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晶物理治療師/國際淋巴水腫治療師

張詠晶物理治療師/國際淋巴水腫治療師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張詠晶物理治療師/國際淋巴水腫治療師, Physical therapist, Kaohsiung.

高考認證物理治療師
日本浮腫緩和療法協會認證淋巴水腫治療師
Dr. Vodder School認證淋巴水腫治療師
美國CETI-CES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家 進階專業認證
台灣癌症訓練教練認證

現任:手護物理治療健康中心 主治物理治療師/手護健康運動中心 教練

{ 專業專長 }
各類淋巴水腫整合消腫治療
癌症物理治療
內臟筋膜平衡治療
癌症運動訓練
GYROKINESIS 嬋柔脊椎螺旋運動指導

 #專業進修 #淋巴水腫推廣教育 #會員招募身為淋巴醫學專科的其中一員,想當初想要找進修課找到快腦霧🥹🥹(這樣說聽起來很有年紀?!但我真的記得當時在電腦前面崩潰😫)在一群共同目標夥伴的努力下,淋巴水腫教育學會誕生ing 現正進行中‼️💪💪希...
21/08/2025

#專業進修
#淋巴水腫推廣教育
#會員招募

身為淋巴醫學專科的其中一員,想當初想要找進修課找到快腦霧🥹🥹(這樣說聽起來很有年紀?!但我真的記得當時在電腦前面崩潰😫)

在一群共同目標夥伴的努力下,淋巴水腫教育學會誕生ing 現正進行中‼️💪💪

希望這個學會的成立,可以提供對淋巴水腫有興趣、希望獲得正確新知或是想盡一份心力的大家,有個能夠互相交流討論的地方❤️❤️❤️

不管你/妳是治療師、醫師、護理師等各專業人員,還是個案、陪伴者、相關科系在校學生/教授…等等等,只要有心想了解,歡迎來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台灣淋巴水腫教育學會-籌備處 Taiwan Lymph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會員招募中❤️❤️
歡迎來信到email索取相關文件喔!

📢 #徵求會員公告📢

114年08月18日
台內團字第1140284863號

#公告主旨
本會經內政部114年07月03日台內團字第1140284863號函准設立,並成立籌備會,茲公開徵求會員

#公告事項
本全國性社團宗旨於,除了加強自我照護及預防保健觀念之外,同時保持與國際健康照護團體或學習機構交流的中立暢通管道,確保可以帶給台灣人民正確的淋巴水腫與水腫健康議題認知,不再因錯誤觀念及不適當照護造成生活困擾甚至身心受挫

#入會資格
本會會員分下列五種:

✅專業會員:
凡對淋巴水腫或淋巴醫學有興趣者、贊同本會宗旨、年滿二十歲、具有國內醫療專業執照者,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通過,即為個人會員

✅一般會員:凡為淋巴水腫個案、其家屬者或醫療專業科系學生、贊同本會宗旨,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通過,即為一般會員。未滿十八歲者,須經由監護人簽名同意後始可申請

✅團體會員:凡贊同本會宗旨之機構或團體,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通過,即為團體會員,團體會員推派代表3人,以行使會員權利

✅贊助會員:凡對本會在經濟或其他方面有實際贊助者,經本會理事會通過,得聘請為本會贊助會員

✅名譽會員:凡對淋巴水腫或淋巴醫學有特殊貢獻,經本會理事會通過者,得聘請為本會終身名譽會員

#會費:
🔸一般會員:入會費2000元,常年費500元
🔸專業會員:入會費2000元,常年費1000元
🔸團體會員:入會費5000元,常年費3000元

😊籌備期間申請入會之截止日期:即日起至114年10月31日止

🏠學會地址:804高雄市鼓山區河西一路1437號1樓
👉Email:taiwanlea2025@gmail.com

⬆️入會申請有關資料請以Email來信索取⬆️

 #感冒會讓淋巴水腫更嚴重嗎 「老師我前兩天感冒了😷🤧」「真的耶!妳都有鼻音了」「而且兩隻腳摸起來都感覺腫腫的,這會有關係嗎?」真的是一個好問題‼️馬上來快速QA一下🙌☺️大家常說的”感冒”大部分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身體不適,可能會...
19/08/2025

#感冒會讓淋巴水腫更嚴重嗎


「老師我前兩天感冒了😷🤧」
「真的耶!妳都有鼻音了」
「而且兩隻腳摸起來都感覺腫腫的,這會有關係嗎?」
真的是一個好問題‼️馬上來快速QA一下🙌☺️

大家常說的”感冒”大部分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身體不適,可能會出現流鼻水、喉嚨痛、頭痛、肌肉痠軟無力這些症狀。

目前並沒有直接的研究證據顯示感冒會讓淋巴水腫加重, #但感冒引發的特定身體現象會影響淋巴液的回流,像是:

🔶 #免疫反應:
病毒入侵身體會啟動免疫反應,免疫細胞快速聚集、增生,造成淋巴結的短暫性腫大。這短暫性的淋巴腫大對有淋巴水腫的人來說,會讓淋巴回流受阻,就可能讓腫脹區域更腫。

🔶 #發炎反應:
常見的紅腫熱痛反應其實就是發炎的副作用,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可能會讓組織液滲出增加並堆積,使水腫變明顯。

🔶 #可能有併發感染的風險:
感冒會讓身體的免疫力降低,對細菌的抵抗更脆弱,若這時再出現皮膚的破口就容易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身體的淋巴系統和免疫反應是緊密相連的,這就是為什麼沒睡好、特別累或是忙碌的時候,有淋巴水腫的區域都會覺得不太舒服,甚至變腫的感覺!

所以還是要好好照顧自己,吃飽睡好、多喝水、保持活動,感冒才會快快好喔❤😃

#最近夜診下班都會在河堤多走一走多動一下
#高雄請再變涼一點吧~~~

 #運動時要穿戴壓力衣物嗎 #壓力對於水腫的影響這陣子終於又看見高雄的太陽了,大家有把握機會好好出門動一動嗎?不管是前陣子去癌症希望小站做運動前的物理治療評估,還是平常在診間跟大家的閒聊,真的很常遇到這個問題😉☺️「運動時要穿戴壓力衣物嗎?...
10/08/2025

#運動時要穿戴壓力衣物嗎
#壓力對於水腫的影響

這陣子終於又看見高雄的太陽了,大家有把握機會好好出門動一動嗎?
不管是前陣子去癌症希望小站做運動前的物理治療評估,還是平常在診間跟大家的閒聊,真的很常遇到這個問題😉☺️

「運動時要穿戴壓力衣物嗎?」
答案是:是的❗️不管是處在什麼樣的水腫階段,都要穿喔❗️

#肌肉收縮會適度擠壓淋巴管促進回流,是淋巴液自主回流的主要動力之一,所以運動對淋巴水腫的改善有很大的功用。但同時運動也會促進血液循環,身體溫度升高也會增加局部組織的液體滲出,如果沒有壓力衣物從外部幫忙限制,這些液體很容易就會持續堆積在周邊肢體,可能讓運動後水腫加重喔🥹🥲

#壓力衣物可以從外部提供適當的壓力,除了能保護肢體表層避免受傷、在運動時給予支撐;在運動時穿戴更有研究顯示,能夠明顯幫助腫脹部位的體積減少💪💪

「壓力+運動」就像消腫的combo技, 不管是處在什麼樣的水腫階段都能讓消腫的效果事半功倍❤️❤
其實壓力衣物真的百百種,預防型使用、改善纖維化專用材質、減壓區域考量…等等等,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穿起來合適又有效果的壓力衣物🙌

#圖為希望小站運動班的評估及個人衛教
#那天叮嚀了好幾個要穿壓力衣阿😃

01/08/2025

#治療師日常
#疤痕沾黏的處理介入

前兩天在中間空堂30分鐘快速約了疤痕的處理練習,徵召朋友的疤痕,來增加不同身體的經驗值並保持手感的靈敏💪

下腹部的線性疤痕乍看之下真的癒合的很漂亮,顏色也和皮膚近乎相同,這是成熟疤痕的表現。

但這個外表已然成熟的疤痕,還是會在日常造成一些不適症狀:長時間跑步時疤痕附近會出現緊繃疼痛感,導致運動必須暫停。

#為什麼成熟的疤痕仍有不適

不管疤痕大小,身體都需要重新適應。在形成疤痕的過程中,表皮看起來已經癒合,但是皮下的筋膜強大的拉力會造成結締組織、肌肉甚至骨頭呈現緊繃、集中且失去彈性的情形,這些破壞了纖維排列的和諧,而 #沾黏就是疤痕的併發症。

--------------------------------------------------------------------------

剛開始拖曳表層皮膚時,會有緊繃、拉不動的感覺,用手指輕觸疤痕會有明顯突起。在徒手介入之後,疤痕的突起變得平緩柔順,皮膚拖動的範圍也變大了☺️👏

站起來活動的時候,頭部的轉動竟然也同時變得順暢不緊繃,這也讓我們感到意外🤭推測是否和筋膜淺前線的放鬆有關呢?!

疤痕放鬆後的身體也需要時間慢慢平衡,歡迎下次預約喔😄😆❤️
#有好朋友就是要抓來好好用

 #治療師日常 #回診頻率 #能夠照顧自己是幸福的事週六是外縣市個案回診日,距離上次見面相隔2個月了,時間真的用飛的一樣!「好久不見~老師妳是不是變瘦了?」我合理懷疑這是女生們聊天的友善起手式😂😄,但我會很聽勸的努力吃飯的!這是我們第一次將...
26/07/2025

#治療師日常
#回診頻率
#能夠照顧自己是幸福的事

週六是外縣市個案回診日,距離上次見面相隔2個月了,時間真的用飛的一樣!

「好久不見~老師妳是不是變瘦了?」我合理懷疑這是女生們聊天的友善起手式😂😄,但我會很聽勸的努力吃飯的!

這是我們第一次將回診頻率從1月1次調整成2個月1次,這位認真的學生和我回報了一直以來的努力:

🟠維持規律運動:一週6天,每次至少1小時,最近還再多報名了瑜珈課。
🟠自我淋巴引流:早晚各1次,並重複加強容易堆積淋巴液的腋下及胸外側。
🟠飲食控制:滿滿的水分攝取、原型食物、簡化調味,最近還想嘗試以前不敢吃多的洋蔥。

以上這些我都能給好多個大拇指了啊👍👍她也察覺身體因為這些努力,正在越來越好而感到樂在其中,我們都認同 #能照顧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這次的回診追蹤, #淋巴水腫的症狀維持穩定,我們就能用更多時間處理 #疤痕組織的沾黏,徒手介入後一起摸到疤痕的軟化、原本的凹陷也漸漸填補起來!
#內臟筋膜 在調整後,胃部張力漸漸降低,同時也學習胃部自我放鬆的方法,希望能減少胃抽筋、逆流的情形發生。最後再根據目前體力狀況給予 #個人化的運動建議,然後結束這回合🙌🙌💪

「老師妳做了這麼多事情,我會不會佔妳太多便宜?」🥰😆全身心的健康照護一直是我們長久互相陪伴的方式,妳也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所以我們都別擔心了喔❤️❤️

#圖示最後我還是很聽話的去把自己好好餵飽了
#大家請都好好吃飯😊

 #防颱日的居家閱讀 #癌症運動處方新里程碑 #動多少才夠?防颱日在家大家應該都受演算法影響的東滑西滑,我來分享一下今天的居家閱讀新發現!【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最近發表的熱騰騰新研究證實:結腸癌患者在化療後立即開始為期3年的「結構化運...
07/07/2025

#防颱日的居家閱讀
#癌症運動處方新里程碑
#動多少才夠?

防颱日在家大家應該都受演算法影響的東滑西滑,我來分享一下今天的居家閱讀新發現!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最近發表的熱騰騰新研究證實:
結腸癌患者在化療後立即開始為期3年的「結構化運動計劃」,可顯著減緩復發和死亡風險‼️

“運動有助於癌後身體恢復”這概念對大家來說一定都能理解,但這個研究為什麼對我而言可信度高且很有參考價值的原因:

🟠收案量大且非單一地區
共889名(男49%,女51%),皆是第二/三期結腸癌術後、已完成化療的個案,來自多個國家。

🟠追蹤時間長
整個研究監督運動、資訊追蹤持續了10年。這樣大規模及長時間的研究需要大量跨專業的人力投入和費用支持,總耗時更長達15年。

🟠主要觀察「無病存活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DFS在臨床上極具意義,也是大家癌症治療後和生活品質最相關的關鍵。

它介入的方式是將個案隨機分成「結構化運動組」和「健康衛教組」並持續進行三年。追蹤到後面5年,運動組(80.3%)的無病存活率比衛教組(73.9%)的還高,10年亦然!

當然還有我最想知道的 #動多少才夠? #研究所使用的結構化運動是什麼?

研究裡定義「結構化運動」的標準是前6個月至少10MET-hour/週,後續保持且逐步增加。

1 MET:坐著不動時的能量消耗程度。幫大家搜尋了衛福部網站上的分類舉例:慢走是3.5 MET/ 打羽球是5.1 MET/ 瑜珈是3 MET。

#關於動多少才夠?參考研究的標準,如果要接近結構化運動的強度:

每週最少要慢走3小時(3.5*3=10.5),才會符合10MET-hour/週的條件。在這樣的基礎條件下要逐漸增加運動的時長和強度,才可以最有效的減少復發和保持健康喔🙌️🙌️

簡單來說,如果以我自己在運動中心的嬋柔團課大約是4MET、個人癌後運動訓練大約是5.5 MET。一週上一次一小時的課大約可滿足4~5MET-hour,再自己安排健走或居家運動1~1.5小時,就能達到每週10 MET-hour的目標❗️

也請大家記得,這是最低標準喔☺️之後我們一定是要慢慢增加運動量的😆😁,希望這些實證研究能給大家更多的信心!有開始就來得及,動的開心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手護健康運動中心 We Care Fitness & Wellness Center
#癌後運動 #個人化癌症運動訓練
Structured Exercise after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Colon Cancer (Kerry S. Courneya et.al)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502760
衛福部MET-熱量消耗對照表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333&pid=9738

 #科普小教室(下集) #淋巴囊腫到底是哪腫?下集久等了~之前我們講述了淋巴囊腫形成和增加發生率的原因,今天就來了解淋巴囊腫(Lymphocele)常見的症狀以及介入方式吧‼👏👏大部分淋巴囊腫會在手術後的幾周內形成,常會使用陰道超音波、腹部...
28/06/2025

#科普小教室(下集)
#淋巴囊腫到底是哪腫?

下集久等了~之前我們講述了淋巴囊腫形成和增加發生率的原因,今天就來了解淋巴囊腫(Lymphocele)常見的症狀以及介入方式吧‼👏👏

大部分淋巴囊腫會在手術後的幾周內形成,常會使用陰道超音波、腹部超音波、CT掃描來協助診斷; #很多小的淋巴囊腫是不會有明顯症狀的,或是有部分症狀但沒有立即危害,所以臨床上大部分是會建議定期追蹤觀察🧐🤓

#淋巴囊腫的相關症狀

若是囊腫體積持續增加,或是位置特殊有壓迫到其他組織就有可能出現:
1️⃣摸到局部腫塊
在手術區域附近(鼠蹊部、腹部、腋下)摸到柔軟、有點波浪感、無痛或是微異樣感的腫塊。

2️⃣其他臟器壓迫症狀
🔸腸道壓迫➡️腹脹、便秘或是腸阻塞(少見但須注意)、腹部不適
🔸膀胱、輸尿管壓迫➡️頻尿、急尿
🔸周邊神經壓迫➡️感覺麻木、無力、疼痛感

3️⃣疼痛或悶脹感
位置較深或是囊腫迅速變大可能會有壓迫痛,有時手術後出現持續不退的”悶痛”。

4️⃣間接影響淋巴水腫
可能壓迫淋巴管或引起發炎反應,進而影響淋巴回流,導致淋巴水腫的發生。因此有淋巴囊腫的患者,需積極追蹤淋巴水腫的發展。

5️⃣感染併發症
若囊腫引發感染則會出現紅熱、囊腫變硬、疼痛甚至發燒的症狀😢

這些都可以當作觀察追蹤的參考,臨床上大部分的淋巴囊腫都不太會出現極度不適的症狀,但多多了解自己的身體也是減少焦慮、自我照顧很重要的一部分喔😘💪🙌

#臨床介入的治療方式

若淋巴囊腫的大小及位置沒有立即危害,通常都會保守觀察減少侵入式的治療方式。這時候物理治療就能在減緩症狀有很好的協助,並促進身體自我吸收多餘的淋巴液堆積。

🟠 #輕柔的物理治療徒手介入:
包括內臟筋膜的平衡、徒手淋巴引流、疤痕組織的處理…等等,能夠減輕囊腫壓迫感、促進淋巴回流、維持肢體功能、預防水腫惡化,同時能夠給予正確的衛教觀念。

🟠 #呼吸訓練:
橫膈膜呼吸有助於促進胸管的淋巴回流,又能透過腹內壓改變給予臟器自我按摩,是安全又重要的基礎練習。

🟠 #輕柔運動訓練:
輕度、有節奏的運動可以促進肌肉作用,加速身體循環及淋巴液回流。應先避免高強度、劇烈活動減少增加局部壓力。

若囊腫增大、反覆引起不適或是出現感染急性現象,才會考慮以穿刺抽液、置放引流管、手術切除或是硬化療法(Sclerotherapy)等侵入式的方式進行治療。

淋巴囊腫其實很常見,但只要早期辨識、適當介入,大部分都能穩定控制甚至自行吸收喔。我們容易因未知而感到焦慮和害怕,當瞭解根本原因就能更好的自我調整, #和身體共處從理解開始,讓我們持續往前走吧❤️❤️

#下肢水腫 #骨盆腹腔水腫

 #科普小教室(上集) #淋巴囊腫到底是哪腫?科普小教室的主題,常常都是來自平常跟個案聊天時的各種小問題延伸。讓我好好整理起來,今天來說說比較常在下肢水腫發現的「淋巴囊腫」! #淋巴囊腫是什麼?淋巴囊腫,主要指的是Lymphocele。是因...
25/06/2025

#科普小教室(上集)
#淋巴囊腫到底是哪腫?

科普小教室的主題,常常都是來自平常跟個案聊天時的各種小問題延伸。讓我好好整理起來,今天來說說比較常在下肢水腫發現的「淋巴囊腫」!

#淋巴囊腫是什麼?

淋巴囊腫,主要指的是Lymphocele。
是因為手術(像是婦科、泌尿科、腎移植、淋巴結切除、骨盆手術…等)後淋巴管受損,造成淋巴液堆積在身體內部形成的”假性囊腫”(*真正的囊腫外壁會有血管內皮組織,但淋巴囊腫沒有,只有纖維囊壁)。
淋巴囊腫可以想像成當水龍頭沒有完全關緊,會有小水滴慢慢地滲出來形成一個小水泡的樣子,常見於骨盆、腹股溝、腎移植後腎臟附近。

#影響淋巴囊腫發生的原因

「其他人也和我做類似的手術,為什麼他有我沒有?」
這是在臨床上很正常的疑問,就和淋巴水腫是癌症治療常見的副作用一樣,所以整理了研究的證據來給大家參考:

1️⃣ #手術方式:
開腹手術Laparotomic發生淋巴囊腫的機率比腹腔鏡手術Laparoscopic還高。推測和組織損傷較少、腹膜處理和出血減少有關。

2️⃣ #腹腔淋巴結清除數量:
根據研究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現象,淋巴結切除數量若<21顆,發生淋巴囊腫的機率比較高,並不一定是切越多越容易發生。

3️⃣ #有合併接受額外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除術 additional paraaort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PAOLND)的族群比較容易發生。

如果以上三個狀況都同時發生,發生淋巴囊腫的機率會較高但也不是絕對,所以請大家也不需要過分擔心的😊

🔶補充的延伸小問題:
現在病例電子化、健保快易通的普及,如果大家去線上看檢測結果或病理報告應該都會看到一些醫療專用名詞,有時候會看到Lymphocele或Lymphocysts但中文翻譯都是淋巴囊腫,到底哪裡不一樣?

主要差在形成的原因:
👉Lymphocele是因為手術(腎移植、攝護腺癌/惡性睪丸腫瘤根治性腹膜淋巴結廓清術、婦科、泌尿科)造成淋巴管的受損,在身體內部形成的淋巴液積聚。
👉Lymphocysts通常伴隨中央或周邊淋巴管的先天發育不全導致,或是外傷造成淋巴管破裂、阻塞所形成的淋巴囊腫,但這現象較為罕見

雖然產生原因有點不同,但造成的症狀和治療追蹤的方式其實大同小異,臨床上說的淋巴囊腫主要還是以Lymphocele為主喔!

因為篇幅原因分成上下兩集說明,過兩天的淋巴囊腫下集會說明更多不同的症狀以及相關的介入追蹤方式,大家可以先好好的消化一下~敬請期待下集
#淋巴水腫

 #治療師日常 #排診馬拉松這幾天我坐在行事曆前面經歷了排診馬拉松,最近有好幾個個案不約而同都需要安排新一期的約診,大家的需求各式各樣:🔸需要配合子女接送時間🔸想要固定特定星期早上時段🔸外縣市個案需配合交通車票時間🔸腫脹控制穩定漸漸拉長回診...
15/06/2025

#治療師日常
#排診馬拉松

這幾天我坐在行事曆前面經歷了排診馬拉松,最近有好幾個個案不約而同都需要安排新一期的約診,大家的需求各式各樣:

🔸需要配合子女接送時間
🔸想要固定特定星期早上時段
🔸外縣市個案需配合交通車票時間
🔸腫脹控制穩定漸漸拉長回診頻率的

當大家的回診頻率開始改變時,難免時間會互相撞在一起,若真的遇到這種狀況,猶豫後我都會決定直接和大家”老實說”❗️

老實說出不同的考量、特殊需求,問問大家能不能調整時間,我得到的回答:

「可以啊!一定有人還在還在焦慮,我可以改時間喔」
「我理解,之前我也會緊張,很怕沒來會很腫。但我現在發現有乖乖喝水真的有差」

這是善的循環吧!❤️❤️感謝大家的互相體諒和理解,也願意對自我照顧抱持信心,不會依賴治療。

每個人的消腫進度、居家維護能力、家庭支持度甚至交通距離不同,都會有相應的約診和治療策略,不一定約的越密集越好,也不一定是早上好或下午好喔!
#消腫是長期的和平共處也會是細緻的自我呵護
但在家偷懶不穿襪子袖套或是沒有乖乖喝水可是來就會被我發現的喔!😏😉

#我是監督不是處罰啦😆
#最近迷上優格加麥片當點心陪我渡過各種居家工作

 #專業進修 #疤痕治療2025.05.17~05.20 Sharon Wheeler’s ScarWork疤痕療法Jan Trewartha4天的進修日,我安全從台中的烈日下存活了(但以後不敢再相信自己的耐熱度了🫠🫠)這次主要是來學習如何...
27/05/2025

#專業進修
#疤痕治療
2025.05.17~05.20 Sharon Wheeler’s ScarWork疤痕療法Jan Trewartha

4天的進修日,我安全從台中的烈日下存活了(但以後不敢再相信自己的耐熱度了🫠🫠)

這次主要是來學習如何更有效的處理「疤痕」組織!

疤痕形成原因百百種,各種手術、引流管、腹腔鏡、燒燙傷、放療造成的組織改變…等等這些都會形成各種外在和內部的疤痕。

在癒合的過程中,疤痕組織可能會和周邊的其他區域產生”沾黏”,和其他人緊緊黏在一起,張力變強(變的厚厚硬硬緊緊的)能夠產生保護避免再度受傷,但也因為「緊」所以可能會有點「難動」或是身體內的其他臟器也被影響🥲😞

#在臨床上真的聽到很多症狀和疤痕高度相關,像是腹部開刀之後覺得容易腸脹氣、排便不順、手舉不高;胸側的疤痕緊縮影響呼吸和上半身活動之類的狀況,所以其實疤痕真的比我們想像的影響更大呢‼️

這次的進修,不同的疤痕都有各自的對應方法💪💪,凹陷的要讓它澎起來、亂長的要重新排列、硬厚的要大面積軟化…雙手能做到的事情真的很多😊感謝願意提供疤痕的每個個案,透過大量的實作能讓臨床成效事半功倍🥰👏👏

很開心大家都有好的回饋(手能順利舉高、疤痕附近組織變的鬆軟),讓我想趕快把這些方法帶回工作日常,新嘗試就會有新變化,一切都朝更完整前進❤️❤️

#手感訓練仍然要持續進行還有長長的路要慢慢走喔!
#我的手臂疤痕也受惠謝謝上課夥伴

 #癌後運動2025.05.15 HOPE希望小站癌後運動第一梯運動團班後測距離上次看到大家是在今年2月中,我在這期最後一堂運動課來幫大家做小小驗收啦😁 #這陣子運動下來感覺都還好嗎 ?👉「我第一堂運動課回去直接在沙發上睡著,全身痠痛3天。...
16/05/2025

#癌後運動
2025.05.15 HOPE希望小站癌後運動第一梯運動團班後測

距離上次看到大家是在今年2月中,我在這期最後一堂運動課來幫大家做小小驗收啦😁

#這陣子運動下來感覺都還好嗎 ?

👉「我第一堂運動課回去直接在沙發上睡著,全身痠痛3天。後面變痠一天,現在都不會!」

👉「感受到最大的差別,應該是原本做過放療的皮膚本來硬梆梆,現在都覺得變鬆軟很多」

👉「老師妳上次提醒我骨盆跟肚子會往前凸,現在我都會記得收好!連我女兒我都會糾正她喔!」

真心感謝的是,在前測評估時給的建議,大家都牢記在心裡也真的認真嘗試去改變、去練習、去感受,也踴躍地給出好多好多回饋🫶🫶謝謝大家開始好好照顧自己,謝謝大家和專業教練共同努力,給全勤獎的各位拍拍手👏👏👏

整體後測結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改變。從體態、動作啟動方式、肌肉量的增加、主觀體力的改善甚至整個人的精神活力,由內而外都朝向健康邁進☺️🥰

#透過運動獲得的所有覺察和身體的進步,都是完全屬於自己最棒的健康回饋💪💪

在這一期運動團班結束後,「持續」會是下一階段的重要課題。有夥伴一起前進,有專業共同協助,請常常想起不是自己一個人就會默默變勇敢❤️❤️

 #呼吸訓練之於癌後運動的幫助每周五下午的團課,帶著大家一起從呼吸開始喚醒身心、延伸並溫柔控制身體,常常也是我在整周治療工作後的重新自我調整。這次就來和大家分享呼吸對於癌後運動的幫助吧🙌🙌 #到底是什麼樣的呼吸方式呢? #腹式呼吸(鼻吸口吐...
12/05/2025

#呼吸訓練之於癌後運動的幫助

每周五下午的團課,帶著大家一起從呼吸開始喚醒身心、延伸並溫柔控制身體,常常也是我在整周治療工作後的重新自我調整。這次就來和大家分享呼吸對於癌後運動的幫助吧🙌🙌

#到底是什麼樣的呼吸方式呢?

#腹式呼吸(鼻吸口吐):

先從平躺姿勢開始練習,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

👉鼻吸氣──感覺氣息由胸往腹──腹部慢慢鼓起
👉口吐氣──氣息從下腹往胸部──腹部自然凹陷

⚠緩慢的深吸深吐,吐氣時間是吸氣的2倍⚠

#腹式呼吸的好處
好處太多😄,我就從最相關的兩個方面來說說吧~

🔶 #改善及預防淋巴水腫:

腹式呼吸不止能增加氧氣攝取,透過腹部肌肉輕柔的活動更能有效的移動液體。
橫膈膜收縮放鬆的過程中,胸腹腔的壓力改變就像抽水馬達一樣,可以讓下半身、骨盆的淋巴液往胸管流動,因為結構相連的關係也能促進全身淋巴液加速往靜脈回收!

🔶 #減緩癌症治療副作用:

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是癌症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影響40%~70%的癌症個案(Gala et al., 2022),最容易影響身心!
腹式呼吸可以促進腦下垂體產生腦內啡,腦內啡就像天然的止痛劑,可以達到減輕疼痛、產生快樂情緒、減少壓力焦慮的作用。研究顯示只要一天2次,持續練習到第5天就會有明顯改善噁心嘔吐的副作用(Nelwati et al., 2024)。

其他的益處像是強化肺部功能、放鬆肌肉、促進副交感神經/血液循環、改善睡眠品質等等,真是多到說不完🥰👏👏。呼吸是最容易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放鬆練習,也是能自主控制並調節自律神經的方式。
多給自己每天10~20分鐘慢慢練習,就是多在乎自己一點最直接簡單的方式喔!!

#癌後運動 #呼吸訓練 手護健康運動中心 We Care Fitness & Wellness Center

Address

Kaohsiung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張詠晶物理治療師/國際淋巴水腫治療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張詠晶物理治療師/國際淋巴水腫治療師: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