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0/2025
~ 從哪裡跌倒 就從哪裡爬起來 ~
感謝山神的寬容,這一次我終於把遲交七年的作業完成了
大家看我每年擔任山野教育隨隊醫師,都以為我好像很愛爬山很會爬山,其實並不然,每一次出隊我的內心總要克服許多的不安與恐懼。
除了會擔心自己能不能照顧好學員和夥伴的身體狀況,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曾經在剛開始爬山的第二年,就在挑戰玉山單攻時不慎跌落邊坡。
當年初初開始登山的自己,仗著第一年擔任隨隊醫師意外順利的經驗,不知天高地厚,在體力、裝備和登山知識都不夠厚實的狀態下,就傻呼呼地跟著挑戰玉山單攻。
單攻玉山難嗎 ? 山友口中的「玉山單攻」,就是一日來回玉山主峰。 雖然難度屬於單攻路線中相對入門的行程之一,但單程 10.9 公里,爬升約 1300 公尺的行程也不輕鬆,一般需要 12-14 小時的時間,最好是平常有運動習慣,而且有登百岳經驗者才適合挑戰 。
而且為了避免登頂完摸黑下山,通常建議半夜一兩點就該出發。還記得當年是在雨後的深夜一點左右出發,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也為了自以為擔任醫護的角色,一路上都忙著提醒隊友注意腳步。結果下一秒,為了跨過一個水窪沒踩對地方,我就連包帶人摔下邊坡了!
摔下去的那一刻,我整個人都傻了 !
第一個念頭是 : 天啊 ! 我掉下去了 ! 家人隊友該怎麼辦 ?
第二個念頭是 : 好險 ! 我沒撞到頭 ( 這是職業病嗎 ? )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不斷翻滾,我的第三個念頭竟然是 : 到底要滾到什麼時候 ?
( 後來熟識的山域嚮導教我,應該要拼命伸手抓住週邊,讓自己停下來呀 ! 哪有人笨笨的一直往下滾 )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跌了多深滾了多久,好不容易才卡在一個地方,當時的領隊想盡辦法帶著我再重新爬上去,我們的單攻計畫當然也宣告失敗。
事情剛發生的時候,我只有內疚與羞愧的感覺。大家眼睜睜看著我摔下去,內心肯定受到極大的驚嚇,好不容易申請到的玉山單攻也被我給毀了
當我後來對登山越來越了解時,才知道自己在體力與知識薄弱的時候發生墜落事件還能全身而退,有多幸運
這條命是撿回來的,這樣說一點也不誇張。
為了感謝上天,我不斷督促自己 : 活著的時候要為家人,患者與社會多盡一份心力
但是,我真的還有資格上山嗎 ? 我到底能不能當個稱職的山野醫護 ? 還是我根本造成了大家的負擔 ? 我不斷在心中拷問自己
後來,我決定不該被這件事情打敗,而是要強化自己的各項能力,只要學校和孩子們需要我,就應該義不容辭地繼續堅持。
為了讓自己更有信心的在山上走跳,我去參加野外急救訓練,重訓強化體力,也狠狠減了十幾公斤的體重。
接下來,是一段漫長的心理建設
一開始,我連走在溪頭的步道都會害怕,但是隨著山野教育年年舉辦,我完全沒有退縮的時間,只能帶著腦海中不斷墜落的幻象,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地出發
即使接下來的七年間,我爬過合歡群峰,雪山東峰和大霸尖山,沒有人知道,每走一步,我腦中滑落邊坡的想像從沒停過。這也是為什麼我沒辦法是一個行動迅速的登山者
山,徹底改變了我的生命
墜落邊坡的事件,讓我學習到生命的可貴,也讓我試著去思考恐懼本身帶來的正向價值
恐懼不是一件壞事,是人求生存的本能,讓我們懂得避開危險。我不需要責備自己會有恐懼的感受,但是我可以學習與恐懼共存。每次出隊前的恐懼,讓我學會更周全的思考,更謹慎的行動
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再挑戰一次玉山主峰,就是我心理復健的最後一塊拼圖。隨著排雲山莊的中籤率越來越低,原本以為會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沒想到上天卻意外地應許了我的心願
九月份與小孩朋友師長的例行聚餐中,我家大兒子提到他申請了玉山單攻,而阿檳老師剛好也打算申請排雲山莊,再挑戰一次玉山主峰。我在一旁湊趣著說 : 我也要 ! 我也要 !
沒想到,是新手的好運,還是山神的應許 ? 竟然讓我第一次申請排雲山莊就中籤了 ! 而且阿檳老師也抽中同天的住宿,我們可以結伴同行。但是,時間竟然剛好就落在我從大霸尖山回來的九天後
到底要參加還是要放棄這難得的好運 ? 一個月內爬兩次大山,我行嗎 ? 我內心天人交戰了很久,但是錯過這一次,會不會再也沒機會了,沒人知道答案
牙一咬,我跟老師說:機會難得,我決定拚了
因為小小的迷信,這次出發前我完全不敢聲張,就怕老天爺懲罰我的得意忘形
10月25日我還拚完週六的早診才低調的出發,在沒有平安走出玉山登山口前,完全不敢在粉專發布訊息
這一趟玉山主峰挑戰,再怎麼累,再怎麼害怕,我都不斷在心中默念 : 不要急,慢慢來,專心走好每一步就可以
在下山的途中,當膝蓋與大腿已經開始哀號的時候,當我快要通過當年掉下去的地方又開始幻想時,我想起了 “ 放聲思考” 的技巧,大聲對自己說 : 不要急,慢慢來,我可以幫助自己的,我努力走到這裡,我很棒
真的,聽到山林中迴盪著自己的聲音,讓我又有動力與信心繼續走下去
順利通過墜落地點的那一刻,內心真的很想哭,但我忍住了
我告訴自己 : 不要急,慢慢來,還有最後的兩公里
終於,在大雨中我和阿檳老師平安順利走出玉山登山口
謝謝山神的寬容與等待,遲交了七年的作業,我完成了
#小兒科的非診間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