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景成 徒手經絡調理

許景成  徒手經絡調理 經絡按摩的目的:

1.促進血液循環之順暢。

2.疏通人體能源循環管道之障礙。

3.排泄體內毒素雜物,維護健康。

4.加強新陳代謝功能,保持青春活力。

5.刺激細胞產生活力,防止老化。

6.恢復退化的器官機能,預防疾病。

經絡推拿可以幫助放鬆肌肉、改善血液循環、調節身體內分泌系統、促進新陳代謝等。它是一種安全、自然、無副作用的療法。按摩人體的經絡穴位來調節人體的氣血流動,以達到緩解疲勞、調理身體、預防疾病的效果。
Fb粉絲頁訊息有時候會遺漏通知,歡迎加我line以便即時聯繫,謝謝。

https://line.me/ti/p/5XSgp_NlIH

14/03/2024

推拿按摩透過以下幾個原理來達到舒緩的效果:
促進血液循環:推拿按摩可以刺激肌肉和組織,增加血液流量,幫助運送氧氣和營養物質到肌肉,並帶走代謝廢物。
放鬆肌肉:按摩可以幫助肌肉放鬆,減少緊繃和疼痛。
改善淋巴循環:推拿按摩可以幫助淋巴系統流動,排出體內廢物和毒素。
刺激神經系統:推拿按摩可以刺激神經系統,釋放放鬆和鎮靜的激素。
推拿按摩可以帶來以下益處:
舒緩肌肉痠痛
改善關節活動範圍
減少壓力和焦慮
改善睡眠品質
增強免疫力
促進傷口癒合
推拿按摩可以視為與身體對話的過程。透過仔細的按壓,可以了解身體各部位的狀態,找到比較緊繃的部位。這些緊繃的部位可能與壓力、疲勞、姿勢不良或運動傷害等因素有關。
透過定期的按摩,可以幫助身體放鬆、修復和恢復平衡,讓我們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每一天。

17/01/2024

透過物理方式可以有效緩解身體上的不適,有些發炎後的推積,藥物的很難達到

26/09/2023

筋膜」是一種由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纖維構成的網絡狀結締組織,外觀上是一種透明、乳白色的膠原纖維,內裡充滿了名為「細胞間基質」的液體。

筋膜不僅包裹著全身肌肉,舉凡血管、神經、脂肪、骨骼、韌帶、肌腱、所有臟器、甚至每一顆細胞,都在筋膜的包覆保護下。

想像一下我們平常吃的橘子,每一瓣果肉都有一層薄膜包覆,而果肉中的小小果粒外層也都有薄膜包覆,才不致於散掉。

這些薄膜就如同人體的筋膜,而兩者的不同處在於,人體的筋膜是互相連結的,但橘子的薄膜則不會相連結的。



筋膜對人體有什麼幫助?

1.筋膜就像緊身衣:從頭包到腳層層疊疊的包覆身體表層及體內深處,連結各個部位,保護眾多細胞與組織,使身體得以完整,發揮該有的功能。

2.筋膜為人體的第二骨骼:筋膜的包覆支撐骨骼和內臟,才能安全定位。例如心臟在胸腔左側、胃部在人體中央;如果沒有筋膜的支撐保護,全身的肌肉和臟器就會像倒塌的積木房子般,全都垮了下來。

3.筋膜能打造體型:我們每天都會活動身體,難免有緊縮、僵硬。而筋膜這件沒有接縫的緊身衣,牽一髮動全身,只要有一處發生了扭曲、緊縮或僵硬的情況,就可能影響整件緊身衣,使得骨骼、脂肪、內臟移位,導致骨骼歪斜、體態變形。

4.筋膜撐起全身重量的骨架,減緩衝擊的彈性系統:因為筋膜的存在和保護,人才能走動跑跳運動,並對外在刺激預先做出反應,使人體得以承受碰撞,減緩人體受傷程度。

5.筋膜和神經、循環系統同樣重要的肌筋膜系統:負責身體訊息的傳遞,例如壓力、張力、內分泌、本體感覺等訊息,其訊息反應速度,甚至比神經還快。其重要性可說是與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量齊觀。

                                                                                                   解剖學上被歸為「結締組織」。當我們穿透皮膚...
06/08/2023

解剖學上被歸為「結締組織」。當我們穿透皮膚後,看到的薄膜、纖維與流動的膠原物質,都屬於這套組織。我們人體內,其實有很多「間隙」。當我們的身體抽離器官、骨頭、肌肉、血管、神經,甚至細胞後,剩下間隙,就是「筋膜」的所在。 筋膜充滿全身,圍繞著每一顆細胞。廣義上,它包括淋巴液、組織液、軟骨以及多種細胞外物質,甚至連血液也是。 這套結締組織以往並未受到太大的重視。長久以來,西方醫學認為筋膜只有「支撐」與「連結」作用,讓組織與器官可以穩定位置。

筋膜在「免疫」方面具有重要的角色,能夠重整與影響組織周圍的生長!根據研究,筋膜不僅能調控細胞的新陳代謝、遷移、增殖與分化,更能影響細胞的基因表達,以及細胞間的生物訊息傳遞。簡單來說,筋膜可以影響細胞的活性,是提供細胞營養、維持細胞活動空間,並幫細胞傳遞訊息的重要介質。 那麼,筋膜內的細胞有哪些呢?,除了紅血球、白血球、肥大細胞、神經膠原細胞、脂肪細胞、纖維母細胞、骨細胞、色素細胞之外,一個至為關鍵的細胞,就是「間質幹細胞」。 由此來看,如果我們要讓體內細胞活得好,要讓調控免疫系統的「間質幹細胞」活化起來,我們就得好好經營筋膜,也就是讓「間質幹細胞」有良好的生長環境。一旦筋膜調整得當,「間質幹細胞」就可以活得比較健康,進而啟動身體良好的免疫力。
由此來看,如果我們要讓體內細胞活得好,要讓調控免疫系統的「間質幹細胞」活化起來,我們就得好好經營筋膜,也就是讓「間質幹細胞」有良好的生長環境。一旦筋膜調整得當,「間質幹細胞」就可以活得比較健康,進而啟動身體良好的免疫力。

近幾年已有許多研究指出,西方解剖學上的筋膜,與中醫的經絡穴位,兩者的分佈幾乎重疊。因此,中醫在經絡穴位上的針灸治療,從實質來看,其實就是用針在刺激筋膜。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透過針灸治療後,某些疾病就逐漸好轉,免疫力有所提升。
透過「力」的施作,在刺激筋膜!

什麼是筋膜「沾黏」 筋膜(fascia)是一種結締組織,外觀上它是透明、乳白色的膠原纖維。筋膜圍繞於每一顆細胞旁邊,於身體中隨處可見。 當身體因為持續勞動與壓力緊繃,或是受傷、感染時,

15/03/2023

翻小孩的照片看到小時候幫他推的這隻影片因為做這職業對身體的堆積反應特別敏感,在摸他身體的時候有發現有一些氣血循環不好的地方,就把它抓來調理一下,所以有些氣血堆積的地方,我手就會慢下來就是要把它推開周圍的組織,達到氣血活化的作用

18/02/2016

身體就像海綿 循環代謝不出去的東西 就會堆積在肌肉神經 細小的組織周圍 當堆積到一定的程度時,痠痛就會跟著出現,而痠痛的分佈是有深淺的 若堆積的地方較深 ,一般淺表的作法往往無法達到良效的改善 ,皮膚下的經絡世界則可透過手指的返饋來了解堆積疼痛的病兆點進而處理,以達解除疼痛之效果。
肌肉筋絡的疏通 也會讓身體上的疲勞感獲得解除 年紀越大感受的效果越明顯

25/01/2016

「黃帝內經」經脈篇中說,經絡可以控制人體一切功能,具有決生死、治百病、調虛實的作用,也就是說,生命之是否存在,決定於經絡﹔疾病之所以發生,是由於經絡活動出了問題﹔疾病之所以能得到治療,也是由於經絡的作用。

一、何謂經絡:
經絡是指經脈和絡脈,主幹叫做經,分支叫做絡。兩者彼此連結構成網絡的組織合稱經絡。經脈有正經和奇經之分。正經有十二條,奇經有八條。絡脈由十五絡、孫絡、浮絡組成。此外還有從屬於十二經正經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這些也是屬於經絡的一部份。

十二經絡
1.手太陰肺經 2. 手陽明大腸經 3. 足陽明胃經 4. 足太陰脾經
5. 手少陰心經 6. 手太陽小腸經 7. 足太陽膀胱經 8. 足少陰腎經
9. 手厥陰心包經 10. 手少陽三焦經 11. 足少陽膽經 12. 足厥陰肝經

奇經八脈
1. 督脈 2. 任脈 3. 衝脈 4. 帶脈 5. 陰維脈
6. 陽維脈 7. 陰蹺脈 8. 陽蹺脈  

經絡推拿是以,十二經絡、奇經八脈,為初時學習時主要推的線路,在剛開始學習時摸不到經脈,是很正常,但學習以後的手法是以,十二經絡、奇經八脈衍伸出去。
推拿,創造積極的外因條件,以疏通患者經絡,滑利關節,促使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治癒病痛的目的。 因其不必作用到人體內部,所以常常成為針灸治療的體外療法選擇。
根據中醫傳統理論,推拿治療是在中醫基礎學的臟像、經絡學說、診斷學、內科學和骨傷科學的理論基礎上辯證施治,達到“治病必求其本”的目的。推拿對許多病症確有療效,進行推拿可使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增強患部氣血的供給,使之逐漸變為紅潤、光澤、豐滿,恢復了人體應有的生理狀態。通過推拿還可以促使衛氣恢復其溫分肉、充皮膚,和司開闔的功能,所以能夠產生溫熱,驅散寒邪外出而取得出汗,止痛等治療效果。推拿對調理經絡,壓力引發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均有顯著效果。

人體的衰老死亡——就是經絡不斷堵塞的過程!我們的健康,取決於各個系統(組織和器官)的工作質量。而我們的壽命呢?則取決於各個系統的使用壽命,而它們的使用壽命則取決於它們的衰老速度!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矮的那個木板之長短。而一個人的壽命...
06/06/2015

人體的衰老死亡——就是經絡不斷堵塞的過程!

我們的健康,取決於各個系統(組織和器官)的工作質量。

而我們的壽命呢?則取決於各個系統的使用壽命,而它們的使用壽命則取決於它們的衰老速度!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矮的那個木板之長短。而一個人的壽命,則取決於最早報廢的那個系統。一個肝癌患者40多歲就死了,是因為他的肝臟報廢了,儘管其它系統還好好的。一個高血壓患者30多歲腦血栓死了,是因為他的大腦報廢了,儘管其它系統好好的。

所以,我們要想健康長壽,就要關照好身體的每個系統。而影響系統衰老速度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在於微循環的瘀、堵程度和速度。也就是說,人的壽命取決於微循環。

有人為什麼會早死呢?就是說,最早報廢的系統,為什麼會出現問題呢?就是因為「局部微循環」出現了問題,關於這個道理和解決局部微循環的問題,將在各個部位調理的文章中一一探討。

人為什麼到「七老八十」就會老死?人越老,行動越遲緩,都會這樣的感覺,越來越沒勁了,走不動了。

到底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微循環。微循環都是處於身體的外端和遠端,這些地方先形成瘀、堵,慢慢再向里蔓延,一般是每年瘀、堵百分之一。人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微循環瘀堵大概達到50%(一半以上),這時候人體開始走向快速衰老。而到了七八十歲的時候,微循環瘀堵到70--80%,基本只有人體的中間部位循環暢通,四肢和遠端的微循環都基本不行了,人的生命也就快到了盡頭了。

為什麼有人能活一百多歲?因為他們的微循環能夠保持暢通,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未老先衰」?,是因為他們雖然年青,但微循環瘀堵的卻很嚴重了。這不是憑空想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再和下面的瘀堵級別對比,大家就會判斷自己大概的未來。那麼,瘀堵會有什麼感覺呢?或者說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瘀堵呢?瘀堵首先會有疼痛。疼痛是好事還是壞事?經絡或者血液循環出現問題,所表現出來的最典型症狀就是疼痛,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疼」。很多人最害怕的也是疼痛,很多人最急於治療的還是疼痛。因為疼痛讓人無法活動,疼痛讓人無法吃飯,疼痛讓人無法入睡。但是,有一點也許大家不明白,我們身體一旦有問題,我們怕的不是疼,而怕的是不疼。疼是好事,說明血液循環還沒徹底堵死,身體在產生自救,在衝擊「瘀堵」。而一旦堵死了,你就感覺不到疼了,這樣反而壞了大事。就像很多人有靜脈曲張,我們能夠清清楚楚看到一條條血管都被堵死了,可有人感覺到疼嗎?

也許很多人沒注意過,靜脈曲張只是在早期才會有疼痛的感覺,到後期徹底堵死就感覺不到疼痛了。血管都被堵死了,我們就感覺不到疼痛了,隨之而來的是麻、木、涼,這才是更嚴重的後果。所以在這裡,我們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如果我們對付疼痛的辦法是用的止疼藥,千萬不要認為以後不疼了就是好事。只有把經絡徹底打通了,才是解決疼痛的最根本辦法。因為不僅僅是解決疼痛的問題,而是消除隱患的問題。

血液循環最容易在哪裡瘀堵呢?關節和毛細血管。關節處有很多內通外聯的縫隙,中醫叫穴位,是外邪侵入和內邪外排的「突破口」,大家注意一下就明白了,身體的穴位在關節處最多。所以大家千萬別輕視或忽視關節的異常,這個報警信號最重要,通過拔罐加溫灸是向外「祛邪」的最快最有效的辦法。毛細血管都是在微循環上,關節也多是毛細血管,因為一般大、中血管不會堵。

為什麼微循環容易堵呢?
血液里的雜質,千萬不要輕視,身體每天都在創造垃圾。
感受「風寒」,一受風寒血管就收縮,而血液也會變粘,就會造成瘀堵。一是關節、皮膚受寒冷刺激,二是內臟(腸胃)容易受「冷飲、冷食」刺激。所以,在布滿毛細血管叢的微循環是最容易瘀堵的。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微循環的瘀堵都會存在,而且都在伴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雖然在身體內里,我們看不到,但我們能感覺的到,人越老行動越遲緩,這就是因為年老「血脈不活」的表現。就像剛才提到的「靜脈曲張」,這是我們能夠看得到的,而我們身體內里看不到的呢

圖片來源: 解剖經穴圖

29/05/2015

筋絡推拿 對下面症狀滿有幫助的

有些人發現自己一直有很疲累的狀況, 就算休息過後一樣不覺得有改善。這種情況可能是罹患了所謂"全身性勞作不耐受症(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 SEID)"。這個疾病其實是很久以前(1750年)就被醫學專家們發現了, 以前的名稱是"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在今年(2015年)2月, 由美國醫學研究院(IOM)正式改名為"全身性勞作不耐受症"。

"全身性勞作不耐受症"比較常見於年輕人和中年人, 但是少數老年人或兒童也會有這個問題。女生是男生的兩倍。很多人回想起來, 是在某次感冒後, 就突然開始長期的有疲倦感。
目前雖然還沒有找到明確的原因, 但是有可能是來自於病毒感染(EB病毒為主), 萊姆病(Lyme), 內分泌或免疫系統異常, 神經性低血壓, 或是腦部脊髓的發炎...等。

除了疲倦感以外, 很多人也會有:
1. 睡眠品質不良(淺眠), 睡醒還是很累,
2. 覺得自己發燒(但是量體溫正常或只有輕微升高),
3. 關節痛(但是沒有紅腫),
4. 覺得肌肉無力(但是測量肌力是正常的),
5. 頸部或腋下淋巴結疼痛(但是病理切片是正常的),
6. 由於被歧視或誤會, 常會伴有憂鬱問題。

長期抱怨疲倦其實很容易讓人誤解, 年輕的患者就常會被責駡是愛抱怨的草莓族, 老年患者可能會覺得是自己老了退化了。所以很多人會認為"全身性勞作不耐受症"只是個心理問題, 但是在醫學上, 它確確實實是個"真正的疾病",

附註:
全身性勞作不耐受症2015年診斷標準:
包含以下三種症狀:
患病後明顯地在工作, 學習, 活力, 社交活動等有退化的情形伴隨疲倦感超過六個月。疲累感不是因為過度的勞作造成的, 也無法因為休息而改善。
活動後疲累感加重
淺眠
包含以下其中之一:
認知功能受損
直立不耐受(站立時症狀明顯)

18/05/2015

酸痛筋絡保健

酸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症狀,主要部位在頭、身、四肢等部位。頭部含頭痛、偏頭痛等;頸背部常見的酸痛包含落枕、頸背部酸痛、肩部酸痛等;手臂部份則含五十肩、四十腕、網球手、肩臂酸痛、手肘手腕酸痛等;背部酸痛好發部位,常在肩胛骨中間的天宗穴及其內側中間的膏肓穴附近;腰部酸痛主要部位在腰部,範圍可含腰部側面及臀部等;腿部主要在腳關節,常見者有退化性關節炎,及因受傷後留下的酸痛點;腳部則含腳踝、足跟、及腳心等,常見者有腳背內外側扭傷、足跟痛等。一般而言,酸痛部份若經外科或骨科醫師檢查後沒發現骨骼上的問題,本身又沒紅腫等現象時,這時許多民眾會找中醫師針灸止痛,或找民俗療法,如推拿、拔罐、刮痧等方法,來緩解疼痛。其實,酸痛經絡自我保健,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對治酸痛,針灸療法的確有它的長處。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針灸治療的43種針灸適應症中,神經肌肉骨骼疾病即占17種,其中酸痛部份包含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早期面神經麻痹、肋間神經痛、頸臂綜合症、肩凝症(五十肩)、網球肘、坐骨神經痛、腰痛、關節炎等。由於針灸療法主要是取穴治療,因此專業的中醫推拿對酸痛也具有一定的療效。對保健而言,酸痛經絡保健,也能起到緩解的效果。

酸痛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歸於痹証,其中傷風傷寒(感冒)是一大主因。所謂痹証,指的是“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意指風邪、寒邪、濕邪先後侵襲人體,造成經絡不通,逐漸形成了所謂的風(寒)濕病症。其具體証候為肌肉、筋骨、關節酸痛,嚴重時會造成風濕性關節炎等,從而影響日常活動。痹証又可分為風邪為主的風痹,濕邪為主的濕痹,寒邪為主的寒痹,乃至會引發腫痛的熱痹。一般而言,外部寒邪要進入人體,需借助風邪,因此傷風、傷寒等感冒,最容易使風寒進入人體,若這些風邪、寒邪未經驅離而留駐在人體肌肉、筋骨、關節處,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痹証,而有酸痛諸症狀。因此,許多中醫師在對治酸痛時,除了會使用針灸療法外,也會開一些感冒方劑,如葛根湯等,以對治這些感冒後遺症。台灣氣候較為潮濕,感冒時常感到全身酸痛沈重,這是濕邪進入體內的徵候;而常住湖泊、水塘旁者,較容易有酸痛的症狀,也與居住環境濕氣較重有關。感冒時風寒挾濕,也容易使人有全身酸痛感。

酸痛形成的另一個主因是勞損。所謂勞損,指的是過度使用,休息不足,就像遠足,要走遠路時,總是走一段路,休息一下,再走才有足夠的氣力,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即使是部隊正常行軍,也是以行走50分鐘,休息10分鐘的方式在進行,才能順利完成較長遠的行軍路程;急行軍不是常態,只能在特殊情況下進行。因為不斷走路、休息不足時,體內氣血補不上,就會有逐漸走不動的現象。白領工作者亦然,許多人整天坐在辦公室,在電腦前工作,常會有腰酸、背痛、脖子緊等現象,這是過勞造成的損傷。脖子與腰部是頭部、人體能轉動的樞杻,頸椎、腰椎等骨骼結構較為單薄,沒有肋骨支撐,必須靠筋肉,才能承擔支撐及轉動功能。當筋肉使用過度,沒得到適當的休息時,氣血補充不足,就會有拘緊等現象出現。久而久之,筋肉得不到充分的滋養,氣血不足就容易造成經絡堵塞,不通則痛,於是腰背酸痛、脖子緊的現象就會出現。坐太久,又沒起來活動,臀部筋肉要承擔身體大部份的重量,會造成經絡堵塞,於是經絡堵塞導致氣血不足,而氣血不足又容易造成經絡堵塞的惡性循環現象就會出現。這時若再加上感冒,風寒濕入侵人體,這些經絡不通的部位,就成了寒濕等邪氣的最佳停駐點了。

受傷也是形成酸痛的一個主要原因。有客人,有一次打籃球時受傷,當時只是右腳踝附近有點痛,並不十分在意,不料到了晚上,就痛到無法走路,靠著同學揹我到街上一家國術舘推拿包紥,第二天覺得好多了,就沒再理它,結果這一痛,竟然痛了二、三十年。這期間,除吃藥、打針外,各種民俗療法也做了不少。直到有一次,碰到一位推拿師,用拔罐的方式從受傷的腳踝附近拔出了舊傷,才好了大部份,這幾年學了經絡保健,才將少部份尚未痊癒的部份保健回來。由此可見,筋肉受傷的後遺症是十分可怕的。

酸痛一旦形成後,環環相扣的惡性循環關係就可能啟動。我當年受傷後,因右腳踝疼痛,就靠左腳來撐力,於是左腳踝、左關節承擔過度的力道而勞損。就這樣,手腳筋肉到處酸痛,我也算嘗了不少筋骨方面的苦頭,嚴重時,瘦小的同修都還背過我。學了經絡保健後,才逐步將酸痛的部份推散,目前偶而在一些骨縫筋旁處,還會有些痛點,推一下也就沒事了。在實際的酸痛保健經驗中,腳部的酸痛是最值得關注的,因為走路時,腳承擔了全身的重量,一旦腳部受傷,走路就成了問題,人一不運動走路,氣血循環就不好,經絡更容易堵塞,故腳關節、腳踝附近的保健,是十分重要而不能輕忽的。

04/05/2015

頭痛是常見的症狀,它的成因十分的複雜,一般人偶而頭痛時會先觀望一段時間,若為經常性頭痛時,則多半會去看醫生,以檢查是否有問題。當檢查不出什麼問題時,則可視為亞健康狀態,宜嘗試做各種保健。酸痛是推拿的強項,因此,頭痛時進行經絡按摩,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經絡保健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可以將頭痛分成感冒頭痛、經絡穴位疼痛、及受傷處(阿是穴)疼痛等三種,前一種是不定點頭痛,而後二種則是定點、定處的頭痛。感冒頭痛是因為風寒造成的頭痛,風性輕揚,它會將寒氣往頭部帶,而寒性收引,主痛,因而會造成頭部的疼痛,這種疼痛因風性游走而較無定處。有時感冒表証(畏寒、發熱、鼻塞、頭痛、身痛等)雖然大部份解除了,但頭痛依然存在,這種的頭痛可視為感冒後遺症。第二類是定點、定處的疼痛,一般人只覺得頭會痛,不太會注意到是那個部位疼痛,當問及何處頭痛時,通常會指出疼痛的大致範圍。經絡不通則痛,定處疼痛時,主要依經絡循行路徑來判定需要保健的經絡及穴位。足三陽經由頭走足,胃經由前方向下走,膽經由側方走,而膀胱經則由背面走,故一般而言,前頭痛找胃經,偏頭痛找膽經,而後頭痛則找膀胱經。此外,督脈亦主一身陽氣,頭部中間處頭痛是常見的可能疼痛點,因此,頭部督脈經絡及穴位也是保健的一個重點。第三類頭痛是頭部受傷後的後遺症,很多是小孩時跌倒傷及頭部所致,但因兒時氣血較充足、經絡較通暢,因此在休息過後,不再有顯著疼痛時,就忽略它了,但因受傷點有淤血,容易造成氣滯,因而形成堵塞點,而成為邪氣的聚集地。當年紀漸大,正氣不足時,這些受傷點的邪氣勢力逐步擴大,堵塞到附近的經絡時,形成了痛點。當然,像車禍受傷或頭部碰傷等,也都是造成頭部氣滯血淤,形成阿是穴的主要原因
至於頭部受傷的阿是穴比較難以處理,主要理由是它受傷的位置不固定,範圍較難以確認,多半只能事後疼痛時再按揉,較難有系統的依經絡來保健。通常它的疼痛是一個區域,形狀不一定,依當時受傷及復元狀況而定。當然,我們也可利用十個指頭輕敲頭部各部位,以找出可能的痛點,但仍難以確認阿是穴的位置。在民俗療法上,也有檢查、保健頭部的方法,只是從事這種療法的人較少。我所知道的只是他們會憑手部按壓頭部各部位的感覺,去判定頭部那些部位是需要保健的。由於頭皮與頭蓋骨之間,應有一層薄薄的氣血流經其間,若其間太過乾澀,代表該部位氣血不足;而其間若有太多水氣或雜質,代表該部位有堵塞,應加以清理。此外,也有所謂手拿五經的方法,就是以五根手指抓頭部的五條經絡,中指抓中間線的督脈,食指、無名指抓左右兩側的膀胱經,姆指、小指則抓兩側的膽經,以找出可能的堵塞點。可見身體十分複雜,檢查、對治的方法也十分複雜,不斷學習以增加相關的知識與經驗,確是必要的保健之道。

30/04/2015

所謂的經絡,簡單來講,就是氣血的通道,也是人體中“看不見”的“氣血管道”。人體有血管,它是血液的通道,透過它,心臟可以將血液運送到全身,提供人體足夠的營養。就中醫經絡而言,人體亦存在許多藏在肌肉深層的氣血通道,它們與對應的臟腑結合而成“臟腑氣血系統”,如同血管,各臟腑亦透過經絡,將氣血流注到人體各部位,使人體各部位得到滋潤、溫養等。

20/04/2015

氣血流暢 改善筋骨痠痛

氣血流 改善筋骨痠痛,適當的運動,會讓氣血更流暢,通則不痛,所以能夠改善筋骨痠痛的問題但要注意不要因過度或不當的運動,而導致關節退化,反而加速痠痛的發生。

筋骨痠痛原因多
1 疲勞:因運動或勞動而產生的肢體肌肉疲勞,所引起的痠痛症狀。例如肩頸痠痛、手肘疼痛、腰背痠痛、手腕痛等的症狀。
2 退化性問題:關節退化,也可能引起痠痛症狀,例如頸部關節、髖關節、腰椎、膝關節等的退化問題。最近天氣冷,許多關節退化的患者,特別容易出現痠痛症狀。
3 姿勢不良:長時間打電腦姿勢不正確,可能引起肩頸痠痛,或手腕、手肘、腕隧道等的麻痛感(俗稱電腦手)坐著時常蹺腳的人,可能引起髖關節痠痛甚至常背著沈重書包的學童,也可能產生腰背痠痛、脊椎側彎等問題。
4 感冒:前陣子天氣寒冷,醫院裡就出現很多外感造成全身筋骨痠痛的的患者,這類患者常會與一般的腰痠背痛混淆。因為這類患者有些會同時出現感冒症狀,但有些則純粹只感覺筋骨痠痛,覺得很累、疲勞、沒精神等,有些甚至昏睡時間長但卻睡不好。

中醫把筋骨痠痛歸於「痺症」,是因為氣滯血瘀、閉阻不通等所產生的症狀。根據中醫古書上的記載,氣血虧虛的患者,肝虛筋失所養,腎虛腰膝痠軟,脾虛肌肉削瘦、肢體萎弱不用,久萎骨無所用。所以患者才會全身到處痠痛。在中醫學上,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當筋絡氣血的流暢受到阻滯,身體就會出現痠痛的感覺。
所以,外感可能導致身體氣血阻滯不通,引起全身痠痛長時間疲勞引起長期的氣血虛弱,會引起筋骨痠痛姿勢不良,會導致肌肉韌帶有不平衡的負擔而產生損傷,引起身體痠痛症狀退化性問題則會導致氣血虛、氣血不足,而出現痠痛問題。

18/04/2015

腰部椎間盤突出 非老年人專利

事實上,腰部椎間盤突出不是老年人專利,近年來已有年輕化趨勢,主要是因為罹患腰部椎間盤突出的病患,大部分都是因為久坐,或久站時姿勢不良所造成,如果加上過度提重物或是體重過重,更會加速脊椎退化。

特別是,腰部椎間盤突出,非一朝一夕所能造成,大多與體重過重、年齡老化、外傷撞擊,以及負重有關;症狀包括: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患者在咳嗽、打噴嚏及大小便時疼痛會加重,而且腿部比腰背還要痛。另外,患者下肢神經支配區域也會出現疼痛、麻木等異常感覺,肌力跟著下降。

建議平日應做好脊椎關節保養,例如:避免彎腰搬重物、避免久坐、避免長時間不當姿勢使用電腦、手機或看電視等,每坐30分鐘最好能起身活動筋骨。更積極的作為,則是適度運動鍛練增強背部肌肉群,例如游泳、瑜珈

05/04/2015

跟大家介紹 (推 拿)

推拿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療法,推拿能使疼痛減輕或消失,在這基礎上人們逐漸認識了推拿對人體的調理作用。在患者皮膚肌肉的點、線、面上推拿,創造積極的外因條件,以疏通患者經絡,滑利關節,促使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治癒病痛的目的

08/12/2014

經絡按摩的目的:

促進血液循環之順暢。

疏通人體能源循環管道之障礙。
排泄體內毒素雜物,維護健康。

加強新陳代謝功能,保持青春活力。

刺激細胞產生活力,防止老化。

恢復退化的器官機能,預防疾病。

店內環境簡介~推拿房*1間環境乾淨、清優,設備齊全歡迎來電預約或親臨體驗。
07/12/2014

店內環境簡介~
推拿房*1間
環境乾淨、清優,設備齊全
歡迎來電預約或親臨體驗。

Address

高雄市前鎮區草衙中街89巷9號
Kaosung
806

Opening Hours

Monday 08:00 - 20:00
Tuesday 08:00 - 20:00
Wednesday 08:00 - 20:00
Thursday 08:00 - 20:00
Friday 08:00 - 20:00
Saturday 08:00 - 20:00
Sunday 08:00 - 20:00

Telephone

+886983673246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許景成 徒手經絡調理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許景成 徒手經絡調理: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