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6/2025
幾乎每一堂瑜珈課,在大休息結束後,我把燈打開之前,都會先說「我要開燈囉」,然後等一兩秒才把燈打開,這句話乍聽沒什麼,其實背後藏著人體覺受的奧秘。
📍人體有「前饋機制」與「回饋機制」
前饋機制可理解為內心已預設好的事情,例如事先知道朋友會來訪,或者出門多帶一件外套,預想冷了可以穿,熱了可防曬。
回饋機制是因應改變能力,例如出門發現天氣很冷,立刻躲到室內,或感覺陽光很炎熱,於是改走騎樓陰影處。
情境都在預期內,前饋機制用得多,身體相對節能,相反的,因應落差調整的回饋機制用越多,身體越耗能,大腦很不能接受的是想像跟現實有大量落差,所以想法和內感受很重要。
這也是我課程末端都會預告才開燈的原因,知道即將變很亮,身體會有預期去因應(例如閉眼),而突然開燈變很亮,身體毫無預期,只能被嚇到覺得刺眼。
身體跟情緒的傷會在筋膜裡形成記憶,使肌肉拉力線跟原本不同,人看事情的觀點和身體交互影響,患有慢性疼痛者會被疼痛剝奪本體感和內感受,對情緒流動和肉身覺受遲鈍,須大量仰賴外部刺激,回饋機制較耗費身心能量;而內感受跟本體感覺好的人,較容易開放的看待情境,例如把大熱天當成太陽神的祝福,因此前饋機制良好,相對節省身心能量。
前陣子在社群看到,有人抱怨她閉眼調息的時候被異性老師摸肚子,老師目的是要學生感受腹部因呼吸起伏,立意良好,但此舉讓她感覺不舒服,在我看來是老師踩到身心的雷,觸摸學員前毫無聲音跟視覺預告,身體前饋機制沒啟動,只能被動接收觸摸,嚇到絕對會引起不適。
我最近的生活與他者產生摩擦,原本很糾結,後來靠思辨解套,現在寫完這篇,我突然覺得對方人還不錯,因為他讓我有時間啟動前饋機制好好準備,哈,看來思考真的很強大,只要走對方向,就足以覆蓋過往遺留在身上的傷呢!
撰文者:週三/宜卿老師
IG:jing19_yoga
粉絲頁:瑜珈跡•Yoga 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