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洗腎-裕禾聯合診所-血液透析中心

高雄洗腎-裕禾聯合診所-血液透析中心 裕禾聯合診所附設血液透析中心,提供高雄高品質血液透析服務,並設有健? 提供接送服務

🦵 惱人的水腫:連川普都逃不掉79 歲的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又登上新聞頭條——這次不是政治風波,也不是社群媒體發言,而是因為 他腳腫了。診斷結果: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這是一種非常常見、卻常被忽略的健康問題。連地球最有權勢的人,也擋不住靜脈瓣膜鬆...
05/09/2025

🦵 惱人的水腫:連川普都逃不掉
79 歲的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又登上新聞頭條——
這次不是政治風波,也不是社群媒體發言,
而是因為 他腳腫了。

診斷結果: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這是一種非常常見、卻常被忽略的健康問題。
連地球最有權勢的人,也擋不住靜脈瓣膜鬆弛的命運。

📌 水腫背後的「原因排行榜」
🥇 第一名: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靜脈瓣膜關不緊,血液回不去心臟,液體就卡在腳踝。
危險因子:年紀大、久坐久站、靜脈曲張、深部靜脈血栓病史。
改善方法:抬腳、穿彈性襪、多走動。

🥈 第二名:藥物副作用
有些藥會讓你變成「腳腫人」:

降血壓藥(鈣離子阻斷劑,例如 amlodipine)

降血糖藥(pioglitazone)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

類固醇

🥉 第三名:肥胖與活動量低
久坐+脂肪過多 → 靜脈壓力高 → 水分難回流 → 腳腫默默找上門。

第四名:內臟病警訊
有時水腫是內臟在求救:

心衰竭

腎衰竭 / 腎病症候群

肝硬化
這類水腫往往是全身性,抬腳也沒用。

第五名:其他原因
感染、過敏

營養不良

腫瘤壓迫淋巴或靜脈

內分泌異常(甲狀腺低下、庫欣氏症候群)

🚨 水腫的「不對稱警訊」
如果只腫一隻腳或一隻手,要特別小心:

淋巴水腫

急性深部靜脈血栓

蜂窩組織炎

腫瘤壓迫
這些問題不是穿襪子或泡溫水就能解決的。

💬 總結:別小看水腫
水腫可能是一封來自血管、心臟、腎臟或肝臟的「求救信」。
就算你是川普,也不能忽視腫脹的腳踝。
身體在說話的時候,記得聽一聽。

👴 老男人的難言之隱:下泌尿道症狀(LUTS)美國詩人謝爾·希爾弗斯坦曾寫過一個故事:小男孩說:「我會尿濕褲子。」老人笑著說:「我也會。」雖然幽默,但其實很多男性上了年紀後,真的會遇到「下泌尿道症狀」的困擾。📊 多常見?50~70歲以上男性...
29/08/2025

👴 老男人的難言之隱:下泌尿道症狀(LUTS)
美國詩人謝爾·希爾弗斯坦曾寫過一個故事:
小男孩說:「我會尿濕褲子。」
老人笑著說:「我也會。」
雖然幽默,但其實很多男性上了年紀後,真的會遇到「下泌尿道症狀」的困擾。

📊 多常見?
50~70歲以上男性,約有 40~70% 會出現下泌尿道症狀,而且年紀越大越常見。

🚻 常見症狀
儲尿問題:頻尿、急尿、尿失禁、夜尿

排尿問題:尿不順、尿線細弱、尿斷斷續續、尿完還覺得沒排乾淨

警訊症狀(要小心泌尿道感染):排尿疼痛、膀胱痛

🔍 常見原因
多數:良性前列腺肥大、過動膀胱、泌尿道感染

少數:慢性前列腺炎、膀胱結石、神經性膀胱

🩺 醫生怎麼評估?
問症狀、觸診前列腺(直腸指診)

驗尿(白血球、尿硝酸鹽)

腎功能檢查、PSA(前列腺特異抗原,依個人狀況決定)

測尿流速、膀胱餘尿、超音波

尿液培養(可確診感染,但陰性不能完全排除)

💡 日常保養
飲食

每天水分不超過 2000ml

減少咖啡、茶、可樂、酒精、辛辣食物

睡前2小時少喝水

生活習慣

定時排尿(2~3小時一次)

忍尿訓練(逐步延長間隔,但不要憋太久)

睡前先排尿

雙重排尿:尿完等30秒~1分鐘,再試一次

坐姿排尿

預防便祕(高纖飲食、規律排便)

運動---最重要

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

每天2~3次「凱格爾運動」:收縮肛門與會陰肌5秒,放鬆5秒,重複10次

💊 治療方式
藥物

良性前列腺肥大:tamsulosin、dutasteride

過動膀胱:mirabegron、抗膽鹼藥(副作用較多)

門診治療

水蒸氣熱療、經尿道微波熱療、攝護腺動脈栓塞

手術

經尿道前列腺刮除術

雷射手術

👨‍⚕ 小提醒
下泌尿道症狀雖然不致命,但會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是泌尿道感染或其他疾病的警訊。
有症狀時,別害羞,找泌尿科醫師檢查,比忍著好得多。

如何預防失智?!最近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的消息震撼全國。衛福部發現台灣社區 65 歲以上長者有 8% 罹患失智症,其中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多,其次是血管性失智症。失智症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判斷力減退、性格改變、情緒行為異常(妄想、幻覺...
15/08/2025

如何預防失智?!

最近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的消息震撼全國。

衛福部發現台灣社區 65 歲以上長者有 8% 罹患失智症,其中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多,其次是血管性失智症。

失智症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判斷力減退、性格改變、情緒行為異常(妄想、幻覺、憂鬱)、語言溝通與閱讀障礙、定向感(時間、地點、人物)異常、處理日常熟悉的事物出現困難、做事失去主動性、對於抽象的觀念出現問題、物品錯置等。

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是遺傳、年老、低教育程度、聽力異常、視力異常、不運動、抽煙、過量喝酒、肥胖、高血壓、高血脂、憂鬱症、社會隔離、空氣污染、腦部外傷等。

幸好約40%的失智症與生活習慣有關,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發生。

1. 心血管健康:控制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維持健康體重,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

2. MIND飲食,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多吃家禽、魚類、蔬菜、莓果、豆類、堅果、全穀、橄欖油,限制紅肉、奶油、起司、甜食、油炸、速食食品。

3. 運動:每週至少進行 150 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並加入阻力訓練。高強度間歇訓練和需要隨時反應調整動作的運動,如網球、桌球和跳舞,對大腦特別有益。

4.終身學習:不斷接受新刺激,學習新技能,如語言、樂器或策略性桌遊等。

5. 保持社交活躍:避免社交孤立,多與親友聯繫,參加社區活動或當志工。

6. 處理視力和聽力損失:及早檢查和治療。

7. 睡眠:積極處理失眠和睡眠呼吸中止症。

8. 心理健康:治療憂鬱症。

9. 生活習慣:戒菸和限制飲酒。

10. 預防頭部外傷:騎車時戴安全帽,注意居家環境安全以預防跌倒。

總之,通過管理好心血管健康、採取健康的飲食模式、規律運動、保持大腦活躍和社交連接,以及注意聽力、睡眠和心理健康,我們有機會將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40%。即使有家族遺傳風險,努力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能夠帶來改變。

拜登總統的新聞讓大家開始關心「老男人」的難言之隱——攝護腺癌!👴🩺👨‍⚕️💪 什麼是攝護腺癌?攝護腺是男生獨有的器官,就在膀胱下面,包著尿道。就像樹木會長大,攝護腺也會隨著年紀變大(這叫攝護腺肥大)。但有時候,這裡也會冒出壞細胞,變成攝護腺...
27/06/2025

拜登總統的新聞讓大家開始關心「老男人」的難言之隱——攝護腺癌!👴🩺👨‍⚕️
💪 什麼是攝護腺癌?
攝護腺是男生獨有的器官,就在膀胱下面,包著尿道。就像樹木會長大,攝護腺也會隨著年紀變大(這叫攝護腺肥大)。但有時候,這裡也會冒出壞細胞,變成攝護腺癌。
在台灣,攝護腺癌是男性第三常見的癌症,而且不少人在發現的時候已經比較晚期了。平均確診年齡是 73 歲,所以多半是長輩要注意的問題。
😥 身體會發出什麼警訊?
初期攝護腺癌通常很安靜,症狀不太明顯,常常跟攝護腺肥大搞混。大家可以留意這些排尿問題:
* 小便變細、斷斷續續 🚿
* 晚上跑廁所好幾次 🌙 (頻尿、夜尿)
* 突然很想尿,忍不住 🏃‍♂️ (急尿)
* 尿尿不太順利,或是會痛 😓 (排尿困難或疼痛)
* 總覺得尿不乾淨,甚至會漏尿 💧
如果癌細胞跑到骨頭,可能會覺得骨頭酸痛,體重莫名下降,身體比較虛弱。
🤔 哪些人要特別注意?
這些朋友是攝護腺癌的高風險族群,要多留心:
* 年紀比較大(70歲以上)👴
* 家裡有人得過攝護腺癌(特別是爸爸或兄弟)👨‍👦‍👦
* 平常比較喜歡吃油膩的食物或紅肉 🥩🍟
* 有點肉肉的,又很少運動 🏋️‍♂️➡️🛋️
* 有抽菸習慣 🚬
* 比較常喝酒 🍻
* 曾經有慢性攝護腺發炎 🤕
❓ 要不要做 PSA 篩檢?
PSA 是一種抽血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攝護腺癌。不過,PSA 指數高不代表一定是癌症,有時候攝護腺肥大或發炎也會讓它升高,所以可能會出現「假警報」。
美國專家建議,50–69 歲的男性可以考慮做 PSA 檢查,但最好先跟醫生討論自己的情況和風險。

至於 70 歲以上的長輩,一般不建議常規篩檢,因為:
* PSA 檢查比較容易出現假陽性。
* 很多老人的攝護腺癌生長很慢,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影響健康。
* 切片或手術可能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像是影響性功能或造成漏尿。

💪 不同階段的治療方式
| 期別 | 治療方式 | 預後 |
|---|---|---|
| 第一期 | 觀察追蹤 | 接近正常壽命 |
| 第二期 | 手術、放療,可能搭配荷爾蒙治療 | 存活率很高 |
| 第三期 | 放療加上長期荷爾蒙抑制,有時會考慮手術 | 10 年存活率約 80% |
| 第四期 | 荷爾蒙抑制、標靶治療,可能搭配化療 | 轉移骨頭 5 年存活率約 35% |

⚠️ 小心「過度診斷」!
其實,很多比較年長的男性身體裡可能都有一些小小的攝護腺癌細胞,但它們很乖,一輩子都不會作怪,甚至要到過世後才被發現。這些「惰性攝護腺癌」不會影響壽命,但如果太積極檢查和治療,反而可能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出現手術後遺症。所以,要不要篩檢和治療,真的要看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預期壽命來決定。

🌟 未來的希望
除了傳統的治療方法,現在還有新的標靶放射治療,對晚期患者有幫助。骨轉移的病人也可以使用藥物來減緩骨質流失,減少疼痛和骨折的機會。
📝 重點整理
* 攝護腺癌好發於年長男性,但不是絕症。
* 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存活率越高。
* PSA 檢查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最好跟醫生討論。
* 要小心「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最重要的還是多關心自己和家中長輩的健康!如果有任何排尿問題或其他不適,記得趕快去看醫生喔!👨‍⚕️❤️

你的「超級管家」:腎臟的驚人超能力!你知道嗎?我們體內有個全年無休、默默付出的「超級管家」兼「環保專家」,它就是我們的腎臟!這對小小的器官每天都勤奮地工作,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腎臟到底有多厲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驚人超能力:🔄 平衡高手...
13/06/2025

你的「超級管家」:腎臟的驚人超能力!

你知道嗎?我們體內有個全年無休、默默付出的「超級管家」兼「環保專家」,它就是我們的腎臟!這對小小的器官每天都勤奮地工作,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腎臟到底有多厲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驚人超能力:

🔄 平衡高手:體內化學家!
腎臟就像一位精密的化學家,它負責維持我們體內的酸鹼值、水分,還有鈉、鉀、鈣、磷、鎂等各種重要離子的完美平衡。每天過濾大約 144 公升的血液(這水量幾乎可以裝滿一整個浴缸!),確保你的身體「內部海洋」始終維持在最佳狀態。

🧪 代謝助理:高效清道夫!
腎臟是肝臟的好幫手,協同處理醣類、脂肪、胺基酸、代謝產物,甚至是你吃下的藥物。它像個高效的清道夫,把體內的廢物通通清理出去,讓身體保持乾淨清爽。

🩸 壓力控管專員:血壓調節器!
想要血壓穩定?腎臟也扮演著關鍵角色!它會分泌腎素,並對其他血管活性荷爾蒙產生反應,精準調控你的血壓,讓你維持在健康的範圍內。

💪 紅血球製造教練:活力來源!
如果你常常覺得疲倦、臉色蒼白,可能跟紅血球不足有關。別擔心,腎臟會分泌紅血球生成素,刺激骨髓製造更多紅血球,讓你氣色紅潤、活力滿滿!

🦴 骨骼健康管理師:骨頭守護者!
除了上述功能,腎臟還能活化維生素D,幫助鈣和磷更好地被腸道吸收。這意味著你的骨骼可以保持強健,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總而言之,腎臟就像一個24小時全年無休的管家兼警衛團隊。一旦它開始「怠工」,我們的身體就可能陷入混亂,出現疲倦、水腫、高血壓、貧血,甚至骨病變等問題。

所以,好好愛護你的腎臟,就是守護自己的健康!你今天為你的腎臟做了什麼呢?留言跟我們分享吧!

#慢性腎臟病 #健康 #保健 #高雄腎臟科 #高雄洗腎 #顧進裕醫師 #劉士維醫師

23/05/2025

要活就要動

高齡78歲的鄭清榮,今天(20日)在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以2公尺成績奪下男子撐竿跳「75歲以上組」金牌,他說平時都有做重量訓量,並始終堅持一個理念:「能走、能跑,才不會進長照」

世狀運讓我們看見許多的可能,更應證醫師為什麼都跟病人說要運動,要運動,生活品質才會提高台灣正邁向老年國家,這個活動更可以鼓勵不想動的族群,讓大家都看見運動的好處
20/05/2025

世狀運讓我們看見許多的可能,
更應證醫師為什麼都跟病人說要運動,
要運動,生活品質才會提高
台灣正邁向老年國家,
這個活動更可以鼓勵不想動的族群,
讓大家都看見運動的好處

🚨 你聽過「三多路」嗎?不是高雄那條三多路,而是糖尿病的經典症狀:多吃、多喝、多尿!😷 但你知道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根本沒住這條路上,因為他們毫無症狀!😶糖尿病就像個「沉默的殺手」🕵️‍♂️,平時潛伏不吭聲,一旦發作可能帶來: • 急性併發...
09/05/2025

🚨 你聽過「三多路」嗎?

不是高雄那條三多路,而是糖尿病的經典症狀:多吃、多喝、多尿!😷
但你知道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根本沒住這條路上,因為他們毫無症狀!😶
糖尿病就像個「沉默的殺手」🕵️‍♂️,平時潛伏不吭聲,一旦發作可能帶來:
• 急性併發症:如酮酸中毒、高血糖昏迷⚡
• 慢性併發症:中風、心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損傷、腎病,甚至足部潰瘍🩺

📋 你中了嗎? 只要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就可能被診斷為糖尿病:
• 空腹血糖 ≥126 mg/dL
• 飯後兩小時血糖 ≥200 mg/dL
• HbA1c ≥6.5%
• 隨機血糖 ≥200 mg/dL + 三多症狀

糖尿病有兩種類型,你是哪一種?🤔
1️⃣ 第一型糖尿病
• 常見於年輕人,但不限小孩!
• 胰島β細胞完全罷工,胰島素零供應,只能靠打胰島素治療💉。
2️⃣ 第二型糖尿病
• 佔九成以上,最常見!
• 胰島素阻抗+β細胞功能異常,與肥胖、飲食不健康、缺乏運動、遺傳有關🏃‍♂️🍔。

對抗糖尿病,開啟你的長期策略遊戲!🎮
1️⃣ 裝備:藥物大軍 💊
• Metformin:第一線神器,穩定血糖(腎功能差者慎用)。
• SGLT2抑制劑、GLP-1受體促效劑:保護心腎,還能減重!
• 其他輔助藥物:sulfonylurea、DPP4抑制劑、pioglitazone 等。
2️⃣ 技能:飲食+運動 🥗🏋️‍♀️
• 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快走、騎單車都行!)。
• 飲食六字訣:少油、少鹽、少糖,多蔬菜、多纖維、均衡。
• 肥胖者加碼減重,腰圍小一點,血糖穩一點!
3️⃣ 目標:控糖有成,併發症退散 🎯
• 飯前血糖

🎯 誰需要做癌症篩檢?你我都可能是關鍵的一份子!癌症連續數十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但你知道嗎?定期做癌症篩檢,有機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幅提升存活率!👀 快來看看你或家人是否符合以下篩檢條件:🫁 肺癌✅ 50–74 歲、有吸菸史(≥...
18/04/2025

🎯 誰需要做癌症篩檢?你我都可能是關鍵的一份子!

癌症連續數十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但你知道嗎?
定期做癌症篩檢,有機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幅提升存活率!

👀 快來看看你或家人是否符合以下篩檢條件:

🫁 肺癌
✅ 50–74 歲、有吸菸史(≥20包-年)者
✅ 有肺癌家族史者:男性45–74歲、女性40–74歲
📅 每2年1次 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LDCT)

💩 大腸癌
✅ 45–74 歲民眾,或40–44 歲有家族史者
📅 每2年1次 糞便潛血免疫檢查(FIT)

👄 口腔癌
✅ 30 歲以上有嚼檳榔習慣者
✅ 原住民18歲以上嚼檳榔者
📅 每2年1次 口腔黏膜檢查

🧴 膀胱癌
✅ 有抽菸、化學暴露、35歲以上無痛血尿等風險因子者
🩺 建議進行膀胱鏡、泌尿道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等檢查

🎀 乳癌
✅ 40–74 歲女性
📅 每2年1次 乳房X光攝影(乳房攝影檢查)

👩‍⚕️ 子宮頸癌
✅ 30 歲以上女性
📅 每3年1次 子宮頸抹片檢查
✅ 35、45、65 歲女性
📅 當年可免費做 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查一次

📣 別忘了!篩檢早一步,健康多一步!
幫自己也幫家人一起檢查看看是否符合條件,
預防勝於治療,現在就預約癌症篩檢,守護健康不遲疑💪

#裕禾診所 #癌症篩檢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全民健康 #預防醫學 #關心家人關心自己

美國總統川普的保健秘方!!!!你跟上了嗎?
14/04/2025

美國總統川普的保健秘方!!!!
你跟上了嗎?

🌟 運動的好處:讓你更健康、更快樂! 🌟你知道嗎?規律運動不只讓你活得更久,還能讓你活得更好!它能幫助預防慢性病、穩定情緒、增強體能,讓你每天都精神飽滿、充滿活力 💪🏃‍♀️ 運動的五大健康效益1️⃣ 延長壽命、提升生活品質:降低死亡率,讓...
11/04/2025

🌟 運動的好處:讓你更健康、更快樂! 🌟

你知道嗎?規律運動不只讓你活得更久,還能讓你活得更好!
它能幫助預防慢性病、穩定情緒、增強體能,讓你每天都精神飽滿、充滿活力 💪

🏃‍♀️ 運動的五大健康效益
1️⃣ 延長壽命、提升生活品質:降低死亡率,讓日常活動更輕鬆不費力。
2️⃣ 促進心理健康:減少焦慮與憂鬱,改善睡眠品質。
3️⃣ 預防慢性病與其併發症: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癌症、慢性腎臟病等。
4️⃣ 提升體適能:增強心肺、肌力、柔軟度和平衡感,減少跌倒風險。
5️⃣ 促進大腦健康:提升記憶力、降低失智症風險。

🔥 四大類必練運動類型(記得運動前後要暖身與收操5-10分鐘,運動時避免憋氣喔):

🏃‍♂️ 有氧運動(快走、跑步、游泳、跳繩)
✅ 增強心肺耐力、燃脂、降低糖尿病與心血管病風險

🏋️ 阻力訓練(重量訓練、深蹲、伏地挺身)
✅ 增肌、強骨、提升代謝、預防肌少症

🧘 柔軟度與伸展(瑜珈、動態/靜態伸展)
✅ 改善柔軟度、減少僵硬、預防運動傷害

⚖️ 敏捷和平衡訓練(單腳站、敏捷梯)
✅ 增加身體控制力,降低跌倒風險

📏 中等強度運動怎麼判斷?
👉 使用「最大心率=220-年齡」的50~70%,
若運動時有點喘但還能講話,就對了!
✅ 推薦運動:快走、慢跑、爬樓梯、游泳、健身房器材、騎車、跳舞、打網球雙打等。

🚀 想開始運動?從這裡開始!
✔ 每週累積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每天30分鐘)
✔ 循序漸進,從輕度開始,避免運動傷害
✔ 混合不同運動類型,讓身體均衡發展
✔ 最重要的是:找到你喜歡的運動,才能持之以恆!

❤️ 運動是最天然的健康處方!
從今天開始動起來,為自己打造更健康、更精彩的人生 🌈

#裕禾診所 #健康生活 #規律運動 #動起來 #預防慢性病 #快樂每一天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從現在開始為你的「骨本」存款!骨質疏鬆症讓骨頭變脆弱,容易骨折,尤其在50歲以上,每5位男性就有1位、每2位女性就有1位受影響。第一次骨折後,一半的人還會再發生第二次!髖部骨折可能導致失能或併發症,脊椎壓迫性骨折則會造成...
28/03/2025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從現在開始為你的「骨本」存款!
骨質疏鬆症讓骨頭變脆弱,容易骨折,尤其在50歲以上,每5位男性就有1位、每2位女性就有1位受影響。第一次骨折後,一半的人還會再發生第二次!髖部骨折可能導致失能或併發症,脊椎壓迫性骨折則會造成駝背、身高變矮,甚至長期疼痛。這些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誰容易得骨質疏鬆症?
• 停經後女性
• 老年人
• 不愛運動的人
• 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不足
• 抽菸或喝酒過量
• 長期使用類固醇、抗癲癇藥等
• 有家族病史
•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甲狀腺或腎臟疾病)
如何預防?4招幫你守住骨健康!
1 均衡飲食,補鈣又補D
◦ 鈣:每天1000-1200mg(多吃乳製品、魚類、深綠色蔬菜、豆類、堅果)
◦ 維生素D:每天800-1000IU(曬太陽、吃魚或蛋黃)
2 動起來,強化骨骼
◦ 負重運動:快走、爬樓梯、跳繩
◦ 肌力訓練:重量訓練、瑜伽、太極
3 遠離危險因子
◦ 戒菸、少喝酒、別喝太多咖啡
◦ 避免長期用藥影響骨質(記得跟醫生討論)
4 定期檢查
◦ 老人或有慢性病的朋友,問問醫生是否需要骨密度篩檢
家中防跌小撇步
浴室加裝防滑墊、扶手,減少跌倒風險,讓骨頭少點壓力!
需要治療?這些選項可以跟醫生聊聊
• 補充鈣與維生素D(別過量)
• 雙磷酸鹽類(如福善美、骨力強,注意口腔衛生)
• 保骼麗(每半年注射一次)
• 副甲狀腺素(每天注射,限24個月)
• 益穩挺(停經後婦女每月注射,最多1年)
• 雌激素類似物(適合停經後女性)
結論
骨質疏鬆影響深遠,但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良好生活習慣,再加上醫療諮詢,就能有效預防骨折風險。別等到骨頭出問題才後悔,現在就開始為你的「骨本」存款,未來才能走得穩、活得健康!
💪 你今天為骨頭做了什麼?留言分享你的健康秘訣吧!

Address

前鎮區南天街125號
Kaohsiung
80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高雄洗腎-裕禾聯合診所-血液透析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高雄洗腎-裕禾聯合診所-血液透析中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