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2025
診間有一位52 歲的林小姐,他說這陣子只要咳嗽或大笑,就會🥀不受控制地尿失禁,令她😓感到尷尬又煩躁,不敢參加聚會或外出運動。進一步了解才發現他有許多其他 #更年期的症狀,而 #尿失禁很大原因是更年期所造成。
👉曲醫師想提醒大家,尿失禁是更年期的其中一種症狀,其他更年期症狀像是熱潮紅、盜汗都會隨時間緩解,但💢尿失禁卻不會自己好轉,反而會隨著🍂年齡、骨盆底肌與神經退化而🥀愈來愈嚴重。
🚨更年期會尿失禁的原因
更年期的尿失禁 #有特定病理原因,和 #單純老化或產後的尿失禁不一樣。
因為女性尿道只有約 3–4 公分,主要靠骨盆底肌和尿道括約肌支撐,這些部位上有大量的雌激素接受器。當更年期🥀荷爾蒙下降時,這些 #組織失去保護,就容易引發尿失禁:
⬇️雌激素驟降
停經後 #雌激素大量下降,使🍂尿道與陰道黏膜萎縮、厚度變薄、血流減少,導致尿道阻力下降,閉合功能減弱。
⬇️骨盆底支撐力減弱
隨著年齡及荷爾蒙變化, #骨盆底肌與尿道括約肌張力下降, #膀胱頸支撐不足,因此在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時,💥容易出現壓力性尿失禁。
☔膀胱敏感度上升
荷爾蒙減少也會 #影響膀胱神經與平滑肌功能,使膀胱變得過度敏感或收縮異常,造成頻尿、急尿與夜尿等症狀。
👉這些因為是荷爾蒙下降與骨盆底結構退化造成的變化,是不可逆的,不會自己好轉,若不治療只會隨時間惡化。
🎯這些族群在更年期時,尿失禁的風險大增👉
並非所有更年期女性都會出現尿失禁,但以下族群的風險顯著增加,原因與骨盆底支撐能力、代謝狀態以及神經功能有關:
🔸自然產的女性
懷孕與分娩會對骨盆底肌群與尿道括約肌造成長期拉扯與損傷,使支撐結構鬆弛,隨著雌激素下降,泌尿道黏膜與結締組織進一步萎縮。
🔸體重增加或腹部肥胖者
肥胖會使腹腔壓力長期升高,增加膀胱與尿道的負擔。更年期基礎代謝率下降,脂肪重新分布至腹部,當腹部肥胖加劇,尿失禁症狀往往更加惡化。
🔸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者
糖尿病患者因神經受損,膀胱控制力下降,💢容易急迫性尿失禁;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則因血管硬化、骨盆血流不足,加速功能退化。
⚠️在症狀 #剛出現的時候治療,改善幅度最大
⭕早期骨盆底肌與尿道括約肌 #尚未完全鬆弛或退化,透過訓練或治療 #有機會恢復。
⭕早期治療 #可維持膀胱神經與局部血流的正常環境,防止長期漏尿導致肌肉進一步弱化與神經控制惡化✔️。
#輕度患者多能依靠骨盆底復健、藥物治療或局部雌激素即獲得顯著改善;若拖延至重度,則往往‼️需仰賴雷射或手術介入才能控制。
👉所以一發現有漏尿困擾,千萬別因為害羞而忍耐,一定要盡早到泌尿科檢查!
#宏仁醫院泌尿科 #曲元正醫師 #三重泌尿科 #攝護腺肥大 #微創治療 #水蒸氣消融 #腎結石 #軟式輸尿管鏡 #疝氣 #性功能障礙 #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