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2025
😱新生兒發燒,皮膚出現小水泡,一定要立刻就醫,千萬不要拖延!
18 天大的小女嬰因為發燒被家人帶來急診。入院後沒多久,護理師發現她出現抽筋。當我查房時,注意到她嘴角有幾顆細小的水泡(如圖),心裡立刻一驚——這可能不是單純的感染。當下馬上安排腰椎穿刺,並立即投與抗病毒治療(Acyclovir),爭取每一分每一秒。
果不其然,幾天後脊髓液檢驗結果出來,確定是皰疹病毒感染(Herpes simplex virus, HSV)。經過 21天的治療後,雖然寶寶的腦部影像雖仍有些許異常、手臂活動略差,但在數個月後回診時,持續康復。
那一刻,真心慶幸家屬有及早帶寶寶來就醫,而我們也沒有浪費任何時間。因為皰疹性腦膜炎若沒有及時治療,死亡率極高,倖存者也可能留下神經發展遲緩、聽力損傷或肢體功能障礙。
溫馨提醒:
皰疹性腦膜炎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疾病。
看似一點小水泡,背後可能是危及生命的感染。
若寶寶在出生 3 週內 有發燒、嗜睡、抽筋等症狀,請立即就醫,不要觀望
如何預防
👉孕婦若有生殖器皰疹,生產時請務必告知醫師,必要時可考慮剖腹產。
✋家人若有口唇皰疹(唇泡),請勿親吻新生兒或共用餐具。
什麼是「皰疹性腦膜炎」?
皰疹性腦膜炎是由 單純皰疹病毒(HSV-1 或 HSV-2) 引起的腦膜與腦部感染。
感染來源
• 多數新生兒在出生時經由產道感染(母親有生殖器皰疹)。
• 少數是出生後被有口唇皰疹(唇泡)的成人接觸或親吻而感染。
病毒一旦進入體內,可能迅速侵犯中樞神經,引發:
• 發燒
• 嗜睡、不吃奶
• 抽筋(癲癇)
• 頭頂囟門鼓起
• 皮膚出現小水泡
治療與追蹤
• 立即給予 靜脈注射抗病毒藥物(Acyclovir),療程約 21 天。
• 治療後須再服用抗病毒藥數月,以預防復發並保護腦部發展。
• 定期追蹤腦部影像與發展狀況,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 早一步懷疑,就可能救回一個孩子。
#新生兒發燒 #皰疹病毒 #皰疹性腦膜炎 #醫師衛教 #兒科醫師提醒 #不可拖延 #新手爸媽須知 #嬰兒健康 #預防重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