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科 王竣平 醫師 三重板橋 骨科復健 疼痛控制

復健科 王竣平 醫師 三重板橋 骨科復健 疼痛控制 。潤生復健科診所院長。
復健科專科醫師/疼痛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彼拉提斯運動協會師資認證

專長:
急慢性疼痛治療與復健/增生與再生注射治療/結構筋膜治療/超音波導引注射及神經阻斷

聊聊諮詢:https://lihi.cc/HPtUf

 #膝蓋下方痛不是小問題 #跳躍膝三階段治療攻略在診間,我常聽到病人說:「醫師,我的膝蓋下方痛很久了,一開始只是打球後會痛,休息幾天就好,但最近連走路、上下樓梯都會痛,是不是傷到韌帶了?」其實,這很可能是俗稱的跳躍膝(髕骨肌腱炎)。它是因為...
21/10/2025

#膝蓋下方痛不是小問題
#跳躍膝三階段治療攻略

在診間,我常聽到病人說:「醫師,我的膝蓋下方痛很久了,一開始只是打球後會痛,休息幾天就好,但最近連走路、上下樓梯都會痛,是不是傷到韌帶了?」

其實,這很可能是俗稱的跳躍膝(髕骨肌腱炎)。

它是因為膝蓋下方的肌腱長期反覆拉扯、發炎受損,導致局部疼痛。最常見於籃球、排球等需要大量跳躍的運動族群,但日常缺乏肌力、突然爆量運動,也都可能發生。

👉 症狀包含:膝蓋下緣痠痛、運動後加劇、上下樓梯或久坐起身會痛。

初期只是偶爾不適,若放著不管,可能會變成長期疼痛,甚至限制日常活動。
1. 初期 — 緩解疼痛,減少發炎
📌做法:休息、冰敷、護膝保護,必要時口服止痛藥
💪🏻目標:減少急性發炎與疼痛,避免繼續加重傷害
✨提醒:千萬不要「硬打硬練」,因為過度使用只會讓肌腱損傷惡化

2. 復健 — 強化肌群,恢復穩定
📌做法:加強大腿前後肌群與核心訓練(如橋式、棒式),改善肌力不足
💪🏻目標:讓下肢承受力量更平均,減輕膝蓋的單點壓力
✨提醒:這是避免「一再受傷」的關鍵階段,復健不能少

3. 進階 — 修復組織,加速恢復
📌做法:若症狀持續,可考慮震波治療、增生療法、PRP注射等方式,加速肌腱修復
💪🏻目標:幫助組織恢復強度,縮短痊癒時間
🚨最後手段:僅有少數嚴重病程(如肌腱斷裂),需要手術修補,且術後仍需規律復健

👉 很多人以為「跳躍膝」只要休息幾天就會自己好,但事實上,如果沒有正確的復健與肌力訓練,疼痛很容易反覆出現。真正能讓你重回運動場、走得更長遠的,是有計畫的治療與復健。

✨ 如果你也正被膝蓋下方痠痛困擾, 歡迎來潤生復健科找我~

📍 立即預約諮詢與掛號:
https://lihi.cc/HPtUf

#轉傳分享給需要的家人朋友
#膝關節保健 #健康調音師 #王竣平醫師

光復節10/24(五)~10/25(六)診所正常營運喔~~歡迎預約掛號~
18/10/2025

光復節10/24(五)~10/25(六)診所正常營運喔~~歡迎預約掛號~

 #屁股外側痛可能不是神經壓迫! #日常保養這樣做,保護你的髖關節!最近走路、上下樓或側躺睡覺時,屁股外側是不是酸酸痛痛的?很多人以為是坐骨神經壓迫,其實很可能是——大轉子疼痛症候群(GTPS)!這是復健門診常見的問題,好發於久坐族、運動族...
07/10/2025

#屁股外側痛可能不是神經壓迫!
#日常保養這樣做,保護你的髖關節!

最近走路、上下樓或側躺睡覺時,屁股外側是不是酸酸痛痛的?

很多人以為是坐骨神經壓迫,其實很可能是——大轉子疼痛症候群(GTPS)!
這是復健門診常見的問題,好發於久坐族、運動族群和中高齡女性。

當髖關節外側的肌腱或滑囊因姿勢不良、使用過度或臀部肌力不足而發炎,就會產生疼痛,甚至睡覺也會被痛醒。

🔍 你可能出現這些症狀:
▪️屁股或大腿外側壓痛
▪️翻身、走路、久坐起身會痛
▪️側躺會痛醒、睡不好
▪️沒有從臀部麻到腳的神經痛感

若有以上狀況,很可能不是神經壓迫,而是大轉子區發炎,建議盡早處理,避免惡化!

💪 日常保養這樣做,保護你的髖關節!
不用每天花很多時間,只要養成正確習慣,就能幫助緩解疼痛、避免復發:
✅ 橋式 + 側抬腿訓練
強化臀中肌、臀大肌,是穩定髖關節、減少摩擦的關鍵。每天3組,每組10下,有效保護大轉子區域。

✅ 每坐一小時就起身走一走
長時間久坐會讓臀部肌肉變弱,壓力都落在髖關節,容易引起發炎。可以設鬧鐘提醒自己站起來、伸展一下。

✅ 睡姿調整,避免側躺壓迫
側睡時記得雙腿中間夾一顆枕頭,能減少大轉子的壓力,讓你不再半夜痛醒。

✅ 運動要暖身、循序漸進
突然增加運動量或強度(像是久沒跑步、突然爬山)很容易造成大轉子區域受傷,請務必熱身+拉筋,並注意姿勢正確。

✅ 避免長時間重複單一動作
常走同樣坡道、單邊背包、穿不合腳的鞋,也可能讓髖部壓力失衡,造成局部組織慢性發炎。

如果你已經有疼痛困擾,也歡迎來潤生復健科讓我幫你做詳細檢查和復健建議~

立即預約諮詢與掛號:
https://lihi.cc/HPtUf

#轉傳分享給需要的家人朋友
#髖關節保健 #健康調音師
#大轉子疼痛綜合症 #王竣平醫師

「看待人生猶如檢查骨骼:用科學、也用溫度,細心發現問題並及時面對。」真正的健康,不只是檢查表上的數字正常,也不只是骨頭沒有斷裂。就像生活,不只是表面平穩,更需要細緻觀察內在的微小變化。當我們願意正視那些藏在日常裡的疲憊與不適,才有機會預防真...
05/10/2025

「看待人生猶如檢查骨骼:用科學、也用溫度,細心發現問題並及時面對。」

真正的健康,不只是檢查表上的數字正常,也不只是骨頭沒有斷裂。

就像生活,不只是表面平穩,更需要細緻觀察內在的微小變化。

當我們願意正視那些藏在日常裡的疲憊與不適,才有機會預防真正的大病與大痛。

溫柔地看見自己,也是一種成熟的力量。

#骨科語錄 #王竣平醫師 #情緒管理 #生活態度 #自我覺察 #健康哲學 #成長語錄 #平衡生活 #人生視角 #自我照顧

為什麼有長輩被打網友卻一片叫好?——從北捷衝突看公共場所騷擾問題九月底的台北捷運車廂內,一場看起來很突然的衝突,其實揭開了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在公共場所一直騷擾別人,卻從來沒被好好處理過? #一個不斷重演的劇本網友挖出這位...
02/10/2025

為什麼有長輩被打網友卻一片叫好?——從北捷衝突看公共場所騷擾問題

九月底的台北捷運車廂內,一場看起來很突然的衝突,其實揭開了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在公共場所一直騷擾別人,卻從來沒被好好處理過?

#一個不斷重演的劇本

網友挖出這位老婦的「黑歷史」,我們看到的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套重複上演的戲碼:用雨傘敲打懷孕三十幾週的孕婦、在中研院研討會上纏著學者問怪問題、肉搜助理信箱寄羞辱信、狂拿茶點還罵工作人員。這些行為發生在好幾年間、不同地方,但有個共同點——專挑好欺負的對象、利用自己的身分、一直騷擾別人。

更讓人不舒服的是,她「專挑女生下手」。小女孩、孕婦、年輕女生,這些比較不敢反抗的人,都成了她的目標。這次她看錯人,把年輕男生當成女生才踢到鐵板,反而證明她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她知道誰會反抗,誰會忍氣吞聲。

#被騷擾的人為什麼不說話?

那些被騷擾的孕婦、小孩、研究助理,為什麼不報警?為什麼不投訴?
答案其實很簡單。在公共場所被騷擾時,受害者面對的困難可多了:
社會壓力很大。「要尊重長輩」的觀念,讓年輕人面對老人家的無理要求時,常常選擇忍耐而不是反抗。如果對方是個老婆婆,你敢反抗可能會被罵「不敬老尊賢」、「沒禮貌」,這種心理壓力比被騷擾本身還難受。

投訴太麻煩了。報警要花時間、要做筆錄、要後續追蹤。對趕著上班的人、忙著做研究的助理來說,為了一次「小衝突」花這麼多力氣,好像不太劃算。而且這種騷擾常被當成「小事」,很難真的被處理。

現場沒人幫忙。捷運車廂雖然有監視器,但沒有人會馬上來幫你。衝突發生時,其他乘客大多選擇旁觀,車廂人員也不一定在場。被騷擾的人只能自己面對,這種無助感讓人更不想多事。

#公共空間管理的三大漏洞

這件事讓我們看到公共空間管理的三個大問題:

#漏洞一:只會事後處理,不懂預防

現在的做法都是「出事了再說」。北捷警察在事情發生後說要依法偵辦,最多罰一萬八。但問題是,為什麼這位老婦可以好幾年來一直騷擾別人,卻沒有任何單位發現?
我們缺的是「記錄機制」和「預警系統」。如果每次有人投訴、每次發生衝突都能被記下來,當同一個人一直出問題時,應該要能早點介入處理,而不是等到打起來才管。

#漏洞二:身分變成保護傘

年紀大、是女生、或者「看起來弱勢」,在某些時候反而變成騷擾者的保護傘。社會對「老人」、「婦女」的刻板印象,讓管理的人在處理這類案件時很為難,怕被說「欺負弱勢」。

但我們要認清楚:弱勢身分不是免死金牌。當一個人一直利用社會的善意去傷害別人時,她根本不是真的弱勢,而是在玩弄規則。管理應該看行為本身,不是看這個人長什麼樣子。

#漏洞三:各單位資訊不互通

中研院的「會議蟑螂」、捷運上的「讓座怪客」,這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地方的表現。但這兩個系統完全沒有連結。中研院的人不知道她在捷運上騷擾孕婦;捷運公司也不知道她在學術圈的惡行。

這種各管各的狀況,讓習慣騷擾別人的人可以到處跑,每個地方都是「初犯」,永遠不會嚴重到需要認真處理。

#我們需要什麼改變?

面對習慣騷擾別人的人,光是勸導或事後處罰都沒用。我們需要的是整個系統的改變:

✅建立騷擾通報和記錄系統。讓每次騷擾都能被記下來,讓一直犯案的人跑不掉。這不是要搞黑名單,而是要讓管理的人能看清楚全貌,早點介入處理。

✅降低投訴門檻,加快處理速度。用APP就能馬上通報、簡化投訴流程、訓練現場人員怎麼處理。讓被騷擾的人知道,他們的聲音會被聽到,投訴是有用的。

✅不要把「尊重老人」和「縱容壞事」搞混。尊重老人不等於容忍惡行。我們要有更清楚的共識:不管年紀多大、男生女生, #侵犯別人就該被制止。

✅加強現場處理能力。訓練捷運服務人員、保全人員怎麼處理衝突,在騷擾發生的當下就能介入,不要等到打起來才管。

#不能再讓人只能選擇忍耐或動手

這次事件會引起這麼大關注,不是因為老婦被踹飛的畫面有多精彩,而是因為那些長期被壓著的怨氣終於爆發了。那些曾經選擇不說話的受害者,透過網路發聲,讓我們看到問題有多嚴重。

但我們不能每次都要等到有人「踹飛」別人,才想到要重視公共空間的秩序。更不能讓被騷擾的人在「忍氣吞聲」和「動手反擊」之間,只有這兩個爛選項。

公共空間是大家的,不該變成少數人可以一直騷擾別人的地方。當我們的管理機制能早點發現、好好處理、確實懲罰,這個社會才能真正保護那些選擇不反抗的善良人,而不是保護那些利用善良的騷擾者。

這不只是一起捷運衝突,而是照出我們社會管理漏洞的鏡子。該正視它,該改變了。

9/29(一)教師節~潤生復健科診所正常營運喔!#祝全天下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28/09/2025

9/29(一)教師節~
潤生復健科診所正常營運喔!

#祝全天下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潤生復健科診所中秋連假正常上班喔! 復健及看診都有!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多加利用喔! #潤生復健科診所 #三重蘆洲復健科
25/09/2025

潤生復健科診所中秋連假正常上班喔! 復健及看診都有!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多加利用喔!

#潤生復健科診所
#三重蘆洲復健科

「情緒管理如同復健,必須持續練習,才能恢復到最佳狀態。」面對情緒,就像面對受傷的關節,不能期待一夜之間痊癒。需要的是每天一點點地覺察、練習、釋放與修復。偶爾會痠、會累,但只要堅持,就會漸漸回到更穩定、更柔韌的狀態。別急著「好起來」,穩定地向...
21/09/2025

「情緒管理如同復健,必須持續練習,才能恢復到最佳狀態。」

面對情緒,就像面對受傷的關節,不能期待一夜之間痊癒。

需要的是每天一點點地覺察、練習、釋放與修復。

偶爾會痠、會累,但只要堅持,就會漸漸回到更穩定、更柔韌的狀態。

別急著「好起來」,穩定地向內走,才是回復真正力量的方式。

#情緒管理 #復健之路 #骨科醫師語錄 #平衡生活 #自我成長 #壓力調適 #心靈修復 #王竣平醫師 #身心健康

Address

正義北路102號
Sanchong District
24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復健科 王竣平 醫師 三重板橋 骨科復健 疼痛控制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復健科 王竣平 醫師 三重板橋 骨科復健 疼痛控制: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