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0/2025
手護健康理念之一的:「 #國際化」,從來都不只是說說而已。
從有科學依據的健康照護給予到與國際醫學先驅接軌,一直都是我們努力為大家帶來的實力靠山💪
#工作遊記
#國際交流
🍀能有機會來到世界排名第二的醫療體系Cleveland Clinic整形外科跟診Prof. Wei F. Chen及參訪交流,也是一場緣份🙏
👀我始終認為多方了解不同專業甚至不同國家在淋巴水腫健康照護介入模式、資訊給予及發展思維,對於在台灣嘗試整合網絡的我們極爲有意義。
首先當然是要很清楚目前台灣的狀況,才能在吸收其它人做得好的地方、了解其它人受限制的地方之後,根據台灣需求及文化發展出自己的照護與教育模式。
而「 #文化」是事物發展的基礎,「 #人」是最重要的中心角色。在真實接觸多個國家的第一線健康照護之後,我深刻的體會的這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能有機會到世界各個淋巴醫學領頭單位走看,小女子真心感激不盡所有人的鼓勵和老天爺的安排🙏
=
一天半之內我們看了超過20個約診,其中包括四個國際個案。種類繁多讓我的腦內啡和腎上腺素大爆發💥
但凡先天性淋巴水腫(成年或幼童)、脂肪型淋巴水腫(超多)、疑似藥物成癮引發皮膚問題手術後不明頭臉部淋巴水腫(超震撼)、癌症相關淋巴水腫(突然覺得很正常😂)、癌症術後尚未發生淋巴水腫來做預防諮詢、Telehealth遠端醫療問診或追蹤,以及現在最前端的🧠阿茲海默症頭頸部LVA手術諮詢。
在診間,醫師不只有說明手術的執行方式,更多時間則是根據個案檢查報告分析手術的適當時機?教導個案如何判斷身體是否在合適的狀態?指引個案手術前如何讓自己的身體準備到最好的狀態?手術後要怎麼觀察與照顧身體變化?手術後的壓力介入選擇建議以及轉介/要求個案前往預約合適的淋巴水腫治療師。
=
🤓我承認我是個對個案要求很嚴格的淋巴水腫治療師,我希望大家對於淋巴醫學的解剖生理機轉觀念要正確,才有機會用對的方式照顧自己、延續保守照護的成效並持續進步。
我們要科學點,才更有機會利用try and error去找到屬於自己的照護方針。
這次的跟診完全讓我折服的就是醫師給予的衛教、建議、直接指出個案做不確實的地方等等,都跟我的做法與觀念是一致的!👍👏
然而這樣的資訊給予絕對不是要取代淋巴水腫治療師,反而是讓淋巴水腫治療師可以更容易接續衛教、指引和在更細部的地方協助個案。
簡單來說,就是一場完美的團隊合作teamwork!在術後,醫師將球好好傳給淋巴水腫治療師,而不是「把球亂丟」或「丟火球」,或更糟的是「不傳球」。
🌈在國際上,collaberation跨專業合作是淋巴疾病絕對需要踏實發展的模式。
=
👉來看看本週門診最讚的LVA術後個案就是完全按照醫囑照顧自己的個案🌟:
➡️ 個案在術前將自己的身體狀況準備到醫師的要求
➡️ 術後醫師給予壓力衣物的初步建議
➡️ 找到(或轉介)合適的淋巴水腫治療師
➡️ 根據治療師給予的個人處方找到合適的壓力衣物、認真穿戴、運動、規律接受徒手照護
➡️ 一年後回診整形外科檢查報告很棒,受到醫師大大稱讚👏!
➡️ 個案很興奮的想再次預約手術,但醫師直接給予建議:「暫緩思考手術,保守介入狀況很好,建議繼續維持、與治療師好好配合。」
=
「 #我建議你先暫緩想做手術的想法。」這句話大概在這兩天的諮詢門診中出現超過十次。
有人感到驚訝嗎?
關於這件事,我想另外再找時間來聊,但今天還是想先讓大家知道:
😌「 #以個案為中心」的醫療或健康照護介入,真的是說比做簡單,但若能夠真正真心做到的話,我相信無論在哪個領域發展,最終都能獲得極好的自我成就感與個案回饋。
=
如果要很仔細的分享,我覺得我可能會打個十篇文章。但我想接下來就讓我們手護團隊跟淋巴水腫教育學會慢慢讓大家看見我們將理想推展出去,比起紙上談兵,我更想讓大家真正被照顧到、在淋巴疾病的世界中不再迷惘。
另外也非常希望之後可以再來一次,待久一點、看看最新的手術、跑多一點院區去看看更多團隊合作的細節☺️(Cleveland Clinic佔地約42個街區,下次要去復健中心聽說要坐公車😂)
📷圖說:Cleveland Clinic的理念是以「個案」為中心,因此個案是在專屬自己(有對外窗景)的診療室等待醫師,而不是一堆個案擠在等候區輪流去看醫師。
2025.10.30 孟婷 於 🇺🇸參訪之路上回憶中
手護健康管理物理治療顧問 Lymph Care Physiotherapy & Wellness Center
手護健康運動中心 We Care Fitness & Wellness Center
手護健康學苑 Lymph Care Academy
台灣淋巴水腫教育學會-籌備處 Taiwan Lymph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