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健康中心76診

乳房健康中心76診 為讓乳房疾病患者有更隱密及便利的看診環境,高雄榮總成立乳房健康中心-乳房影像門診 乳癌診斷 全國第一

2019/11/21 最新乳房門診資料
21/11/2019

2019/11/21 最新乳房門診資料

品質肯定
26/06/2019

品質肯定

15/01/2019

愛它就要照顧它~談婦女對乳癌應有的認知

護理長 陳柑伴

  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徵,不僅扮演哺乳的天職,更是漫妙身材的象徵,在完整的身體心像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這麼重要的角色一但得病,而且得的是令人花容失色的癌症時,不管已婚或未婚婦女總是會採取逃避、隱瞞等否認行為,或是產生罪惡感,也因此不敢面對正確的醫療。求醫的方式可能會採取生機飲食、服用草藥、民俗療法等,甚至無怨無悔的自行換藥,可長達1~2年。接觸乳癌患者5年餘,思考女性同胞的這些退縮行為,基本問題還是對乳癌的認識不夠。所以藉著本文將乳癌作個深入淺出的介紹,期望能有益大眾。

壹、乳癌是婦女常見的癌症,排名台灣女性同胞癌症的第二位。
貳、罹患乳癌並非作姦犯科,也非觸犯鬼神,更與上天不公平沒有關係,但與以下的危險因子有很大的相關性:
一、高危險群
(一)側乳房得過癌症

(二)家族史:若有血緣關係的祖母、母親、姨媽、姊妹、女兒等患過乳癌則罹患率高於一般婦女,其特性是常在年輕時就發病,而且容易兩側乳房發病。

(三)乳房切片有不正常增生。

二、次高危險群
(一)第一胎生育在30歲以後

(二)未曾生育

(三)停經後肥胖

(四)胸部大量照射放射線

三、略高危險群
(一)中量飲酒

(二)初經於12歲以前來臨

(三)55歲以後停經

四、可能之危險因子
(一)口服避孕藥

(二)更年期賀爾蒙補充

(三)進行高脂肪飲食者

參、常見的主訴及症狀
一、疼痛
二、摸到乳房硬塊
三、乳房皮膚發紅、凹陷、潰瘍、橘皮樣變化
四、乳頭有血樣分泌物
五、腋下淋巴結腫大

肆、預防重於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一、定期乳房自我檢查:
  20歲以上婦女每個月一次,在月經結束後1星期內進行乳房自我檢查(因此時乳房不會受到月經荷爾蒙影響而腫脹不適)。
  停經或懷孕婦女因沒有月經的週期性變化,則選定每個月固定的一天作自我檢查。

二、20~40歲婦女每3年由專業醫師檢查一次,40歲以上每半年一次。

三、慎重其事到醫院作乳房攝影。40至50歲1至2年一次,50歲以上每半年檢查一次。

伍、乳癌的治療
  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依病況的不同,再借重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賀爾蒙治療來預防復發。

陸、結語
  傳統性的乳房手術所留下的大疤痕及未見治癒性的治療,帶給婦女極大的恐懼。不過唯一對抗乳癌的方式,就是勇於面對,早期尋求合適自己的治療方式。而傳統的手術方法已被修正,日新月異的醫學已將手術方式改良,讓疤痕不再那麼恐怖。本院一般外科更是結合整形外科一併考慮到病人身體心像的復建問題,在乳房手術時也立即作了重建,如此可減少往後想再整形,多一次手術的痛苦,也使得術後不會有缺了一邊乳房的失落感。無論如何要呼籲婦女的仍是-別忘每月一次簡易的乳房自我檢查,得以發現無症狀的早期乳癌。

婦女應該知道的乳癌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葉名焮前言  最近幾年來,從林晏如、胡錦到楊思敏,這一連串的知名藝人罹患乳癌事件曝光後,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乳癌的可怕,這點可以從台灣各地乳房門診的病患激增看出。然而在這些新聞的背後,多數民眾只是一味地懼...
14/01/2019

婦女應該知道的乳癌

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葉名焮

前言
  最近幾年來,從林晏如、胡錦到楊思敏,這一連串的知名藝人罹患乳癌事件曝光後,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乳癌的可怕,這點可以從台灣各地乳房門診的病患激增看出。然而在這些新聞的背後,多數民眾只是一味地懼怕乳癌,實際上並不了解乳癌這種疾病的真相,以至於徒然形成眾多女性以及其家人的心理負擔,卻無助正常乳癌防治工作的推展。事實上,讓民眾知要比讓民眾怕更重要。

盛行率
  首先,讓數字說話,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台灣目前婦女罹患乳癌的盛行率是每十萬分之二十五至四十人,亦即大約每年每四千位婦女中就有一人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平均每年大概有二千五百名婦女被診斷出乳癌,大約有一千五百名婦女死於乳癌。這種罹患率僅次於子宮頸癌,佔台灣女性罹患癌症的第二位,但遠比西方國家之盛行率低( 如美國大約每九名婦女就有一名在一輩子中會被診斷出乳癌)。

什麼人容易得乳癌?
◎四十歲以上婦女(台灣乳癌病患平均年齡47歲)
◎家族罹患乳癌病史
◎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晚者
◎大於30歲生頭胎者
◎有上皮性非典型增生之良性乳房疾病者
◎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
◎曾經有一側乳癌患者
◎胸部大量放射線照射
◎停經後肥胖者
◎中度飲酒
◎飲食偏向高脂肪食物者

  以上是目前所知的乳癌危險預測,也是很多人很想了解的事情。但是很遺憾的是,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之乳癌患者並不具有任何以上所言之危險因子,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乳癌病患無法被預測,每一位婦女一生之中都有罹患乳癌的危險。

  另外服用女性荷爾蒙或避孕藥是否增加乳癌之危險,在臨床上仍有爭論;停經後是否補充女性荷爾蒙應與醫生充份討論後決定,並同時定期接受乳房檢查。

  乳癌的成因尚未被完全了解,目前研究指向細胞控制生長繁殖的基因病變。門診中經常遇見一些乳癌病患自哀自怨,彷彿罹患癌症是個人失德亦或報應所至,這實在是個很奇怪的想法。

乳癌的症狀
  臨床上,常有一些病患只要偶然摸到乳房內有硬塊就緊張得覺也睡不著、飯也吃不下,甚至於連遺書都交代好了。其實,絕大部份的乳房腫瘤是良性的,大家無需過度緊張,但是如果發現以下症狀則代表有惡性腫瘤的可能性,不可等閒視之,應儘快求診於乳房專科醫師。

無痛性乳房腫塊
◎乳頭異樣分泌物,尤其是帶血分泌物
◎不對稱乳頭凹陷
◎乳房局部凹陷或突出,外型改變
◎乳房皮膚有紅腫,潰爛或呈橘皮樣變化
◎乳頭及乳暈部份有濕疹樣脫屑
◎腋下淋巴腺腫大

  值得注意的是初期的乳癌是不會有任何症狀或身體的不適。換句話說,早期乳癌是不容易被發現的。以美國乳癌病患篩檢的經驗來看,近幾年來零期癌病患比率逐年增加,要歸功於婦女乳房篩檢工作普遍的成效,使許多腫瘤在用手還無法觸及前即被診斷出來。這並不是說自我檢查不重要,事實上,很多報告指出定期自我檢查可以降低乳癌診斷時的腫瘤大小,從而降低乳癌死亡率。

乳癌診斷
  每位婦女應該學習自我檢查乳房,停經前婦女在每次月經結束後一星期左右檢查一次,停經後及懷孕婦女則每月固定一天實施。乳房自我檢查應長期實施,不應偶一為之,如此方能清楚自己乳房的變化,對於異常之腫塊才能有所警覺。對於早期乳癌的發現,如同以上所言,必須靠臨床醫師的定期檢查及安排乳房X光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偵側出觸診無法發現的零期或第一期乳癌,才能降低死亡率,屬於高危險群的婦女應於30至35歲超接受檢查,必要時安排超音波檢查;四十歲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而後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查;五十歲後篩檢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原則上每年檢查一次。小於三十五歲或較年輕的婦女,因為乳房較為緻密,X光攝影不易判讀,應考慮以超音波檢查。對於可疑腫塊,有經驗的外科醫師經常進行細針抽吸檢查,開刀切片或經皮取腫瘤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以證實良性或惡性。醫學上的進步,陸續有新一代的儀器做影像學或切片上的檢查以提高診斷率,諸如核磁共振攝影,電腦輔助診斷超音波或X光攝影,立體定位乳房腫瘤切片器等等。提高警覺,早期就醫,定期檢查,是發現早期乳癌的不二法門。

總結
  目前醫學上尚未有預防乳癌之有效辦法。了解個人的危險因子,定期自我檢查及找合格之乳房外科專科醫師檢查,是防治乳癌最重要的事情。最近幾年來,由於醫學的進步以及我們對於乳癌的瞭解,使得乳癌的治療進步神速。臨床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乳癌病患,經過治療,可以存活超過五年甚至十年以上,成績相當的好。

  最後要提醒大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然是提高乳癌病患存活率的最佳方法。

乳癌會使她成為『少奶奶』嗎?
14/01/2019

乳癌會使她成為『少奶奶』嗎?

乳癌的診斷利器:全數位式乳房攝影x光機
14/01/2019

乳癌的診斷利器:全數位式乳房攝影x光機

健康檢查,讓立委楊麗環及早發現乳癌治癒找回真正健檢
14/01/2019

健康檢查,讓立委楊麗環及早發現乳癌治癒找回真正健檢

與乳癌病患對話
14/01/2019

與乳癌病患對話

乳癌新療法前哨淋巴結切片手術
14/01/2019

乳癌新療法前哨淋巴結切片手術

高雄榮總照顧乳癌患者也有『無盡的愛』
14/01/2019

高雄榮總照顧乳癌患者也有『無盡的愛』

停經婦女吃葡萄柚得乳癌風險增加
14/01/2019

停經婦女吃葡萄柚得乳癌風險增加

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於乳癌復發的早期診斷
14/01/2019

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於乳癌復發的早期診斷

正子電腦斷層掃瞄在乳癌的臨床運用+社會福利 Q&A
14/01/2019

正子電腦斷層掃瞄在乳癌的臨床運用+社會福利 Q&A

乳癌賀爾蒙治療
14/01/2019

乳癌賀爾蒙治療

黃豆、大嶝異黃酮與乳癌之關係
14/01/2019

黃豆、大嶝異黃酮與乳癌之關係

放射部簡介放射線部  一般大眾的心目中,放射線部總是會讓人聯想到可怕的輻射,但事實上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現今影像診療可以使用的工具,已經從X光擴展到超音波以及磁振造影等,這些檢查方式的進步,除了可以大幅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同時也把對人體的...
14/01/2019

放射部簡介

放射線部
  一般大眾的心目中,放射線部總是會讓人聯想到可怕的輻射,但事實上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現今影像診療可以使用的工具,已經從X光擴展到超音波以及磁振造影等,這些檢查方式的進步,除了可以大幅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同時也把對人體的影響降到最低甚至沒
有,故也不適合再把放射線部視為單純「照電光」的地方,而應該以醫療影像部門稱之。

  本部於民國七十九年成立,經過二十多年來努力,各方面皆有顯著的進步,尤其近年來致力於服務品質的提升,在硬體方面面引進最新的儀器,包括彈性超音波和3T全景磁振造影儀,在軟體方面建立醫療照護資訊強化優勢平台,獲得政府服務品質獎,且在常規的診療工作之餘,亦不斷增加服務內容,例如提供自費健檢以及洗腎廔管照護,目前更專門針對婦女健 康成立了乳房健康康中心,使用各式高階檢查儀器,有多科醫師聯合看診,整合篩檢、追蹤、確診及治療於同一單位,免除病患必須東奔西跑的不便,以及維護女性就診的隱密性。

  目前放射線部共有八十九位同仁,包含醫師二十八人、放射師四十人、護理師五人以及其他行政人員,在潘慧本主任的帶領下,各個次專科蓬勃發展ㄒ並打造無片化及遠端醫療的環境,為民眾提供全年無休優質的影像診斷。

放射線部
您是乳癌高危險群婦女嗎?
  隨著生活形態改變、飲食西化、遺傳基因的突變......等方面的影響,使得某些女性患乳癌的機率較一般女性為高。哪一種族群的女性是屬於乳癌高危險群?「*」星號越多者,表示乳 癌的風險越大,如下:

●家族病史*** :有乳癌家族史(直系親屬),可能遺傳到乳癌的基因。
●個人乳癌病史***:曾經罹患過乳癌(包括癌前病變)的女性,有較高機率在同側或另一側乳房再度發生乳癌。
●基因突變***:如果身體内有BRCA1和BRCA 2兩種基因突變,有較高機率罹患乳癌、卵巢癌。
●乳房緻密度:一般而言,乳房緻密度理應隨著年歲的增加而減少。乳房攝影對罹患乳癌且乳腺緻密的女性,準確度較差。另外,乳腺緻密度較高的婦女
比緻密度低者更容易產生乳癌。
●生育史*:未曾生育或30歲之後才生育的女性,都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荷爾蒙:初經早於12歲、停經晚於55歲的女性,得到乳癌的機率較高。
●肥胖:指「攝取高動物性脂肪,缺乏規律適度運動」。

  目前國健局篩檢建議為2年1次的乳房攝影。而高危險群女性,因罹患乳癌機率較高,且乳癌生長速度較一般乳癌快速,除了每月定期的乳房自我檢查之外、每年一次乳房影像檢(如: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乳房磁振造影檢查),也是不錯的選擇。高危險群乳癌易發生 在較年輕的女性身上,乳房攝影對年輕乳腺緻密的婦女,準確度較差,此時可搭配乳房超音波或乳房磁振造影檢查。
  早期乳癌不易由摸到腫塊發現,根據不同的乳癌高危險因素背景,經由精密的影像儀器定期檢查,讓專業醫師診斷和評估以打造適合您個人的篩檢方案。

研究助理 張郁雯

14/01/2019

三陰性乳癌的分子影像

正子造影中心 黃宗祺放射師
核子醫學科 彭南靖主任

  隨著影像檢查工具的進步與國家癌篩檢政策的推廣,愈來愈多的乳癌患者得以在較早期就被診斷出來;而隨著手術、放射線治療技術的精進與新藥物治療的研發,乳癌病患的治療成績也愈來愈好。就具有某些特性或早期的乳癌來說已不再是「絕症」了;但是我們還是常會獲悉依些知名人物因乳癌病逝的消息。更讓人困惑的是,有些人的乳癌明明還是第一期,也照公認的治療指引接受了完善的治療,卻沒多久就傳來噩耗。這到底要如何解釋呢?原來乳癌當中有很多的癌細胞分子特性目前仍是尚未完全了解的,但是透過已知分子生物特性能有助於預測化學治療藥物的療效。當中三陰性乳癌(癌細胞中動情激素接受體(ER)、與黃 體激素接受體(PR)及第二型人類上皮細胞生長素接受體(Her-2/neu)三種荷爾蒙接受體的 表現量較小的乳癌細胞)就是最近相當熱門的乳癌研究方向之一。因為癌細胞荷爾蒙接受體 的表現量較多的乳癌病患,能夠以賀爾蒙或標靶藥物治療,預後較佳,而三陰性乳癌只能使 用一般乳癌的化學治療藥物。但是醫學界正不斷地尋找新的藥物、新的配方、嘗試新的用法,期待對「三陰性」乳癌能有較好的治療成績。相信不久的將來,所有的乳癌病人都可經由癌細胞分子生物特性的檢測,「量身訂製」出最合適、有效的治療藥物。

  PET/CT 檢查是分子影像,對於癌細胞生物特性的呈現當然有別傳統的影像學檢查,透過FDG(氣去氧葡萄糖)的代謝我們可以在影像中得知癌症的蹤跡,在乳癌的癌細胞影像中更可以經由標準攝取值(SUV)來判斷癌細胞的生物特性,進而幫助臨床在第一時間對病情 擬定治療計畫;在此方面本中心也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並且已經有相當的研究成果發表。圖 1是三陰性乳癌患者病灶區的PET/CT 影像(SUVmax=4.0),相對於圖2非三陰性乳癌病灶( SUVmax=1.6-2.2)在視覺上 就是顏色深了許多,在研究統計上,三陰性及非三陰性乳癌病灶的SUV確實有顯著之差異性。
  根據統計,所有乳癌病患當中,三陰性乳癌約佔了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在 PET/CT分子影像學的幫助之 下,相信這部分的乳癌患者都能因為科技的進步,得到最佳的治療成果。

Address

高雄市左營區大中一路386號
Kaohsiung
813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30
Tuesday 09:00 - 17:30
Wednesday 09:00 - 17:30
Thursday 09:00 - 17:30
Friday 09:00 - 17:30

Telephone

07-342-2121 #737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乳房健康中心76診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乳房健康中心76診: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