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乳房腫瘤專科 葉名焮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乳房腫瘤專科 葉名焮醫師 乳癌是可以治癒的,同時可以保持最佳生活品質! 歡迎參觀葉名焮醫師的部?

大家好!我將在這裡紀錄關於我所學的ㄧ切有關乳癌篩檢,乳房客製化手術,乳房重建及整形,乳癌化學治療,賀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等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妳(你)了解乳癌的防治

歡迎留言!

門診時間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慶院區)

星期三(上/下午)
星期五(上午)

網路掛號:http://www.csh.org.tw/Register/Register.aspx
部落格:http://dryehblog.blogspot.tw/

台中市陽光葉綠素關懷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台中市陽光葉綠素關懷協會-936502873095553/

提供大台中區各醫院之乳癌病友交流平台,為之營造一個無壓力、肯定自我價值並協助促進乳癌病友的健康。利用系列活動與醫學講座鼓勵病友認識自己,重拾信心,走出戶外,享受生命。

16/11/2024
16/05/2024
09/01/2024

增加 #身體活動( #運動)對於 #癌症預防 與 #癌症存活 都非常有利!

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 2018年身體活動指南諮詢委員會」發表的研究報告[註1]
💞身體活動(運動)對以下癌症的預防和存活有影響,可以使下列癌症的風險降低,相對風險降低在10%到20%之間:
👉 乳癌:減少12%-21%
👉 大腸癌減少:19%
👉 子宮內膜癌:20%
👉 膀胱癌:15%
👉 胃癌:19%
👉 食道腺癌:21%
👉 腎臟癌:12%
👉 肺癌(有中度證據):21%-25%

根據這份系統性回顧,對於已罹患癌症的影響,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表現:
1️⃣ 乳癌:
身體活動與乳癌存活率和全因死亡率呈負相關,最高與最低身體活動水平之間的相對風險降低率為38%至48% 。
2️⃣ 大腸癌:
身體活動與大腸癌存活率和全因死亡率呈負相關,相對風險降低率為42% 。
3️⃣ 攝護腺癌:
身體活動與攝護腺癌存活率呈負相關,相對風險降低率為37%至49% 。

💞這些結果顯示,身體活動對於不同癌症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但都呈現出對癌症存活率和全因死亡率的正面影響。

📌感謝 熊在田 提供的“紙”

[註1]
Physical Activity in Cancer Prevention and Survival: A Systematic Review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51(6):1252-1261, June 2019.
https://doi.org/10.1249/mss.0000000000001937

07/01/2024

⚠️ #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與紅肉的攝取量呈現正相關性

這個研究比較了152個國家的 每日平均肉類攝取量,其中41個國家超過120克,111個國家低於120克。
發現:大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 與紅肉的攝取量呈現正相關性!

💔發生率與死亡率:男性>女性

與每日平均肉類攝取量 低於120克的國家相比 ,
高於120克的國家,其
💔大腸癌發生率增加3.0倍
💔大腸癌死亡率增加2.5倍

資料來源:
Bashir, S., Fezeu, L.K., Leviatan Ben-Arye, S. et al. BMC Med 18, 262 (2020).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0-01721-8

01/01/2024

防癌建議9:母親們,若可以,請以母乳餵養你的寶寶( For mothers: breastfeed your baby, if you can)
✅ #母乳哺餵對媽媽和寶寶都有益處
✅ #生命初期母乳是最好的食物。
✅ #母乳哺餵的累計持續時間越長對母親和寶寶的益處就越大。

強力證據顯示:
💖 #母乳哺餵可以預防母親的乳癌並促進嬰兒的健康成長。
 👉哺乳可以預防母親患乳癌
 👉而嬰兒接受母乳哺餵可降低超重和肥胖的風險,因而可以降低與體重增加、超重和肥胖相關的癌症風險。

✅母乳哺餵的其他健康益處
💖母乳哺餵為寶寶提供短期和長期的益處
 👉母乳哺餵可以保護未成熟的免疫系統發育,並防止嬰兒期感染。
 👉這些益處一直持續到兒童和成年期,降低患氣喘和 2型糖尿病的風險。
 👉對於兒童來說,接受母乳哺餵可以降低超重或肥胖的風險。
💖母乳哺育的母親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

資料來源: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Expert Report 2018. Available at dietandcancerreport.org

01/01/2024

防癌建議8:不使用補充劑來預防癌症( Do not use supplements for cancer prevention)
👉 #目前無足夠證據顯示補充劑可有效預防癌症
👉 #一些補充劑可能與藥物相互作用或產生副作用
🎯 #盡量從日常飲食中攝取營養而非仰賴高劑量營養補充品。

有明確證據顯示:
💢隨機對照試驗發現, #高劑量β胡蘿蔔素補充劑可能會增加某些人群的肺癌風險*。
✅除了針對大腸癌的鈣補充劑以外,目前沒有強有力的證據顯示其他膳食補充劑可以降低癌症風險。

💖對於多數人而言, #攝取正確的食物和飲料比攝取膳食補充劑更能有效預防癌症。
👉膳食補充劑是一種包含「膳食成分」的產品,目的在於實現微量營養素或其他食物成分的攝取量,補充劑的劑量通常超過單靠飲食通常能達到的份量!

提醒:
💖 #高劑量膳食補充品不建議用於癌症預防
💖 #請優先藉由飲食來滿足營養需求

⁉️何時建議使用補充品?
✅膳食補充劑有時可能對特定族群有益:
👉50歲以上難以吸收天然維生素B12的族群
👉可能懷孕或已懷孕的女性補充鐵和葉酸
👉嬰兒、幼兒以及懷孕和哺乳期的女性補充維生素 D,儘管不同國家對鐵和維生素D補充劑的具體建議有所不同

資料來源: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Expert Report 2018. Available at dietandcancerreport.org

30/12/2023

🦴這些深綠色蔬菜鈣質居然超過牛奶!
自認為腳骨超軟Q就不用補鈣了嗎?錯☺️
😏常抽筋、睡不好、心悸都可能是缺鈣惹得禍喔!
🔔成人平均一天鈣質建議攝取量1000-2000mg
補鈣不只靠喝牛奶!其實深綠色蔬菜也有鈣😁
千萬不要為了補鈣把牛奶當水喝❌
乳製品一天不要超過500ml
喝太多熱量高會胖
補鈣除了喝牛奶外還可以搭配低熱量的高鈣蔬菜
今天分享9種含鈣量多過牛奶的蔬菜🥬
還有營養師建議的搭配料理📋
提升鈣質吸收率,生活行動鈣有力!
-
🔔哪5族群必備高鈣蔬菜?不能喝牛奶不用怕!
✅乳糖不耐症:吃乳製品就會狂拉、聞到奶味會想吐
✅低醣飲食減重中:蔬菜熱量低,補鈣不擔心
✅糖尿病:牛奶有乳糖糖友需控糖,乳品限量更易缺鈣
✅純素者:蛋奶不能吃,無法從乳品中補鈣
-
🦴常見9種蔬菜比牛奶高鈣!營養師怎麼煮更補鈣?
🥛一般全脂牛奶100ml含104mg的鈣質
(以下為每100克 鈣質含量mg)
🥬芥藍菜 Ca 181 mg:芥藍炒牛肉
🥬蘿蔔葉 Ca 158 mg:蘿蔔葉炒豆干
🥬紅莧菜Ca 150 mg:紅莧菜炒豆包
🥬小白菜Ca 145mg:小白菜排骨湯
🥬白莧菜Ca 146mg:吻仔魚莧菜
🥬青江菜Ca 143mg:青江菜炒蛋
🥬蚵仔白菜Ca 129mg:蚵白菜炒肉絲
🥬紅鳳菜Ca 122mg:麻油豬心紅鳳菜
🥬地瓜葉Ca 105mg:地瓜葉炒皮蛋
-
🦴菜的鈣質難吸收?營養師3招提升鈣質吸收率!
深綠色蔬菜除了有鈣質外,還有維生素K
鈣+K是預防骨鬆的雙效組合
但蔬菜裡的膳食纖維和草酸又會影響到鈣質吸收🙁
別擔心!以下3招營養師作法學起來
💚首先川燙3分鐘
💚並搭配蛋白質食材如蛋、肉、海鮮料理
💚飯後來點維生素C高的水果
維生素C不只能助鐵質吸收
對鈣的吸收也有幫助👍
像芭樂、木瓜、火龍果、柚子、奇異果
都是非常適合飯後吃的高C水果
而且還幫助消化,讓排便順暢不卡關😍

29/12/2023

防癌建議7:限制飲酒 (Limit alcohol consumption)
👉 #為預防癌症最好是滴酒不沾!
👉 #若飲酒每天飲酒量男性不超過2杯女性不超過1杯
👉 #孕婦和哺乳期女性應避免飲酒

💡一杯酒的定義請參考
🔗 一份酒(精),到底是多少的酒? http://tinyurl.com/4567a8yw
🔗 台灣地區常見酒類及酒精含量 http://tinyurl.com/ypjzmb37

💢有明確證據顯示:
🌀飲酒會引發口腔癌、咽喉癌和喉癌、食道癌(鱗狀細胞癌)、肝癌、結腸直腸癌、乳癌(更年期前後)和胃癌。

💢有強力證據顯示: #飲酒會引發許多癌症。
👉這些證據支持「滴酒不沾」的建議。

⁉️酒的種類有差別嗎?
👉 #證據顯示所有類型的酒精飲料對癌症風險的影響都相似。
👉 #此建議涵蓋所有類型的酒精飲料,包括啤酒、葡萄酒、烈酒(白酒)或任何其他飲料, #以及其他酒精來源。

🔑關鍵因素:攝取的酒精量(乙醇)。
💔 #即便是少量的酒精也會增加數種癌症的發生風險。
💔 #對於某些癌症而言並沒有酒精攝取量閾值(可容許的最低量)
 👉也就是說並沒有「低於該閾值不會增加癌症風險」的說法

資料來源: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Expert Report 2018. Available at dietandcancerreport.org

26/12/2023

感謝 健康2.0 引述報導😀
研究:10項新防癌生活建議出爐!想遠離癌症?「維持健康體重」是第一步! 許雅磊 整理 2023/12/25 07:30

任何人都可能被癌症找上門,但也都能用簡單經濟的方式預防癌症。營養師趙強在臉書指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WCRF)曾發表「飲食,營養,身體活動和癌症:全球觀點-第三次專家報告」,整合了全球知名學者專家的研究,分析飲食、營養和身體及癌症間的相關性,並羅列出10種建議事項,是一項重要參考指標......

引述報導的連結放在留言區

14/12/2023
10/12/2023

#台灣地區常見酒類及酒精含量
💢 #喝太多酒人生會變黑白!所以這張圖就做個灰色系的囉

關於圖中各種酒品的 #酒精度,我並未一種一種確認過,如果不正確,可以留言,但我不會在FB粉絲專頁換圖(以前可以,現在似乎不能更換),若有更正,只能在留言區另外貼上。

👉重點在於:可以參考這份資料的" #酒精度數( #容量百分比)",即便是不同的酒品,只要酒精度相同,所含的酒精份量就是一樣的喔!
👉因為酒不一定只含有酒精,可能含有其他提供熱量的物質,所以熱量可能不同,此處不討論。

💞如果你以為5%的酒品每100cc含有5公克酒精,請參考2017年12月03日的貼文 ( https://tinyurl.com/4b728uxr )。

衷心的建議
💖因為酒精沒有安全量👉 #沒喝酒習慣的人就別喝!
💖 #有在喝酒的人請適量飲用:男性每天不超過28克的酒精量,女性則不超過14克。(此為美國的建議)
💖台灣國民健康署在「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20克酒精,女性不超過10克酒精。
💞若是不喝酒,卻愛吃用酒料理的湯品,請參考2023年10月14日的貼文 ( https://tinyurl.com/4p4xtc7v )

Address

Nantun District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乳房腫瘤專科 葉名焮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乳房腫瘤專科 葉名焮醫師: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