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基因博士

劍橋基因博士 我們常說的體質,其實就是基因,影響我們的生老病死。作為頂尖的基因醫學,我更在意如何了解基因幫助我們遠離病痛,保持健康。

在我們服務的案例中,糖尿病基因大概是最常出現的。多數的人是第二型糖尿病基因,但是也有看過一些第一型糖尿病基因的案例。 基因的致病機制很複雜,一言以蔽之就是會「提高風險」。如果有這些疾病基因突變,我們罹病的風險就增加。因此,許多對一般人來說可...
13/03/2025

在我們服務的案例中,糖尿病基因大概是最常出現的。多數的人是第二型糖尿病基因,但是也有看過一些第一型糖尿病基因的案例。 基因的致病機制很複雜,一言以蔽之就是會「提高風險」。如果有這些疾病基因突變,我們罹病的風險就增加。因此,許多對一般人來說可吃的、可以做的,我們就得要努力去避免,要不然觸發疾病啟動後,如果是第二型糖尿病,要在回到健康的狀態就要付出好幾倍的努力;如果是第一型糖尿病,那就得要一輩子治療共存了。 下面是兩種糖尿病的比較,給大家留意。 第一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 原因 自體免疫(β細胞破壞) 胰島素抵抗、生活方式、遺傳 發病年齡 通常在兒童/年輕成年人 通常在成年人(年輕人中增加) 胰島素分泌 幾乎無 初期正常,隨時間減少 治療 胰島素治療、監測、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改變、藥物、胰島素 預防 避免觸發因素,如病毒、感染 可預防或延緩 症狀 突然、嚴重 緩慢,通常輕微或無明顯表現 風險因素 遺傳、自體免疫觸發因素 肥胖、久坐生活方式、遺傳 流行率

在我們服務的案例中,糖尿病基因大概是最常出現的。多數的人是第二型糖尿病基因,但是也有看過一些第一型糖尿病基因的…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己孩子每年該長多少公分,因此有些家長太過緊張,而也有些家長,因此忽略了孩子可能成長的問題。下方的圖是一般女孩與男生在不同年齡階段每年的身高增長的速度。 雖然每個孩子的成長狀況都不太一樣,但是以平均來說出生的時候大約是50公...
12/03/2025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己孩子每年該長多少公分,因此有些家長太過緊張,而也有些家長,因此忽略了孩子可能成長的問題。下方的圖是一般女孩與男生在不同年齡階段每年的身高增長的速度。 雖然每個孩子的成長狀況都不太一樣,但是以平均來說出生的時候大約是50公分上下。出生後的第一年大概可以找25公分,第二年則會下降到12.5公分左右,之後逐年下降到國小階段。 在國小階段到青春期之前,平均每年約長高4-6公分。女生的青春期會比較早開始,目前大概是小學五、六年級。男生的青春期則比較晚,大部分是小學六年級或國一開始。 女生的青春期第一年大約長8到10公分,而男生約9到12公分。從第二年之後,長高的速度逐漸下降。一般來說,成長較快速的期間有三到四年的時間。完整的青春期中,女生大約可以長高約20公分,男生約25公分。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己孩子每年該長多少公分,因此有些家長太過緊張,而也有些家長,因此忽略了孩子可能成長的問題。下…

這應該是一個很多父母都很困擾,也很想知道的話題。 2024年8月一篇瑞典研究顯示女孩初次月經後,身高成長的變化幅度出乎意料地大。過去認為女孩在月經之後還會長高6-8 公分,而研究統計顯示每兩個女孩中,就有一個在月經後長高的幅度會大於或小於6...
12/03/2025

這應該是一個很多父母都很困擾,也很想知道的話題。 2024年8月一篇瑞典研究顯示女孩初次月經後,身高成長的變化幅度出乎意料地大。過去認為女孩在月經之後還會長高6-8 公分,而研究統計顯示每兩個女孩中,就有一個在月經後長高的幅度會大於或小於6-8公分。 在這 793 名健康女孩中,初經的年齡從 8.2 歲至 17.2 歲,平均為 13.0 歲。第一次月經後,女孩們平均長高 8.0 公分,中位數為 7.0 公分,符合過去的認知。然而,身高增長從 0.2 公分到 31.1 公分。所有女孩中只有一半的人長高的幅度落在 6-8 厘公分。 有趣的是月經來的年齡越早,月經後身高還能增加的幅度較大;來的越晚,身高增加也變少。 如果月經在12 歲前開始後,月經後身高平均增加 13 公分;如果 14 歲後才有月經,月經後身高增加僅約為 3 公分。 此外,較低的BMI和較高父母身高都可能延後月經初始年齡。較高的BMI不但會促進兒童期身高增長,但也會提前月經初始年齡,且最後的身長叫矮小。 原始論文:Timing of menarche and pubertal growth patterns using the QEPS growth model

這應該是一個很多父母都很困擾,也很想知道的話題。 2024年8月一篇瑞典研究顯示女孩初次月經後,身高成長的變化…

「轉骨方」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台灣,屬於 「台灣」特有的文化現象。​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治時期,關於「轉骨」的資料零散且隱密,並無完整的理論體系。​戰後,隨著名詞、飲食和醫學的明確化,轉骨被形塑成為一種明確的需求。 ​因此,「轉骨方」這個名詞...
12/03/2025

「轉骨方」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台灣,屬於 「台灣」特有的文化現象。​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治時期,關於「轉骨」的資料零散且隱密,並無完整的理論體系。​戰後,隨著名詞、飲食和醫學的明確化,轉骨被形塑成為一種明確的需求。 ​因此,「轉骨方」這個名詞的出現,主要是在台灣戰後社會中逐漸形成的。 轉骨方又稱「轉大人方」,是源自傳統中醫,專門針對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發育需求,幫助生長發育、調理體質、強健筋骨。傳統的轉骨方是滋補脾肝腎,根基來自於《黃帝內經》對人體生長發育的論述,尤其是「腎為先天之本」、「肝藏血,主筋」、「脾主運化」的理論。 轉骨方對於青春期成熟與生殖功能發育等調理體質是基於傳統中醫理論,效果是無庸置疑的。身高的增加則是這個過程中的伴隨的現象,對於推動突破遺傳身高的幫助仍有待大量統計與科學實證。單就名詞上來說,不論是「轉骨」或「轉大人」,功效都不在於突破遺傳身高。 參考資料: 臺灣中醫藥「轉骨」概念與劑型之發展 您的孩子需要轉骨方嗎?中西醫師漫談轉骨方 轉骨方吃了會長高?人人可吃? 專家揭「5大轉骨迷思」

「轉骨方」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台灣,屬於 「台灣」特有的文化現象。​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治時期,關於「轉骨」的資…

教育部體育署體提供不同年齡,從7歲到23歲男孩與女孩的統計數據。PR值從5% (男生164公分,女生152公分) 到95% (男生181公分,女生167公分) ,每個區間相隔5%。 從7歲開始到最終身高,不論是在哪個PR值,男生長高約50-...
12/03/2025

教育部體育署體提供不同年齡,從7歲到23歲男孩與女孩的統計數據。PR值從5% (男生164公分,女生152公分) 到95% (男生181公分,女生167公分) ,每個區間相隔5%。 從7歲開始到最終身高,不論是在哪個PR值,男生長高約50-51公分,女生長高約38-39公分,男女生身高差距約12公分。青春期的身高成長男生約25公分,女生約20公分。 在學齡前,男女孩的身高其實是沒有差別的,這個現在一直持續到約11歲,也就是女孩開始發育進入青春期。男生普遍長到約16歲,女生則約14歲。

教育部體育署體提供不同年齡,從7歲到23歲男孩與女孩的統計數據。PR值從5% (男生164公分,女生152公分…

前兩篇文章寫了台北榮總醫院和台大醫院的WGS與WES次世代基因定序收費,這邊再補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和台中榮總醫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截圖如下,出處在這裡) 台中榮總醫院的WES收費$33,000 (出處),林口長庚醫院的WES收...
06/12/2024

前兩篇文章寫了台北榮總醫院和台大醫院的WGS與WES次世代基因定序收費,這邊再補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和台中榮總醫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截圖如下,出處在這裡) 台中榮總醫院的WES收費$33,000 (出處),林口長庚醫院的WES收費$30,000 (新聞)。 總結來說,台灣醫學中心目前的收費,WGS收費$5x,000,WES收費$3x,000。然而檢驗的基因與疾病範圍端看所使用的商業套專軟體所涵蓋的範圍,以及各醫學中心的判讀能力。 基因定序不外乎使用Illumina NovaSeq 6000 或 NovaSeq X 基因定序儀,如何分析定序之後數以萬計的基因變異點才是這項檢測的關鍵之處。

前兩篇文章寫了台北榮總醫院和台大醫院的WGS與WES次世代基因定序收費,這邊再補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和台中榮…

台北榮總健康管理中心有提供WES與WGS的健檢服務,其中WES全外顯子定序檢驗的費用是$33,300元,WGS全基因體定序檢驗的費用是$53,300元。至於報告週期,跟台大醫院一樣是12週。 檢測項目的部分,網站上有PDF檔(WES/WGS...
03/12/2024

台北榮總健康管理中心有提供WES與WGS的健檢服務,其中WES全外顯子定序檢驗的費用是$33,300元,WGS全基因體定序檢驗的費用是$53,300元。至於報告週期,跟台大醫院一樣是12週。 檢測項目的部分,網站上有PDF檔(WES/WGS)提供簡單的說明。相較於台大的WGS檢測,台北榮總健康管理中心的說明比較清楚,WES與WGS檢驗項目的比較表摘錄如下:(摘錄自全基因體定序檢查細項表PDF檔)

台北榮總健康管理中心有提供WES與WGS的健檢服務,其中WES全外顯子定序檢驗的費用是$33,300元,WGS…

費用分為“定序”、“分析”與“資料儲存”三部分。依照在網路上查到的資訊來說,一個WGS檢測的費用大概落在$60,000元,一年的資料儲存大約$3000元。而且檢測的項目,僅限於特定的疾病類別。 定序費用 定序的費用是$50,000元,報告時...
03/12/2024

費用分為“定序”、“分析”與“資料儲存”三部分。依照在網路上查到的資訊來說,一個WGS檢測的費用大概落在$60,000元,一年的資料儲存大約$3000元。而且檢測的項目,僅限於特定的疾病類別。 定序費用 定序的費用是$50,000元,報告時間則是12週。不過分析的項目在這邊沒有清楚的說明,可能可以參考WES檢測的說明: 此檢驗所檢測的基因範圍為目前檢驗試劑套組可以偵測之全外顯子區域,故會根據受檢者之送檢醫師提供的臨床表徵去篩選並判讀與臨床症狀相關的基因範圍。其他與臨床症狀無關的基因變異則不會在此檢驗的分析範圍之內。 而目前本實驗室所針對的檢測病類包含:OI/EDS、Metabolic diseases、Neuromuscular、Cardiovascular、Hypokalemia/Renal 、Short statue、Actional gene panel、Liver diseases、Hereditary cancer、Neurodegeneration、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及其他,在選擇此檢驗的同時也要請醫師勾選所懷疑的病類,以便檢驗結果的判讀。 分析費用 以國立臺灣大學計算與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在2024.7.16 修訂的最新服務收費標準來說,超過1GB的樣本校內收費$10,000元(校外$20,000元)。 資料儲存費用 從網站上的資訊看不出來原始資料會保存多久。而一個檢測的原始以及分析後的數據,資料約2TB所右。以Google的Google One服務來說,2TB空間的一年費用是$99.9美金,大約是$3250新台幣的費用。 總結 台大的WGS檢測主要用在臨床服務,協助醫師對於就診病人可能得病因做進一步的診斷,目的應不在於健康與疾病風險的評估。

費用分為“定序”、“分析”與“資料儲存”三部分。依照在網路上查到的資訊來說,一個WGS檢測的費用大概落在$60…

今天在線上演講,分享孩童成長基因檢測的時候,討論到睡眠是孩子長高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的時候,有家長問我是不是可以給小孩吃退黑激素來幫助他們的睡眠? 我知道在美國有販售小朋友使用的褪黑激素,但是因為我沒有讓自己的孩子使用,所以也沒去記得什麼樣...
25/11/2024

今天在線上演講,分享孩童成長基因檢測的時候,討論到睡眠是孩子長高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的時候,有家長問我是不是可以給小孩吃退黑激素來幫助他們的睡眠? 我知道在美國有販售小朋友使用的褪黑激素,但是因為我沒有讓自己的孩子使用,所以也沒去記得什麼樣的劑量是安全的。會後演講完趕緊去查了一下,發現雖然美國的FDA雖然沒有把退黑激素歸類與藥品,也沒有做任何的規範,但是其實也是不建議孩童使用的,因為市售的產品多以軟糖的形式,劑量可能過多或過少,同時也不清楚是否添加其他“有害”的成分。哈佛醫學院建議應該利用非使用退黑激素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的睡眠。我把連結放在下面,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看。 原文: Google翻譯:

今天在線上演講,分享孩童成長基因檢測的時候,討論到睡眠是孩子長高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的時候,有家長問我是不是可…

美國基因檢測公司 23 and me的新聞沸沸揚揚,香港新浪網的這篇文章寫的很中肯。其實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基因檢測到底有沒有用”,做過的民眾是不是真的感覺到有幫助?!這個關鍵是我在2021年發表第一個基於多基因風險評分模型(PRS)的檢測服...
19/11/2024

美國基因檢測公司 23 and me的新聞沸沸揚揚,香港新浪網的這篇文章寫的很中肯。其實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基因檢測到底有沒有用”,做過的民眾是不是真的感覺到有幫助?!這個關鍵是我在2021年發表第一個基於多基因風險評分模型(PRS)的檢測服務時就有深刻的體認了。深刻反思與評估後,在2024年推出基因定序後以醫學會指引(美國ACMG與英國ACGS)評估所有基因變異的致病性風險的服務。到目前,開發了“癌症”、“心肌病變”、“神經退化”、和“代謝”等疾病風險套組,以及檢測目前所有已知疾病風險的“全基因健康檢查”。在講解報告的時候,很明顯發現大家自己身上的,或是家族的健康問題,其實都可以在基因看到答案。 矽谷明星基因檢測公司23 and me,為何瀕臨破產?

美國基因檢測公司 23 and me的新聞沸沸揚揚,香港新浪網的這篇文章寫的很中肯。其實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基因…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流行病學和預防》會議上發表一項新研究,分析超過2萬名成年參與者數據,發現實行間歇性禁食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91%、癌症風險增加20%,且全因死亡風險並未降低。 其實身體是個很精細的系統,斷食就像吃藥一般,是用來治療...
01/04/2024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流行病學和預防》會議上發表一項新研究,分析超過2萬名成年參與者數據,發現實行間歇性禁食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91%、癌症風險增加20%,且全因死亡風險並未降低。 其實身體是個很精細的系統,斷食就像吃藥一般,是用來治療特定疾病的。如果癌症或心血管高風險的人,就不要再利用斷食減肥。同時,更建議大家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先天與後天的癌症與心血管風險啊。 三立新聞網美國心血管學會新聞稿連結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流行病學和預防》會議上發表一項新研究,分析超過2萬名成年參與者數據,發現實行間歇性禁食的人,…

Address

新北市林口區仁愛路二段502號
Linkou
244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劍橋基因博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