功能不全造成的疾病。這種基因是在X染色體上,因此通常影響的是生理上有單一X染色體的孩子。不過,與較嚴重的杜興氏症相比,貝克型的表現溫和許多,許多孩子可以直到青少年後期才明顯出現症狀,且大多數人可以活過成年,甚至超過中年。

患有此症的孩子,可能在2〜10歲間開始出現爬樓梯困難或走路不穩、跌倒頻繁等情形。雖然這些症狀讓人擔心,但透過有系統的復健、運動訓練與家庭生活的支持,絕大多數孩子仍能正常上學、交朋友,擁有快樂的童年。

目前尚未有根治的藥物,但醫療團隊會依照每個孩子的發展與需求,調整追蹤與治療方式;心肺功能的定期監測與照護也至關重要。我們透過復健治療師的訓練、職能治療的輔具協助,能幫助孩子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在遺傳方面,基因諮詢能給予家庭更多認識的機會,也能協助家人釐清未來懷孕時的考量。雖然聽到『遺傳』總讓人感到害怕,但知識,是最佳的安慰劑。

最重要的是,這不是孤單的戰鬥。台灣有肌萎縮症病友協會,提供家庭交流經驗、獲得專業資訊與情緒支持的平台。像這樣的社群會讓每一位家長都不再孤單。

請相信,在這條路上,孩子不是疾病的代號,而是一位擁有夢想的個體。透過早期認識與持續照顧,每一份愛與努力,都是孩子堅實的後盾。你做得很好,也千萬別忘了溫柔對待你自己。

孩子最近在學校功課明顯退步、變得坐不住,您可能會想:「是不是不乖?還是只是太累了?」但有時這樣的行為變化,其實藏著一種叫做『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簡稱 ALD)的代謝疾病。這是一種遺傳性的腦白質病變,會讓一種叫「非常長鏈脂肪酸」的物質無法代...
13/10/2025

孩子最近在學校功課明顯退步、變得坐不住,您可能會想:「是不是不乖?還是只是太累了?」但有時這樣的行為變化,其實藏著一種叫做『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簡稱 ALD)的代謝疾病。這是一種遺傳性的腦白質病變,會讓一種叫「非常長鏈脂肪酸」的物質無法代謝,慢慢地傷害腦部與腎上腺。

別擔心,您不是唯一有疑慮的家長。很多家庭初期也以為是過動、注意力問題,直到孩子走路步伐怪異、說話開始不清楚,才進一步檢查。其實,只要早期發現並介入治療,是有方法可以穩定病情甚至延緩惡化的。

ALD 大多由 X 染色體遺傳。這代表家族中可能某些成員有類似病史,而男性更易發病。雖然聽起來令人擔心,但現在醫界對這疾病的了解已經越來越深,檢查也簡單。只要一滴血,就可以檢查 VLCFA 是否超標,進而發現問題。

如果檢查結果顯示有異常,接下來可以做 MRI 影像檢查確認病灶,也能進行基因檢測,看看是否為 ABCD1 基因突變。這一步雖然不容易,但有我們在,相信每位家長都可以做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決定。

目前在某些條件下,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已有成功案例,尤其是在早期、尚無神經病變的孩子。最近歐盟與美國也核准了新的基因治療藥物 Skysona,未來可望幫助更多家庭延緩病程。

在治療的同時,我們也會搭配物理治療、營養照護、心理支持,協助孩子維持生活功能與情緒穩定。您的愛與陪伴,是孩子面對這條漫長道路上最堅強的力量。

親愛的家長,請記得:ALD 是我們堅定守護與行動的開端。我們會一起面對,一起找出最適合孩子的方向。現在決定做檢查,就是孩子未來更亮眼的契機。

你不孤單,我們一起走。

許多家長好奇為什麼有些孩子用抑制生長針時有些可以使用健保,有些卻必須自費。這是因為健保署對於性釋素類似物設有相當嚴格的給付條件,所有條件都必須同時符合,且需要透過「事前審查」程序核准:發育年齡 女孩≤7歲、男孩≤8歲骨齡超前 實際年齡至少2...
08/10/2025

許多家長好奇為什麼有些孩子用抑制生長針時
有些可以使用健保,
有些卻必須自費。
這是因為健保署對於性釋素類似物
設有相當嚴格的給付條件,
所有條件都必須同時符合,
且需要透過「事前審查」程序核准:

發育年齡
女孩≤7歲、男孩≤8歲

骨齡超前
實際年齡至少2年以上

追蹤期間
6-12個月內骨齡/年齡增加比率≥2.0;
需至少照骨齡兩次

預估身高
女孩

05/10/2025

在這中秋節前夕聽了
白袍人生學院舉辦的篝火計畫第一講,
真的讓我收穫滿滿。
其中陳君琳醫師結尾一句話
深深打到我心裡:

「減重,就是讓身體放心。」

很多人以為減重只是少吃、多動,
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
跟自己的身體「對話」。

要慢慢說服它:現在沒有危險,
不需要再緊緊抓住那些多餘的能量。

當身體願意「放心」,
減重才會真的成功,
而且比較不容易復胖。

✅台灣的「泡芙人」問題
你知道嗎?
台灣有很多人外表看起來不胖,
但體脂卻很高,
這就是所謂的「泡芙人」。

這種狀況其實健康風險很大,
因為肥胖和200多種疾病有關,
其中三分之二的死亡原因跟心血管有關。
甚至還可能引發
憂鬱、焦慮、關節炎,甚至癌症。

✅減重帶來的健康好處
其實只要體重減輕一點點,
身體就會有很大變化:

減 5%:
血壓、血糖就能改善
減 5–10%:
可預防糖尿病、脂肪肝、血脂異常
減 10–15%:
改善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關節炎
減 15%:
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心衰竭的風險

✅減重藥物的「雙強對決」
現在常聽到的兩種藥:猛健樂 vs 週纖達
兩者都是透過「腸泌素」機制來幫助減重

猛健樂在「GIP」效果比較強,
可以幫助脂肪代謝
週纖達則在心肝腎有額外保護

臨床數據上,
猛健樂最高可減到 21%,週纖達約 15%
但實務上差距沒有想像中大

而在停藥後,體重可能會回升:
週纖達約回到 1/3–1/2,猛健樂約一半

在這邊特別提醒:
藥物使用要 「start low, go slow」,
慢慢調整才安全。

✅減重關鍵:保住肌肉!
減重不是只看體重數字,
瘦肉組織一定要保留。
如果瘦掉的是肌肉,復胖幾乎是必然。

40–70歲每10年會流失 8% 肌肉
70歲後甚至每10年流失 15%

所以飲食一定要注意:
211 餐盤:蛋白質佔 1/2,纖維 25–30g
水分要夠
睡眠、營養都要顧好

✅常被忽略的 4 大因素
除了飲食和運動,
還有這些也會影響減重:

荷爾蒙
粒線體健康(身體的能量發電廠)
腸道菌相
環境毒素(致胖因子 Obesogen)

美國近十年肥胖率大幅上升,
就和環境荷爾蒙暴露有關。

減重不是一場「意志力大考驗」,
而是學會跟身體和平共處,
讓它安心, 同時保護
肌肉、顧好營養、調整生活習慣。

當身體願意「放心」,
健康自然就跟著來了。

04/10/2025

很少生病,身體很好就不用打疫苗了嗎?

這是最常見也最危險的想法。

很少生病,卻可能是無症狀的帶原者。
不知不覺中就把病毒傳染給家中抵抗力更脆弱的長輩或小孩。

另外也要記得「感染」跟「重症」是兩回事。

身體底子好,感染可能只是發燒幾天就沒事了,但如果同時有未被診斷或控制不佳的慢性病,同樣的病毒就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可能要到加護病房搶救

疫苗最大的價值,就在「防重症、防住院、防死亡」

當孩子被診斷出高雪氏症,許多家長第一時間會感到震驚與不安,這是很自然的反應。這個名字聽起來陌生,又屬於罕見疾病,難免讓人聯想成無藥可醫、命運難測。但,其實只要及早診斷並接受正確治療,絕大多數的孩子可以穩定健康地成長,過上快樂的生活。高雪氏症...
03/10/2025

當孩子被診斷出高雪氏症,許多家長第一時間會感到震驚與不安,這是很自然的反應。

這個名字聽起來陌生,又屬於罕見疾病,難免讓人聯想成無藥可醫、命運難測。但,其實只要及早診斷並接受正確治療,絕大多數的孩子可以穩定健康地成長,過上快樂的生活。

高雪氏症是因一種叫做葡萄糖腦苷酶(Glucocerebrosidase)的酵素缺乏,體內特定脂質無法分解而逐漸堆積,進一步影響肝、脾、骨頭甚至神經系統的功能。這個酵素的基因位於第一對染色體上,只要父母各帶有一個突變基因,孩子就會有1/4機率發病。但不必過度焦慮,因為第一型是最常見的類型,不會影響神經,且可使用現有療法良好控制。

酵素補充療法目前是治療主力,每兩週一次藉由注射補充缺乏的酵素,已被世界廣泛使用三十年以上,效果穩定,副作用低。對於有骨骼或器官損傷的情況,也能透過適度手術或其他支持性療法提升生活品質。

台灣已有複數醫療中心能進行相關檢查與治療,而且已列入健保特殊用藥給付範圍,讓家庭們的負擔大大減少。如果孩子對注射有不適反應,也可考慮口服藥物或酵素產量調節的替代療法,安全且彈性高。醫療團隊會依照每位孩子的體質與發展給予最完善的建議。

每個人的病程與反應不同,但只要配合良好,大多數高雪氏症患者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學習、玩耍與追夢。孩子不是病名的代表,他依舊可以天真地笑、有夢去追,有愛的環境與醫療支持,就是陪他堅強的力量。

當爸媽的你們,要花更多時間了解疾病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相信自己的直覺與勇氣。你們是孩子最大的依靠,而我們醫療團隊,也會是你們最堅定的後盾。我們陪你們,一起走,走過高雪氏症,一起迎向希望的明天。

🌱 影響「抑制生長針」成效的關鍵因素 🌱很多家長會問:打了抑制生長針,孩子一定能長高嗎? 其實,這支針的角色是 「延長時間」,而不是「直接讓孩子長高」。真正的效果,取決於以下幾個面向:✨ 治療時機 骨齡越小(例如月經還沒來之前)開始治療,效...
02/10/2025

🌱 影響「抑制生長針」成效的關鍵因素 🌱

很多家長會問:
打了抑制生長針,孩子一定能長高嗎?
其實,這支針的角色是 「延長時間」,
而不是「直接讓孩子長高」。
真正的效果,取決於以下幾個面向:

✨ 治療時機
骨齡越小(例如月經還沒來之前)開始治療,
效果通常越好;
骨齡越大,
能長高的空間就越有限。

✨ 治療過程與追蹤
需要規律打針+定期回診,
追蹤骨齡變化與身高進展,
才能確保方向正確。

✨ 生活作息
均衡飲食、早睡、運動、適量營養補充品
→ 這些都能幫助生長激素分泌。
生活習慣好的孩子,效果通常比習慣差的孩子更明顯。

✨ 遺傳條件
父母身高、起始治療時的預估身高,也會影響最後的成果。

📌 抑制生長針不是「魔法針」,
而是幫孩子爭取更多成長的時間。

真正的高度,
還是要看 骨齡、遺傳、治療時機與生活習慣的綜合作用。

想更深入了解抑制生長針的費用、
副作用、健保條件、治療效果?
點留言內連結,看完整解析
讓孩子安心長高、健康成長
#抑制生長針 #生長激素 #性早熟 #骨齡 #長高針 #生長曲線 #長高方法

聽到『馬凡氏症候群』這個名字,不少家長第一反應是擔心和恐懼,但請放心,我們已經對這個疾病瞭解很多了,也有豐富的醫療經驗可以幫助孩子們健康長大。馬凡氏症是一種基因引起的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主要影響人體的結締組織。這層組織就像人體的『膠水』,...
01/10/2025

聽到『馬凡氏症候群』這個名字,不少家長第一反應是擔心和恐懼,但請放心,我們已經對這個疾病瞭解很多了,也有豐富的醫療經驗可以幫助孩子們健康長大。

馬凡氏症是一種基因引起的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主要影響人體的結締組織。這層組織就像人體的『膠水』,負責固定與支撐身體器官,所以當這層膠水出現問題,可能會出現在骨骼、心臟、眼睛等結構上的異常。

典型的身體徵象包括身材高瘦、手指與四肢細長、大拇指可以繞過手腕或穿越手掌、胸骨突出或凹陷,還可能有近視、二尖瓣脫垂等。你可能會注意到孩子長得比同齡人高,關節很靈活,但如果出現心悸或視力問題,就值得特別留意。

最令人擔憂的可能是主動脈病變,因為這關係到生命安全。不過好消息是,只要提早發現並定期追蹤,使用適當的藥物治療並避免劇烈運動,病程大多能夠緩解與控制。

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體檢或眼科檢查就能早一步發現異常。例如:水晶體脫位或心臟超音波發現心瓣異常。因此,強烈建議家長主動安排孩子做健康檢查,如果家族裡有人被診斷,也應主動告知讓醫師幫忙評估。

雖然目前對馬凡氏症尚無根治療法,但透過早期診斷、規律追蹤與精準治療,許多病童可以健康、快樂地長大,甚至考上大學、進入職場、建立家庭。孩子的人生仍然可以精彩豐富,只是我們需要更細心地守護。

當孩子被診斷時,許多家長會感到迷惘,但別忘了,你們並不孤單。除了誠信可靠的醫療團隊,台灣還有馬凡之家等病友團體,提供支持與經驗分享。

讓我們一起用正向、樂觀與穩定的步伐,陪孩子走好這條與眾不同但充滿希望的旅程。

Address

東區新莊街26號
Hsinchu
300

Opening Hours

Monday 09:30 - 21:00
Tuesday 09:30 - 21:00
Wednesday 09:30 - 21:00
Thursday 09:30 - 21:00
Friday 09:30 - 21:00
Saturday 09:3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大花醫師-梁盛賓 激發孩子的生長動能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大花醫師-梁盛賓 激發孩子的生長動能: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