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修 中醫師

  • Home
  • 陳逸修 中醫師

陳逸修 中醫師 結合中西醫理論與現代觀點,協助大家了解疾病

【九月休診公告】9/25(四) ~ 10/7(二)請假休診要麻煩有需要的朋友們提前備藥囉~~
12/09/2025

【九月休診公告】
9/25(四) ~ 10/7(二)
請假休診
要麻煩有需要的朋友們提前備藥囉~~

時節走到了白露。也是傳統上「轉骨」的季節。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你是不是也默默擔心?「跟同學比,會不會太矮?」「一年到底要長幾公分才算正常?」這種焦慮,尤其在青春期,天天在父母心中上演。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煩惱,我們先來聊聊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機」...
09/09/2025

時節走到了白露。
也是傳統上「轉骨」的季節。

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
你是不是也默默擔心?
「跟同學比,會不會太矮?」
「一年到底要長幾公分才算正常?」
這種焦慮,尤其在青春期,
天天在父母心中上演。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煩惱,
我們先來聊聊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機」。

▌抓對時機,比什麼都重要
想幫孩子順利轉骨,
關鍵在於時機。

女孩子的快速成長期,
大概在10到12歲。
當乳房開始發育時。

男孩子會晚一點,
大約12到14歲。
也就是開始變聲、出現喉結的時候,
就代表身體準備要抽高了。

這裡要特別提醒,
很多家長以為,
女孩子月經來了才要轉骨。
其實,那時身高的高峰期通常已經過了。
有點太晚!

▌「轉骨方」不是猛吃補,是在「調體質」
一聽到轉骨,
就想到「吃補」嗎?
中醫的觀念,
不是猛吃補品就好。

真正的轉骨方,
重點在「調整體質」。
配合每個孩子,
獨一無二的發育節奏。

男女調理方向不一樣:
男孩:著重在「補養腎氣」,
幫助骨骼好好發育。
女孩:偏重在「補氣養血」,
讓氣血循環順暢,
未來月經也能更調和。

專業的中醫師,
會先處理脾胃吸收、過敏問題。

因為營養能好好吸收,
才是長高的根本。

也因為是個人化調理,
千萬別在第二性徵出現前就亂補。

否則可能揠苗助長,
反而引發「性早熟」。

老是肩頸痠痛、腰背不舒服,或者運動留下的舊傷一直好不了嗎?你可能聽過針灸,但有一種叫「浮針」的療法。想法有點不一樣,搞不好更適合你。【浮針是什麼?】簡單說,它不像傳統針灸那樣扎進肌肉深處,而是用特製的針在皮下筋膜層做鬆解。你可以想像針「浮」...
02/09/2025

老是肩頸痠痛、腰背不舒服,或者運動留下的舊傷一直好不了嗎?

你可能聽過針灸,但有一種叫「浮針」的療法。
想法有點不一樣,搞不好更適合你。

【浮針是什麼?】
簡單說,它不像傳統針灸那樣扎進肌肉深處,而是用特製的針在皮下筋膜層做鬆解。你可以想像針「浮」在肌肉上,去處理那些緊繃的淺層組織。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更有效率地放鬆大範圍的肌肉筋膜,促進血液循環,疼痛自然就緩解了。

【跟一般針灸比,浮針有什麼特別的?】
因為下針位置比較淺,所以不太會碰到深層的神經血管,相對安全很多。而且常常只需要1-2針,就能處理到一大片的緊繃區域,治療速度很快,大概幾分鐘就能感覺到差別。最棒的是,過程中你不需要一直維持同一個姿勢,對那些沒辦法久坐或久躺的人來說,會是一大福音。

【哪些狀況很適合試試浮針?】
- 從早到晚的各種痠痛:像是上班族的肩頸僵硬、老毛病的腰痛、爬樓梯就痛的膝蓋。
- 重複動作造成的勞損:比如媽媽手、網球肘,或是運動造成的肌肉緊繃跟扭傷。
- 手術後復健:幫助緩解開刀後肌肉僵硬疼痛的問題。
- 一些內科問題:有些人會用來處理偏頭痛、睡眠障礙,甚至脹氣、便秘。
- 長輩的退化問題:像是帕金森氏症或失智症造成的肌肉僵硬,浮針也能改善循環。

不過浮針也不是人人都適合。
如果有嚴重的全身性疾病、懷孕,或者想治療的部位有皮膚病、傷口,那就要避免。

總結來說,如果你長期被肌肉疼痛困擾,但又很怕傳統針灸那種痠脹感,浮針會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

睡眠與痠痛/運動傷害,分別都是中醫擅長的部份兩個合起來看,能發揮的就更多了所以針對痠痛的患者我常會問上一句:「睡得好嗎?」長期睡眠不足以及過度訓練這類深層消耗,與中醫的「腎精」十分有關。如果說「氣血」是我們的日常電力,「腎精」就是身體的「儲...
26/08/2025

睡眠與痠痛/運動傷害,分別都是中醫擅長的部份

兩個合起來看,能發揮的就更多了

所以針對痠痛的患者我常會問上一句:「睡得好嗎?」

長期睡眠不足以及過度訓練這類深層消耗,與中醫的「腎精」十分有關。

如果說「氣血」是我們的日常電力,「腎精」就是身體的「儲備電源」。它參與了人體的成長、發育、衰老的一切過程。熬夜睡眠不足、過度的體力或腦力勞動,都會不斷消耗這些珍貴的儲備能源。當「腎精」虧虛時,人除了感到疲勞,還可能出現腰痠背痛、精神萎靡、記憶力衰退,甚至提早老化的現象。

「腎精」是健康的根本,不該輕易透支。傾聽身體的聲音,是動靜平衡的第一步。感到疲倦時,休息就是最好的訓練;睡眠充足了,鍛鍊才能事半功倍。

聰明「鍛鍊」,避開盲目「耗損」
人體修復能力其實很強
真的不行,就在針灸的時候跟你的中醫師討論吧

現代人重視運動,常把握時間運動鍛鍊身體規律運動雖然值得讚許但如果訓練過量又加上長期睡眠不足就要小心「過度訓練症候群」找上你睡眠與過度訓練症候群的關聯是雙向的:睡眠不足可能促成過度訓練症候群過度訓練本身也可能導致睡眠問題長期的睡眠不足會導致自...
19/08/2025

現代人重視運動,常把握時間運動鍛鍊身體

規律運動雖然值得讚許
但如果訓練過量又加上長期睡眠不足

就要小心「過度訓練症候群」找上你

睡眠與過度訓練症候群的關聯是雙向的:
睡眠不足可能促成過度訓練症候群
過度訓練本身也可能導致睡眠問題

長期的睡眠不足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衡,通常表現為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副交感神經活性下降
這種不平衡也跟過度訓練有關
過度訓練症候群中,不同類型的運動員會表現出不同的自律神經活性改變:

-無氧運動員:可能出現交感神經活性增加,例如:失眠、無法休息、易怒、心悸和高血壓。
-耐力運動員:則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活性改變,例如:疲勞、沮喪和失去動力。

身體的反應是最誠實的
當失眠、疲勞、易怒等症狀浮現
代表你的訓練與恢復可能已經失衡

訓練不只包含揮灑汗水的時間
更包含了讓身體恢復的「睡眠」與「休息」

睡眠不足對運動表現的影響1. 認知與反應下降:最直觀的是注意力與決策力的受損,隨之而來的是傾向做出更高風險的決策;並連帶影響學習與記憶力,干擾運動技巧與策略執行。2. 體能表現受到限制:生理負荷增加與耐力下降;肌力和爆發力減弱;肌肉養分濃度...
12/08/2025

睡眠不足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1. 認知與反應下降:最直觀的是注意力與決策力的受損,隨之而來的是傾向做出更高風險的決策;並連帶影響學習與記憶力,干擾運動技巧與策略執行。

2. 體能表現受到限制:生理負荷增加與耐力下降;肌力和爆發力減弱;肌肉養分濃度下降、恢復力受損;感知疲勞增加使身心更容易感到疲倦。

3. 情緒波動與應對能力:影響皮質醇分泌;容易情緒混亂、疲勞和易怒,影響壓力應對。

運動表現與睡眠困擾
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問題
其實比你想像的更有關係

大家都知道睡眠對精神很重要但你知道睡不好或睡不夠也可能增加運動受傷的風險嗎?研究指出每晚睡眠少於8.1小時的青少年,運動受傷可能性高出1.7倍。睡眠不足除了對專注與精神造成影響,也會影響肌肉肝醣濃度、增加體內發炎因子、延緩身體修復。中醫一向...
05/08/2025

大家都知道睡眠對精神很重要

但你知道睡不好或睡不夠也可能增加運動受傷的風險嗎?

研究指出每晚睡眠少於8.1小時的青少年,運動受傷可能性高出1.7倍。

睡眠不足除了對專注與精神造成影響,也會影響肌肉肝醣濃度、增加體內發炎因子、延緩身體修復。

中醫一向有「人臥則血歸於肝」以及「肝主筋」的想法:將肝理解為藏血的倉庫,而肝血則負責濡養全身之筋;筋在這邊可以想像成人體的軟組織如筋膜、韌帶與肌肉。失去「肝血」濡養的筋,就像一條失去水分、彈性的橡皮筋,容易變得乾澀、脆弱,也因此容易在運動中累積疲勞、造成傷害。

睡眠不足,某些程度上等於削減了「肝血養筋」的效果。

當你感覺訓練卡關,或小傷不斷時,不妨先檢視一下自己的睡眠品質。

問題可能不是出在「練」得不夠,而是「養」得不足。

💰 你最近有這些感覺嗎?- 常常心情低落、容易煩躁- 睡不好,總覺得「快喘不過氣」- 一想到工作或帳單就開始緊張也許你不是生病而是「你的身體正在為經濟壓力埋單」我們總覺得經濟是冷冰冰的數字但研究發現它其實會深深影響你的情緒、睡眠、甚至代謝與...
04/07/2025

💰 你最近有這些感覺嗎?

- 常常心情低落、容易煩躁
- 睡不好,總覺得「快喘不過氣」
- 一想到工作或帳單就開始緊張

也許你不是生病
而是「你的身體正在為經濟壓力埋單」

我們總覺得經濟是冷冰冰的數字
但研究發現
它其實會深深影響你的情緒、睡眠、甚至代謝與免疫功能

這篇文章,帶你看看研究怎麼說:
👉 經濟壓力如何影響身心健康?
👉 政府的政策能讓焦慮下降嗎?
👉 中醫如何從身體看見壓力的痕跡?

👀 點擊留言區,閱讀完整解析。
📖 看完,你會知道:不是你太敏感,是這時代真的太難了。

很多人以為「情緒問題應該自己撐過去」,但事實是,身心出現不適,就是提醒我們需要幫助的訊號。恐慌不等於你不堅強,也不代表你無法生活。只是你正在承受的壓力超過了神經系統的負荷,而這是可以透過治療改善的。📍 中醫、西醫與專業心理治療在多數情況下不...
27/06/2025

很多人以為「情緒問題應該自己撐過去」,

但事實是,身心出現不適,就是提醒我們需要幫助的訊號。

恐慌不等於你不堅強,也不代表你無法生活。

只是你正在承受的壓力超過了神經系統的負荷,而這是可以透過治療改善的。

📍 中醫、西醫與專業心理治療在多數情況下不衝突,可同時協助
📍 針灸與中藥是身心症治療的溫和選擇
📍 最重要的是:你值得被理解,也值得恢復平靜與安心的生活

如果你已在服用西藥,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能搭配中醫治療,做為輔助療法,提升生活品質。

願你在探索身心平衡的路上,有足夠的理解與溫柔陪伴。

許多人不知道,中醫其實也能協助改善恐慌,而且是「溫和漸進、由內而外」的方式。-針灸:透過特定穴位安神、調節神經,改善焦慮、緊繃、失眠等常見伴隨症狀。-中藥:根據體質,治療肝鬱、氣滯、心腎不交等核心問題,減少發作頻率與強度,緩解西藥可能帶來的...
20/06/2025

許多人不知道,中醫其實也能協助改善恐慌,而且是「溫和漸進、由內而外」的方式。

-針灸:透過特定穴位安神、調節神經,改善焦慮、緊繃、失眠等常見伴隨症狀。

-中藥:根據體質,治療肝鬱、氣滯、心腎不交等核心問題,減少發作頻率與強度,緩解西藥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如頭暈、食慾不振、腹瀉等)。著重「整體身心調和」,強化身體回應壓力的能力。針對長期反覆的焦慮或恐慌症狀,是溫柔有效的修復過程。

除了藥物與治療,我們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幫自己減少恐慌的發作次數與強度。
以下是幾個你可以試著開始的小方法:

🌿 規律作息:不熬夜、正常作息,讓大腦與神經系統更穩定

🚶 適度運動:每週幾次輕運動可增加神經調節能力

🧠 認識症狀本質:了解它是暫時的,雖然難受,但不會傷害你

🧘 善待自己:恐慌不會一夜之間好轉,不要責怪自己「怎麼又發作了」

🌸 找人聊聊:找一位你信任的人,陪你走過這段歷程

每一次的練習,都是讓自己慢慢回到穩定生活的積累。別忘了,你比自己想的更有力量。

恐慌發作的症狀不只是一兩項不適,而是一連串急劇、強烈、令人驚慌的反應。你可能會同時出現以下幾種感覺:- 心跳加快、冒冷汗、手腳顫抖- 感覺呼吸不到空氣,喉嚨像被卡住- 胸口緊、腸胃不適、頭暈想吐- 手腳麻木刺痛、像是快要昏倒- 感覺自己要失...
13/06/2025

恐慌發作的症狀不只是一兩項不適,而是一連串急劇、強烈、令人驚慌的反應。

你可能會同時出現以下幾種感覺:

- 心跳加快、冒冷汗、手腳顫抖
- 感覺呼吸不到空氣,喉嚨像被卡住
- 胸口緊、腸胃不適、頭暈想吐
- 手腳麻木刺痛、像是快要昏倒
- 感覺自己要失控、要瘋掉,甚至會死

這些症狀會在10分鐘內迅速升高,並於一小時內慢慢緩解。

雖然可怕,但請記住:它不會致命,也不是你真的快瘋了。

有意識地認識發作的樣貌,是踏出穩定第一步的重要開始。

Address


Opening Hours

Monday 18:00 - 20:45
Tuesday 14:00 - 16:45
18:00 - 20:45
Wednesday 09:00 - 11:45
Thursday 18:00 - 20:45
Friday 09:00 - 11:45
14:00 - 16:45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陳逸修 中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