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張群中醫診所

 #假新聞 #媒體識讀
01/09/2025

#假新聞
#媒體識讀

這是一段寫得非常生動、充滿細節且極具感染力的文字,但也正因如此,它包含了許多假訊息的典型特徵。要證明其為假,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查證與分析:

證明為假的步驟與方法

1. 查核核心事實:100億美元的捐款是否存在?

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一筆高達100億美元的個人捐款,尤其是在俄烏戰爭這樣的全球焦點事件上,絕對會是國際頭條新聞。

行動步驟:

1. 搜尋權威新聞媒體:使用Google等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如「Bill Gates $10 billion Ukraine」、「比爾蓋茲 捐款 烏克蘭 100億」。

2. 檢視搜尋結果:你會發現,沒有任何一家國際知名通訊社(如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主流媒體(如BBC、CNN、紐約時報、衛報)或財經媒體(如華爾街日報、彭博社)報導過這件事。如此巨大的新聞,不可能被所有主流媒體錯過。
3. 結論:缺乏任何可靠的新聞來源證實,是證明其為假的最有力證據。

2. 檢視消息來源:誰發布了這個消息?

行動步驟:

1. 檢查比爾蓋茲本人和其基金會的官方管道:

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官方網站:任何重大捐款或計劃,尤其是百億美元級別的,一定會在官網的「新聞發布」(Press Releases) 或「我們的故事」(Our Stories) 欄目中發布。官網上完全沒有這個消息。

比爾蓋茲的個人社群媒體:查看他的官方Twitter (X) 帳號()或他的部落格「蓋茲筆記」(GatesNotes)。他經常在這些平台上分享他的想法和基金會的工作,但從未提及這筆捐款。

2. 結論:官方消息管道的沉默,幾乎可以100%確定這則消息是捏造的。基金會不可能在做出如此重大的承諾後,不在自己的官方平台發布。

3. 分析敘事手法與「危險信號」(Red Flags)

這段文字的寫作風格本身就充滿了假訊息的特徵,它更像一篇小說或劇本,而非新聞報導。

充滿情緒化和戲劇性的語言:

「低調開線上記者會,沒請媒體,只開了個Zoom」、「把消息扔出來」:這不符合大型基金會宣布重大事項的正常流程。

「很乾脆」、「一句話懟回去」、「直接點名普亭」:這些描述旨在塑造一個果斷、硬漢的英雄形象,而非客觀報導。

「被28日那晚俄羅斯的飛彈給氣到」:將動機歸因於個人情緒,非常戲劇化,但缺乏證據。

無法驗證的直接引述:

「烏克蘭人得活下去...不能讓普亭把他們的燈全滅了。」

「要是普亭繼續炸,我們就繼續加錢,看誰先沒彈藥。」

這些引述非常「金句化」,聽起來很棒,但在任何正式的採訪或聲明中都找不到。搜尋這些引述的英文原文也找不到任何結果。

包含名人配角來增加可信度:

提到了巴菲特和川普,讓故事顯得更加真實和全面。然而,關於川普的反應(先罵俄羅斯,再嘀咕蓋茲)同樣在任何可靠新聞來源中都找不到。

4. 驗證文中的次要細節

即使核心事件是假的,編造者也常常會混入一些看似真實的細節來增加迷惑性。

事件時間點:「28日深夜...29日一早」:雖然俄軍確實頻繁空襲基輔,但文中提到的「歐盟代表處和英國文化協會大樓都被震裂了」、「基輔兒童醫院也塌了一半」這些具體細節,如果在特定日期(如某年5月28日)發生,必然會有大量現場照片和國際新聞報導。快速查證會發現,沒有與文中描述完全吻合的重大事件報導。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的電話:這類高層級的互動通常會有官方紀錄或事後的新聞稿。搜尋「Ursula von der Leyen Bill Gates phone call Ukraine」不會找到相關的報導。

總結:如何向他人證明這是假訊息

如果你要向朋友或家人解釋這則消息是假的,可以這樣說:

1. 先肯定感受:「這故事寫得真的很打動人,感覺比爾蓋茲非常正義。」

2. 提出核心疑點:「不過,一筆100億美元的捐款是天大的新聞,比很多國家一年的預算還多。我查證了所有國際主流媒體,像是路透社、BBC、CNN,沒有一家報導。這很不尋常。」

3. 指向官方來源:「我也去看了比爾蓋茲基金會的官網和他的個人推特,他們完全沒有提到這件事。這麼大的決定,他們自己不可能不宣布。」

4. 點出寫作手法:「而且你看這篇文章的寫法,充滿了『氣到』、『懟回去』這種很情緒化的詞,還有那些像電影台詞一樣的對話,這比較像小說或網路故事,而不是嚴謹的新聞。」

5. 提供正確資訊:可以補充說明比爾蓋茲基金會實際上為烏克蘭做了什麼。根據基金會官網和可靠報導,他們確實為烏克蘭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主要集中在衛生醫療和支持難民,但金額與100億美元相差甚遠,且方式也與文中所述不同。

透過以上「查核心事實 → 查官方來源 → 分析寫作風格 → 驗證細節」的流程,就可以非常有力地證明這是一則精心編造的假訊息。

30/08/2025

您認識濁水溪嗎?説實在話,我出生、成長在濁水溪畔的小村莊,對身處的母親之河,也是一知半解。

我不曾從上游到下游走過濁水溪。但好在有人用實地的踏查,替我們看見,並且透過文字及影像,呈現給我們。

譬如,二十多年前,吳晟老師的《筆記濁水溪》。而今年八月,由春山出版社出版的《追一條溪——濁水溪河畔記事》更是認識濁水溪不可錯過、值得收藏的重要作品。

《追一條溪》的作者是許震唐!

許震唐,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子弟。他學理工,本來從事電信業工作。50歲時他毅然辭職,回到家鄉推動公民電廠及文化行動。

也差不多在那個時候,他獲得國藝會「臺灣書寫」的專案補助,展開他往返、一年又一年,一遍又一遍,深入濁水溪流域各地的拍攝旅程。

從月光照亮的曲冰迴彎,到清晨天未亮的溪畔砂石車,乾涸的集集攔河堰、沙塵暴、西螺大橋、乃至石化工廠煙囪背景中的出海口⋯⋯。從夜巡捕鰻抓烏魚、溪埔地種西瓜,到拜溪王、種洋菇、扛竹筍去筍市場拍賣⋯⋯。

許震唐用他一個人(肉身)的視角,不只追著濁水溪跑,更追著濁水溪流域的人事物紀錄。據說七年車子的里程數,超過30萬公里。

他所「追(尋)」出來的照片,並不炫奇,看似日常,卻讓人很有感。就像他在訪談中曾說,「寧可用一百次快門的機會,去碰到一個很真實很自然的張力。」我們濁水溪長大的人,就是喜歡這樣的風格吧!

推薦給您~

(照片是許震唐親臨所見的濁水溪上游,姑姑山,環流丘,信義雙龍部落。)

Ps,最後,容我提一下:值此立法院藍白立委報復性刪除文化部預算之際,回想2019年《追一條溪》獲得國藝會補助時,我是評審之一。當時,通過了補助,如今協助這麼棒這麼紮實的影像作品出版,我感到與有榮焉。文化藝術的力量,是再怎麼刪也刪不掉的。

30/08/2025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不只山友受害,氣象國防都將出問題!

翁曉玲立委繼續說謊,她的提案就是全面禁止國家公園內設置太陽能,沒有規模大小之分。就是要拆除現有設施,改用柴油發電機,不僅製造空汙還要人員補給燃料。

首先,深山通訊穩定必須依賴太陽能基地台,無論是定位或是求救,這對於山友的安全非常重要,拆掉了該如何是好?

還有,國家公園內部屬了許多氣象站蒐集天氣數據,除了預測天氣,對飛行安全更是重要。

例如位於玉山國家公園的玉山氣象站,就是利用大面積的光電系統來維持儀器的穩定運作。

若改成柴油發電,先不說陸運路途遙遠,天候不佳更是無法空運,一旦運補出現空窗期,將直接喪失功能!

大家不要忘記了,台灣十座國家(自然)公園,不只高山型,還有海洋型。

像是金門、東沙環礁和澎湖南方四島,都建置與國防軍事相關的設施,與國土保安高度相關。

若這些偏遠地區不能利用太陽能或風力發電,一旦能源運補出現問題,未來恐怕有眾多設施面臨癱瘓,國安將亮起紅燈!

這項修法真的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27/08/2025

吉伊卡哇的世界觀很迷人,最近粉絲熱議的,就是大湧出跟大飢荒。(是的,我也是粉絲。)

因為大飢荒,所以小桃(左邊這隻)跑去咬吉伊(右邊這隻哭包),咬了兩次,被吉伊踢走,動畫定格變這樣。

小桃本來是奇美拉,不知怎麼去交換了靈魂,進入這個可愛的身體。

奇美拉以吃小可愛們(如吉伊、小八、兔兔他們)為生,所以小桃肚子餓的時候,還有奇美拉殘存的習慣,想吃吃看吉伊。

但是咬下去沒有美味可口的感覺了。

吉伊卡哇的世界觀是,每當有小可愛被奇美拉吃掉後,世界就會出現食物,像是忽然出現的蛋包飯,或者地底挖出煮好飯的電鍋等。

所以,食物大湧出,其實意味著有大量的小可愛被吃。而大飢荒,則表示最近沒有小可愛被吃掉。

有趣的地方在於,大湧出的時候,小可愛們也是吃得很開心。

大飢荒時,小可愛們會跳祈禱舞,祈求天上降下食物雨。

但這不就同時意味著,大家在祈禱有別人被吃掉嗎?

就像是,「我要電,但核廢料不要放我家附近,新北的也不要重啟,讓屏東人繼續承擔就沒問題,反正我又很少去墾丁。」四百多萬人的表態。

吉伊卡哇的故事設定有很多這種黑暗風格,這也讓作品的精彩,上升到另一個層次。

26/08/2025
13/08/2025

【一張圖看:楊柳颱風風雨時程】

⬇️ 颱風動態、各地影響程度、風雨最大的時段都整合在圖上囉!

⚠️ 這次颱風風雨最劇烈的地方是【南花蓮、臺東、恆春半島、南高屏、澎湖】,風雨會快速的增強、颱風通過後很快恢復平靜。宜蘭、花蓮也有一陣陣的強風驟雨,大臺北、基隆北海岸則因為地形效應,雖然雨不多,但也會有明顯的強風。

🌀 楊柳颱風已經撐過了不利發展的環境,現在進入快速增強時期,預估將以巔峰姿態、可能達中颱上限的強度接近臺灣,暴風圈也會持續擴大。

📣 另外要提醒的是由於颱風環流不大、行進快速,預估颱風登陸後將以「自由過山」的方式通過中央山脈,低層環流在嘉南一帶會很快的重建,不會被中央山脈破壞太多。東部首當其衝以外,南部的朋友們也千萬不要低估這顆颱風帶來的風勢。

🔔 可能是因為七月丹娜斯颱風、連日豪雨讓大家已經疲乏了,小編體感這次大家對楊柳颱風沒有那麼大的關注。但還是要提醒楊柳颱風對臺灣東部、南部的威脅極大,【尤其是颱風中心通過的鄰近區域】,務必做好最高等級的防颱準備。

Address

花蓮市林政街22巷1號
Hualien City
970

Opening Hours

Tuesday 08:10 - 12:00
15:00 - 18:00
Wednesday 08:10 - 12:00
15:00 - 18:00
Thursday 08:10 - 12:00
15:00 - 18:00
Friday 08:10 - 12:00
15:00 - 18:00
Saturday 08:10 - 12:00

Telephone

+886 3 832 2258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花蓮張群中醫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