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1/2025
這個月初剛參加了第一屆辦在日本東京以微細動脈栓塞止痛術TAME為主軸的國際會議VENTI,這次會議的主軸著重更多在實證,治療方面的討論最多是膝蓋退化性疼痛,其次是肩膀,部分在手肘、手腕和髖臀,簡單帶過了頸部和下背痛的部分;精簡栓塞主要是放在手指和足底筋膜炎。今天我就先跟大家分享其中我覺得滿不錯的一部分關於TAME運用在膝蓋退化疼痛的內容!
一、不同階段 KOA 的主要痛源
KL 0–1(早期):dynamic MME 內側半月板突出、間歇滑膜發炎
KL 2–3(中期):stable MME、軟骨磨損+持續滑膜發炎、小中BML
KL 4(晚期):嚴重變形、大片BML+骨板破壞、關節內鬆動體
二、TAME / G*E 的角色
能處理:滑膜炎、Hoffa脂肪墊發炎、小中BML
較不適合單靠栓塞:
大型鬆動體、明顯腿型歪斜
半月板桶柄狀撕裂、MMPRT、嚴重複雜撕裂
大範圍軟骨下骨板損傷、晚期嚴重SIFK
三、MRI 預後指標(重點)
1. 滑膜炎
Grade 1–2:臨床成功率約 70–80%
Grade 0:幾乎無效 → 不建議期待太高
2. 半月板撕裂
退化型(Degenerative):72%
水平型(Horizontal):82%
複雜型(Complex):63%
粉碎型(Macerated):25%
Bucket-handle tear、MMPRT:0%
水平撕裂、退化:不明顯影響成效
複雜撕裂、粉碎、bucket-handle、MMPRT:顯著拉低成功率
3. 軟骨下骨板損傷
Grade 0–1:臨床成功率接近 9 成
破壞愈大,效果愈差;隨著 grade 2、3–4、≥5(>75% 骨板破壞),成功率一路掉到很低
4. 骨內水腫(BME/BML)
Grade 0:87%
Grade 1:78%
Grade 2:50%
Grade 3:41%
小~中等 BML:還是好適應症
大範圍 BML(Grade 3):成功率明顯下降
5. 關節內鬆動體
有鬆動體:成功率約 40%
無鬆動體:約 75%
6. 症狀時間
< 24 個月:成功率 8 成左右
24 個月:掉到約 6 成 (可能跟中樞敏化有關)
四、治療心得建議
早期膝蓋退化疼痛常跟滑膜炎和動態MME有關
打玻尿酸和TAME都可有效治療滑膜炎的疼痛
加上增生注射穩定膝蓋和MME會更完整持久
中期膝蓋退化常常已經出現小到中的骨內BML
玻尿酸越來越不夠力,但TAME還有部分角色
晚期膝蓋退化疼痛多來自大片BML+骨板破壞
這就是為什麼常需要做到I0骨內注射才能有效
做完IO,再加上TAME和增生才是如虎添翼
如果只先做周邊注射,常常只是隔鞋搔癢
如果已經出現明顯變形、複雜/根部半月板撕裂、大型鬆動體、嚴重骨板破壞/晚期SIFK、機械性卡住,建議優先考慮手術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