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0/2025
賴醫師的吠言
最近演藝界掀起了一陣兵役風波,我看了看,
果然不管什麼情況,什麼地方都會有盤子?
咦,不是,我不是要說這個~
有人問我為什麼美國人願意當兵?台灣人不願意當兵?
我想除了國情不同外,可能在美國當兵有機會翻身吧?
要知道「人生就像一場遊戲,有人一出生就在別人的終點線,有人一路開外掛,有人還在等下載中。」
在古代中國,要翻身。
靠健身?(宋太祖招軍人,要琵琶腿,車軸身)
靠長相?(明朝科舉殿試,武則天男寵都要帥的)
還是靠天賦(嫪毐可以用某器官卡住馬車的輪軸?)
還是靠科舉制度?
寒門子弟手上沒地、沒錢、沒背景,但他們有筆、有紙、有夢。
讀十年書,就有機會從「賴阿三」變成「賴大人」,從農田直升朝廷,還附贈「衣錦還鄉」特效。
科舉可以說是「官方翻身遊戲」,只要你有耐心背完《四書五經》,就有機會進入權力中心。
但要注意——這遊戲也很肝。在窗戶前看十年書也是常有的事。
不過,它至少開啟了: #階級躍遷
命運有可能被努力改寫,而不是被血統鎖死。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跟朱元璋老大爺一樣,開局全憑一個碗,最後還打下天下。
在現代,
美國的平民世界裡,參軍好像是一種「人生捷徑」。
家裡沒錢上大學?沒關係, Uncle Sam可以幫你出學費。
拿命來搏?服役幾年後,你可能有肌肉、有勳章,還能拿著《退伍軍人法案》的教育補助去念書。
有些人上戰場換來學位,有些人甚至因此成為企業家或政治人物。
雖然可能會有創傷症候群?但、、、、。
秦朝好像也是這樣,靠人頭、靠軍功
不過嘛,也得承認——這條路風險有點高。
現代東亞的升學考試上。
大陸、台灣、韓國、日本的入試——每一場都是現代版的「殿試」,考場上比的是智商、毅力,還有腦袋容量,考試技巧。
無數學生每天:白天上課、晚上補習、假日模擬考、上廁所的時還要刷題。
大家都知道:只要考得好,就能進好學校;
進好學校,就能進好公司;
進好公司——就能過上中產階級的社畜人生。
聽起來不是很理想??
但對許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考試仍是最乾淨、最可控,CP值最高的翻身機會。
只是現實有點殘酷,還是常常看到別人在開外掛?
前面這三者邏輯一致
只要人還願意相信「有機會翻身」,他就會繼續努力、繼續納稅、繼續考試。
雖然這些路都不好走,但至少,它們讓人有機會——
哪怕是1%的機率,也足以支撐90%的人繼續奮鬥。
=======
那你要問我:『那些人為什麼不當兵?』
因為~對他們來說,那個CP值不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