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心理暨心身醫學聯盟

擁抱心理暨心身醫學聯盟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擁抱心理暨心身醫學聯盟, Mental Health Service, Neihu District.

擁抱心理暨心身醫學聯盟是一群企望走諮商室與民眾互動的心理師,從開館以來並開始以多媒體的方式推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為我們相信對心理健康的重視與了解,除了透過心理諮商之外,知識的累積也是一種療癒的管道,您可以從我們的網站文章、Podcast與Youtube頻道認識心理健康的相關議題。與我們一起擁抱心理,擁抱自己的心藝.擁抱彼此的心意,也擁抱愛與自己。

家庭的傷,是我們成為自己的路上最深的刻痕撰文/ 徐維廷 諮商心理師(以下故事為虛構的情境設計,非真實故事。)又一次,在諮商室裡,我聽見一個被家庭無形中推出來的孩子的嘆息。他是一位30出頭的男同志,來自一個傳統的家庭。身為長子,他背負著家族的...
27/07/2025

家庭的傷,是我們成為自己的路上最深的刻痕

撰文/ 徐維廷 諮商心理師

(以下故事為虛構的情境設計,非真實故事。)
又一次,在諮商室裡,我聽見一個被家庭無形中推出來的孩子的嘆息。

他是一位30出頭的男同志,來自一個傳統的家庭。身為長子,他背負著家族的期望,卻也藏著一個無法言說的秘密。為了尋求一方能自由呼吸的空氣,他從家鄉來到台北,在小小的套房裡,為生存、為理想而拼搏。

他沒有向家人出櫃,但那份因不被理解而生的緊張與疏離,早已是餐桌上心照不宣的壓力。他對父母的情感是複雜的,有著深切的怨懟,話語中帶著利刃般的尖銳。他覺得父母偏愛弟弟,甚至會衝動地質問:「當初幹嘛生我?」

每一次家庭聚餐,都是一場內心的角力。當那句「怎麼還不結婚生小孩?」被拋出時,所有被壓抑的痛苦、不被認同的孤絕,以及對愛的渴求,都在瞬間湧上心頭,凝結成難以化解的沉重。

🔆這不只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許多在傳統價值與真實自我間掙扎的同志們,共同的生命縮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長期的不被接納,是一種深刻的「關係創傷」(Relational Trauma)。家,本該是提供無條件支持與安全感的港灣,但當它成為評判與壓力的來源時,孩子內在的自我價值感會受到嚴重的侵蝕。
這位年輕人對父母的「怨」與「嗆」,其實是一種受傷後的吶喊。那是「依附需求」(Attachment Needs)長期未被滿足的結果——我渴望你們的愛與認同,但你們給的愛,卻是以符合你們期望為條件。

這種矛盾與痛苦,使他只能用憤怒來武裝自己,作為一種情感上的自我防衛。

身為長子的身份,更讓他承受了不成比例的壓力。他不僅要面對個人的認同議題,還得承擔傳統文化中「傳承」的重擔,這使得他的處境更為艱難。

然而,我想說的是,所有的憤怒與怨懟背後,都藏著一顆渴望被愛、被理解的溫柔的心。看見並承認這份痛苦,是療癒的第一步。這份痛苦是真實的,你的感受是正當的。

走向療癒的路並不容易,它意味著我們要學會: - 哀悼失落:哀悼那個「理想中、無條件接納自己的父母」的失落,承認現實中的不完美。 - 劃定界線:學習在與原生家庭的互動中,建立健康的心理界線,保護自己不再輕易受傷。 - 重塑自我:在家庭之外,建立屬於自己的「選擇的家庭」(Chosen Family),從朋友、伴侶、社群中找到歸屬感與支持,重塑一個完整、被愛的自我認同。

如果你也在相似的處境中掙扎,請記得,你不是孤單一人。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的,無需任何人的批准。給自己一些時間,一些溫柔,允許自己憤怒,也允許自己悲傷。

🌟當我們能溫柔地承接住自己內心的那個孩子時,才有力量,走出傷痛,真正地為自己而活。
推薦透過諮商好好探索自己對父母的各種投射與期待,走向放下期待,成為一個人。

延伸閱讀: 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 - 卡爾.羅哲斯 On Becoming a Person - Carl Rogers

👉關於 徐維廷 心理師:https://mental-hug.com.tw/team/XuWeiting:

❙ 擁抱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理博愛館 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博愛路76號10樓之2
交通: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
❙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位置: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9樓
交通:桃園火車站前
❙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舊星聚點大樓)
交通:捷運南京復興5號出口

#同志 #原生家庭 #自我認同 #關係創傷 #心理諮商 #不被認同的痛 #長子壓力 #多元性別 #徐維廷心理師

你有創傷記憶嗎?IFS可以怎麼協助你撰文/ 盧珍珍 諮商心理師什麼是創傷記憶?創傷會發生在許多人的身上,像是意外事件、各種侵犯、性侵害、災難、戰爭、被主要照顧者遺棄或虐待等,例如,從新聞報導看到,在高雄發生了一對夫妻被樓下住戶殺害的事件,目...
25/07/2025

你有創傷記憶嗎?IFS可以怎麼協助你

撰文/ 盧珍珍 諮商心理師

什麼是創傷記憶?

創傷會發生在許多人的身上,像是意外事件、各種侵犯、性侵害、災難、戰爭、被主要照顧者遺棄或虐待等,例如,從新聞報導看到,在高雄發生了一對夫妻被樓下住戶殺害的事件,目睹雙親被殺的兩個小孩,也是經歷了創傷事件,以上發生較為巨大的創傷事件可能我們都有概念,但創傷也包括,在依附關係中長期的被否定與批評、求學過程中所經歷到的霸凌事件、被貼標籤、網路霸凌與歧視等,都是創傷事件,而事件發生在個別身上通常都是超過一般人所能負荷的壓力狀態。

當事件發生時,當事人需要獲得:
🌟外在的安全感與支持: 創傷發生時會經歷到很大的驚嚇與害怕的感覺等,身體也會有記憶反應,所以提供外在的安全感是很重要的,例如,運用溫和的口語與緩慢的語氣,保持與創傷事件發生地點的距離,讓熟悉有安全感的人陪伴,新的居住環境的安全感等。
🌟提供內在的支持服務: 當事人經歷很大的壓力事件,內在也會有許多的情緒與感覺,如果有親近的人與專業人士提供,協助當事人傾訴事件所帶來的各種情緒,讓情緒、感覺與想法可以被理解與傾聽,能夠協助當事人走過創傷事件的反應。

當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隨著我們的成長,如果當時經歷的事件所感受到的各種情緒與感覺,沒有被理解、傾聽、陪伴、確認與轉化時,這些創傷事件會成為#創傷記憶,我們的創傷記憶仍會有形與無形的影響著我們現在的生活。

#IFS理論看到,我們的內在保護系統會運用各種方法讓我們生存下來,有人會:
❶ 變得很堅強,想辦法讓自己找到信心與成就
❷ 可能會產生更多負向的情緒,讓自己頹廢或憂鬱
❸ 隔絕避免談論創傷事件,把經歷到各種脆弱感覺關閉
❹ 不敢表現,害怕自己太出風頭
❺ 有人為了避免接觸到痛苦的感覺,可能會用其他的輔助方法讓自己麻痺或獲得安撫,例如,藥物、酒精、大量食物、網路,以及其他的成癮行為

以上是有形的正向與負向影響。

但在無形的影響中,我們可能會在...
🔴某個特定狀態極度沒安全感或被引發某些情緒
🔴對於某些情境或人感到特別害怕、憤怒或其他情緒
🔴容易被觸發憤怒或其他的情緒
🔴因媒體報導某事件引起某些不舒服的感覺
🔴容易在親密或人際關係中被觸發某些情緒
🔴常常對自己過度的批判
🔴對自己沒有自信
🔴對別人的不信任感
🔴擔心自己的表現與評價
🔴極度要求自己的完美
🔴無法在親密關係中給予承諾
🔴有焦慮或身體症狀
🔴會常做噩夢,或偶而有無法理解的夢

每人內在機制的表現都不同,全依賴我們在成長經驗中有沒有從外在系統獲得足夠的支持,並我們的內在系統是如何運作與反應所接收到的訊息與經驗有關。

#IFS治療也是,#創傷治療的一種,可以提供我們找到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無形的影響,看到我們內在系統的運作,包括我們的保護者部分與受傷的經驗,首先,會需要與保護系統建立關係,透過會談讓保護者感受被理解與支持,等到不同的保護者完全同意與接受,再進入更內在的受傷經驗找到你被無形影響的主要經驗。治療過程因每個人所經歷的創傷經驗的連續性與複雜度都很有關係。

當你獲得完整內在受傷經驗被療癒與轉化之後:
✅你的症狀會減緩許多,或不再有症狀
✅你能夠更加享受你目前的生活
✅你會知道如何陪伴自己與自己相處
✅你的負向情緒與感覺會漸漸減少,且更喜歡自己
✅你對人的包容度與同理心會增長
✅你看各種不同事件的角度會更加多面性與成熟
✅你會有足夠的勇氣與信心面對你的未來
✅你的身體症狀會改善,體力與精神會變好很多
✅當你有新的感覺、情緒與想法出現時,你會知道如何面對
✅你的控制力與決斷力會增加
✅你的人際關係會改善許多,也能享受你的人際關係
✅你比較不會被外在或網路的訊息左右,因為你有清楚的判斷力
✅你不再做可怕的夢,睡眠會漸漸改善,且一覺到天亮的狀況越來越多

💕你有創傷記憶嗎?而且會正在影響著你現在的生活嗎? 鼓勵你可以透過IFS的治療,來探索並找到你的創傷記憶,不再讓過去的創傷經驗持續影響著你現在與未來的生活。

👉關於 盧珍珍 心理師:https://mental-hug.com.tw/team/ChenChenLu

❙ 擁抱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理博愛館 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博愛路76號10樓之2
交通: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
❙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位置: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9樓
交通:桃園火車站前
❙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舊星聚點大樓)
交通:捷運南京復興5號出口
#擁抱心理諮商所 #擁抱心理 #心理 #人際關係 #心理諮商 #情緒管理 #情緒健康 #身心靈 #自我認知 #盧珍珍 #盧珍珍心理師

當死亡的念頭揮之不去:心理師想對長期與自殺意念共存的你說撰文/ 徐維廷 諮商心理師在我的諮商室裡,有時會遇到一些特別勇敢的靈魂。他們並非處於突發的、急性的崩潰邊緣,而是長年累月地,與「死亡」的念頭共存。近期接受到郭佳穎精神科醫師的推薦,閱讀...
23/07/2025

當死亡的念頭揮之不去:心理師想對長期與自殺意念共存的你說

撰文/ 徐維廷 諮商心理師

在我的諮商室裡,有時會遇到一些特別勇敢的靈魂。他們並非處於突發的、急性的崩潰邊緣,而是長年累月地,與「死亡」的念頭共存。近期接受到郭佳穎精神科醫師的推薦,閱讀精神醫學權威喬爾.帕里斯(Joel Paris)在其影響深遠的著作《與死神曖昧》(Dying to be Free)後,有些話想跟大家分享。

「我想死」這三個字,對他們來說,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更像是一個熟悉的背景音,一種深植於內心的生存策略。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我想讓你知道:你的痛苦,值得被更溫柔、更深刻地理解。

「想死」的念頭,不只是警報,更是一種生存的呼喊 當一個人長期活在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深刻的空虛與絕望之中,「死亡」往往會成為一個看似唯一能由自己掌控的選項。

心理學家發現,對於長期受苦的人來說,「保留隨時可以去死」的念頭, paradoxically,成為了一種讓當下難以忍受的痛苦,變得稍微可以忍耐的方式。

它像一個「最終的逃生口」。正是因為知道這個出口存在,你才獲得了那份弔詭的力量,去度過一個又一個艱難的明天。
這個念頭,是你用來對抗徹底崩潰的最後一道防線。它不是軟弱,而是你在極端痛苦中,為自己找到的一種(儘管痛苦的)生存方式。

❓心理治療能做什麼?不只是「阻止」,而是陪你「好好活」

當治療師聽到「我想死」時,我們的首要任務,並非總是手忙腳亂地「阻止」這件事發生。尤其對於慢性自殺意念的個案,過度的危機介入,有時反而會剝奪你的自主感,讓你覺得更無助。

一個深刻的治療關係,能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你: 安心地談論死亡:在這裡,你可以探索對死亡的矛盾情感,而不必擔心嚇到誰,或被立刻貼上「危險」的標籤。 被理解,而非被評判:我們會一起去理解,這個「想死」的念頭,在你的生命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它幫助了你什麼?又讓你付出了什麼代價?

重新建立生命的連結:治療的最終目標,不是狹隘地「活下去」,而是更宏大的——協助你重新建立一個有意義、有連結、有滿足感的生活。

我們的工作,是陪你一起把生命的房子打理好,讓它變得舒適、溫暖、值得留戀。當生命本身變得足夠吸引人時,「死亡」那個選項,才會自然而然地失去它的魅力。

🫂給正在受苦的你

如果你正長期與自殺的念頭共存,請記得: 你的感受是真實的:你所承受的痛苦、空虛與絕望,都是真實的。請不要因為這些念頭而自我批判。

你已非常努力:光是能讀到這裡,就證明了你內在強大的生命力。你已經在痛苦中堅持了很久,這份堅韌本身就值得被看見。
尋求專業協助:你不需要獨自一人承受這一切。找一個能理解你這種處境的心理師,他能為你提供一個不帶偏見的空間,陪你走過這段幽暗的旅程。

❣️給身為陪伴者的你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或家人,你的支持至關重要: 聆聽,而非說教:避免「想開點」、「要加油」這類的話語。給予他們空間,讓他們說出內心的痛苦。

確認感受,而非解決問題:你可以說:「聽起來你真的好痛苦」、「感覺你撐得很辛苦」,讓他們知道你聽見了他們的感受。
鼓勵並協助他們尋求專業資源:你的關心,加上專業的協助,會是最好的支持。

💕生命的重量,有時確實難以承受。但請相信,即使在最深的黑暗裡,也依然有理解的可能,有重新長出力量的希望。
願我們都能更溫柔地,對待自己與他人的痛苦。

💫【求助資源】💫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若您或身邊的人有立即的生命危險,請直接撥打119或至最近的急診室尋求協助。

👉關於 徐維廷 心理師:https://mental-hug.com.tw/team/XuWeiting:

❙ 擁抱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理博愛館 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博愛路76號10樓之2
交通: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
❙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位置: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9樓
交通:桃園火車站前
❙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舊星聚點大樓)
交通:捷運南京復興5號出口

為什麼吃了安眠藥,還是夜夜清醒?撰文/ 臧鴻儒 精神科醫師你的睡眠能力一直都在,只是需要找到被遮蔽的真相⚠️ 重要聲明: 本文僅供衛教參考,不構成診斷建議,實際情況請諮詢專業醫師。失眠的困境:當安眠藥也不再是解答凌晨兩點,你又醒著。藥吃了,...
21/07/2025

為什麼吃了安眠藥,還是夜夜清醒?

撰文/ 臧鴻儒 精神科醫師

你的睡眠能力一直都在,只是需要找到被遮蔽的真相
⚠️ 重要聲明: 本文僅供衛教參考,不構成診斷建議,實際情況請諮詢專業醫師。

失眠的困境:當安眠藥也不再是解答

凌晨兩點,你又醒著。藥吃了,眼睛卻亮得像探照燈。
最痛苦的不是睡不著,而是失去了那種「倒頭就睡」的自然感。那種 失控的痛苦,我們完全理解。你可能正在想:「睡覺不是應該很簡單嗎?為什麼我連這麼基本的事都做不好?」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一年服用高達4.7億顆安眠藥,但仍有超過三成的人感到:藥越吃越多,睡眠卻越來越不自然。難道,真的只能一直吃藥、一直加藥嗎?

🌟真相是:你不是失去睡眠的能力,你的身體依然知道怎麼好好睡覺。 但問題在於——你可能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在暗中干擾你。

🔍 找出隱藏的干擾!三大常見的睡眠絆腳石

身體在睡眠中發生的事,往往超出我們的感知。以下是最常見的三個隱藏干擾因素:
1️⃣壓力累積的生理干擾
白天的緊張情緒會持續影響身體,破壞夜間的深層睡眠結構,讓你睡得不安穩。
2️⃣自律神經的夜間混亂
掌管休息的自律神經無法順利切換至夜間模式,使心跳與呼吸節律維持在高警覺狀態,大腦因此難以真正放鬆。
3️⃣微細的呼吸干擾
你可能完全沒有察覺,但睡眠中呼吸的短暫不順,會讓身體為了自我保護而每小時醒來數十次,導致睡眠中斷、品質低落。

這三種因素的成因與處理方式各不相同。若只是吃藥控制,卻沒有發掘背後的元凶,難怪藥物停不下來,還可能越吃越多。

❓為什麼光靠主觀感受和問診,還是不夠?
這些深層的干擾,光靠門診問診或您自己的感覺,往往無法精確捕捉。
⚠️不自覺的呼吸問題: 多數睡眠中的呼吸中止或干擾,患者自己並不會察覺。
⚠️無法感知的微醒覺: 身體為了應對干擾而產生的短暫清醒,時間極短,主觀感受無法捕捉。
⚠️需要數據的客觀評估: 自律神經在夜間的活動狀態,需要透過心率變異度 (HRV) 等客觀指標才能準確評估。

🔬 新選擇:醫療級「居家睡眠檢測」
傳統的精密睡眠檢查,需要在醫院睡眠中心睡過夜,不僅預約排程長,在陌生的環境和滿身的監測儀器下,也常讓人難以入睡,無法反應在家的真實睡眠狀況。

近年來,醫療級的「居家睡眠檢查」 成為一項更便利、精準的選擇。它不僅能全面分析睡眠品質、揪出睡眠呼吸中止症,還能評估睡眠期間的自律神經功能與夜間肢體活動,揭示潛在問題。

雖然不能直接讀取腦波或經鼻氣流,但其數據已足以幫助門診醫師,辨識出藥物反應不佳或無法順利停藥的可能原因。

【居家檢測的優勢】
✅ 環境真實: 在熟悉的自家床上,才能真實呈現您的睡眠狀態。 ✅ 干擾極低: 無需住院、不用在身上貼滿線路,大幅減少檢測干擾。

【檢測設備的特色】
🔹 輕便無侵入感: 設備僅拇指大小,配戴舒適。 🔹 數據完整: 可同步記錄呼吸、心率變異度 (HRV)、血氧、睡眠結構等關鍵資訊。 🔹 專業解讀: 由專業醫師親自解讀報告,並提供個人化建議。

🌱 檢測之後:邁向個人化的睡眠改善計畫

居家睡眠檢測的價值,在於根據原因,制定個人化的調整計畫,移除干擾,避免對藥物的不當依賴。
🧡若為深層壓力 → 可結合認知行為治療 (CBT-I),重建身心的放鬆感。
🧡若為自律神經失衡 → 可從調整生物節律、飲食營養等方面著手,促進生活平衡。
🧡若為呼吸相關問題 → 需由醫師進行醫療評估,找出降低呼吸道阻力的有效方法。

⏰ 我該在什麼時候考慮檢查?
👉短期失眠(數天至一兩週): 應先從改善睡眠習慣做起,例如:減少無效躺床時間、建立睡前儀式、適當增加日間活動量等。不建議立刻吃藥或做檢查。
👉慢性失眠或藥物反應不佳: 若您失眠已久,或發現安眠藥越來越沒效,甚至試遍各種方法都難以減藥、停藥,便可以考慮安排居家睡眠檢查。睡眠品質影響著免疫功能與代謝廢物的清除,每多一晚的干擾,未來恢復所需的時間就更長。

【建議立即檢測的徵兆】
✔️ 安眠藥越吃越沒效,甚至需要加藥。 ✔️ 家人提到您睡覺時會大聲打鼾、呼吸停頓或有異常肢體動作。 ✔️ 明明睡足時間,白天卻持續感到疲倦,已影響工作或人際關係。

🎯 您的睡眠行動計畫
自我觀察: 連續兩週記錄您的睡眠狀況,並嘗試自我調整。
專業評估: 若超過一個月仍無改善,建議就醫評估,與醫師討論進行居家睡眠檢測的必要性。
聯繫我們: 您有三種選擇
* 索取《睡眠自我調整指引》
* 預約居家檢測諮詢
* 直接就醫評估您的睡眠問題

‼️核心價值總結
🌟您的睡眠能力沒有消失,只是被某些干擾遮蔽了。
🌟主觀感受有限,客觀的檢測才能看見問題的真相。
🌟居家檢測 能在最自然的環境下,提供最真實的睡眠資料。
🌟根據檢測結果做 個人化調整,遠比盲目嘗試更有效。

專業團隊的陪伴,不是要改變你,而是要協助你,恢復與生俱來的睡眠能力。

👉關於 臧鴻儒 醫師:https://mental-hug.com.tw/team/ZANGHONGRU

❙ 擁抱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理博愛館 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博愛路76號10樓之2
交通: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
❙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位置: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9樓
交通:桃園火車站前
❙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舊星聚點大樓)
交通:捷運南京復興5號出口

愛到卑微?3 步練習救回你的底氣撰文/ 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親愛的,上一集我們聊到,有時候在愛裡感到卑微,並非因為不夠愛自己,而是因為內心深處「害怕失去他」的恐懼,甚至超越了失去自己的可怕。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始改變呢?讓我們從以下三個練習開始...
20/07/2025

愛到卑微?3 步練習救回你的底氣

撰文/ 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上一集我們聊到,有時候在愛裡感到卑微,並非因為不夠愛自己,而是因為內心深處「害怕失去他」的恐懼,甚至超越了失去自己的可怕。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始改變呢?讓我們從以下三個練習開始。

👆首先,寫下「我最怕失去的是什麼?」。當你又一次感到無法放下時,靜下來問問自己:「如果他真的離開了,我最害怕失去的究竟是什麼?」是那份安穩踏實的安全感?是有人陪伴而不孤單的感覺?還是一種被他在乎、被需要的證明?試著將這些模糊的恐懼具體地寫下來,看清它真實的樣貌。

✌️接著,進行一個小小的「失去想像練習」。閉上眼睛,深呼吸三次,然後開始想像你重獲自由後的幸福生活。問問自己:「如果真的失去了他,我會怎麼過日子?」讓這個想像盡可能地畫面化:也許是自在地找朋友吃飯聊天,是為自己調好鬧鐘、享受早睡早起的規律,或是終於能開始一直想做的運動、無壓力地追劇、全心投入完成工作。這個練習的目的不是詛咒關係,而是溫柔地提醒自己:失去一個愛的人,並不等於失去活下去的能力與權利。

🙌最後,嘗試「一個微小的拒絕」。下一次,當你又想委屈自己去討好他時,請先在心裡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他僅僅因為這件事就不再愛我,那麼這段關係真的值得我留戀嗎?」然後,勇敢地做出一次微小的嘗試:不必秒回訊息,等自己有空時再回覆;當你不想見面時,坦誠地說一句:「今天我想好好休息」;當感覺不舒服時,直接表達出來,而不是默默忍耐。這並非冷漠,而是在訓練你的大腦建立一個新的認知:真正的愛,從不需要以失去自己為代價來換取。

💕親愛的,請記得,失去他並不可怕,失去自己才真正可怕。從今晚開始,讓我們一起慢慢練習,學會在愛裡不再一味討好與委屈。因為一個真正適合你的人,從來不會害怕你表達自己的需要,更不會因為一次合理的拒絕就輕易轉身離開。
如果你也願意開始這個練習,讓我們一起慢慢學習如何愛人,也同時學會如何好好愛自己。

👉關於 張宇傑 心理師:https://mental-hug.com.tw/team/zhangyujie

❙ 擁抱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理博愛館 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博愛路76號10樓之2
交通: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
❙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位置: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9樓
交通:桃園火車站前
❙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舊星聚點大樓)
交通:捷運南京復興5號出口
#擁抱心理諮商所 #擁抱心理 #心理 #人際關係 #心理諮商 #自我認知 #身心靈 #探索 #情緒健康 #探索自我 #張宇傑心理師 #張宇傑 #張宇傑諮商心理師

為什麼你每次愛,都愛得這麼委屈?撰文/ 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明明下定決心要好好愛自己,卻在他一句「要不要見面?」後,立刻拋下所有預定好的行程;明明告訴自己不想再忍受那份忽冷忽熱,卻總不自覺地替他找理由,告訴自己:「他可能只...
18/07/2025

為什麼你每次愛,都愛得這麼委屈?

撰文/ 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

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
明明下定決心要好好愛自己,卻在他一句「要不要見面?」後,立刻拋下所有預定好的行程;明明告訴自己不想再忍受那份忽冷忽熱,卻總不自覺地替他找理由,告訴自己:「他可能只是最近真的很忙。」;又或者,明明身心俱疲、只想休息,但當他的一句「可以聊聊嗎?」傳來,你還是會立刻戴上最溫柔的笑容,為他上線。

🌟很多人會將這種委屈的愛,歸咎於「不夠愛自己」。但心理學卻揭示了更深層的原因:你的大腦其實並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在本能地避免痛苦。

這一切,源於人腦中一個名為「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的強大機制。這個機制讓我們寧願忍受關係中持續不斷的委屈,也不敢去冒任何可能失去對方的風險。正因如此,你才會無止境地付出,只為了換取「至少他還在」的安心感;才會不斷地忍耐,只因為害怕「他隨時會離開」的恐懼;也才會拼命地將對方的冷淡合理化,只因為「分開的念頭實在太可怕」。

🫂親愛的,你愛得如此卑微,並非因為你不懂得愛自己,而是因為在你的感受裡,失去他的痛苦,遠比失去自己還要可怕。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明明知道該放手,卻始終在原地徘徊,怎麼也走不掉。

所以,真正需要練習的,或許不是「如何被愛」,而是從內心深處,溫柔而堅定地告訴自己:「就算最終他不愛我,我也不會因此失去我的全部。」

🥰學會看見自己擁有的世界,承認即便沒有他,你依然完整。這,才是停止在愛裡委屈自己的第一步。為什麼你每次愛,都愛得這麼委屈?

👉關於 張宇傑 心理師:https://mental-hug.com.tw/team/zhangyujie

❙ 擁抱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理博愛館 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博愛路76號10樓之2
交通: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
❙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位置: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9樓
交通:桃園火車站前
❙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舊星聚點大樓)
交通:捷運南京復興5號出口
#擁抱心理諮商所 #擁抱心理 #心理 #人際關係 #心理諮商 #身心靈 #探索 #探索自我 #自我認知 #張宇傑 #張宇傑諮商心理師 #張宇傑心理師

陳惠婷心理師出現在「11點熱吵店」啦~夫妻摩擦多?!明星夫妻螢光幕下有哪些煩惱?陳惠婷心理師又是如何調節?一起看影片了解更多吧!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_9DfxC2cY4?si=jQTgLR8y20G_OW7p➡️...
16/07/2025

陳惠婷心理師出現在「11點熱吵店」啦~

夫妻摩擦多?!明星夫妻螢光幕下有哪些煩惱?
陳惠婷心理師又是如何調節?

一起看影片了解更多吧!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_9DfxC2cY4?si=jQTgLR8y20G_OW7p

➡️關於 陳惠婷 心理師:https://mental-hug.com.tw/team/CHENHUITING

「地表最震撼」組合!當 #荒謬大師沈玉琳 遇上 ,擦出你意想不到的火花!《 #11點熱吵店》每週一至週五晚間11點 TVBS 42歡樂台/TVBS精采台/TVBS-Asia🍳《11點熱吵店》YouTube▶️https://bit.ly/3hkpwvV「禮物大接力,把愛....

徐維廷 Vincent Hsu 諮商心理師 廣播節目 明天上架喔~徐維廷 Vincent Hsu 諮商心理師 曾在疫苗產業、保健食品領域打滾多年,也在英國留學近十年,擁有帝國學院與威爾斯碩士學位,一路走到台北醫學大學任職、再轉身走進心理諮商...
16/07/2025

徐維廷 Vincent Hsu 諮商心理師 廣播節目 明天上架喔~

徐維廷 Vincent Hsu 諮商心理師 曾在疫苗產業、保健食品領域打滾多年,也在英國留學近十年,擁有帝國學院與威爾斯碩士學位,一路走到台北醫學大學任職、再轉身走進心理諮商室——

徐維廷 Vincent Hsu,三語心理師、翻譯者、社會參與者,同時也是台北同心扶輪社新年度社長。

本集主題:〈我是這樣從履歷裡逃出來的〉——跨文化心理師的心路歷程

認識徐維廷 諮商心理師 https://mental-hug.com.tw/team/XuWeiting

明日預告|《社會新鮮事|心理師開講》

本集主題:〈我是這樣從履歷裡逃出來的〉——跨文化心理師的心路歷程

他曾在疫苗產業、保健食品領域打滾多年,也在英國留學近十年,擁有帝國學院與威爾斯碩士學位,一路走到台北醫學大學任職、再轉身走進心理諮商室——

徐維廷 Vincent Hsu,三語心理師、翻譯者、社會參與者,同時也是台北同心扶輪社新年度社長。

明天我們邀請他來聊聊:

🔹 他為何從生技業務轉身走進諮商室?
🔹 心理師怎麼處理三語諮商、跨文化衝突與性別議題?
🔹 「履歷精彩但無法呼吸」的背後,是什麼樣的自我轉化?
🔹 從照顧母親到歐洲旅行、內觀十日,他如何調節自己的生命節奏?
🔹 為何說「心理師也可以是社會行動者」?

如果你對「跨領域心理師」的轉職故事好奇,正在走一段重新選擇的人生路,對心理諮商、文化身份與公共實踐有興趣,這一集,你不能錯過。

📆 節目上架:明日上午 11 :00
線上直播|https://linktr.ee/voiceofhan
經典回放|https://www.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32

🔗 更多資訊與聯繫方式:
https://linktr.ee/vfoolsjourney

「來都來了」的心理學撰文/ 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關於「南京紅姐」,網友們最常問的就是:「來都來了,到底是什麼心態?」張宇傑諮商心理師在IG回覆了一篇,這裡也分享給大家看看。👉這句「來都來了」,心態其實比你想像的更複雜,更值得我們好好聊聊。⚠️...
14/07/2025

「來都來了」的心理學

撰文/ 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

關於「南京紅姐」,網友們最常問的就是:「來都來了,到底是什麼心態?」張宇傑諮商心理師在IG回覆了一篇,這裡也分享給大家看看。

👉這句「來都來了」,心態其實比你想像的更複雜,更值得我們好好聊聊。

⚠️表面上,這句話聽起來像是一種「隨便啦」、「都到了,不做白不做」的灑脫,但在心理學上,它很可能是下面幾種情緒的總和:

1. 不甘心成本已經付出
在行為經濟學裡,這叫「沉沒成本謬誤」。人們會因為已經投入了時間、金錢或情感,就不願意輕易放棄,即使知道繼續下去可能不太對勁。心裡想的是:「我都來這一趟了,就算感覺怪怪的,也先做了再說。」

2. 怕丟臉,怕被嘲笑
尤其在匿名或男性群體的壓力下,「離開」可能會被視為軟弱的表現。因此,許多人即便明知眼前的情況不合理,還是選擇留下來,心想:「總比被朋友笑說『你也太膽小』好。」

3. 不想面對「我可能被騙了」的羞恥感
承認「我上當了」需要很大的勇氣。說一句「來都來了」,反而比較像是在掩蓋內心的失落與進行自我保護。

❗️所以,__「來都來了」並非放鬆,而是焦慮、自尊與群體壓力的混合體。一個真正有底氣的人,會坦然地說出:「我有權利在任何時候轉身離開。」而不是勉強自己撐到底,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沒那麼「可笑」。

🌟給你一個可以練習的小問題:
下一次,當你又想說出「來都來了」的時候,可以停一秒鐘問問自己:「我是真的想繼續,還是只是不敢承認,這一切其實不太對勁?」

👉關於 張宇傑 心理師:https://mental-hug.com.tw/team/zhangyujie

❙ 擁抱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理博愛館 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博愛路76號10樓之2
交通: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
❙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位置: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9樓
交通:桃園火車站前
❙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舊星聚點大樓)
交通:捷運南京復興5號出口
#擁抱心理諮商所 #擁抱心理 #心理 #人際關係 #自我認知 #心理諮商 #身心靈 #張宇傑 #張宇傑心理師 #張宇傑諮商心理師

撰文/ 郭玉婷 諮商心理師因為實在太痛,所以我們總希望為這些痛苦定義與命名,也期待透過這樣的命名,找回自己還可以繼續難過的意義。外在的傷會在身體上形成各式各樣的傷口,而內在的傷則會長出許多不被意識到的因應反應。面對將死亡、失落甚至被傾犯視為...
11/07/2025

撰文/ 郭玉婷 諮商心理師

因為實在太痛,所以我們總希望為這些痛苦定義與命名,也期待透過這樣的命名,找回自己還可以繼續難過的意義。

外在的傷會在身體上形成各式各樣的傷口,而內在的傷則會長出許多不被意識到的因應反應。
面對將死亡、失落甚至被傾犯視為禁忌,或給予指責的社會價值,無法好好面對悲傷,令我們無意的傷害自己也傷害了深愛的人。

然而一昧的迴避失去以及悲傷,我們就不會真正的去愛,反之,唯有了解愛與失去,我們才能與這個世界建立連結,並完整而深刻地活著。

👉關於 郭玉婷 心理師:https://mental-hug.com.tw/team/guoyuting

❙ 擁抱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理博愛館 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博愛路76號10樓之2
交通: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
❙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位置: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9樓
交通:桃園火車站前
❙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舊星聚點大樓)
交通:捷運南京復興5號出口

#諮商心理師 #郭玉婷諮商心理師 #陪你聊療那些殤 #擁抱心理諮商所 #擁抱心理 #諮商 #心理 #心理師 #悲傷 #失落 #痛苦 #活出意義來 #意義 #憂鬱 #創傷 #創傷知情 #複雜性悲傷 #心理治療 #療癒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撰文/ 郭玉婷 諮商心理師有些人會問我,「為什麼會有這些痛苦的感受...」「進行諮商後是不是就不再難過了..」「是不是我就不會再想起這些痛苦的事情了...」「我是不是就會好了...」「要多久時間才會正常...」面對悲傷、失落、挫折與無力的痛...
09/07/2025

撰文/ 郭玉婷 諮商心理師

有些人會問我,

「為什麼會有這些痛苦的感受...」
「進行諮商後是不是就不再難過了..」
「是不是我就不會再想起這些痛苦的事情了...」
「我是不是就會好了...」
「要多久時間才會正常...」

面對悲傷、失落、挫折與無力的痛苦感覺,因為實在太不舒服了,有些人覺的困擾,也有些人被自己的情緒反應嚇到了,於是我們總希望為這些感覺找一些解答,並希望了解會花多久的時間,好像這樣就可以幫自己形成一個消除悲傷計畫。

然而人不是機器,不是靠修理與重新編碼就可以解決問題,人是擁有情緒與思緒的,因此我們總容易在某些與痛苦記憶點類似的事件上被引發一些感覺,因為這些感覺是強烈的,特別是在我們刻意忽略不去面對時,會在不特定的時間點像是報復般的重現要我們去看見。

因此在面對這些痛苦的感覺與記憶,我們需要在他人陪伴的過程中反覆述說,藉由不同的觀點幫助自己思考,並重新賦予這些感受及事件不同的意義,這樣,在日後我們面對這樣的感受時,也可以採取不一樣的策略,甚至更有能力與力氣去面對,也或許再一段時間後會意識到這些感覺與念頭不會再那麼強烈的浮現,也不再影響我們生活 。

👉關於 郭玉婷 心理師:https://mental-hug.com.tw/team/guoyuting

❙ 擁抱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理博愛館 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博愛路76號10樓之2
交通: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
❙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位置: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9樓
交通:桃園火車站前
❙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舊星聚點大樓)
交通:捷運南京復興5號出口

#諮商心理師 #郭玉婷諮商心理師 #擁抱心理諮商所 #擁抱心理 #諮商 #心理 #心理師 #悲傷 #失落 #痛苦 #活出意義來 #意義 #憂鬱

如何療癒原生家庭帶來的傷?撰文/ 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療癒原生家庭的傷「我知道他們不是故意的,但我好像一直在受傷…」小麗靜靜地坐著,輕輕地說出這句話。你是否也曾有過,把不快樂收好,把眼淚藏起來,告訴自己都過去了?但內在那個小小的你,卻還一直...
02/07/2025

如何療癒原生家庭帶來的傷?

撰文/ 張宇傑 諮商心理師

🤕療癒原生家庭的傷

「我知道他們不是故意的,但我好像一直在受傷…」小麗靜靜地坐著,輕輕地說出這句話。你是否也曾有過,把不快樂收好,把眼淚藏起來,告訴自己都過去了?但內在那個小小的你,卻還一直卡在那裡,等你回頭牽起他的手。

療癒原生家庭的傷,從不是為了責怪,而是為了理解。你有沒有發現,長大後的人際困擾、親密關係的拉扯、對自我價值的懷疑…當下發生的事,都只是導火線。它喚醒了你過去某些很深、很久沒碰的東西,它讓你覺得自己不夠好,怎麼做都無法讓人滿意,很沮喪,是吧?一路這樣 #生存下來的你,是多麼不容易啊…但現在,你可以慢慢學習,讓那份生存,不再只是勉強撐著,而是變得有所選擇、更有力量、投向自由。

❤️親愛的,告訴自己3句話:

1️⃣ 我有感覺,我就可以說出來。 你可以愛你的父母,也同時承認你曾經被傷過。這不是不孝,也不是忘恩,而是一種 #成熟的分化。你可以練習說:「那個時候,我真的很難受」,而不是急著幫爸媽找藉口,甚至急著原諒或是和解。先從 #承認痛開始吧!

2️⃣ 這聲音不是我內心的聲音,是他們的。 有些人長大後,即便父母已經往生,或沒那麼挑剔、嘮叨或控制了,但內心裡長出的小爸爸、小媽媽,仍然不斷地尖酸刻薄著自己,每天對自己說著:「你不夠好、你不能出錯、別人比你強…」其實很可能不是你真正的聲音,而是從小就被 #灌輸的內在劇本。你可以停一下,問自己:「我真的這樣想嗎?還是我只是 #習慣這樣想?」當你願意重新選擇對待自己的語言,就開始重新建立一種屬於你的 #溫柔。

3️⃣ 我值得有一個安全的情感基地。 原生家庭給不起的,不代表你這輩子就拿不到。真正療癒的關鍵,不是回到過去去改變他們,而是讓自己擁有 #新的連結。找一個你可以放心做自己的地方,不管是朋友、伴侶、社群,或是一段療癒的諮商關係。只要有一個人,看見你、相信你、陪著你,你就不會再被困在那個小時候的孤單裡。你不是背叛,而是終於選擇成為自己。

💕我值得有一個安全的情感基地。 原生家庭給不起的,不代表你這輩子就拿不到。真正療癒的關鍵,不是回到過去去改變他們,而是讓自己擁有 #新的連結。找一個你可以放心做自己的地方,不管是朋友、伴侶、社群,或是一段療癒的諮商關係。
🌟只要有一個人,看見你、相信你、陪著你,你就不會再被困在那個小時候的孤單裡。你不是背叛,而是終於選擇成為自己。

👉關於 張宇傑 心理師:https://mental-hug.com.tw/team/zhangyujie

❙ 擁抱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32號4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理博愛館 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博愛路76號10樓之2
交通: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
❙ 擁抱心藝心理諮商所
位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466號2樓
交通:捷運內湖站1號出口
❙ 擁抱心身醫學診所
位置: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123號8、9樓
交通:桃園火車站前
❙ 擁抱甯心理諮商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5號5樓之10(舊星聚點大樓)
交通:捷運南京復興5號出口
#擁抱心理諮商所 #擁抱心理 #心理 #人際關係 #心理諮商 #自我認知 #身心靈 #情緒管理 #情緒健康 #探索 #心理師 #內在 #情感 #關係 #自我療癒 #張宇傑心理師

Address

Neihu District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擁抱心理暨心身醫學聯盟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擁抱心理暨心身醫學聯盟: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