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水中醫診所

丞水中醫診所 皮膚、婦兒、內科調理|一般針灸|美顏針|減重|女性及產後針灸調理

24/10/2025
🍁霜降 :「秋盡霜華起,靜候冬藏生。」節氣行至霜降,氣溫有感地涼爽了許多。天地間的陽氣逐漸收斂,陰氣日增,早晚寒意漸起,而露水凝霜。這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象徵著「秋盡冬生」的轉折點。霜降時節,氣候由涼轉寒,肺氣最為脆弱,若不注意保養,容易...
23/10/2025

🍁霜降 :「秋盡霜華起,靜候冬藏生。」

節氣行至霜降,氣溫有感地涼爽了許多。
天地間的陽氣逐漸收斂,陰氣日增,早晚寒意漸起,而露水凝霜。

這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象徵著「秋盡冬生」的轉折點。

霜降時節,氣候由涼轉寒,肺氣最為脆弱,若不注意保養,容易出現症狀如:

• 咳嗽、喉嚨乾癢
• 皮膚乾裂、口唇乾燥
• 手腳冰冷、倦怠乏力

此時的養生重點在於「養陰防燥,溫補正氣」,讓身體順利過渡到冬季。

✅飲食原則:潤而不膩、溫而不燥。
可補充:
▪️白色食物潤肺:百合、梨子、蓮藕、銀耳。
▪️溫補食材:山藥、南瓜、紅棗、枸杞、黑芝麻。
▪️滋陰湯品:銀耳蓮子湯。

同時應視體質避免過於辛辣、燒烤、油炸等食物,避免助火傷陰。

✅生活調養:早睡早起,收斂神氣。
▪️早睡早起:霜降後夜長日短,應順應自然作息,早睡保陽、早起防寒。
▪️熱敷泡腳:天氣轉冷,可泡腳或以溫毛巾熱敷小腿、後頸,幫助氣血循環,防止抽筋。
▪️靜心冥想:情緒上宜靜養,保持心情平和,以助「肅氣內收」。

霜降除了是氣溫的轉折,更是人體進入冬季養藏的起點。

此時若能及早調整作息與飲食,補足身體的陽氣與津液,便能夠幫助接下來的冬天減少感冒、減緩憂鬱和疲倦。

#節氣養生 #霜降 #皮膚癢 #皮膚炎 #咳嗽 #乾癢 #疲倦感

提醒您:10/14(二)早上張醫師休診當日午、晚診 正常看診
10/10/2025

提醒您:10/14(二)早上張醫師休診
當日午、晚診 正常看診

[ 十月看診及醫師休假公告 ]10/6(一)中秋節 全日休診10/10(五)雙十連假全日休診10/11(六)雙十連假全日休診10/27(一)全日休診❗️📣醫師休假公告:10/14(二)早:張醫師休診10/25(六)-10/28(二):許醫師...
01/10/2025

[ 十月看診及醫師休假公告 ]

10/6(一)中秋節 全日休診

10/10(五)雙十連假全日休診

10/11(六)雙十連假全日休診

10/27(一)全日休診❗️

📣醫師休假公告:
10/14(二)早:張醫師休診
10/25(六)-10/28(二):許醫師休診

(其他醫師皆正常看診)
造成不便之處,尚請見諒。

丞水中醫全體同仁預祝您 佳節愉快🌕

[ 24節氣:秋分 ]秋分養生:平衡陰陽,收斂養肺的好時機秋分一到,白天與黑夜各半,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大自然進入一個陰陽平衡的轉折點。對中醫來說,秋分正是由夏轉秋的重要節氣,此時養生若把握得宜,不僅能預防秋季乾燥、感冒與過敏,還能為冬季的...
23/09/2025

[ 24節氣:秋分 ]

秋分養生:平衡陰陽,收斂養肺的好時機

秋分一到,白天與黑夜各半,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大自然進入一個陰陽平衡的轉折點。

對中醫來說,秋分正是由夏轉秋的重要節氣,此時養生若把握得宜,不僅能預防秋季乾燥、感冒與過敏,還能為冬季的健康打好基礎。

🟨秋分時節的身體變化:

✅燥邪當令:空氣轉乾,人容易出現皮膚乾癢、口乾舌燥、便秘、乾咳。

✅情緒易波動:秋氣屬「收」,若陰陽調和不佳,容易憂鬱、失眠或心情低落。

✅免疫力轉弱:季節交替,呼吸道疾病、過敏與腸胃不適容易出現。

🟨養生原則:潤燥養肺、平補陰陽

✅飲食調養
▪️潤燥生津:可吃白色食材,如百合、蓮藕、白木耳、梨子、銀耳湯,能滋陰潤肺、止咳化痰。

▪️適度補氣:黃耆、山藥、紅棗等幫助強健脾胃,提升免疫力。

▪️少辛增酸:減少辣椒、薑、蒜,適度食用葡萄、山楂等,有助收斂肺氣,避免津液過度耗散。

✅起居調理
▪️早睡早起:與自然節律相應,避免熬夜而損陰傷精。

▪️適度運動:太極、慢跑、伸展運動,避免大汗淋漓,以「養陰」為主。

▪️潤膚護膚:秋燥易損皮毛,可使用芝麻油、杏仁油按摩,幫助皮膚保濕。

✅心神養護
▪️收斂情志:避免過度悲傷,保持內心平靜。

▪️靜心養肺:每天5分鐘深呼吸,吸氣入肺、呼氣帶出濁氣,既能調整情緒,也有助肺氣充盈。

秋分🍁是「陰陽平分」的節氣,正是調整身心、收斂養藏的最佳時刻。
把握潤肺、防燥、養心神的養生原則,讓我們能以更充沛的元氣迎接秋冬。

#秋分 #中醫養生 #丞水中醫 #潤肺 #皮膚乾癢 #異位性皮膚炎 #汗皰疹 #蕁麻疹 #便秘 #口乾 #咳嗽

[ 24節氣:白露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白露,即清晨草木上凝結成的白色水珠,是二十四節氣中由熱轉涼的重要節點。此時晝夜溫差漸大,正是暑熱漸退、涼意漸深的時節,天氣逐漸乾燥涼爽。白露之時應注重「養陰潤肺,健脾護胃」。對於正值生長發育...
07/09/2025

[ 24節氣:白露 ]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白露,即清晨草木上凝結成的白色水珠,是二十四節氣中由熱轉涼的重要節點。

此時晝夜溫差漸大,正是暑熱漸退、涼意漸深的時節,天氣逐漸乾燥涼爽。

白露之時應注重「養陰潤肺,健脾護胃」。

對於正值生長發育的青少年而言,白露時節也是 #轉骨 🙆‍♂️的重要時機。

所謂「轉骨」,並非單純補鈣或長高,而是指在節氣交替、氣機轉化之際,藉由中藥與飲食調和臟腑功能,幫助脾胃吸收、肝腎養精氣,進而促進骨骼與筋脈的健全發育。

|燥邪漸盛,最易傷肺|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通於秋氣」,肺氣若受傷,容易出現咳嗽、喉嚨乾癢、鼻乾出血、皮膚乾裂等症狀。
同時,氣候由熱轉寒,若未注意保暖,還容易引動關節痠痛或舊疾復發,在此時更需積極處理筋骨問題。

此時的養生原則可參考以下幾點:

✅潤肺防燥
飲食視體質宜選潤肺生津之品,如梨子、百合、銀耳、蜂蜜、芝麻等。

✅健脾養胃
秋季脾胃功能若虛弱,則津液不足,更易加重燥邪影響。
可適量食用山藥、蓮子、芡實、南瓜等,幫助脾胃運化。

✅溫和進補
白露後正值「秋補」的好時機,可根據體質適度食補,如氣虛者可入黃耆、黨參煮湯;陰虛者可加枸杞、沙參以養陰,讓醫師為您候脈,更能夠確認體質。

✅情緒調養
秋季對應五行之「肺」,情志上主悲傷,易感傷秋。此時宜多接觸陽光與戶外活動,保持心情愉悅,以防「秋悲」耗傷肺氣。

白露一過,夜長日短,此時是秋季養生的重要節點,若能順應節氣,適時飲食調養、調整作息,不僅能增強抵抗力,對正值發育期的孩子,更能奠定「轉骨」與成長的良好基礎;並能在秋冬來臨前鞏固正氣,增強體質,少生疾病。

#養生 #丞水中醫 #白露 #轉骨 #24節氣

[ 九月看診及醫師休假公告 ]9/17(三)戴醫師休診✅午診:張醫師代診❗️其他醫師正常看診9/27(六)、9/30(二)張醫師休診❗️其他醫師正常看診造成不便之處,尚請見諒。
04/09/2025

[ 九月看診及醫師休假公告 ]

9/17(三)戴醫師休診
✅午診:張醫師代診
❗️其他醫師正常看診

9/27(六)、9/30(二)張醫師休診
❗️其他醫師正常看診

造成不便之處,尚請見諒。

[ 24節氣:處暑 ]「暑氣漸消,養生宜調陰護胃。」處暑,意指「暑氣至此而止」。此時高溫漸退,早晚已有涼意,但秋老虎餘熱仍在,晝夜溫差加大。這時屬於「陰陽轉換」的時節,養生重點在於祛暑濕、養陰潤燥、健脾護胃。🟨飲食養陰,避免辛燥此時氣候轉乾...
23/08/2025

[ 24節氣:處暑 ]

「暑氣漸消,養生宜調陰護胃。」

處暑,意指「暑氣至此而止」。
此時高溫漸退,早晚已有涼意,但秋老虎餘熱仍在,晝夜溫差加大。這時屬於「陰陽轉換」的時節,養生重點在於祛暑濕、養陰潤燥、健脾護胃。

🟨飲食養陰,避免辛燥
此時氣候轉乾,易傷津耗液,平人可適量食用梨、百合、蓮藕、銀耳等滋陰潤燥食物,並忌食過多辛辣燥烈,以免助火傷陰。

🟨健脾祛濕,防秋乏
因暑濕未盡,脾胃易受影響,山藥、白扁豆、薏仁等是此時的好食材,或以陳皮、生薑入湯,健脾化濕,但仍須依體質狀況作調整。

🟨早晚添衣,防感冒
早晚氣溫漸涼,注意肩頸與腹部保暖,避免受寒引起腹瀉或呼吸道不適。

🟨調養作息,順應節律
夜間宜早睡,即使無法在九點半入睡,也建議在11點前進入深層睡眠,以養陰護肝;晨間可適度運動及伸展,有助氣血流暢。

處暑之養,不在大補,而在順應陰陽轉化、扶助正氣。養陰而不膩,祛濕而不燥,便能安度暑盡秋來的時節變化喔。

#處暑 #養生 #24節氣 #丞水中醫

[ 8/13(三)全日休診 ]依照高雄市政府停班課公告同時考量安全因素❗️明天診所全日休診❗️原有預約將會陸續為您更改時間感謝您的等候如有不便,尚請見諒敬請留意您的安全!
12/08/2025

[ 8/13(三)全日休診 ]
依照高雄市政府停班課公告
同時考量安全因素

❗️明天診所全日休診❗️

原有預約將會陸續為您更改時間
感謝您的等候

如有不便,尚請見諒
敬請留意您的安全!

[ 24節氣:立秋養生 ]「秋氣燥,養收為本」—立秋是養生節奏調整的重要轉折點。此時,代表著炎熱的夏季逐漸走向涼爽的秋季,雖然「立秋」之名象徵秋天的開始,但在台灣,這時期仍常是「秋老虎」發威、暑氣未歇的時候。立秋時節的養生之道為順應節氣,安...
07/08/2025

[ 24節氣:立秋養生 ]

「秋氣燥,養收為本」—立秋是養生節奏調整的重要轉折點。

此時,代表著炎熱的夏季逐漸走向涼爽的秋季,雖然「立秋」之名象徵秋天的開始,但在台灣,這時期仍常是「秋老虎」發威、暑氣未歇的時候。

立秋時節的養生之道為順應節氣,安養身心:

🟨順應「收斂」的節氣特性

在中醫五行中,秋屬金,主肺。
而肺主氣、司呼吸,最怕燥邪。
因此,此時應避免過度出汗、晚睡、或過度消耗陽氣。宜早睡早起、保持內心平靜,順應自然界「萬物收斂」的趨勢,讓身體進入由動轉靜的節奏。

🟨飲食調養重「養肺潤燥」

立秋之後,天氣開始轉乾燥,容易引發皮膚乾癢、咽喉乾痛、乾咳等「秋燥」症狀。
此時飲食宜清潤、滋陰、生津。可適量食用如:白木耳、百合、梨子、蓮藕、芝麻、杏仁等具有潤肺止咳作用的食材,不過仍須視個人體質、不宜過量。

🟨避免「寒從口入」

雖然氣溫仍高,但立秋之後早晚溫差逐漸變大,脾胃容易受寒。
中醫有「秋不食寒」之說,應避免過量冷飲、冰品,以免傷及脾陽,導致胃腸疾病或者疲倦乏力。

🟨適度運動,緩調陰陽

立秋之後,運動可選擇輕柔、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太極等,以不出大汗為宜。如此可助於氣血運行、強健肺氣,同時又不至於耗傷陰液。

立秋是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關鍵時節,養生之道在於順應「養收潤燥」原則。從作息、飲食、運動與情志上細細調整,便能為秋冬養生打下良好基礎。

#立秋 #養生 #中醫 #食補 #運動

[ 7/29(二)全日休診 ]依照高雄市政府停班課公告同時考量安全因素❗️明天診所全日休診❗️原有預約將會陸續為您更改時間感謝您的等候如有不便,尚請見諒敬請留意您的安全!
28/07/2025

[ 7/29(二)全日休診 ]
依照高雄市政府停班課公告
同時考量安全因素

❗️明天診所全日休診❗️

原有預約將會陸續為您更改時間
感謝您的等候

如有不便,尚請見諒
敬請留意您的安全!

Address

鼓山區文忠路24號
Kaohsiu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4:00 - 20:30
Tuesday 09:30 - 12:30
14:00 - 20:30
Wednesday 09:30 - 12:30
14:00 - 20:30
Thursday 09:30 - 12:30
14:00 - 20:30
Friday 09:30 - 12:30
14:00 - 20:30
Saturday 09:30 - 12:30

Telephone

+88675228001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丞水中醫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