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2025
『家屬總認為,居服員不就是來打掃的嗎?』
這是我在後台,
最常收到的粉絲留言之一。
每一則訊息背後,
都代表著一位居服員,
正在服務現場,
忍受著不該有的對待。
他們懷抱著照顧的熱情投入工作,
卻被當成廉價的居家清潔工。
這不只是感受問題,
而是長照體系中,
一個正在被公然濫用的制度漏洞。
---
💡服務碼「BA15」的爭議
在長照2.0的服務清單中,
有一項服務碼,
叫做「BA15:家務協助」。
這項服務的初衷,
是為了幫助「真正有需要」的失能者,
維持基本的生活環境品質。
但現在,
它卻被一些人,
當成了超低價的「家事外包」方案。
市面上的居家清潔,一小時約 500 元。
但透過長照補助,使用「BA15」服務,
自付額最低一小時甚至只要 63 元。
比叫外送還便宜的價格,
就能請人到府打掃。
於是,出現了各種聲音:
「長輩活動自如,為什麼需要家務協助呢?」
「三層樓的透天厝,『主要居家生活空間』?」
「學的是翻身拍背,不是刷馬桶。」
「做了,理所當然。做不好,還要被客訴掃不乾淨。」
---
💔 專業,在抹布與汗水中消磨殆盡
一位居服員告訴我,
她曾受過完整的訓練,
知道如何拍背、如何移位、
如何觀察長輩的眉頭,
判斷他是否身體不適。
但現在,
她每天花最多時間的,
卻是研究如何清除地板上的汙漬。
「我的專業,在抹布與汗水中,
「一點一點被消磨殆盡。」
當「家務協助」的定義,被無限上綱;
當居服員的價值,等同於清潔工;
我們失去的,
不只是一位熱情的照顧者,
更是長照體系,
最珍貴的信任與基礎。
---
🗣️
長照的路上,
家屬與居服員,其實是並肩作戰的夥伴。
家屬面對的,是照顧的巨大壓力;
而居服員提供的,是寶貴的專業支持。
這份夥伴關係,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
理解家屬的辛勞,
也想提醒,將「家務協助」的範圍無限上綱,
短期來看,或許省下了一些麻煩;
但長期而言,
卻可能消磨掉一位好夥伴的熱情,
最終影響到真正需要的「照顧」品質。
一個好的照顧關係,需要雙方共同維護。
你認為,家屬與居服員之間,
該如何找到最佳的合作模式?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
📚 資料來源
・ 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