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內的日常 吳宗勤醫師

腹內的日常 吳宗勤醫師 胃腸肝膽科專科醫師
內視鏡減重專門醫師

馨蕙馨醫院 胃腸肝膽內視鏡中心主任
前高雄長庚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老東家)
前義大大昌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前東家)
前義大大昌醫院 纖體中心醫師
前義大大昌醫院病房主任

[值得歡呼的大腸鏡]上週來了兩位,我會永遠記得大腸鏡多困難的病人,其中一位在我奮戰接近一小時後,再度宣告失敗,另一位則是在我內心禱告中,慢慢地抵達終點,還切了三顆超過一公分的息肉。扣除在我總醫師時期剛出道的大腸鏡失敗案例,會讓我宣告在無痛大...
12/09/2025

[值得歡呼的大腸鏡]
上週來了兩位,我會永遠記得大腸鏡多困難的病人,其中一位在我奮戰接近一小時後,再度宣告失敗,另一位則是在我內心禱告中,慢慢地抵達終點,還切了三顆超過一公分的息肉。

扣除在我總醫師時期剛出道的大腸鏡失敗案例,會讓我宣告在無痛大腸鏡環境下放棄的病人,十隻手指頭數得完,而我一年的大腸鏡病人約莫在1000-1500,十年累積下來,會讓我放棄的這幾個病人,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是誰。

這幾位大腸鏡失敗的病人都有共通點,肚子都曾經出過大事,嚴重腹膜炎後、嚴重的憩室發炎後合併狹窄、曾經腸子動過大刀後、婦產科重大手術後,在做大腸鏡之前,其實我們都會問問看病人有沒有相關肚子的疾病史,如果有,我都會特別的小心謹慎,不求快,只求平安抵達。

病人成功做完後都喜歡問我,為什麼上次不行,這次就成功了?

其實大腸本來就不是一個固定角度或位置的器官,他會隨著你大腸鏡下打空氣、打水、推前、拉後而變化,就跟我們生活一樣,我每天開車上班,今天可能遇到車多壅擠,也可能出現修馬路或者是有事故出現,也許都會從家裡到醫院,不過路程卻不會完全相同,年輕的時候喜歡開快車,總是想挑戰最快做到底的時間,然後就是把自己的手腕弄傷,病人舒適感也不夠;前幾年的時候講求效率,總是一路到底之後才開始找息肉切息肉,路途中看到也是先放著,回頭再來找;這幾年就是求穩和精準,根據不一樣的病人選擇不一樣的內視鏡進去方式,減少過多或過大的內視鏡動作,以最小的過彎角度和大腸張力去做大腸鏡,看到息肉就開切,內視鏡的夥伴們也習慣我看到息肉就先切除的作法,永遠就是先備著器械在旁邊等我,一個早上或下午場內視鏡下來,十幾瓶的息肉檢體是家常便飯。

上週那位病人做到底的時候,全內視鏡室原本屏氣凝神的氣氛,突然就變成歡呼聲,這種成就感真的是太開心,不過做完之後手腕是真心酸痛,緊繃的情緒突然放下來,有種精神被抽乾的感覺,好在後續的病人都算輕鬆寫意,能讓我休息一下,要不然我晚上的門診應該會一直放空。

至於那位沒有做成功的病人呢?

我讓他去做腹部電腦斷層了(上次被病人拒絕),後來發現是憩室太多造成慢性發炎導致的狹窄,回診後平安下莊。

至於多久後這兩個病人還要再追蹤呢? 如果可以,我希望他們都平安健康,許我個一萬年好嗎?

火丙日華。中醫。說週二晚上重訓完沒拉筋伸展就睡覺,從週三落枕到今天,趁著下午空檔跑來找三民區針傷專家處理我的脖子和肩膀,現在已經可以低頭滑手機了(明明才剛被叮嚀要抬頭挺胸)離我家超近,看來可以放心打球和重訓,以後找人處理很方便!
12/09/2025

火丙日華。中醫。說
週二晚上重訓完沒拉筋伸展就睡覺,從週三落枕到今天,趁著下午空檔跑來找三民區針傷專家處理我的脖子和肩膀,現在已經可以低頭滑手機了(明明才剛被叮嚀要抬頭挺胸)

離我家超近,看來可以放心打球和重訓,以後找人處理很方便!

[老吳醫師食譜分享] 努力在週間,週末小解放因為有老病人詢問我的減重菜單,但由於我前兩週太激進,所以我就來分享一下利用AI設計出來,80公斤左右適合在使用GLP-1時的減重菜單,內容就是參考之前JAMA的飲食建議,歡迎自行取用,裡面看不慣或...
11/09/2025

[老吳醫師食譜分享] 努力在週間,週末小解放
因為有老病人詢問我的減重菜單,但由於我前兩週太激進,所以我就來分享一下利用AI設計出來,80公斤左右適合在使用GLP-1時的減重菜單,內容就是參考之前JAMA的飲食建議,歡迎自行取用,裡面看不慣或不喜歡的內容可以自己調整一下,像我自己就不愛堅果和牛奶,雞胸肉太麻煩我就會直接改茶葉蛋、蛋白粉和無糖豆漿最簡單。

老吳醫師超自律GLP-1菜單
這個菜單的設計原則是將每餐熱量控制在300-400卡,包含足夠的蛋白質以維持肌肉,並搭配全穀物和蔬果來提供能量與膳食纖維。
週一
早餐 : 水煮蛋2顆、地瓜(100克)、無糖豆漿200毫升
午餐 : 雞胸肉(80克)、燙青菜(一碗)、糙米飯(半碗)
晚餐 : 香菇雞湯(一碗)、香蕉一根,涼拌豆腐一塊
週二
早餐 : 蛋白粉一杯(與水或無糖豆漿混合)、香蕉一根、蘋果一顆
午餐 : 涼拌豆腐(一塊)、涼麵(半碗,使用全麥麵條)、小黃瓜與紅蘿蔔絲
晚餐 : 無糖豆漿一杯、炒時蔬(一碗)、地瓜(50克)
週三
早餐 : 茶葉蛋2顆、地瓜(100克)、黑咖啡一杯
午餐 : 鮪魚罐頭(水煮)、生菜沙拉、全麥吐司一片
晚餐 : 牛肉片炒高麗菜、玉米筍、糙米飯(半碗)
週四
早餐 : 蛋白粉一杯、香蕉一根、無糖優格
午餐 : 雞腿肉(80克,去皮)、炒花椰菜、糙米飯(半碗)
晚餐 : 豆腐海帶湯、燙菠菜、蒸地瓜(100克)
週五
早餐 : 水煮蛋2顆、地瓜(100克)、五穀粉沖泡一杯
午餐 : 鮭魚(80克)、清蒸蘆筍、全麥吐司一片
晚餐 : 蝦仁炒蛋、地瓜葉、糙米飯(半碗)
小提醒:
蛋白質補充: 在食慾不佳時,可以考慮使用蛋白粉來代替部分餐點,確保蛋白質攝取。
水分攝取: 每天務必喝足8-12杯水,並多吃黃瓜、西瓜等高水分食物。
運動搭配: 菜單搭配圖片中的運動建議,每週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和2-3次力量訓練,能幫助您更好地維持肌肉、燃燒脂肪。

我個人都是在每個週日晚上施打藥物,週末的時候通常因為GLP-1相關針劑半衰期約五天,所以會出現一點點的食慾增加,這時候對於出遊的食物攝取就會稍微放縱一點,早上我會以黑咖啡、無糖豆漿或蛋白粉當一天的開始,中餐會正常和家人一起吃飯,但只攝取肉類和蔬果一直到沒有飢餓感,晚餐如果會餓,就考慮一根香蕉或是蛋白粉在六點前作結束。

以上就是我自己記憶中食譜加上AI修正,如果不棄嫌,可以嘗試一個禮拜看看,然後自己再做些變化,建議把每餐吃的食物拍照餵給Gemini算熱量,通常算出來會有一個範圍如: 小碗乾麵上面有肉燥,約500-700大卡,一律取最高的數字會比較準確一點,也比較容易知道自己日常中的熱量地雷食物是什麼,才不會陷入"我吃很少,但一直變胖"的自我感覺良好中。

PS: 我已經停兩週藥物,目前體重仍在75上下徘迴,我努力運動增加蛋白質攝取,看看滿一個月後能不能靠自己力量達成增肌減脂! 目標體脂18%以下 !

[客觀數據] 淺談肝臟纖維化以及脂肪肝定量最近因為去民生醫院幫忙,所以又開始做健檢的超音波,我的習慣是會在做超音波時和病人"聊天",一方面是減少病人的緊張和焦慮,一方面是希望在我做超音波的時候多獲得一點相關資訊。通常我的詢問重點會有幾項,有...
10/09/2025

[客觀數據] 淺談肝臟纖維化以及脂肪肝定量
最近因為去民生醫院幫忙,所以又開始做健檢的超音波,我的習慣是會在做超音波時和病人"聊天",一方面是減少病人的緊張和焦慮,一方面是希望在我做超音波的時候多獲得一點相關資訊。

通常我的詢問重點會有幾項,有沒有B型肝炎或是C型肝炎,家人有沒有肝臟相關疾病或腫瘤,之前有沒有做過超音波,如果有,之前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病灶?

感謝之前在高雄長庚以及大昌醫院時代的訓練,一個月500台上下超音波的量,讓我在超音波放上去沒多久,就可以"主觀"判斷這個病人肝臟有沒有纖維化或有沒有脂肪肝,但是隨著時代進步,很多新的機器都具備有纖維化掃描以及脂肪肝定量的功能,所以一眼看出纖維化或是脂肪肝,似乎就變得落伍,當然啦,更多時候病人在肝指數正常的狀況下,似乎也沒有那麼在意脂肪肝或纖維化的嚴重程度。

但在健檢中,也許就有那麼一點點不同,這些病人會特別在意自己身體的異狀,有時候多一個脂肪肝診斷或者是纖維化(實質性病變),就會引起病人的焦慮,這個時候比較謹慎的病人就會想要知道自己脂肪肝或者是纖維化的"程度",粗淺的輕度、中度、重度脂肪肝,就變得不太科學,我也常常遇到病人拿著報告來,希望幫他再看一次有沒有"肝臟粗粗的" 或是 "肝包油"。

其實有時候看這樣的超音波,我也覺得很尷尬,因為不少地方的健檢超音波,組套帶出來就是"輕度脂肪肝",這也歸咎於"正常"這兩個字在健檢檢查中是屬於相對困難的診斷,因為打出"正常"意味著病人可能不再需要回診,更可怕的是"萬一看漏了"後續沒有追蹤時的風險性,這樣的灰色地帶,成了不少健檢超音波的潛規則。

回到主觀與客觀的判斷肝臟纖維化以及脂肪肝,只要比較有疑慮的病人,通常我就會請他要考慮做纖維化掃描(FibroScan)以及脂肪肝定量(CAP)測試,幾分鐘的事情就可以得出一個客觀的數值,不必再糾結於主觀的判定,不論是在脂肪肝用藥減重前後的改善程度或者是B型肝炎治療前後的比較,除了抽血的GOT和GPT,現在有更多客觀的武器可以觀察。

當然啦,之前我也分享過,再怎麼客觀的檢查,都有可以亂搞的地方,還是要請大家做這些檢查時,盡量要多找幾個點分散評估,不要去量到有血管、膽管或太邊緣的位置,要不然都會失真。

PS: 最近也常看到病人說超音波外院照出肝臟結節,但是我超音波反覆看了好幾次沒看到,病人甚至自費做電腦斷層都沒有,真心覺得如果有看到疑似結節的病灶,要多換幾個角度做確認,要不然常常會把比較粗的血管切面或脂肪肝堆積不均勻的狀況當作結節,那就會變得很麻煩,共勉之。

[手術VS瘦瘦針] 病人安全衛教隨著 GLP-1 受體促效劑被廣泛應用於治療肥胖、糖尿病及其他疾病,越來越多服用此類藥物的患者需要接受麻醉手術,雖然我在安排內視鏡之前都會提醒病人注意事項,但多多少少還是會遇到胃部仍有殘留食物的病人,如果不小...
09/09/2025

[手術VS瘦瘦針] 病人安全衛教

隨著 GLP-1 受體促效劑被廣泛應用於治療肥胖、糖尿病及其他疾病,越來越多服用此類藥物的患者需要接受麻醉手術,雖然我在安排內視鏡之前都會提醒病人注意事項,但多多少少還是會遇到胃部仍有殘留食物的病人,如果不小心嗆咳,吸入性肺炎可就非常嚴重,我外公就是因為骨科手術中吸入性肺炎過世,所以對這個方面,我有切身之痛。

這份共識是在系統性文獻回顧後制定而成,為這些患者的手術期照護提供了當前以實證為基礎的建議。

服用 GLP-1 受體促效劑的患者,無論藥物類型、劑量、治療時間長短或是否出現症狀,都可能發生胃排空延遲。因此,若不調整禁食時間,即使是無症狀的患者也可能發生吸入性事件。

這些以實證為基礎的建議旨在解決 GLP-1 受體促效劑在手術期的管理,以及對固體食物和液體標準術前禁食時間的建議更改。

建議1
對於沒有明顯腸胃道症狀(明顯症狀包括嚴重噁心、嘔吐和無法忍受口服攝取,但不包括飽腹感或提早飽足感)的患者,手術前應繼續使用 GLP-1 受體促效劑 (等級 B)。

建議2
對於沒有明顯腸胃道症狀的 GLP-1 受體促效劑使用者,手術前需要麻醉時應禁食固體食物 24 小時(只允許飲用清澈液體)(等級 B)。

建議3
對於沒有明顯腸胃道症狀的 GLP-1 受體促效劑使用者,手術前需要麻醉時應禁食高碳水化合物含量(≥10% 葡萄糖)的清澈液體 8 小時 (等級 C)。

建議4
對於沒有明顯腸胃道症狀的 GLP-1 受體促效劑使用者,手術前需要麻醉時應禁食無或低碳水化合物含量(

拿著新手機測試相機功能,沒想到還能遇到邱外科時期的戰友,聊了一下近況,除了最重要的家人外,在江湖打滾最重要的還是厚道,恩情不一定會被記一輩子,但背後捅刀總是會有還債的一天,早晚而已。不被欺負下保持善良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
07/09/2025

拿著新手機測試相機功能,沒想到還能遇到邱外科時期的戰友,聊了一下近況,除了最重要的家人外,在江湖打滾最重要的還是厚道,恩情不一定會被記一輩子,但背後捅刀總是會有還債的一天,早晚而已。

不被欺負下保持善良

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

[四週減重心得] 應該有些朋友知道,我從8月4號開始把自己當白老鼠在做減重,使用的是GLP-1相關藥物,也就是目前討論度最高的合法減重藥物,真正通過台灣TFDA減重適應症是在七月份,當然啦,應該有不少人早就開始施打,至於真的開打之後會如何,...
06/09/2025

[四週減重心得]
應該有些朋友知道,我從8月4號開始把自己當白老鼠在做減重,使用的是GLP-1相關藥物,也就是目前討論度最高的合法減重藥物,真正通過台灣TFDA減重適應症是在七月份,當然啦,應該有不少人早就開始施打,至於真的開打之後會如何,接下來的文章可以當作各位的參考。

身為一個主力在胃腸肝膽科的醫師,減重只能算是我的興趣之一,台灣目前合法的減重藥物其實屈指可數,從過往我開始做減重到現在,我算是看著這個原本百家爭鳴的領域,近來幾乎聲量都只剩下GLP-1相關藥物,今天沒有要討論外科減重或內科減重的差異,就單單拿我自身的心路歷程和親身體驗來做分享。

我在大學畢業時大概是在76公斤,以我身高約178公分左右,算是剛好在BMI:24。

當兵的時候我個人下了三次基地,每次都有3000公尺、仰臥起坐、單槓和打靶,我每一次都有達標,所以就算體重在76公斤,當兵結束時的體脂只有19%,但就在進醫院當住院醫師後,體重前三年算是沒有上升太多,但是體脂卻一路往上跑,當上主治醫師第一年,體脂已經接近24%,體重也破80公斤,然後就一路往上,在我發現自己頭痛是因為高血壓,血脂破表需要吃藥時,我的體重已經抵達生涯新高的84公斤。

左邊膝蓋半月板在打球受傷後,兩年間總是反覆疼痛無法跑步或跳躍,右腳的腳踝在一次打球大翻船後韌帶斷裂開刀,之後也是站久了就酸痛甚至抽筋,然後在暑假澎湖之旅後,我發現自己追小孩好吃力,才決心要減肥,原因無他,我阿公69歲心肌梗塞離開、我大伯69歲剛退休沒兩年也是心肌梗塞離開,我想陪著我的孩子在球場上多待一點時間。

從七月開始我從飲食控制開始減重,一天兩餐,戒除偶爾的小酌、戒掉消夜、肥宅快樂水一瓶遍半瓶、大碗變小碗、原本零食櫃丟掉自己會吃的那部分,就這樣,一個月下來我從84公斤下降到82公斤。

新型GLP-1真正通過TFDA的當下,我決定要一口氣減到我的目標76公斤,所以從8月4日開始施打。

第一週: 2.5mg
週一早上醒來的時候有一點點頭痛,輕微的噁心和脹氣感,早上喝了精神糧食後只吃得下一顆茶葉蛋,在民生醫院做健檢內視鏡的時候頭痛有點明顯,所以吃了一顆普拿疼,中午離開時雖然肚子完全不餓,但強迫自己喝了豆漿和一根香蕉,下午門診時一直覺得喉嚨有胃食道逆流的感覺,下診時覺得肚子還很飽,但口渴的狀況蠻明顯,所以水分一次性補充超過500ml,晚餐完全無法吃,晚上內視鏡順利結束。

頭痛在第二天晚上開始就自動消失,我普拿疼有吃到兩次,週三終於吃得下晚餐,但七點吃晚餐後一路飽到天靈蓋,十二點了還無法好好躺下睡覺,雖然我只有吃菜、肉以及喝湯,但胃食道逆流還是讓我忍不住吃了咀嚼碇以及促進蠕動藥物後約半小時才能好好睡覺。

從週四開始,我把晚餐都往前挪移到五點,如果屁孩有一起吃飯,我就只吃一點肉和菜,如果沒有一起吃飯,我就是只有補充一點蛋白質和水果等纖維質,晚餐後能走就不站,能站就不坐,胃食道逆流狀況就改善很多。

第一週結束: 體重81.5->79.4kg,超過我原本規劃的1kg

第二週: 2.5mg
本週上班日就很規律的在早餐補充蛋白質、中午蛋白質加上膳食纖維(香蕉和地瓜等),晚餐基本上就是幾口的肉或菜,基本上因為會比較容易出現口渴,每天水分攝取量都在2500-3000ml,包含我每天早上的開機咖啡以及豆漿等飲品。
週末有婚宴和聚餐,赴宴的當下其實肚子都不會餓,但就是每一道菜都吃一點的狀況下,連續兩晚都因胃食道逆流需要吃藥而睡的不是太好。

第二週結束: 體重79.4->78.5公斤,合理範圍

第三週: 2.5mg
本週決定要開始運動(對,我之前完全都沒有),一週七天我做了三天,就是甩壺鈴、深蹲以及棒式,三天大概都是30分鐘而已,然後就整身汗,飲食還是以早餐和午餐為主,晚餐就是有一點東西進肚子即可的概念。

然後因為本週前三天去溪頭,後兩天去墾丁,所以吃的東西基本沒有太挑,墾丁我還吃了曼波泰式料理以及Amis義式簡餐店。

第三週沒有量Inbody: 但家中體重機78.5->77.2kg

第四週: 5mg
本週因為肌肉痠痛,所以幾乎沒有運動,飲食部分其實就跟之前類似,但原本只打算打2.5mg後來不小心打成5mg,所以我前三天腹部飽足感非常強烈,蛋白質的補充幾乎也很難攝取足夠,一不小心體重就掉太多。

第四週結束: 77.2->75.6kg 順利達標我原本規劃的76kg。

心得:
1. 腹部飽足感強烈,如果沒有攝取容易升糖的澱粉(白飯、麵食、甜品),飢餓感可能一整天都不會出現,需要強逼自己在白天盡量攝取蛋白質以及纖維質。

2.副作用在我身上只有前幾天的頭痛(普拿疼可解決)、噁心(不須吃藥)、胃食道逆流(太晚進食的話需服藥),雖然吃得超少,但三天左右排便還是偏軟,沒有難以上廁所的問題,只要吃的量稍多,可以預見吃完後兩三個小時會上廁所。

3.口渴應該是副作用之一,但也剛好可以讓自己補充足量的水分,有輕微利尿的感覺,體重跟我一樣在邊緣的人要注意補水和電解質(吃得夠鹹應該也可以),不要讓自己脫水,要不然會感覺頭暈和虛弱。

總結:
體重81.5->75.6kg
脂肪23.4->18kg
肌肉55.1->54.6kg
BMI:25.9->24
身體年齡56->41
內臟脂肪指數14->11

停用血脂藥物四週、停用血壓藥物三週: 血壓以及血脂皆恢復在正常範圍

建議:
不要妄想在哪一次大餐後才要開始減重,從現在開始才是最好的,因為這次大餐後,永遠會有下一次大餐,在極度自律的狀況下,一個月減掉的體重遠超過你的想像,蛋白質的攝取量是不要掉下肌肉的關鍵,運動建議從核心肌群鍛鍊開始,心肺留待體重下降到能負荷再循序漸進,要告知身邊的人你在減重,是朋友的人會幫你盯住彼此,只想看你笑話的人就只會叫你多吃一點沒關係。

減下來的關鍵是熱量
不復胖的關鍵是肌肉

沒有絕對不復胖的術式或方法,但要有絕對不想胖回去的決心

相關減重能獲得改善的問題: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胃食道逆流、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退化性關節炎、癌症風險......等等等

[問天]最近不少人把我當做AI,傳訊息丟個問題和圖片給我,希望我幫他找問題、做選擇、給建議,其實我真的很為難,因為隔空看診本來就不對,對原本的醫師不尊重,對病人的病情也難以全盤詢問或掌握,對我來說,更是一整個就覺得莫名其妙。望、聞、問、切視...
05/09/2025

[問天]
最近不少人把我當做AI,傳訊息丟個問題和圖片給我,希望我幫他找問題、做選擇、給建議,其實我真的很為難,因為隔空看診本來就不對,對原本的醫師不尊重,對病人的病情也難以全盤詢問或掌握,對我來說,更是一整個就覺得莫名其妙。

望、聞、問、切
視、聽、觸、扣

對於沒有到現場的病人來說,上述所有東西都做不到,就不用祈求能夠好好診斷或治療了,與其隔空問診,不如就問天吧!

都有心要處理困難解決的問題了,怎麼會奢望網路上幾句話就能簡單打完收工? 不要覺得我不近人情,因為敢這樣隔空抓藥,一定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吧…

獎勵自己減重成功一個月達標,這次有辦法成功從iPhone 跳槽嗎?
03/09/2025

獎勵自己減重成功一個月達標,這次有辦法成功從iPhone 跳槽嗎?

[生吞泡麵的抖音挑戰] 不要為了搏眼球去賭身體Tiktok生吞泡麵挑戰造成的悲劇(外電新聞邀稿衛教)根據報導,事件的核心是一名居住在開羅的13歲男性青少年 。據稱,他在參與Tiktok挑戰後,一次性食用了三包未經烹煮的泡麵。症狀的發作極為迅...
31/08/2025

[生吞泡麵的抖音挑戰] 不要為了搏眼球去賭身體

Tiktok生吞泡麵挑戰造成的悲劇(外電新聞邀稿衛教)

根據報導,事件的核心是一名居住在開羅的13歲男性青少年 。據稱,他在參與Tiktok挑戰後,一次性食用了三包未經烹煮的泡麵。症狀的發作極為迅速,在攝入後的短短半小時內,該名青少年便開始出現嚴重的臨床症狀,包括劇烈腹痛、過度出汗(醫學上稱為發汗)以及嘔吐 。臨床病程的惡化同樣迅速,他在症狀出現後不久即告死亡,這表明其體內發生了急遽且災難性的疾病。
因為病程迅速,所有比較有可能的原因是因為胃部或十二指腸等上消化道阻塞引發的劇烈嘔吐,後續導致食道或胃部破裂。

以下是基於這個假設的詳細分析:

兩種可能的破裂路徑
由胃腸道阻塞引發的劇烈嘔吐,會導致上消化道內的壓力急遽升高。這種壓力可能在兩個最脆弱的點上造成災難性的後果:食道或胃本身。

1. 食道破裂 (Boerhaave's Syndrome)
這是一種罕見但極其致命的醫療急症。

致病機制:當一個人劇烈嘔吐時,腹部肌肉的強力收縮會將胃內容物向上推擠。正常情況下,食道上端的括約肌會放鬆,讓嘔吐物排出。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括約肌未能及時放鬆,食道內的壓力會瞬間飆升到無法承受的程度,導致食道壁全層破裂(transmural tear)。

與本案的關聯性:在開羅的案例中,男孩的胃和十二指腸可能已被膨脹的泡麵完全堵塞。當他的身體試圖通過嘔吐來排出這些阻塞物時,這些內容物根本無法移動。這就創造了Boerhaave's Syndrome的典型條件:劇烈嘔吐的力量對抗著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物 。

致死率與時間軸:食道破裂是消化道疾病中最致命的情況之一 。一旦破裂,胃酸、食物殘渣和細菌會立即洩漏到胸腔(縱膈腔),引發嚴重的化學性灼傷和感染(縱膈炎),並迅速發展為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 。

未經治療的Boerhaave's Syndrome死亡率接近100%,且病程進展極快,患者的存活時間通常是以小時或天來計算的 。如果在症狀出現後24小時內未進行手術,死亡率將超過50%;超過48小時,死亡率則高達90% 。這與該青少年從發病到死亡的短暫時間軸高度吻合。

2. 胃部破裂 (Gastric Rupture)
雖然因嘔吐直接導致的胃破裂比食道破裂更為罕見,但在這個特定案例中,其可能性同樣很高。

致病機制:胃壁本身具有很強的彈性,但它能承受的擴張和壓力是有限的。在這次事件中,胃壁面臨著雙重壓力:

來自內部的持續擴張壓力:三包泡麵在胃中不斷吸水膨脹,將胃壁像氣球一樣撐到極限,這本身就可能導致胃壁組織缺血、壞死 。

來自嘔吐的瞬間衝擊壓力:劇烈嘔吐時腹肌的猛烈收縮,會進一步對已經被撐到極薄的胃壁施加巨大的瞬間壓力。
這兩種力量的疊加,完全有可能導致胃壁破裂 。

與本案的關聯性:這個機制同樣能解釋報導中的症狀。胃破裂會導致大量高酸性的胃內容物直接洩漏到腹腔,引發極其劇烈的腹痛和急性化學性腹膜炎 。

致死率與後果:胃破裂同樣是致命的醫療急症。腹膜炎會迅速引發全身性的感染反應、敗血性休克,最終導致死亡 。其病程的兇險程度和發展速度,也符合本案的快速死亡時間軸。

初始事件:大量攝入生泡麵。

主要機制:泡麵在消化道內迅速吸水膨脹,造成急性機械性阻塞。

次級事件:身體對阻塞作出反應,引發無法排出的劇烈嘔吐。

終末事件:嘔吐產生的巨大壓力作用於被阻塞的消化道,導致食道或胃部發生破裂。

直接死因:破裂導致的急性縱膈炎或腹膜炎,並迅速發展為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

因此,雖然官方報告的「消化道阻塞」在字面上是正確的,但它可能只是描述了這個致命連鎖反應的第一環。由阻塞引發的後續破裂,更能解釋為何一個看似簡單的消化問題,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奪走一個年輕的生命。

青少年很容易受同儕的影響,起鬨導致的悲劇真的太多,身為一個青少女的家長,我自己也很擔憂這些屁孩接收到的資訊,也試著要教導他們如何對同儕說"不要",雖然很難,但值得繼續努力下去,畢竟孩子是我們的,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

[暑假的最後]今天帶著屁孩們來墾丁,少一點人的現在是我喜歡的墾丁,對於高雄人的我們來說,就算是要開兩個小時,還是我很喜歡來放空的地方。墾丁不是只有大街和南灣,這次帶屁孩來體驗夜探沙蟹,靠著找息肉和小時候打電玩訓練的動態視力,抓到一隻又一隻的...
30/08/2025

[暑假的最後]
今天帶著屁孩們來墾丁,少一點人的現在是我喜歡的墾丁,對於高雄人的我們來說,就算是要開兩個小時,還是我很喜歡來放空的地方。

墾丁不是只有大街和南灣,這次帶屁孩來體驗夜探沙蟹,靠著找息肉和小時候打電玩訓練的動態視力,抓到一隻又一隻的螃蟹給屁孩們觀察,當然還要被夾一下才不需此行啊!

萬里桐、旭海、滿州以及恆春和車城的深度旅遊都非常推薦,如果可以,之後有機會我再來分享不一樣的國境之南。

夏末,晚風,家人

值得好好珍惜

#太座生日快樂

[慢性咽喉炎] 喉嚨卡卡異物感最近有病人把我標註在一個社團裡面,因為我的專長是胃食道逆流,每天看這樣的病人其實是蠻累人的,也講過不少次有關慢性咽喉炎的問題,不過既然被標註了,我就來做點衛教,不用看醫師的衛教!慢性咽炎的定義為持續性喉嚨痛,症...
27/08/2025

[慢性咽喉炎] 喉嚨卡卡異物感
最近有病人把我標註在一個社團裡面,因為我的專長是胃食道逆流,每天看這樣的病人其實是蠻累人的,也講過不少次有關慢性咽喉炎的問題,不過既然被標註了,我就來做點衛教,不用看醫師的衛教!

慢性咽炎的定義為持續性喉嚨痛,症狀持續超過10天,且通常長達數週或更久。該病症也可能因其反覆發作的性質而定義,常常在某次感冒後留下來一個病根,就沒好過,也可能拖著拖著,有一天就忽然好了,慢性咽炎的核心病理生理過程是影響咽部黏膜的持續性發炎或反覆受到刺激。

這種持續的刺激會引發一種持續的、低度的發炎反應,身體為短期對抗病原體而設計的防禦機制,被保持在持續啟動的狀態,導致咽部組織發生病理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可能導致黏膜、提供潤滑的漿液-黏液腺以及淋巴的肥厚(增大),再久一點,會變成反覆的習慣性清喉嚨習慣,最後黏膜長期受損後就萎縮,失去分泌黏液潤滑的功能。

從內視鏡下觀察:
單純性/粘膜炎(catarrhal inflammation): 這是最初的形式,其特徵是咽部的瀰漫性發炎。 檢查時後咽壁會出現充血,並可能有明顯擴張的血管,黏液分泌通常會增加,導致咽部表面覆蓋一層厚厚的黏液。患者通常抱怨喉嚨裡持續有異物感(又稱喉球症)、乾燥、疼痛,以及頻繁需要清喉嚨。

肥厚性(顆粒性)咽炎: 這種形式代表了一種更進階且活躍的慢性發炎反應。其特點是上皮下淋巴濾泡的肥厚,這些濾泡在後咽壁上呈現為突出的紅色結節或「顆粒」,使其具有特有的「鵝卵石」外觀。常見在鼻竇炎或鼻涕倒流時持續滴下的發炎性黏液的物理表現。症狀通常更為嚴重,包括持續的異物感、乾咳,有時還會吞嚥困難。

萎縮性(乾燥性)咽炎: 這被認為是慢性咽炎最嚴重和最晚期的形式,通常是由長期且具破壞性的發炎過程所致。其特徵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層及相關腺體的變薄、硬化和萎縮。檢查時黏膜呈現蒼白、薄、乾燥,且常有光亮外觀。黏液腺的萎縮導致潤滑作用顯著減少,造成咽壁上形成厚重、黏稠的分泌物或乾痂。患者會感到極度且令人痛苦的乾燥感、灼熱感,以及喉嚨裡有痂皮的感覺。這種形式在老年人中更為常見,尤其是女性,可能與年齡相關的循環和腺體功能下降有關,這樣的老人家常常被說是"內分泌失調"或是"自律神經失調",最難處理,曠日廢時還不一定會好。

常見原因:
1. 慢性與反覆感染(鼻竇炎、鼻涕倒流合併濃痰、慢性扁桃腺炎、EB病毒慢性感染、糖尿病或免疫不全病人的真菌感染)

2.環境刺激物與生活方式因素(二手煙、粉塵過多環境、冬天空氣乾燥合併空汙、過度使用聲帶、乾燥空氣與張口呼吸特別是在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常見)

3.飲食與水分補充不當(睡前兩小時喝水或吃消夜、白天水分攝取不足、刺激性酒精與辛辣類食物)

疾病相關原因:
1. 胃食道逆流疾病(GERD)或喉咽逆流(LPR),喉咽逆流常常因為沒有白天典型的食道逆流灼熱感或溢酸水感而被忽略,這類病人通常酸度並不高,所以白天症狀不明顯,但晚間的逆流就會引起後續的夜咳、睡眠品質不佳、起床時沙啞或喉嚨乾痛甚至嚴重異物感。

2.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與鼻涕倒流:這是個發炎級聯鎖反應,逆流、鼻竇炎和過敏之間的關係通常是複雜且雙向的。例如,來自LPR的酸液可能上升得足夠高,刺激鼻竇開口,可能引起或加重慢性鼻竇炎,造成一個惡性循環,即逆流驅動鼻竇炎,鼻竇炎又引起鼻後滴流,三者共同促成慢性咽炎的最終共同途徑。這種相互作用強調了全面評估的必要性,因為僅治療其中一個組成部分(例如過敏)可能會失敗,因為另一個驅動因素(例如逆流)未被處理。

3.其他促成醫療狀況與共病症: 乾燥症、賀爾蒙不足或不穩定造成黏膜功能混亂、嗜酸性食道炎甚至是咽喉或下咽癌等等

------專業部分結束,做胃鏡前的自我調整如下-----
1. 補充水分與濕潤環境:
白天少量多次補充水分至2000CC,考慮在乾燥環境使用加濕器

2.飲食改變:
避免常見的逆流觸發因素,如辛辣食物、油膩食物、酸性食物(例如,番茄、柑橘類)、巧克力、薄荷、咖啡因、碳酸飲料與酒精和甜食。

3.行為改變:
半飽的正餐,戒除消夜及零食;飯後至少2-3小時內走>>站>>坐,絕不能躺;睡覺時將床頭抬高6-8英寸,可以防止酸液在睡眠中上行至食道。

4.體重管理:
對於超重或肥胖的個體,減重可以顯著降低腹內壓力並減少逆流事件

5.戒菸

-------以下危險現象出現時立即就醫------
呼吸困難或吞嚥困難(特別是固體)
流口水或無法管理唾液
持續性喉嚨痛伴隨頸部腫塊
不明原因且非自願的體重減輕
聲音沙啞或聲音改變持續超過兩週
唾液或痰中帶血(咳血)

老吳醫師叮嚀:
胃腸科醫師擁有胃鏡可以做診斷,但沙啞一定要看到聲帶、吞嚥困難一定要看到下咽處(圖中黃色圈圈),如果可以,兩側扁桃腺和舌根也要看到,咽喉狹窄可能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一定要記得轉介,不是只有肥胖患者才會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好好看更要好好診斷,要不然就像你手中擁有iphone卻只會打電話,枉費病人辛苦做一次胃鏡了。

Address

明誠二路541號, Zuoying District
Kaohsiung City
541

Opening Hours

Monday 08:30 - 17:00
Tuesday 08:00 - 21:00
Wednesday 08:00 - 15:00
Thursday 08:30 - 17:00
Friday 08:30 - 12:00
Saturday 08:00 - 12: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腹內的日常 吳宗勤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腹內的日常 吳宗勤醫師: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