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盛板橋生殖診所 吳明義醫師

茂盛板橋生殖診所 吳明義醫師 在台大醫院作不孕症三十年,退休來到茂盛板橋生殖醫學中心繼續醫療服務,期待來此的每一對夫婦,都可以圓滿地帶一個小寶貝回家(take a baby home)!

試管嬰兒病人,遇上癌症...  --- 雖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但當一對夫妻,高高興興迎接試管嬰兒的結晶時,卻碰上可怕的癌症,你又當如何面對?**********G小姐,是28年前由台大醫院同仁介紹來給我作試管嬰兒,當時是TET(tubal...
09/05/2025

試管嬰兒病人,遇上癌症...
--- 雖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但當一對夫妻,高高興興迎接試管嬰兒的結晶時,卻碰上可怕的癌症,你又當如何面對?

**********
G小姐,是28年前由台大醫院同仁介紹來給我作試管嬰兒,當時是TET(tubal embryo transfer, 輸卵管胚胎植入)懷孕的。他們專業幫人燙洗衣服,我也參加請他們燙洗衣服。有一天,我正在客廳下圍棋,G小姐老公送衣服來,他說脖子有一個硬塊,我一摸5公分的硬塊,像是淋巴結腫大,很硬,像癌症。讓他隔天去台大耳鼻喉科檢查。隔一週來,他說:『吳醫師,這是最後一次幫你們送衣服來了,因為台大耳鼻喉科醫師說,我這個是鼻咽癌,需要立即做放射線治療跟化療。』後來,我聽台大同仁說,她老公3個月就過世了,變壞的速度好快。一個女人,要獨自帶大一個4歲不到的小孩,很不容易。於是,台大醫院的老同事問我,可不可以再繼續給她們送洗衣服,因為這是她唯一謀生的專長?我當然說好!20幾年過去,有一次問G小姐,如果人生重來,知道老公會得癌症,你會這麼辛苦來作試管嬰兒嗎?她說:『會,因為雖然老公離開了,至少他有留下一個女兒陪我!』

H小姐,PCOS,不容易懷孕體質。12年前試管嬰兒懷孕了,卻因為出血不穩定,而來住院安胎,很辛苦。好不容易終於接近足月生產了,很高興是不?想不到命運之神來作弄,半年後子宮頸抹片,說有子宮頸癌,而且是非常怪的大細胞癌。我請我們癌症最專家『大哥大』幫她做了手術(困難的癌症刀,都會請大哥大陳教授出馬),果然後來都平安無事。手術後第9年,她發現鎖骨旁有一個4公分的淋巴腫塊,在進一步全身正子掃描(PET)發現腎上腺也有一個7公分的熱點。我幫她聯絡耳鼻喉科醫師跟泌尿科闕主任幫她同一天手術,涵蓋兩個區域(也是只有困難的腎上腺癌症,才能請出闕主任親自動刀),手術看似順利,腫瘤切除都margin free。因為病理跟9年前子宮頸那個一樣,是屬於大細胞內分泌瘤,非常惡性。所以,陳教授轉介給腫瘤醫學部的許教授安排後續的化學治療,這一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治療效果不明顯,又很快冒出許多小轉移,腰椎、肝臟、肺臟,甚至腦部...許教授也多次跟國外緊急訂購新的實驗新藥,努力要跟癌細胞對抗。我也常常跟H小姐LINE一些訊息,跟她打氣。後來,有整整7天,H小姐沒有讀訊息,才知她已經過世。她生前,我有問她:『如果你知道,生產完不到一年就發現癌症,那你當初還要拼命作試管嬰兒嗎?』她曾回答:『要!因為我努力把一個生命帶到這一個世界來,是我這輩子最大的修行!更何況她還有爸爸、阿姨、爺爺、奶奶的疼愛,我會很放心的...』半年後,陸續有兩位中南部的病人來我門診,不遠千里而來?原來是H小姐的姊妹,H小姐生前,我沒有認識她其它的家人,反倒是她過世後,我跟她的家人變熟稔了。

C小姐月經不規則,結婚6年都在看中醫調整月經。2021年一次健康檢查被懷疑是子宮頸癌,開刀前夕,才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因為她要生小孩,某醫學中心很厲害幫她取卵(中國2025年報告,有117個內膜癌病人,71個病人做ET,有38個人活產。BJOG 2025:132 Suppl 2: 100-106),養出很多胚胎。第一次冷凍胚胎植入有懷孕,15週流產(這一點就不厲害了),接著連續兩次植入都失敗。後來,來茂盛板橋切片也是子宮內膜癌症,我們植入第二次才成功懷孕。目前已經10週,昨天(2025-5-8)問她:『你如果胚胎都用光了,沒懷孕。你會再取卵嗎?因為子宮內膜癌虎視眈眈..』她說:『會,我要完成當媽媽的心願。』

台灣少子化越來越嚴重,昨天有朋友傳給我基隆2025年的生育率,基隆市1月出生99人,2月89人,3月69人,4月63人...每下愈況。但,基隆4月就死亡306人,差不多一個月就把前面4個月的出生人口都死光了!看到如此『生不如死』的數據,再看看上面3位勇敢的試管嬰兒病人,一般人都要汗顏了。

呼籲政府要重視少子化問題,可以參考韓國生育補助至18歲,才會讓民眾有感,讓民眾生小孩沒有負擔,願意去生小孩!

#癌症
#試管嬰兒
#少子化
#生育補助
#茂盛板橋

07/05/2025

受精卵,是不是小孩?
-- 卵子會動,精子會動,受精卵也會動。會動,是不是就代表它活著?活著就代表它有生命?或代表受精卵它『已經』是一個『小孩』...

*******
最近有一則八卦新聞,跟生殖醫學有關的。它是一件家庭糾紛,男方說:『這個受精卵,對不起,它不是小孩...』女方說:『什麼東西啊?她現在已經有心跳了耶...』。我在台大醫院從事不孕症30年,另外在醫學院給台大學生上『人工生殖法律與倫理』的課也將近20年,應該可以來聊一聊。

以宗教論,義大利,是天主教國家,根據嚴格的天主教教義,一旦受精,受精卵立即就擁有了生命,連去做胚胎冷凍,都是侵犯人權的,所以他們32年前就普遍推廣凍卵,成為世界上凍卵最多的國家(雖然醫學文獻上最早凍卵有活產的,是澳洲 Lancet 1986; 327: 884-6.)。

但其它基督教國家呢?,聖經裡說:『胎兒主耶穌當時已經11週大...』。因此基督教他們認為77天才成為人。但男女有別,男胚胎40天就擁有『理性』靈魂才成為人,女性胚胎則要90天。這當然是古代宗教上的偏見。美國一直到20世紀後期,定12週以後不能流產,也大約是根據這一個標準。

回教呢?聖訓中,穆罕默德聲稱mudghah (肉團)階段出現在80至120天之間,也就是11週左右,胚胎才有生命。一個11週大的胎兒(胎兒週數11週,已經是醫學上的懷孕週數13週了,醫學普遍把排卵前2週算進去懷孕期),實際大小7.5 cm長,但穆罕默德說它仍然處於alaqa階段,即血塊階段。

佛教呢?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借佛之口說道『第四月中,稍作人形』,之後在各月的描述之前反復用到『兒在母腹』一語,認為受孕4個月(16週)時,胚胎才可稱為人。

台大哲學系孫教授,2007年時,幫human person定義為胚胎14天(即胚胎2週或懷孕4週)(https://scholars.lib.ntu.edu.tw/bitstream/123456789/22363/1/0034_200710_2.pdf),他認為在正常情境下,為了促進醫學研究與人類福祉而殺死胚胎是不合乎倫理的。也就是因為這一論點普遍被接受,所以,1998年開始的人類胎幹細胞(hESC,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研究,後來漸漸被誘導式幹細胞(iPSC,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所取代。

宗教的種類、或哲學的流派,分別給予生命的開始不同的定義。那法律呢?1765年,英國法官布萊克斯通(William Blackstone)提出了一個新標準:發現胎動(quickening),一旦嬰兒能在母親的子宮裡產生胎動,在『法律上』便認定為是其生命的開始。美國是承繼英國系統,早期尋求墮胎的孕婦很少受到懲罰。後來反反覆覆,有一些反墮胎的運動出現。一直到1973年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最高法院裁定各州只能在孕期前三個月過後,限制流產。但一直到現在,生命起始與墮胎,仍然是每一次美國總統選舉攻防的熱門議題。

台灣的法律呢?根據1985年通過的優生保健法,第一章第4條第一款:『稱人工流產者,謂經醫學上認定胎兒在母體外不能自然保持其生命之期間內,以醫學技術,使胎兒及其附屬物排除於母體外之方法。』這一個『體外不能存活』的週數,大家一向都以懷孕24週為準(但在美國,22週有時候也會活)。將來,第6代試管嬰兒技術(artificial womb, 見電影:捍衛生死線,Replicas)的成熟,體外存活的界線就會不那麼明顯。

問題是,今天這一個八卦的省思,是神學?是醫學?還是法學?

#胚胎
#凍卵
#受精卵
#生命
#墮胎

22/04/2025
試管嬰兒懷孕,多少%會出血?100%!…今天(2025-4-19)門診來了4個試管嬰兒懷孕前期的孕婦,4個都有子宮內出血*********比利時第一名的Gent大學(世界前百大)醫院,1993-2002十年裡(Hum Reprod 2006...
19/04/2025

試管嬰兒懷孕,多少%會出血?100%!
…今天(2025-4-19)門診來了4個試管嬰兒懷孕前期的孕婦,4個都有子宮內出血

*********
比利時第一名的Gent大學(世界前百大)醫院,1993-2002十年裡(Hum Reprod 2006; 21: 1907 – 11),共作了 8,366個精蟲顯微注射(ICSI)療程,共有2,450個臨床懷孕(29.3%),其中772個懷孕有看到第一孕期出血(佔懷孕的 31.5%),出血案例裡有436個流產(436/772 = 56.5%),不可掉以輕心啊!

比利時他們是看陰道出血,31.5%,算比較嚴重,流產率超過一半。我是看超音波,子宮內有出血就算,比例就更高了,試管嬰兒族群超過50%。而我很多病人,都是流產幾次,被其他醫師介紹來看我的,會出血比例更高達80-90%。

筆者10年前曾去一個醫學中心演講,左邊坐的是產科醫師,說:〔吳醫師,你太緊張了,一點點出血沒關係。〕右邊坐的是不孕症主任,說:〔吳醫師,你說的對,懷孕早期流血,要住院。〕兩邊都沒有對錯,端看病人要求這次懷孕,要幾%安全生下來,來決定治療的方向跟強度。

今天4個都是試管嬰兒懷孕的,當然是期待值高的。A小姐,41歲流產兩次。B小姐,48歲也有流產過一次,她花了很多心血跟金錢,才懷孕的。當然,她們對於5%的流產率,是無法接受的。而且,她們懷孕早期都有陰道〔外〕出血,比起子宮〔內〕出血,當然危險得多。這種情況,給她每天打黃體素油針一次,她都能忍受。因為比起,之前不孕症的奮鬥與失望,這點皮肉之苦,她們是能忍受的。

第三個C小姐,是子宮內膜癌,3年前就診斷了,她不孕嘗試多次,換了四家醫院,最後一組胚胎用上了,如果這失敗了,就要認命去切子宮。天可憐見,最後一次機會,她懷孕了(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8enC7mf3Q/),今天有心跳了。當然,她容許不得1%的失誤。

第四位D小姐,雖然年輕,但因為嚴重的PCOS,自然懷孕困難,需要作試管嬰兒,她每次看診,先生在旁邊作筆記,往往一次都寫超過兩大張A4紙,比我在台大醫學院上課還要認真。前2次,我都幫她各放一顆很漂亮的胚胎,卻沒有懷孕,頗讓人意外。這第三次就放兩個比較普通的胚胎,加上胚胎強力膠,竟然一次得到雙胞胎。

為什麼前兩次好的胚胎,膨脹很漂亮的胚胎沒有懷孕呢?因為她年輕,沒有作PGT-A,自然囊胚腔充滿水份,在冷凍過程脫水,有可能不夠完全。反倒是,這次型態中等的胚胎,囊胚水份不那麼多,冷凍脫水就比較完全。在2016年的報告裡(J Assist Reprod Genet 2016; 33:467-71),用雷射打洞artificial shrinkage (AS),讓囊胚腔水份流出,其懷孕率67.2%高過對照組(39.1%)。

既然比利時報告說,看到孕婦早期陰道出血,流產率高達56.5%。那這4個孕婦都有陰道出血,會有幾%流產呢? 我的答案是小於1%流產,會有98%超過30週。Read my lips!

#懷孕早期出血
#試管嬰兒
#流產
#早產

子宮內裝著Mirena,可以作試管嬰兒嗎?  -- 在子宮腺肌症的病人作試管嬰兒之前,有裝置Mirena做前驅治療的,懷孕率會比沒裝Mirena那一組,多出62.8%... (Reprod Biomed Online 2019; 39: 1...
18/04/2025

子宮內裝著Mirena,可以作試管嬰兒嗎?
-- 在子宮腺肌症的病人作試管嬰兒之前,有裝置Mirena做前驅治療的,懷孕率會比沒裝Mirena那一組,多出62.8%... (Reprod Biomed Online 2019; 39: 111-118)

*********
20幾年前,一個34歲A病人嚴重腺肌症,本來就痛經了,去某醫學中心做一次試管嬰兒,失敗後,因為經血大量,痛到暈倒。來我門診,裝置一個Mirena,當時我就跟她說,等你不痛了,你還是要作試管嬰兒,免得年紀大卵子會越來越少。半年後追蹤,A小姐說月經一點都不痛了,我就勸她作試管嬰兒,先凍胚胎起來,將來取出Mirena再植入懷孕。她說,現在很舒服,不想去嘗試上一次試管嬰兒失敗後的那種疼痛。後來,她真的忘記生小孩這一件事,現在應該快60歲了,也不能生了。

前天(2025-4-16)下午,有一個B病人58歲,18年前在台大醫院,因為貧血腺肌症,裝置一個Mirena就改善了,至今18年都忘了回來追蹤,最近想要拿掉換一個新的,來到茂盛板橋找我。護理師問,18年了,會不會沾黏,拿不出來?我說不會!果然,不到一分鐘,我就把Mirena拿出來了,用子宮鏡巡視一下周遭,子宮腔內沒有病變,再放一個新的Mirena,又可以保證10年子宮內膜腔,不會亂長東西。

10幾年前,有一個C小姐,因為嚴重子宮腺肌症,常常貧血到5.0以下,需要輸血。還好,她是我們台大醫院的年輕醫師,自己人熟悉程序,輸血很方便,一次都輸4袋血,像在吃4碗泡麵那麼方便。她來我的門診,裝了Mirena,很方便,後來的10年月經量就很少,不需要輸血了。最近2週前,她打電話給我,是因為她一年半前跑去美國作試管嬰兒時,美國醫師為了要用子宮鏡檢查她的子宮,就先把Mirena 取出來(其實只是為了檢查子宮,根本不必要拿掉它,等到要植入胚胎前,才需要拿掉Mirena),而且,她取卵5次的卵子,都沒有形成好的胚胎可以用(哭!哭!),只好放棄回台灣,但是,她子宮大出血的夢魘又來了,在美國跟台灣都常常需要輸血,跟我打電話那一天,才剛剛又輸血6個單位。 後來,我在茂盛板橋,幫她拿掉20幾顆息肉,順便裝置一個Mirena,以控制她的貧血。還交代她,等你穩定,可以先來凍卵,台灣醫師凍卵或試管嬰兒的過程,是不需要先拿掉Mirena 的。

如果有嚴重的子宮腺肌症,到底要怎麼懷孕呢? 1. 先用PPOS (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 療程刺激卵巢後取卵,而且,黃體素選擇Visanne比較不會痛經。 2. 取卵完不植入,冷凍胚胎到一定的數目,以提高單次胚胎植入的成功率。 3. 想懷孕前,打一支GnRHa,門診拿掉Mirena (只要一分鐘不到),月經會來,但血量不會很多。再打第2支或第3支GnRHa,讓子宮腺肌症總體積降到50%以下,才改女性素補充,內膜達8 mm以上,再解凍胚胎植入。4. 子宮腺肌症懷孕初期,要很小心,因為腺肌症體積大的緣故,流產率偏高,需要頻繁門診追蹤。

#子宮腺肌症
#Mirena
#GnRHa
#試管嬰兒
#流產
#輸血

昨天,我遇見免疫學大師-- 我的老師Prof Ho是國際知名的生殖免疫學大師(Vice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Immunology, ASRI),他退休了,但現...
14/04/2025

昨天,我遇見免疫學大師
-- 我的老師Prof Ho是國際知名的生殖免疫學大師(Vice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Immunology, ASRI),他退休了,但現在仍然還在台大免疫研究所、基因蛋白質研究所、臨床醫學研究所,熱心執教...

*******
昨天(2025-4-13)中午,台大婦產科『同門會』在板橋彭園聚餐,我剛好跟我的老師Prof Ho毗鄰而坐,就問他關於我最近一個流產8次的病人使用肝素(heparin)當免疫治療的意見,他不是很贊同。那麼,我問他該採取什麼樣的治療?他說他不知道!天啊,免疫學大師,竟然說不知道。

讓我想起20年前在美國Emory 大學當訪問學者時,有一個『某國家』的醫師也在那,做post-doc研究,有一天跟我抱怨,他前些天右下腹肚子痛,去Emory 大學醫院急診處,待了一個晚上,竟然診斷不出來,Emory 還號稱自己是南部的Harvard? 我問他,不然,你認為應該是什麼病? 他說 :『是闌尾炎啊。在我們國家,只要是右下肚子痛,就一定是闌尾炎!』 天啊,他什麼都知道,原來是因為他什麼都不知道!

我從30年前,就開始在老師的指導下,寫生殖免疫有關的醫學論文(Am J Reprod Immunol 1995; 33:134-9.),一直到他退休前的最後一篇論文,我也是共同第一作者(J Formos Med Assoc 2018; 117: 204-211 .)。我總共發表過30篇跟生殖免疫有關的SCI論文。雖然,我對生殖免疫的學問瞭解不多,但,也還有一點點喔!

我對老師印象最深的是,我中午把論文的草稿拿到他辦公室,然後下去台大醫院B1餐廳買便當,等我把便當拿到樓上來的時候,論文草稿已經被改好了,放在我桌上,而且每一頁都有被紅筆改過。第二個,老師非常講究科學證據,證據不強的資料,他都不發表,甚至不掛名,不背書。有一次,我自己找了100多個子宮頸細菌感染與否的孕婦,分析流產或早產,老師看過後,紅筆連改都不改,就說這篇他如果掛名,會uncomfortable,所以,我就不發表了,後來知道子宮頸發炎細菌,可能是流產的結果(或中途的變化),而非原因。所以,昨天,他對於那個習慣性流產的病人,一直使用肝素,不是很贊同,因為證據力不夠。

免疫啊免疫,最近10年好多醫師(絕大多數的人,連一篇免疫的SCI論文都沒有)或診所在網路上鼓吹免疫療法(世界上兩大不孕症聯盟ASRM跟ESHRE的guideline都已經明確指出90%的免疫檢驗或治療,都是沒有學術根據的),而民眾沒有上過免疫學的ABC,一來就要求我們開給他免疫藥物,到底是誰比較懂免疫啊?

一窩蜂跟著別人,做某一個『特殊檢查』或『免疫治療』是很容易的。但要逆風,不認同某個免疫療法,就需要很有很大的學術勇氣。所以,老師一輩子發表過幾百篇論文,其中他最得意的一篇,是反對把先生的淋巴球打入太太體內(Fertil Steril 1992; 58:691-6),做疫苗減敏,號稱可以減少流產。先知總是寂寞的,但後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先知是對的。

病人總希望仙丹的出現,一顆仙丹,就能解決所有的不孕或流產!但,不幸地,我們沒有這種仙丹!(就像,我們不會認為右下腹痛都是闌尾炎。)但我們會嘗試,發揮我們的專業不孕症知識,提供病人最好的方向跟選擇。

#流產
#肝素
#免疫
#懷孕
#闌尾炎

剛懷孕就出血,妳可以安心睡覺嗎?.. 談著床性出血 (implantation bleeding)**********以前,就常常聽到一些親友的小孩,懷孕早期出血,都被她的醫生歸類為著床性出血 (implantation bleeding)...
07/04/2025

剛懷孕就出血,妳可以安心睡覺嗎?.. 談著床性出血 (implantation bleeding)

**********
以前,就常常聽到一些親友的小孩,懷孕早期出血,都被她的醫生歸類為著床性出血 (implantation bleeding),說可以安心去睡覺。但,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你懷孕了,不管你是第幾天植入胚胎,醫學上的計算,會把取卵(或自然排卵)的那一天,稱之為懷孕兩週(GA = 2 weeks, Day 14)。Day 19 (2 weeks +5 days)為囊胚(blastocyst),現在,很多試管嬰兒中心,都採取第五天囊胚植入 (Day 5 blastocyst transfer)。

Day 19的末尾,胚胎就會破透明層孵化而出(hatching 到 hatched),接下來在著床(implantation or nidation)之前有三個A步驟,一、Appostion:胚胎靠近子宮內膜,只是靠近,還沒有著床,所以不會有出血。二、Adplantation:子宮內膜細胞開始活化增長,準備抓住胚胎,這時胚胎還會移動。三、Adhesion:滋養層細胞上的microvilli (微絨毛)會與子宮內膜上的蛋白聚醣(Proteoglycan),相結合,這時候胚胎就不會滑動了。

Day 20,滋養層細胞開始分化成Syncytiotrophoblast (融合滋養層細胞) 與 Cytotrophoblast (細胞性滋養層細胞) 兩種,其中融合滋養層細胞會形成一團syncytiumot,Day 21左右,往下穿越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侵略到子宮內膜深處,讓子宮內膜形成蛻膜反應(decidual reaction),這時子宮內膜的基質細胞會藉由凋亡(apoptosis)的方式,讓出空間、釋出養分,並有類上皮細胞的轉化效應(epitheloid transformation)。這時(Day 22),子宮內膜的母體血管也會開始增生,加上滋養層細胞的快速侵略,因此,所謂的著床性出血(implantation bleeding)或築巢徵候(nidation sign) 通常就會發生在這幾天。而且,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開始由融合滋養層細胞分泌,比較敏感的懷孕檢測方法,就可以在排卵後8天(14 + 8 = 22),驗得到懷孕。接下來(Day 23),融合細胞滋養層內部出現空泡狀腔隙(lacunae),而腔隙很快就會被母體血液填注,為發育中胚盤帶來營養,形成子宮胎盤循環。最原始的胎盤,由此刻(GA = 3 weeks +2 days)開始形成。

通常Day 24 (GA = 3 weeks +3 days)以後,子宮內膜表面已經恢復平靜,Fibrin plug (纖維蛋白栓子)已經蓋住胚胎侵入口,不再有胚胎的暴露,理論上不再有著床性的出血。如果以後的出血,應該稱為懷孕早期出血,或『著床後』出血。前者(著床性出血)是生理性的,而後者(著床後出血)是病理性的,需要小心應對,不可以安心去睡覺。一般試管嬰兒驗孕時間是4週過2天,所以,凡在知道懷孕以後的陰道出血,都是要小心謹慎的,不可以掉以輕心。

懷孕早期出血表現有兩種:一、內出血,超音波看得到,病人看不到,因為出血量少。二、外出血,量多,衝出子宮頸,病人自己看得到陰道出血。第二種出血比較嚴重,都不理它,『傻傻地』去睡覺,會有幾%流產呢? 56.5%!根據婦產科排名第一的雜誌(Hum Reprod 2006; 21:1907-11.),不孕症患者懷孕後,有31.5% (772/2,450) 會出現早期陰道出血,其中一半會流產(436/772 = 56.5%),剩下那些沒流產的,預後也不是很好,有大部分會早產。

到底,懷孕早期出血是如何發生的?血管斷裂!基本上懷孕期間,子宮與胎盤間,會產生很多新生血管,來提供胎兒的營養與氧氣供應。某些子宮的解剖異常(如中隔子宮、腺肌症、多發性肌瘤),或荷爾蒙問題(例如黃體素缺乏, Clin Med Insights Reprod Health 2016; 10:9-13),或免疫問題 (例如年紀大,type I immunity增加,J Formos Med Assoc 2018;117: 204-211),都會讓子宮不穩定,引發極早期的子宮收縮(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1995; 5:44-6.),拉扯血管斷裂,引起出血。

懷孕早期小量出血沒去理它,會造成子宮越來越敏感(oxytocin receptor, OTR密度會增加,AJOG 1984; 150:734-41),等到覺得嚴重了,再來找醫生,通常就會事倍功半。有時病人拖一段時間了,才轉來給我,已經發生破水、羊膜感染,那時就算三線藥物、四線藥物全用了,很辛苦,最後結果仍不是很好(Taiwan J Obstet Gynecol 2010; 49:495-9)。

讓我想起史記裡的那一段記載:『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著床性』出血,很少見。懷孕早期出血(『著床後』出血)倒是很常見,是要早一點處理的。

#著床性出血
#流產
#試管嬰兒
#懷孕

懷孕何時要用黃體素,何時停?……這一兩個月,有幾個孕婦10幾週了,稍穩定一些,她的醫師『建議停掉』黃體素,又陰道出血了,趕快跑回醫院,其中一人目前還在醫院住院當中...*********如果試管嬰兒懷孕了,尤其是人工補充荷爾蒙(HRT)週期...
02/04/2025

懷孕何時要用黃體素,何時停?
……這一兩個月,有幾個孕婦10幾週了,稍穩定一些,她的醫師『建議停掉』黃體素,又陰道出血了,趕快跑回醫院,其中一人目前還在醫院住院當中...

*********
如果試管嬰兒懷孕了,尤其是人工補充荷爾蒙(HRT)週期的冷凍胚胎植入(frozen embryo transfer, FET)(目前有超過80%的試管嬰兒都採取FET),醫師通常會補充兩種荷爾蒙:女性素+黃體素。

女性素的補充很簡單,大約補充到9週即可,原理是那時候胎兒腎上腺已經成熟,胎盤足以利用DHEA當原料,來產生女性素。但,黃體素,雖然5週就會由胎盤少量產生(自然懷孕時主要是靠卵巢黃體),但它需要補充到何時呢?有的醫師說7週可以停,有的說10週12週就可以停了。我進台大醫學院40幾年以來,學的是邏輯科學與EBM (evidence-based medicine),今天我就來引用NEJM的R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論文來,跟諸位討論討論這個議題。

早在2003年,美國學者就發表了一篇RCT的報告(NEJM 2003; 348: 2379-85),每週打2針長效型的黃體油針17-alpha-OHP caproate於16-20週的孕婦,一直打針到36週為止,共460人,黃體素組只有36.3%早產於37週之前,而對照組則有54.9%早於37週(P

她子宮內膜癌,今天懷孕了---子宮內膜癌如果去開刀,是保住自己一條命。如果來拼試管嬰兒,是創造另一個新生命******今天(2025-3-29)一早來茂盛看門診,看護理師們都很興奮,神秘兮兮地看著我,要讓我猜?結果,是我一個子宮內膜癌症的病...
29/03/2025

她子宮內膜癌,今天懷孕了
---子宮內膜癌如果去開刀,是保住自己一條命。如果來拼試管嬰兒,是創造另一個新生命

******
今天(2025-3-29)一早來茂盛看門診,看護理師們都很興奮,神秘兮兮地看著我,要讓我猜?結果,是我一個子宮內膜癌症的病人懷孕了。

癌症病人,以前在台大醫院裡很常見。但都是卵巢癌、血癌、乳癌..等,而且都是癌症治癒一段時間才懷孕的。但子宮只有一個,子宮內膜癌標準治療是要開刀切除子宮的,在還沒有治癒之前,要懷孕的比較罕見。病人2022~2023年在榮總、北醫、台大等3家醫院都分別有切片或手術,病理都說已經是癌症。雖然,她是grade 1 endometroid adenocarcinoma,是文獻上唯一有機會懷孕的,但已經拖了幾年,在其他醫院也作過人工受孕。事前已經跟她分析過延遲開刀的風險,病人還是想要繼續取卵來嘗試懷孕,自己當媽媽。於是,我們先用Mirena暫時『穩住』其子宮內膜癌的進展(國外文獻報告,Mirena並不能治癒內膜癌),當取卵兩次,蒐集到 6個2PN胚胎後,她決定人生孤注一擲來植入,如果這6 #都失敗了,她就放棄生小孩的念想,同意去開刀。2024年9月,我在茂盛醫院幫她拿掉Mirena,當時內膜看起來還是很活躍,atypical blood vessels很多,一副Mirena無法壓制它的樣子。不出所料,第四次檢體送給國內最專精子宮內膜的病理科醫師林明杰醫師,還是打出子宮內膜癌的報告,Mirena 證明沒有效。

她的子宮內膜很奇怪,手術完之後,長的很慢,第一次花了99天,內膜才勉強到達8.1 mm,解凍放入3#胚胎沒有懷孕。第二次,到46天,內膜就有到8.3 mm,但,都沒有很漂亮的三條線(而且,子宮頂部某些內膜邊緣,好像已經有不規則的組織出現……),我們不能等了,決定植入。並且,這一次決定加碼5000元,使用原廠(VitroLife) 的胚胎強力膠,來幫忙。今天揭曉,hCG= 244,她懷孕了。

子宮內膜癌好發在50-60歲,但年輕人如果有多囊性卵巢,也是高危險群。台灣人結婚晚,常常看到子宮內膜癌,被發現晚,而無法得遂生子的願望。如果是第一期,第一級的子宮內膜癌,文獻記載倒是可以拼拼看。上個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對岸全國第一名的不孕症中心),就發表了一篇論文(BJOG 2025 Feb doi: 10.1111/ 1471-0528. 18063),回顧2010-1月~2022-9月,共117個子宮內膜癌病人,想積極懷孕的,沒有去開刀,共累積了 44個病人有活產(44÷117 = 37.6%)。但,前提是卵子要夠多,成功率才高。如果太老化(如40歲以上),成功率低,就會比較建議去開刀。

病人想幫老公留下一個後代,這種感情的牽扯是旁人無法體會的。老公會配合老婆的想法,會不會害到老婆治療的黃金時間?這個是以前醫學倫理課程,常常給學生練習討論的。我們只能,用盡吃奶的力氣,盡量快速有效讓病人懷孕,跟癌細胞搶時間。今天她幸運懷孕了,但因為PCOS容易流產,接下來安胎也是我的專業,我要好好保住胎兒到足月,不辜負病人拼了命的期待。

#子宮內膜癌

#試管嬰兒
#胚胎強力膠
#懷孕
#流產

子宮內膜異位症與不孕 -- 今天一個醫學生,說要生3個小孩,但是,她有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今天下午門診(2025-3-28)有一個病人講英文,有混血兒的輪廓,五官深邃,我本來以為她是一個職業模特兒。她說她想要來凍卵,而她真...
28/03/2025

子宮內膜異位症與不孕
-- 今天一個醫學生,說要生3個小孩,但是,她有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

********
今天下午門診(2025-3-28)有一個病人講英文,有混血兒的輪廓,五官深邃,我本來以為她是一個職業模特兒。她說她想要來凍卵,而她真正的身份,是一個住院醫師……

她2022年在紐約開過刀巧克力囊腫,醫生說子宮內膜異位症很嚴重,如果沒開刀,無法作ART取卵……這是那門子的說法啊?開刀只會讓卵巢功能急劇下降,對將來取卵是有不利的影響。果然,她被開刀完,AMH剩下0.28, 她有點擔心,所以這兩年積極取卵6次,總共凍了 30 #卵。

30 #卵?6次取卵?她的動機好強哦,欽佩!取卵到最後,巧克力囊腫復發(如果他們能用dienogest當PPOS的黃體素,可能就會減少復發),干擾卵子發育,最後一次取卵只取到兩顆,有點失望,且月經越來越痛,經人介紹,今天來我門診。

我就說冷凍30 #夠了,不用再取卵了。可是她說,她想生3個小孩!天啊!這句話讓我眼睛忽然一亮,現在的年輕人,很少願意生3個小孩的。更何況,她有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根據BWH Egg Freezing Counseling Tool (EFCT)的預測(https://www.mdcalc.com/calc/3937/bwh-egg-freezing-counseling-tool-efct), 她32歲冷凍30 #成熟卵子,將來有一個活產嬰兒機率是97%,生兩個機會是86%, 而有3個小孩的機會是66%。

她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嚴重呢?CA125才兩三百,子宮腺肌症體積才一百多cc,不到兩百cc, 左側卵巢兩個巧克力囊腫,都不到4公分,應該算還好。我30年前,看過另外一個病人,也是我們的實習醫生,巧克力囊腫破裂,來台大醫院急診,CA125高達13000多,當然有開刀(台大醫學生,後來不在台大醫院開刀?long story……)最後,她結婚了,還自己自然懷孕生小孩了,小孩子都讀大學了。

真正不孕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倒不是在她的AMH有多低,或巧克力瘤有幾顆。比較讓人擔心的是子宮腺肌症,如果嚴重,扭曲子宮腔,甚至連捐卵都很難懷孕。20多年前,就有一個子宮腺肌症嚴重的病人,由其他醫學中心轉來請我開刀,但我們後來看MRI, 開會討論結果,沒有幫她開刀。其子宮體積超過1100西西(一般正常子宮大小約60~80西西,超過250西西的稱之為嚴重子宮腺肌症)。後來,她回去該醫學中心,冷凍胚胎植入懷孕,很難得。當我得知她出血了,為了拯救這種難得懷孕的案例,我立馬晚上23:.30開車去土城送安胎藥(雖然,她只看過我兩次門診),我陰錯陽差走錯路(20幾年前沒有GPS),送達時已經快凌晨一點。後來,她流產了,我就怪自己的安胎藥遲到一個小時,才造成病人流產的。因為當時,有一部電影,卧虎藏龍,男主角李慕白中毒身亡就是因為玉嬌龍的解藥,沒有即時送達的緣故!

醫生嘛,就是盡力去幫忙每個病人,不必問什麼原因的。明天早上,也有一個46歲難得懷孕的病人,要被轉介來看我門診。介紹的人認識了我30年,知我謹慎,將會給那個46歲病人最佳的幫忙。她今晚花了一兩個小時,東聯絡,西打電話安排 ,她也不會得到什麼特別好處,她還自嘲:〔又不是我自己要生小孩,卻為這些難以成功懷孕的患者操碎了心……〕我回答她一句:〔醫者父母心也,盡力而已!〕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腺肌症


#凍卵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BWH) Egg Freezing Counseling Tool predicts likelihood of live birth for elective egg freezing in women.

凍卵是凍心酸的? --- 一位美女家醫科醫師說:『凍卵無助增加生育』*******今天2025-3-24的新聞,『2015年review的期刊(CMAJ 2015 Jun 16; 187(9): 666-669.),凍卵之後有解凍、並做人工...
24/03/2025

凍卵是凍心酸的?
--- 一位美女家醫科醫師說:『凍卵無助增加生育』

*******
今天2025-3-24的新聞,『2015年review的期刊(CMAJ 2015 Jun 16; 187(9): 666-669.),凍卵之後有解凍、並做人工懷孕的卵子懷孕率大約4.5%-12%;凍卵女性在38歲以下活產率2-12%。期刊結論就是凍卵無助於增加生育,而且有延遲進入生育的現象,社群媒體有明顯對凍卵行為的推波助瀾,凍卵前應該要有明確的利弊說明。』

但一Google『凍卵』+『美女醫師』兩個字,前面至少有4頁都是生殖醫學中心或部落格的廣告,都在廣告『凍卵』。第5頁,才找到這一則『美女醫師』的新聞。可見凍卵的商機很強。因為台灣人生育率全世界墊底,結婚年齡也是全世界倒數第二。加上兩岸交通不順,對岸已經提升生殖科技水準,很少大陸客病人,又這幾年,台灣試管嬰兒中心如雨後春筍成立,卻苦無不孕症夫婦。只好,開闢另一片藍海:『凍卵』。

記得台灣早期的凍卵,慢速冷凍的手續步驟複雜,所以只有台大醫院在凍卵,病人也集中在癌症化學治療的卵巢功能保存。台大醫院早在2002年,就因凍卵而生出雙胞胎了(Hum Reprod 2002; 17:1412)。一直到2011年,新的冷凍方法(玻璃化冷凍)問世,冷凍卵子的步驟簡單,存活率高,讓更多的生殖中心能夠加入凍卵的行列,甚至成功率屢創新高,超越台大醫院。接著,social freezing(有別於醫療原因的凍卵),就跟著流行起來,甚至有些醫學中心還跟我說,今年來凍卵人次首次超越了試管嬰兒的人次。

上述新聞提到的論文,引用的是美國的數據。有三個問題,一、美國的凍卵起步比台灣慢,筆者2004年6月去過美國紐約NYU試管嬰兒中心參觀,他們凍卵才在養老鼠做實驗階段。二、美國人結婚比台灣人早。三、台灣人血緣觀念濃厚,不接受捐卵。該論文說:『凍卵之後有解凍、並做人工懷孕的卵子懷孕率大約4.5%-12%而已』,這牽涉到時間軸,因為剛剛凍,不會馬上去拿來解凍,自然使用數據就偏低。台大醫院統計至2024年7月為止,共645個人冷凍卵子,才54個人來要求解凍,54/645 = 8.37%,的確不高。但假以時日,應該會達15%以上。15%很高了,買癌症險或車禍損失險,出險機率有5%這麼高嗎?

台灣2024年,內政部統計有123,061對結婚,卻有53,469對夫妻離婚。在這麼高的離婚率之下,對結婚的戒慎恐懼是免不了的。但青春的消逝,卻是不等人的。所以,凍卵自然因應而生。如果是2010年前的冷凍技術,要花很多時間,成功率又只有90-95%,就要多加考慮。現在,冷凍技術簡化,操作時間短,存活率又改進到99%以上,倒不失為一種『買保險』的方法。

至於幾歲來做凍卵?美國CDC建議37歲,筆者認為37歲太老了,卵子正常率只有57.4% (Fertil Steril 2014; 101:656-663),只因為美國凍卵費用很貴,考慮費用、結婚機率以及麻醉手術風險,訂出37歲凍卵的合理建議。台灣相對價格親民(12-15萬元),所以33歲是合理的。但如果確定幾年之內,因為求學、或生涯規劃,不會馬上生小孩,29歲或30歲,其實也是可以凍卵的。

#凍卵
#試管嬰兒
#懷孕率
#買保險
#離婚

植入一顆胚胎,你期待有幾個小孩?    ……驚見雙生,多年期盼成意外;          喜迎並蒂,一胎辛苦勝千金。*******今天早上(2025-3-11),茂盛板橋的門診來一個孕婦說出血,雖然樓上有手術,我還是仔細檢查完她再上樓。她是...
11/03/2025

植入一顆胚胎,你期待有幾個小孩?
……驚見雙生,多年期盼成意外;
喜迎並蒂,一胎辛苦勝千金。

*******
今天早上(2025-3-11),茂盛板橋的門診來一個孕婦說出血,雖然樓上有手術,我還是仔細檢查完她再上樓。

她是一個試管嬰兒病人,植入一個PGT-A正常染色體的胚胎,懷孕了很高興。也看了幾次門診,9週半了,醫師都說OK,上週五說出血比較多,她去了一家診所,但只作了腹部超音波,說是子宮內有些許出血,給了她一些黃體素。今天,出血仍然沒有止,就來到我的『不孕症』門診,其實,她來對了。

我說要作陰道超音波比較準,果然有出血沒錯,大概有7-8個地方出血,積血主要在子宮內口的上緣(前曲子宮都會積血在這裡),我跟她們說,你雙胞胎都有心跳,病人跟她老公都嚇一跳:『啥?怎麼可能?我們只放一個胚胎!而且前面幾個醫師都說單胞胎!』我才不管,前面的醫師看過超音波如何,我只相信我自己眼睛看到的,兩個胎兒,兩個心跳,兩個羊膜腔,一個絨毛膜腔。我還看了子宮肌肉後壁的突起變形,還巡視了兩邊卵巢,並檢查了兩側輸卵管確認沒有第三個胎兒。

為什麼超音波要看這麼多地方呢?因為異位性懷孕(子宮內外同時懷孕)機率雖然只有1/30,000,但是人工受孕卻有1/300機會,筆者30年前就發表過論文了(J Formos Med Assoc 1995 Oct; 94(10):600-4.)。而且,懷孕會出血,要看的不是只有胎兒心跳,或小孩子活者與否?還要看看出血的原因在哪裡?子宮腺肌症或多囊性卵巢(PCOS)?如果沒有找出病因治療,回家去會有一半以上機會流產(Hum Reprod 2006; 21:1907-11.)。而且,一個醫師要有獨立思考,不要完全被前面醫院的檢查結果所束縛,才能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正常自然受孕,同卵雙胞胎機率只有0.4%(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 2005; 19(Suppl 1):8–9.)。但是,經由人工受孕的懷孕,同卵雙胞胎的懷孕率就會有1.53% (402/26,254)(Am J Obstet Gynecol 2021; 225:654.e1–654.e16),甚至高達2.69% (93/3,463)(Fertil Steril 2018; 109:1044–1050)。為什麼人工受孕會增加同卵雙胞胎的危險性呢?2019年一篇大型的系統性分析指出(Fertil Steril 2019; 111:302-317),第五天囊胚植入比第二天或第三天胚胎植入,會有2.16倍的危險,媽媽年紀小於35歲,也有1.29倍的危險,但是,顯微注射(ICSI)或協助孵化(AH)或冷凍植入都沒有顯著差別。過去很多人(例如Catherine Racowsky, Director of ART Lab, Harvard Medical School)認為PGT-A或PGT-M會增加同卵雙胞胎的危險,但這一篇系統性分析,卻說沒有。但是,要記住,每一家醫院做AH的方法不同(如切得寬或窄,切開或削薄),胚胎切片與冷凍方法也不同,自然後果就會有差異性。

這個病人出血怎麼辦呢?根據NEJM 2007; 357:477-87的建議,我除了加強她的黃體素(她怕打黃體素油針痛)之外,我另外給了她COX inhibitor跟 beta 2-agonist,另外,加上幾天份的抗生素以預防上行性細菌感染,相信出血很快就可以控制下來(如果病人非常重視這一次懷孕,我們以前還會安排自費住院,去控制感染與出血)。安胎,最重要的是時間,越早發現子宮異常收縮或出血,越早治療,成功率越高。不管哪一個科別的超音波,都要有耐心,要仔細,就會發現問題之所在,正確而有效率的解決問題。

#懷孕出血
#試管嬰兒
#同卵雙胞胎
#流產
#茂盛板橋

Address

220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188巷51號2樓, 茂盛板橋生殖中心
Panchiao
188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茂盛板橋生殖診所 吳明義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