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0/2025
風池穴|上帝之口|Manyamula Marma
身體後方的一道靜門
在枕骨下方、耳後與頸項交界處,
有一個古老文化都共同尊敬的位置,
中醫稱它為 風池穴(GB20)、
阿育吠陀稱它為 Manyamula Marma(生命之門)、
能量療法則喚它為 上帝之口(Mouth of God)。
這裡是:
🌿 頸與頭的分界
🌿 意識與身體的橋樑
🌿 神經與能量交會的樞紐
🧠 從解剖學觀點,這個區域正好有:
✨ 大、小枕神經 負責頭後的感覺傳導。
✨ 「迷走神經」經過此處,與呼吸與心率密切相關。
✨ 椎動脈為大腦提供血流。
✨ 任何緊繃、壓力或姿勢不良,都可能使這裡成為「壓力閘門」。
🌿 從療癒觀點看
📒 在中醫裡,風池是疏風解表、明目安神的重要穴位;
📒 在吠陀醫學中,Manyamula 是Prana(生命能)進入身體的通道;
📒 而在波文療法裡,這個區域是神經系統重新啟動的靜點(gateway of stillness)。
當這個點被溫柔地觸碰、釋放,常見的改變包括:
🌬️ 肩頸鬆開、頭變得清明
💧 血壓趨於穩定
🪶 情緒平靜、思緒減速
✨ 身體進入自我修復的節奏
🌸 能量層面
在許多靈性傳統中,這裡被稱作「上帝之口」。
人們相信,當此處暢通時,
我們能更敏銳地「聽見內在的聲音」,
也更容易感受到生命能量的流動與智慧。
💬 小提醒
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工作久坐、緊張與焦慮,
都容易讓這個「生命之門」關得太緊。
不妨花幾分鐘~~
輕輕按摩枕下凹陷處、做頸部伸展、
或嘗試一場波文療法體驗,
讓身體重新回到流動、呼吸、與平靜。
🌿「當上帝之口打開,靜默與智慧會同時流入。」
#波文療法 #風池穴 #上帝之口 #自然療癒 #頸部放鬆 #迷走神經 #身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