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宜庭中醫師|暖心中醫診間

謝宜庭中醫師|暖心中醫診間 我是謝宜庭中醫師,兩個可愛女孩的母親,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前國軍台中總醫院中清分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將任職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目前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開診中

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與泌尿部受訓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總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產後護理之家巡診醫師
愛媽咪到府月子管理師課程教學中醫合作講師
慧馨月子餐諮詢中醫師

認證
針灸專科醫師證書
中醫男科專科醫師證書
中醫內科專科醫師證書
台灣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證書
台灣更年期健康學會更年期諮詢師
台灣更年期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準會員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專科
衛福部中醫孕產計畫與癌症西醫住院中醫輔助醫療計劃
衛福部中醫負責醫師訓練計畫臨床教師
長照level 1 level 2認證,長照服務人員
台中市長照專字號

上了很多有趣的課,不管是肌筋膜當中關於顳顎關節與牙科的課,還是保保老師什麼什麼解剖課,對於人體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人體真的是很神奇很有趣,也發現很多在美顏針施作上需要注意的細節。像是頸椎筋膜(Cervical Fascia)的影響:頸椎筋膜...
18/09/2025

上了很多有趣的課,不管是肌筋膜當中關於顳顎關節與牙科的課,還是保保老師什麼什麼解剖課,對於人體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人體真的是很神奇很有趣,也發現很多在美顏針施作上需要注意的細節。

像是頸椎筋膜(Cervical Fascia)的影響:
頸椎筋膜可以分層深層跟淺層,淺層頸椎筋膜(Superficial cervical fasica):位於皮膚最外層的。它包含頸闊肌(Platysma)、皮下脂肪以及表淺神經和血管。而頸闊肌會向上延伸與面部SMAS的肌肉(像是口角肌、笑肌等表情肌)融合

深層筋膜(Deep cervical fasica)則有四層
1. 包圍層(Investing layer):這層像項圈一樣環繞頸部,包裹著頸部兩側兩塊較大的淺層肌肉——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包圍層也可以協助兩大肌群功能性的束合在一起,使力量能在頸前後傳遞。
a. 其後上由枕外隆突、項韌帶至後下第七頸椎棘。其前上連接舌骨及下頷骨到前下胸骨與鎖骨處。
b. 沿舌骨上方向上,其分叉包裹下頷下腺,並與下顎骨體下緣相連,在下頷下腺後方也包覆腮腺。
c. 包圍肩胛舌骨肌下腹,並與鎖骨相連後與鎖胸筋膜後層相連,經胸小肌延伸至腋窩筋膜。

2. 頸動脈鞘(Carotid Sheath):保護迷走神經、頸內靜脈及頸總動脈。

3. 氣管前筋膜(Pretracheal Fascia):覆蓋氣管的前部和兩側,分裂包裹甲狀腺,形成甲狀腺囊,並與甲狀軟骨斜線相連,並向前連接至環狀軟骨弓。
a. 從舌骨延伸到胸腔上口與縱膈筋膜相連
b. 向下連接到心包膜和心臟周圍連線
c. 氣管前筋膜的臟器部會與咽喉筋膜(咽旁的頰咽筋膜)相連,行程從顱底經由頸部至縱隔的筋膜鞘將氣管與食道包裹於中
d. 從蝶骨、舌骨、咽喉、氣管、食道直到心包膜,頰咽筋膜(頰咽筋膜是一層纖細且可擴張的筋膜,覆蓋著咽縮肌和頰肌。)與氣管前筋膜構成一條由頭到心包膜的深層筋膜鏈,透過肩胛舌骨肌、鎖骨與肩胛骨連結形成頸部臟器穩定與張力傳遞的關鍵。

4. 錐體前筋膜(Prevertebral Fascia):透過包裹頸椎和相關前側深層屈肌群來提供脊椎穩定性。
a. 筋膜鞘包含了前縱韌帶、硬膜外層、脊柱與脊椎相關後側、側邊與前側肌肉。
b. 和胸椎頸椎的棘突橫突相連
c. 同時也包覆神經叢在鎖骨後方延伸形成腋鞘
d. 小部分會與氣管前筋膜連結

真的很有趣,可以發現腋窩的張力來源、舌骨的影響、鎖骨與鎖胸筋膜、以及頰咽筋膜到心包膜的深層筋膜鏈,更別說再加入顳顎關節的影響、蝶骨枕骨的影響、齒列、甚至是全身的狀態了(實在是太複雜了)。

也難怪美顏針的處理當中胸鎖乳突、顳肌、頰肌咀嚼肌等都是處理的重點,也許可以再多討論筋膜與經筋的在面部或頸部的關係,甚至是頰針療法,從全息、經絡、大三焦、神經理論在去延伸閱讀(太有趣了),從顏面在到整體又有不一樣的想法。

歡迎大家到市醫再來找我針美顏針唷😊

Reference :
1. Physiopedia-Anatomy of Cervical Fascia
2. Cervical fascia: a terminological pain in the neck. ANZ J Surg. 2012 Nov;82(11):786-91. doi: 10.1111/j.1445-2197.2012.06231.x. Epub 2012 Sep 17.
PMID: 22985295
3. The intercarotid or alar fascia, other cervical fascias, and their adjacent spaces – a plea for clarification of cervical fascia and spaces terminology. J Anat. 2020 Jul;237(1):197-207.
doi: 10.1111/joa.13175. Epub 2020 Feb 20.
4. https://www.earthslab.com/anatomy/deep-cervical-fascia-fascia-colli/
5. 王永洲:頰針療法——守正創新,與時偕行
6. What’s up anatomy上課資料

這個周末林以正老師發起的肌筋膜中醫讀書會請來了閻永珍老師講了有關《孕產婦骨盆筋膜變化與常見問題》真的很精彩。因為媽媽懷孕過程胎兒增大,因此橫膈膜上移,導致胸腔縱深減少,胸肋擴張代償於是產生胸式呼吸,也因此在姿勢上會造成肩頸姿勢代償,頭部前傾...
11/09/2025

這個周末林以正老師發起的肌筋膜中醫讀書會請來了閻永珍老師講了有關《孕產婦骨盆筋膜變化與常見問題》真的很精彩。

因為媽媽懷孕過程胎兒增大,因此橫膈膜上移,導致胸腔縱深減少,胸肋擴張代償於是產生胸式呼吸,也因此在姿勢上會造成肩頸姿勢代償,頭部前傾,下頸椎過直,同時胸大肌胸小肌過度強勢也容易導致駝背、上背部緊繃手臂痠麻的狀況。

因此孕期當中老師會請媽媽們多增加腹式呼吸的練習,除了幫助呼吸深度增加,深而慢的呼吸可以幫助神經安定,也可以減少呼吸輔助肌的代償,另外也可以幫助媽媽們對於腹部肌肉的控制跟變化。

再來是骨盆帶的變化,孕期過程因為腹腔體積與重量增加,使孕婦重心前移,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與骨盆前傾(pelvic anterior tilt),會造成薦髂關節(SI joint)負重與薦髂關節(SI joint)剪力增加導致下背痛與骨盆帶疼痛(Pelvic girdle pain)。

這裡老師討論了薦髂關節(SI joint)與鬆弛素(relaxin)的關係,老師用了好幾篇不同的文獻來討論,真的很有趣。發現鬆弛素的變化原來是第一、第二孕期分泌的最多,第三孕期反而減少,那鬆弛素真的是造成下背痛的原因嗎?

因為薦髂關節(SI joint)本身是一個需要高穩定度的關節,關節面是由不同凹凸所構成以利於卡住,也因為這樣有幾篇文獻發現也許是鬆弛素引發薦髂關節(SI joint)的不穩定或是兩側受力不均才導致下背痛與骨盆帶疼痛。

另外孕早期BMI過重也是導致疼痛的風險因子之一。

也有談討了薦髂關節(SI joint)的張力穩定系統,老師利用The Sling System(肌肉吊帶系統),去討論,這個是Dr. Andry Vleeming在 1988 年提出,認為人體的動作主要由 4 個重要系統產生,通過一系列肌肉筋膜相互連結的部分組成,賦予整個身體形態和結構的網狀結締組織,在現在的評估系統和功能性訓練上都是很好的指標。

1. 縱向吊帶(Longitudinal Sling):可以控制薦椎前點頭的幅度、可以訓練多裂肌、大腿筋膜的強化給予薦髂關節穩定。(類似解剖列車的淺背線:避免身體向前傾倒,在肌肉部分需要較多慢縮、耐力型的纖維。)
2. 背側斜向吊帶(Posterior Oblique Sling):透過臀大肌和胸腰筋膜直接強化薦髂關節穩定,可以做小深蹲或是骨盆後傾的臀部訓練幫忙。(類似解剖列車的功能線:功能線透過延長力臂將一側肢體跨越身體連接到對側,能給予動作額外的動力和精準度,功能線有很好的姿勢穩定及抗衡功能。)
3. 前側斜向吊帶(Anterior Oblique Sling):連結腹直肌筋膜由腹外斜肌到對側腹橫腹直肌。(類似解剖列車的螺旋線:身體以雙重螺旋的方式環繞起來,以協助維持所有動作平面上的平衡。)
4. 深層核心肌群(Deep core muscle):提供中央脊椎與薦髂關節穩定,骨盆底肌協助尾骨與薦椎正位,在身體出力前先啟動,同時也是呼吸肌群。(類似解剖列車的深前線:構成身體筋膜的核心,有許多深層支持性的肌群,與呼吸波動和行走節律有關。)

也分享了薦髂痛孕婦步態的變化,步行速度明顯較慢會痛所以會怕,因為屈髖肌肌力無力與肌肉穩定度控制較差,所以透過增加骨盆水平旋轉幅度幫住大腿抬出去,本體感覺平衡也會比較差,因此肌耐力訓練是很重要的一環。

整理到這裡就想到之前沈邑穎老師在脾經提到的脾經經筋的概念,脾經經筋在胸腹部形成簍子結構(結聚陰器→上腹結於臍→循腹裡→結於肋,散於胸中)

另外分享之前一個備孕到懷孕後期也是下背痛,當時第二第三孕期因為開始有胎動加上日漸增大的肚子非常不舒服,下墜感跟疲倦的情況影響到她的日常生活,使用托腹帶雖然能稍微緩解,但沒辦法帶久,久了便起紅疹發癢,於是中藥使用升舉陽氣與清熱止癢的藥物幫忙,外在就使用肌內效貼步幫忙做支撐與筋膜的舒緩,效果很不錯,持續到生產前也順利的到月中又在見面了~(這次閻永珍老師也有分享了好幾個貼紮的方式超棒的!!)。

Reference:
1. Physiopedia
2. 解剖列車
3. 經絡解密卷三-充滿幸福甜滋味的大地之母-脾經

9月的剛開始,趁著工作轉換的時間,到元保宮去走了一趟,一方面感謝這一段時間老天爺的幫助,也希望保佑大家都能平平安安身體健康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元保宮的文物館呢?裏頭有很多寶藏,有國寶級大師李秉圭老師的木雕作品,每個都栩栩如生,相當可愛。...
05/09/2025

9月的剛開始,趁著工作轉換的時間,到元保宮去走了一趟,一方面感謝這一段時間老天爺的幫助,也希望保佑大家都能平平安安身體健康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元保宮的文物館呢?裏頭有很多寶藏,有國寶級大師李秉圭老師的木雕作品,每個都栩栩如生,相當可愛。還有當初來到台灣留下來的保生大帝藥籤,仔細看籤詩中的藥物真的相當富饒趣味呢!
如果有時間也不妨停留一下聽聽看元保宮志工們的導覽,

還跟孩子們一起在網路圖書館借了「施展復活術的醫藥神──保生大帝【認識臺灣神明系列有聲劇】,裏頭就像聽故事一樣跟著孩子一起了解保生大帝的身平。」
保生大帝本名吳夲(或稱吳本),福建路泉州同安縣人,原為北宋時的醫師。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是一位醫術精湛、懸壺濟世的神醫。於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羽化飛升後,被當地居民塑像奉祀,並獲歷代皇帝敕封,最終成為臺灣及東南亞一帶重要的醫藥神信仰。
有聲書裡靈活有趣的介紹了關於保生大帝的傳說故事,像是:
🐲點龍眼:傳說有條神龍患有嚴重眼疾,遂變成人形來找吳夲醫治,但一眼被看穿真身,並給予藥方治癒其眼,令神龍佩服。
🐯醫虎喉:吳夲於山中採藥時,遇到白額金睛老虎,因吃人而骨哽咽喉,痛苦難當,遇吳真人乃垂首趨附,求其救治,真人見其知悔,乃以符水施灌,化骨入喉,此虎感恩遂化為吳真人坐騎。故保生大帝廟龕之下,多祀奉有老虎神像,稱為「虎爺」、「黑虎將軍」。是虎爺信仰的重要來源之一。

志工阿姨也有說,以前抓藥的藥鋪最常在保生大帝的宮廟兩側,因為求完藥籤後可以到兩側去抓藥。

也跟大家介紹一本超級可愛的繪本「神奇漢藥房」也是一本華文跟臺語的有聲書,作者本身是台中人,《神奇漢藥房》是所有的人藏佇冊頁內 ê 記持,內面有藥材、有氣味、有阿母ê語言、有親情。伊毋若是一本繪本,閣是一帖文化 ê 補湯,予人啉了佇心內微微仔笑,閣會想起:「啊!咱台灣 ê 日常小代,原來這爾仔有味、有情。」愛好好共保留落來,毋通予伊消失去。

我想到我住院醫師的時候去胸腔內科外訓的時候,有一次在最後離站時primary care的病人家屬問我說:「妹妹(因為他們都覺得我是實習的學生),你男朋友是不是中醫師?因為你身上都有好香好香的中藥味。」
我大笑說:「其實我是中醫外訓的住院醫師啦!! 我自己就是中醫師。」

那時候美德大樓的中醫藥劑部常常都是滿滿的水藥香,到中清的時候如果藥助如吟在煮中藥的時候二樓也是瀰漫一股香香的味道,已經是刻印在記憶當中的味道了😊

另外現在也進入到白露囉,每年在9月7-9日之間,《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轉涼,在夜晚開始感受到涼意。夜晚水氣遇冷凝結,清晨時會在地面和葉子上發現一顆顆晶瑩的露珠。秋季的主氣為燥,因此「 #養陰」的原則會圍繞在秋季的養生當中。

📍除了春分外,白露也是轉骨好時節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入秋天時慢慢轉涼,陽氣收藏,在人體養陰、儲存陰血的秋冬季節開始為他們進行補益,讓身體儲存能量,可以調理三個月。待來年春夏陽氣升發之時,提供青少年身體充足的條件發育、生長。

📍甚麼時候要喝轉骨方呢?
👉一般是抓在女生胸部成長、初經來潮,男生長痘痘、變聲沙啞、長陰毛、腋毛、睪丸變大的時期。
👉排除疾病問題後,可借助中醫藥方,但需由專業的中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性早熟或骨齡超前的孩子更要慎用中藥處方。
通常評估並不是只有單點,還需要考慮生長的速度、生長的曲線。(所以是點線面的評估唷!)
👉4歲-青春期每年平均長高4-6cm
👉青春期每年6-12cm

📍衛教方面
1️⃣免接觸環境荷爾蒙製品(塑化劑、雙酚A)。
2️⃣減少感冒和鼻過敏:過敏會影響呼吸、睡眠,還有腸胃系統吸收營養,感冒耗費人體能量去修復,減緩生長速度。
3️⃣睡眠:生長激素分泌最活躍在晚間 10 點開始,到凌晨 2~3 點,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夜間睡覺時,不少孩子習慣開著燈睡覺,長期受光刺激,神經受影響。
3️⃣有些孩子平時喜歡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電腦、電視中頻繁出現的一些不良鏡頭,容易刺激孩子的下丘腦垂體釋放促性腺激素,使兒童提早發育。
4️⃣避免過度進補含有類似荷爾蒙的中藥或是食補。
5️⃣大量甜食、炸雞翅、炸薯條等高脂肪的刺激性食品,會導致能量在兒童體內蓄積,轉變成多餘的脂肪,脂肪細胞瘦素分泌增加,會促進促性腺激素分泌釋放,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因此超重或肥胖的兒童也容易引起性早熟發生。此外高醣也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
6️⃣足夠營養:有足夠營養才能提供身體成長的能量。
7️⃣增加運動,像是跳繩、球類運動、彈跳床等上下跳動有刺激生長板,活化生長激素,強化骨骼,增加食慾,有助於改善身高發展。

最後宜庭醫師中國醫門診開診囉!
在美德大樓中醫門診2樓 267診間,相關開診細節有置頂讓大家方便搜尋,如欲針灸者請多加利用周一早上/周二下午/周三早上/週五下午,其餘時段會於原門診診間做針灸,美顏針患者因費用部分與院所同步歡迎至門診洽詢。(之後還會設立美顏針的預約方式,再請大家留意唷!)

網路掛號:https://reurl.cc/QaDlx0
中國醫APP系統:
依醫師掛號→依照姓氏→謝 或是直接打入醫師姓名
於就診科別→中醫系→中醫婦科
尋找就可以囉!!!

歡迎舊雨新知,藥吃完來找我唷!

一直在想應該怎麼開頭,也花了一些時間整理了自己的心情,從上周開始,開始陸陸續續跟大家道別,也可能是新的開始。因為一些緣故,在國軍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的工作,要暫時告一段落了。有患者開玩笑地問說是不是要去開診所了,我搖搖頭說,哎呀我最怕管人了哈...
24/08/2025

一直在想應該怎麼開頭,也花了一些時間整理了自己的心情,從上周開始,開始陸陸續續跟大家道別,也可能是新的開始。因為一些緣故,在國軍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的工作,要暫時告一段落了。

有患者開玩笑地問說是不是要去開診所了,我搖搖頭說,哎呀我最怕管人了哈哈哈。

未來預計在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落成後到此就職,但因為其落成稍微耽擱了,所以9.10月之中會在中國醫的總院先開立門診,目前開診事宜協調的差不多了,等到時間跟時段確定後一定會在跟大家說的。

這其中非常感謝之後的長官明正主任,以及過去非常照顧我的珊玉主任,換工作的過程也非常感謝盈佑學姊、俐伶學姊給我的支持跟鼓勵,還有宏任主任、敬軒主任以及世宸、萱庭的幫忙,以及一些附醫的同事學長姐,也非常謝謝我先生在權衡後給我後盾,還有我們家超級給力保母姨姨跟陪玩老師。

來到中清分院的過程當中受到很多人的幫忙,不只是門診護理當中品淳學姊、曇瑔學姊、白白學姊、婉如學姐、杏茹學姊、育婷學姊的幫忙,經常被我耽誤下班時間的掛號室、可愛的藥局同仁們,還有非常照顧我的護家阿長、急診阿長、毓芝主任、佳締督導以及專師學姊們、五病房姐姐們、醫行室的行政人員跟長官們,還有宗晏醫師、秘書玉玲姊、俊凱主任、分院長等。

最後就是病人們了,謝謝你們給我很多的祝福跟愛,以及信任。

有阿姨說,從當初看這個年輕小女生,沒有甚麼人到後面等好久就為了見你一面,有時候等到有點快要放棄。
有叔叔說,非常感謝我轉介到神內或是心內再多去做檢查,他覺得我真的是一個會認真聽患者說話的醫生。
有伯伯說,因為覺得妳很不錯,陸陸續續把全家人都介紹過來了。
有奶奶說,妳對患者的好,患者都感受的到,療效也都看的到。

說要離開,也很多人說要跟著我一起去,真的真的感謝大家的支持,但如果真的距離遙遠,也請別有壓力。

不論如何,真的真心的感受到大家對我的祝福跟不捨,不管最後你們是否有跟著我轉去其他醫院就醫,謝謝這些緣分,我都真心的祝福妳們,身體平安健康,然後也能遇到一個善待您的醫生。

我也會持續的精進,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奮鬥的,謝謝你們。

上週已結束在國軍臺中總醫院的最後一個門診了,提醒大家中清分院的最後一個門診在8/27(週三)晚上唷,如果有診斷證明需要開立的,別忘囉😊

好可愛的國美館活動,跟大家分享唷❤️
23/08/2025

好可愛的國美館活動,跟大家分享唷❤️

時節居然已經來到立秋😳😳😳暑氣還沒消,秋天就先來報到了!!立秋在國曆是8月7日到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是夏秋之會的日子,天氣開始轉涼的日子,也是萬物收斂聚集的季節。這時候在台灣天氣還有點熱,暑氣尚未...
07/08/2025

時節居然已經來到立秋😳😳😳
暑氣還沒消,秋天就先來報到了!!

立秋在國曆是8月7日到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是夏秋之會的日子,天氣開始轉涼的日子,也是萬物收斂聚集的季節。這時候在台灣天氣還有點熱,暑氣尚未全消有「秋老虎」之稱,日夜溫差會逐漸增加。

在季節與天氣跟著地球公轉改變的情況下,秋天空氣中的溼度逐漸下降, #燥 為秋季的主氣,具有乾燥、收斂的特性。

所以最近開始有患者說為什麼我又開始覺得大便不是很順利、口乾舌燥的狀況。

📍甚麼是 #燥邪?
燥邪有幾個特性
➡️最易耗傷津液:燥勝則乾,諸澀枯涸,乾勁皺揭,皆屬於燥,出現皮膚、口唇、舌咽、眼鼻乾燥,以至皮膚皸裂,大使燥結,小便短少等一係列津液損傷證象。
➡️燥易傷肺:燥邪傷人,多從口鼻而入,故首先犯肺,致肺陰受傷和肺失宣降,而現口鼻乾燥,乾咳無痰成少痰,痰黏不易喀出,以及呼吸不利,喘促胸痛等證。

秋季自然界外在乾燥的氣候或環境狀態,容易出現口乾、喉嚨乾、皮膚眼睛乾、小便少、大便乾結的狀況。

📍《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就有指出:「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秋天時日照時間漸漸縮短,為了要提早適應冬天的生活,晚上可以開始習慣早點上床就寢;早晨的氣溫不如夏天炙熱,早起來舒展筋骨、大口呼吸,養足肺活量。時序進入秋天,在情緒上易傷心鬱悶,容易造成讓人想太多,應保持內心平靜、心情舒暢為原則。

📍秋季生活上能如何養生呢?
1️⃣水分補充適當以預防便秘。
2️⃣擦乳液、護唇膏防止到冬季出現嚴重脫皮、搔癢或乾裂情形;中醫方面也可以選擇紫雲膏做潤膚。
3️⃣不要洗太熱的水,使用過多的清潔劑或溫泉避免皮膚的油脂被熱水帶走,也可選擇於沐浴後塗抹凡士林、護膚油。
4️⃣秋天應該早睡早起、增加睡眠時間,以斂陰養氣。
5️⃣秋天氣溫多變化,最好採「洋蔥式穿法」,多準備幾件長短衣褲,依溫度適時增減衣物。
6️⃣秋季適合緩慢的運動,避免會過度發汗的運動,以收斂發散在外的能量,瑜伽、散步、慢跑、游泳、和冥想等運動可以帶動身體的放鬆,讓氣血運行順暢、經絡暢通。

📍秋季食物選擇
➡️大抵以燥者潤之,潤燥益氣的原則做選擇。
1️⃣少辛:辛味歸肺,肺屬金,通於秋氣,肺氣盛於秋,少吃辛味的食物(如:葱、薑、蒜、辣椒),可防止肺氣太過,此外辛溫太過也會加重熱的產生。
2️⃣多酸:五行相生相剋,「金剋木」,辛味能勝酸,多食辛味食物可使肺氣亢盛,損傷肝氣,增酸以助肝氣,以防止肺氣太過,使肝氣鬱結。以西醫角度來看,酸性蔬果的鞣酸,有機酸,纖維素等可幫助消化液的分泌,促進腸胃蠕動。
3️⃣少烤炸辣等食物,增加燥性耗傷陰液。
4️⃣減少利水食物像是咖啡因或是濃茶造成利尿等津液耗傷。
5️⃣肺主皮毛皮,而五臟中的「肺」對應五色中的「白色」像是白菜、白花椰菜、白木耳、白蘿蔔等食材;以及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也都能做選擇,但白色食物多偏寒涼,虛寒體質者則不適宜過量攝取,以免造成不適。

📍一些當令食材也是選擇的重點:
➡️梨子:性甘、涼,生津潤燥,痰熱咳嗽、便秘者可常食用。
➡️秋葵:性味甘、寒,其黏液對於顧護胃壁,有健脾益胃、潤燥利腸之功效,但脾胃虛寒者少食。
➡️蓮藕,蓮子,菱角:性甘、寒,也有清熱除煩的功效。
➡️枇杷:性味甘、酸、涼,可潤燥清肺、止咳、和胃,咳嗽、胸悶多痰、消化不良可多食用,糖尿病、脾虛滑泄則不宜。
➡️白蘿蔔:性味辛、甘、涼,有化痰消積、理氣寬中功效,適宜咳嗽痰多、食積滿悶、消化不良者,但對於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虛喘者則不宜。
➡️食粥:能和胃,補脾,潤燥,可以上述食材燉粥效果更加。

另外請把握 #三伏貼 最後的時間唷!
圖片是中風會診的患者,因為很怕冷,加上腹脹,所以我們就把熱性灸餅貼在患者腹部的穴位,效果還不錯唷❤️

今天早上7/31(四)門診停診一次,門診過程跟診外都有貼公告提醒大家唷,如想就診請多加利用8/1(五)上下午的門診時段唷,加上今天早上狂風暴雨,大家都還是要注意自身安全唷!!尤其是最近門診很常聽到大家跌到,滑倒,或是受傷,都要留意自身的安全...
31/07/2025

今天早上7/31(四)門診停診一次,門診過程跟診外都有貼公告提醒大家唷,如想就診請多加利用8/1(五)上下午的門診時段唷,加上今天早上狂風暴雨,大家都還是要注意自身安全唷!!

尤其是最近門診很常聽到大家跌到,滑倒,或是受傷,都要留意自身的安全,雨下很大,視線不良的話,也請慢慢騎,慢慢走,或是找代駕,記得隨身要帶把傘,留意自己的鞋子是否防滑,小心安全平平安安。

(謝醫生去803看診,還因為騎車瓜皮帽狂風暴雨看不清楚前方趕緊去買一個有罩的飛行安全帽,真的覺得安全很多!!😤😤)

8月的第二周,父親節過後的8/10-13(一)-(三)謝醫師要陪小朋友三天的暑假唷,請大家提前安排就診時間拿藥唷!
造成不便還請大家多多見諒唷:)

大暑 來到一年最熱的時刻囉,進入三伏日  #冬病夏治三伏貼,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過完這個節氣就會在八月初進入立秋囉! 台灣民諺:「大暑吃鳳梨🍍」是指大暑前鳳梨不酸,是品嚐的好時機。大暑 一般位於國曆的7月22日到24日之間。曆書記載:斗指...
22/07/2025

大暑 來到一年最熱的時刻囉,進入三伏日 #冬病夏治三伏貼,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過完這個節氣就會在八月初進入立秋囉! 台灣民諺:「大暑吃鳳梨🍍」是指大暑前鳳梨不酸,是品嚐的好時機。
大暑 一般位於國曆的7月22日到24日之間。
曆書記載: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逸周書》曰:土潤溽暑(溽暑,指潮濕而悶熱)。又五日,大雨時行。大暑節氣,高温酷熱、雷暴頻繁,雨量充沛,光、熱、水都處於一年中的最高峰,大暑是炎熱到極點的意思。

最近這個時期許多人會覺得很疲累、身體重重的,是因為
📍「暑熱傷氣」:《明醫雜著,暑病證治》說:若夏月傷暑,發熱,汗大洩,無氣力,脈虛細而遲,此暑傷元氣也。(暑為陽熱之邪,侵犯人體,常容易讓腠理開洩而多汗,耗傷元氣)
📍「暑多夾濕」:因夏季氣候炎熱,雨濕充盛,天暑下逼,地濕上蒸,暑濕蒸鬱,濕氣困在身體當中也會覺得身體四肢或頭重重的不清爽的感覺,食慾不是很好,胸悶偶爾會有點噁心,解便好像有些黏黏濕濕的。

📍大暑怎麼養生呢?
➡️補充水分預防中暑
如果可以的話10點到下午3點間避免在太陽底下從事戶外活動,出門的話盡量有防曬措施,烈日下容易過度出汗,注意大汗的情況,要定期維持水分的補充唷!

➡️注意冰品冷氣
雖然在這麼熱的天氣吃冰吹冷氣覺得很舒暢,但這些都會讓散熱功能會變差、流汗相對減少,人體最大的散熱器官是皮膚,透過微微發汗能夠適度散熱。
另外也要小心 #冷氣病,是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身體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血循變差;或從炎熱的室外進入冷氣房,溫差過大,身體溫度調節能力較差,身體周邊血管會收縮就容易出現出現頭痛、鼻塞、胸悶、精神不濟、下肢無力及手腳冰冷等症狀。

📍大暑推薦的食療跟穴位
➡️消暑食材推薦:西瓜、綠豆、黃瓜、冬瓜等具有清暑利濕的功能。
➡️補水食材推薦:山藥、秋葵、木耳等富含植物性膠質。

又到了三伏貼的日子,這幾年的施行有許多患者給我們回饋,發現的確在過敏症狀上的發作變得較穩定也比較不嚴重了呢!之前曾經有撰寫過關於《三伏貼有用嗎?》https://drtcmhsieh.com/2023/07/10/%e9%97%9c%e6%...
22/07/2025

又到了三伏貼的日子,這幾年的施行有許多患者給我們回饋,發現的確在過敏症狀上的發作變得較穩定也比較不嚴重了呢!
之前曾經有撰寫過關於《三伏貼有用嗎?》
https://drtcmhsieh.com/2023/07/10/%e9%97%9c%e6%96%bc%e4%b8%89%e4%bc%8f%e8%b2%bc/

除了之前討論的文獻外

📍2025發表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期刊的文獻,利用卵清蛋白(OVA)建立小鼠氣喘模型去探討三伏貼的機制,發現對小鼠過敏性氣喘有顯著的改善作用。透過降低氣道阻力和增加動態肺順應性來緩解氣道高反應性。減輕了氣道發炎和氣道膠原沉積,還降低了血清和肺部中IL-4、IL-5、IL-13和IgE的水平,並顯著減少了肺泡中嗜酸性粒細胞的數量。

📍2021發表在《Medical Acupuncture》期刊的文章,除了針對中文、英文的資料庫做查找,也搜尋了韓文的文獻,回顧旨在基於追蹤時間超過1年的真實世界數據,最終雖然只納入了4項研究,共涉及399名兒科受試者,穴位敷貼後後 1 年的 sIgA 水準結果不一致。然而,敷貼後 1 年和 2 年,IgA、IgG 和 IgM 水平均顯著升高,呼吸道感染的發生頻率和持續時間也顯著減少。

去年也有容易怕冷跟經常腹痛腹瀉的伯伯,來進行穴位敷貼,針對腹部穴位經行熱性藥物的敷貼後,伯伯也有反饋真的比較不會腹痛跟腹瀉唷!

找期刊的過程也發現越來越多關於穴位敷貼,acupoint herbal patching的論文,像是:功能性便秘、中風後的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瀉等腸胃道疾病。

📍在找資料的過程也有發現一篇恩主公醫院做的使用肉桂貼片緩解膀胱過動症的文章發表在2021年的《Phytomedicine》實驗組每2天接受一次貼片治療,每次4小時。每片貼片含有1.5 g粗肉桂粉,敷貼在任脈CV3中極、CV4關元、CV5石門、CV6氣海。與安慰劑組相比,治療兩週後,患者的尿急、夜尿和尿失禁症狀顯著改善,從而降低了整體OABSS評分。在本研究中,CP 治療顯示 OABSS 下降了 34.69%(9.70 至 6.33)。停止 CP 治療後,有益效果持續了 4 週。由於膀胱過動症症狀的改善,患者的整體膀胱感覺和尿急也有顯著下降,具有統計意義。

一起來養陽氣吧!!!

Reference:

1. Revealing the mechanism of Sanfu Patch dorsal application for alleviating OVA-induced asthma: an integrated approach combining TMT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and molecular docking,J Ethnopharmacol. 2025 May 28:348:119867. doi: 10.1016/j.jep.2025.119867. Epub 2025 Apr 23.
2. Acupoint Herbal Patching for Long-Term Immun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Tract Infe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al-World Data,Med Acupunct. 2021 Apr 1;33(2):124-136. doi: 10.1089/acu.2020.1444. Epub 2021 Apr 19.
3. 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oint herbal patching for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Protocol for a meta-analysis and data mining,Medicine (Baltimore). 2021 Jan 15;100(2):e24029. doi: 10.1097/MD.0000000000024029.
4. 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oint herbal patching for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 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Medicine (Baltimore). 2022 Feb 18;101(7):e28843. doi: 10.1097/MD.0000000000028843.
5. 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oint herbal patching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 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Medicine (Baltimore). 2021 Nov 24;100(47):e27682. doi: 10.1097/MD.0000000000027682.
6. The effectiveness of herbal acupoint application for functional diarrhea: Protocol for a meta-analysis and data mining,Medicine (Baltimore). 2021 Nov 24;100(47):e27702. doi: 10.1097/MD.0000000000027702.
7. Efficacy of cinnamon patch treatment for alleviating symptoms of overactive bladder: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Phytomedicine. 2021 Jan:80:153380. doi: 10.1016/j.phymed.2020.153380. Epub 2020 Oct 12.

昨天颱風天匆匆忙忙的從台北回來,深怕停班停課沒有車可以搭,七月的第二個周日又去上中華民國超音波學會的課程,這次的課程也是很有趣呢!!!首先是秀傳醫院急診科的陳家慶醫師,超音波在中醫的運用,短短的20分鐘,從心臟超音波去看心的功能對應不同中醫...
07/07/2025

昨天颱風天匆匆忙忙的從台北回來,深怕停班停課沒有車可以搭,七月的第二個周日又去上中華民國超音波學會的課程,這次的課程也是很有趣呢!!!

首先是秀傳醫院急診科的陳家慶醫師,超音波在中醫的運用,短短的20分鐘,從心臟超音波去看心的功能對應不同中醫證型,也是給予另一種想法跟看法,像是心氣虛,可能對應現代醫學中心的心功能不足(心臟收縮無力),可能可以從超音波發現:左心室射出分率(LVEF)偏低(EF

小暑一般位在國曆7月6到8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暑,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熱節氣有大小之分,象徵氣候之炎熱有程度之別。「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後天氣會一天比一天熱,而小暑,正...
07/07/2025

小暑一般位在國曆7月6到8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暑,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熱節氣有大小之分,象徵氣候之炎熱有程度之別。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後天氣會一天比一天熱,而小暑,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為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長夏三伏,小暑經大暑到立秋,這段時間全年最熱的階段,通稱三伏天。「伏」即伏藏之義。此時應當減少外出,伏居藏內,以避酷暑之氣。

「小暑吃芒果」,此時是芒果成熟期。🥭🥭
不過可要記得不要因為貪嘴而食用太多,傳統上認為芒果帶有「濕毒」,體質偏濕或是皮膚狀況較敏感的人都不建議食用太多。另外,因為天氣炎熱、濕氣又重,要記得多補充水分,也可飲用像是薏仁水、綠豆湯等清熱解毒的食物,避免太過冰涼的飲食。

🎊🎊小暑過後的重頭戲 #冬病夏治三伏貼
#三伏貼 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方法,利用三伏日的時間在患者身上特定的穴位,以辛溫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而三伏天,是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也是調養人體陽氣的最佳時機。人體虛弱的陽氣在夏季調養,到冬天時抵抗力可以預防冬季舊疾復發,或減輕疾病的症狀,這就是《冬病夏治》的原理。

初伏天是在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中伏天是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末伏天則是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而 2025 年的三伏天分別是:
▶️初伏:國曆 7/20-7/29
▶️中伏:國曆 07/30-08/08
▶️末伏:國曆 08/09-08/18
到8/31前都可再做加強敷貼唷!

另外隨溫度增加,需要補充水分,也要小心中暑的情況(最近天氣中暑的人很多唷!!!),運動盡量在清晨與傍晚進行,避開日正當中的太陽。

中暑有分 #陽暑 #陰暑
➡「 #陽暑」大多指的是長時間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高環境下活動工作的人, 排汗的調節中樞失調。症狀輕微者包含身體發熱、頭暈、頭痛、汗多、口渴等症狀;嚴重則會出現呼吸急促、意識不清等「熱衰竭」狀況。此類患者應馬上移到通風良好的空間,適度補充常溫水分與電解質,並用一些冷敷、冰敷的方式降溫,以 避免熱衰竭或熱中暑等危急生命的情況。中醫通常使用清熱生津、清暑益氣、養陰生津的藥物。

➡「 #陰暑」的患者通常是在高溫室外,突然進入低溫涼爽的冷氣房;或是運動完大汗淋漓,馬上喝下冰涼冷飲或洗冷水澡,造成皮膚表面毛細孔、微血管急速收縮。症狀多為全身微微地發熱但無汗、身體非常疲倦、頭暈昏沉、噁
心、食慾不振等症狀。此類患者可多飲用溫熱水或泡澡至出汗以緩解不適。中醫以辛溫輕劑並佐以清心利濕以防暑濕內伏。平時可以 #艾葉、 #紫蘇入浴幫助發汗利濕。

#國軍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中醫科 關心您

今天下午門診停診唷! 不要白跑一趟唷! 颱風天注意平安唷!!!
07/07/2025

今天下午門診停診唷! 不要白跑一趟唷! 颱風天注意平安唷!!!

Address

North District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謝宜庭中醫師|暖心中醫診間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謝宜庭中醫師|暖心中醫診間: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