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想未來𝓕𝓚𝓛童夢協作國際

童想未來𝓕𝓚𝓛童夢協作國際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童想未來𝓕𝓚𝓛童夢協作國際, Child Development, Shulin District.

05/05/2025

常聽很多人說:我沒錢怎麼幫助別人,我沒時間做公益,但過去一年,我們一起用行動證明,公益,從不在乎條件的有無,而在於願意付出的心。

公益,不是遙不可及的壯舉,而是生活裡每一個願意停下腳步,伸出手的瞬間,去年我們發起「童想未來 × 偏鄉教育扶持計畫」,不僅提供偏鄉孩子急需的學習用品與生活援助,也讓更多家庭參與其中,透過親子公益行動,讓孩子親眼見到什麼叫做看見他人,什麼是為愛行動,我們相信,公益不只是在幫助別人,更是在成就自己,當孩子從小學會給予、理解、同理與回饋,他們所建構的不只是金錢觀,更是責任感與人生成熟度。

一塊磚,是磚,千塊磚,成就一座家,一分愛,是情意,千份愛,成為社會的曙光,去年每一位家長的參與,有如一粒粒種子,已在偏鄉孩子心中悄然發芽,讓他們在未來某個需要勇氣的日子裡,記得自己曾經被世界溫柔以待,執行長常說:成功的秘訣之一,是幫助他人,也成就自己,我們希望孩子未來可以有所選擇,有所貢獻,但在那之前,我們大人也要先給出一份榜樣,一句鼓勵,一次陪伴,一塊錢的捐贈,都可能成為孩子生命裡改變的起點。

今年我們將延續這份公益使命,從教育出發,從家庭開始,讓愛與行動成為最溫暖的力量,童想未來的宏大願景,不只是讓偏鄉孩子獲得資源,而是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家長與孩子,在給予理解的循環裡,實現真正的成長,因為我們相信,當一個開始在乎他人幸福時,也悄悄改寫自己人生的歷史,感謝每一位曾經參與的家長,是妳們,讓我們相信:公益,沒有門檻,愛的力量,可以改變未來。

接下來,未來的每一步,執行長與團隊都將走得更穩,甚至更深遠,在這裡我也想向所有家長們預告一則重要的訊息,下半年執行長將會籌劃更多公益與教育整合的行動計劃,讓做公益不在只是單一的捐款選項,而是一場結合自我提升,家庭教育,社會貢獻的共好旅程。

目前已有多個公益機構,基金會,地方善心人士願意加入我們的行列,成為這條路上的同行者,而執行長也將結合自身多年在金融市場領域的專業,攜手旗下團隊,幫助更多家庭強化自身韌性與經濟基礎,透過改善生活品質,讓我們更有餘裕,更有自信心去為這個社會投入更多的愛與力量。

不只如此,執行長也將持續推動「童夢家園基金會」的建構與擴展,讓這份從公益出發的初心,能夠延伸為一個系統性的照顧平台,我們希望為偏鄉與弱勢的孩子提供真正可長可久的經濟支援,教育資源,心理支持,幫助他們在人生早期就擁有被愛,被信任的力量,也擁有對未來不在害怕,勇於夢想的信心。

願每一位與我們志同道合的家長,都知道你們的參與,不只是幫助了別人,更是為自己的孩子種下世界更好的可能,這條公益與教育交織的路上,感謝你們在,讓我們不孤單,讓我們一起,用溫柔的選擇,帶來深遠的改變,因為我們相信,從你我的家庭開始,愛,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也能改變這個世界。

爸拔媽咪們早安~今天是勞動節!無論今天是在工作崗位上努力,還是在家中享受片刻難得的休息時光,我們都想由衷地對您說一聲:辛苦了,真的辛苦了🙏在家庭的世界裡,「勞動」往往不只是出現在職場的那份工作,更多時候,是凌晨起床為孩子準備早餐的堅持,是加...
01/05/2025

爸拔媽咪們早安~今天是勞動節!
無論今天是在工作崗位上努力,還是在家中享受片刻難得的休息時光,我們都想由衷地對您說一聲:辛苦了,真的辛苦了🙏

在家庭的世界裡,「勞動」往往不只是出現在職場的那份工作,更多時候,是凌晨起床為孩子準備早餐的堅持,是加班後回家還願意陪寶貝寫功課的耐心,是記得幫孩子帶水壺、幫家人掛號、處理一地玩具、默默承擔生活中的大小雜事….這些都是真實又珍貴的付出。

我們常說,愛是無聲的行動,而每一位爸拔媽咪對家庭的守護,就是這份無聲中最動人的力量。正因為有你們在,家才有了溫度、有了方向,也有了孩子們安心成長的港灣。

今天是屬於勞動者的日子,我們想特別感謝那位每天不喊累、把孩子放在心上最深處的父母。願今天不只是為他人努力,也能為自己留下一份祝福與溫柔。

謝謝你,願意一直為家庭奔走、為愛堅持。在這條育兒與生活交織的路上,我們看見了你,也支持著你。

勞動節快樂 💛
願今天的你,也能感受到「被感謝」的那份幸福。

「夫妻定律」,準到嚇人!1.財務定律家裡越有錢,老婆越算計,家裡越沒錢,老公越算計。2.反感定律老婆討厭老公時沈默,老公討厭老婆挑剔。3.家務定律老婆能幹,老公自私,老公勤快,老婆顧家。4.脾氣定律老婆越愛老公,脾氣越大,老公越愛老婆,越沒...
30/04/2025

「夫妻定律」,準到嚇人!
1.財務定律
家裡越有錢,老婆越算計,家裡越沒錢,老公越算計。
2.反感定律
老婆討厭老公時沈默,老公討厭老婆挑剔。
3.家務定律
老婆能幹,老公自私,老公勤快,老婆顧家。
4.脾氣定律
老婆越愛老公,脾氣越大,老公越愛老婆,越沒脾氣。
5.責任定律
老公有責任感,老婆有安全感,老婆有責任感,老公有幸福感。
6.成功定律
老公越成功,越知道維護老婆,老婆越成功,對老公越冷漠。
7、吵架定律
丈夫先道歉,婚姻穩定, 妻子先低頭,婚姻難長久。
8、收入定律
妻子收入高,夫妻關係冷漠, 丈夫收入高,夫妻關係和諧。
9、需求定律
女人的三大內心需求:
1.安全感 2.錢 3.被寵愛
男人的三大內心需求
1. 被支持 2.被理解 3.被崇拜
10、興旺定律
家和萬事興,一般夫妻都很恩愛。

【童想未來𝓕𝓚𝓛🤝👶童夢協作國際】✉給爸拔媽咪們的一封信✉養兒育女是為人父母要學習的一門重要課題。這過程讓父母學懂如何照顧別人、付出、包容,令自己變得更有耐心、堅強、獨立,並堅守信念地逐步教育下一代成為一位獨立、有見識和品德優秀的人,過程中...
22/04/2025

【童想未來𝓕𝓚𝓛🤝👶童夢協作國際】
✉給爸拔媽咪們的一封信✉

養兒育女是為人父母要學習的一門重要課題。這過程讓父母學懂如何照顧別人、付出、包容,令自己變得更有耐心、堅強、獨立,並堅守信念地逐步教育下一代成為一位獨立、有見識和品德優秀的人,過程中的甜酸苦辣可謂百般滋味。

作為父母沒有不想子女成材及為他們提供最佳的生活條件,然而現今很多年輕人都不會存感恩之心,反而跟父母之間的相處出現矛盾、分歧。除了社會及環境因素影響外,或許由於父母無法拿捏與子女的相處之道,他們如何可做到適度管教,卻又不失關愛和體諒?如何監督子女的行為,卻又能給予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呢?如果父母能做到以下各項,相信親子關係必有所進步。

1️⃣愛是陪伴

幼兒需要父母照顧日常起居飲食,時刻陪伴左右是必然的,然而懂得自理的青少年其實也很需要父母的陪伴、關懷,心靈上獲得滿足,身心才可平衡發展。學校裏有不少青少年都會感到寂寞、缺乏安全感,源於他們的父母終日忙着工作、忙着賺錢,從沒抽空跟他們傾談、交流,以致他們感受不到家庭溫暖,常覺得有所欠缺。因此父母多陪伴子女,以「同行者」的角色多跟子女閒談、互相分享喜與憂,那怕每天只是那麼一點點,日積月累的相伴,絕對是有利於親子關係的第一步。

2️⃣愛是時刻表達愛意與關懷

台灣人的社會比較含蓄,不愛表達情感,即使面對最親愛的家人也不會把「愛」、「關心」和「掛念」等掛在咀邊。學校裏很多青少年都認為父母不夠關心自己,因為父母終日為口奔馳,莫說表達愛,可能連交談的機會也欠奉,子女當然難以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父母可嘗試打開心扉,多跟子女打開話匣子、溝通,從而表達對他們的愛及關顧,須知道子女成長的階段很短暫,錯過了就難以彌補,愛要及時,表達愛更要即時。

3️⃣愛是尊重

父母愛自己的子女是毋庸置疑的,但怎樣才可令子女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是愛和關心,而不是多管閒事和約束呢?答案是尊重。學校裏不少學生認為父母「每事問」很煩人,每樣事情都要他們詳細交代,令他們覺得失去自由、自主性,有些父母甚至會用批判的態度去評價他們,令子女覺得不被尊重,感到被冒犯。父母可嘗試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子女,多鼓勵、多給予支持,多從子女的角度看事物,你定能看到一個樂於跟你們溝通、商量事情的子女。

4️⃣愛是信任

學校裏很多時都會聽到青少年在抱怨:「父母根本不信任我」、「他們不會給我選擇,因為他們不信我做得到」、「算吧!不信就算!」這些消極而失望的情緒就是源自父母對自己子女的不信任。父母不信子女遲回家是為了做專題研究、不信子女所作的選科決定、不信子女曾付出百倍的努力才可考取好成績、不信子女運動方面的潛能、不信子女有無限的可能性,無論大小事情父母也不信任,又如何培養子女的獨立處事能力、自信心、自尊心、責任心和領導才能等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呢?父母們,你信任子女多一分,他們定必信任自己多十分啊!為了他們有更燦爛、豐盛的人生,還不快快反思一下信任子女的重要性?

5️⃣愛是適時放手

現今社會出現很多「虎爸」、「虎媽」、「直升機家長」等詞彙,其實也是用來形容一些事事緊張,終日在子女身邊周旋,為子女打點一切的父母。這些父母只會培養出個性依賴、缺乏自信、欠缺自理能力的孩子。父母們,你們的適時放手、鼓勵、輔助才是訓練孩子成長、獨立的關鍵。假如你們想培養一個獨立自主、有主見、有批判性思維的子女,請放手讓他們自己開拓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父母只需扮演默默的支持者就好了。


爸拔媽咪們當你們懂得「知己知彼」,投入享受親子時光的時候,你會驚覺寶貝的回饋是多麼令人感動,寶貝每天的進步和成長就是你們最佳的禮物,一切的努力和心血也是值得的。



深深的祝福與期許,【童想未來𝓕𝓚𝓛🤝👶童夢協作國際】 敬上

02/04/2025

如何與孩子聊天,並且讓話題繼續延續下去,以下有幾個要領:
 
(一)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起
  
對話要能持續,必定是內容令孩子感興趣。許多家長不顧孩子的感受,以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出發,硬要與孩子討論,換來的是孩子不理不睬,然後又罵孩子「態度不好」。
 
像是,小一點的孩子,在與孩子親子共讀時,你不妨觀察,孩子對哪一段情節,或哪一個畫面特別好奇,停留較久的時間,那正是孩子感興趣之處,從那裡著手。
 
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觀察孩子日常關注的事物是什麼,每天花許多心思在哪些活動上。即使你不這麼認同,很想搖頭嘆息,請先保持好奇與開放,試著與孩子聊聊。
 
(二)用孩子能理解的話語提問
 
為了讓孩子能理解你的問題,你需要考量到:
 
第一,遣詞用字是否過於艱深?
 
第二,題材是否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程度?
  
這其實不難判斷,孩子聽不懂時,自然會露出疑惑的神情,你只要問:「是不是聽不明白?」「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嗎?」,去核對孩子目前的狀態,然後,換個說法或降低問題難度就行了。
 
當然,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如果你的問題太過粗淺,孩子也會感到無趣,不想繼續聊下去。
 
(三)允許孩子思考並等待回應
 
為了刺激孩子多元思考,你大概不會問那些理所當然的問題。所以,當孩子回答時,也通常需要一些時間思索。
 
請保持耐心,靜靜地等待孩子思考後回答。等待過程中,不時露出好奇的神情,瞪大眼睛、面帶微笑、時而點頭,用表情鼓勵孩子試著想一想並說出來。
 
(四)接受孩子說出的任何答案
 
當你問出一個問題時,心中肯定有著預設的答案。然而,孩子的回答,往往與我們所想大相逕庭,這是很正常的。
 
不管孩子說什麼,就算是再扯的答案,你都需要接納下來。告訴他:
 
「嗯!謝謝你願意告訴我。」
「哇!謝謝你讓我知道你的想法」
「很開心能聽到你的分享」
 
就算孩子說:「不知道」,你也可以這麼回應他:「謝謝你讓我知道,你暫時還沒想到,要不要再想想看呢?」抱持開放的態度,歡迎孩子的任何答案,也鼓勵孩子繼續思考,不要太快放棄。
 
如果孩子回答了些什麼,你可以在他表達內容的基礎上,繼續探問,讓話題可以持續下去,像是:
 
「是什麼讓你這麼想的呢?」
「會這麼想,是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嗎?」
「這讓你有什麼感覺呢?」
 
(五)盡量不趁機講道理翻舊帳
 
孩子是否願意與你聊下去,端視孩子表達時,是否被接納、受歡迎。
 
你當然可以針對孩子所說的內容,給予一些回饋,或分享你的想法。但請記住,千萬不要批判或否定孩子的感覺或想法:
 
「哪有人會這樣想呀?」
「不對吧!你的想法很有問題喔!」
「聽你這麼說,我實在很擔心!」
「聽我說,事情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好嗎?」
 
類似這些話語,都只會讓孩子在對話的過程中,感到挫折。另外,也請不要趁機講起大道理,甚至翻起舊帳,像是:
 
「我告訴你,我們做人,本來就應該要守信用。像是之前你答應爸爸的事情,你做到了嗎?沒有呀!可是,爸爸答應你的事情,是不是都有做到?所以嘛!你是不是應該好好反省一下!」
 
孩子很敏感,只要你有一點藉機教訓的意圖,對話就可能因此中斷。

任何虐童零容忍 凱凱案不能沈3/19沒辦法到場的,可以幫忙連署附議🙏⬇️連署附議https://join.gov.tw/idea/detail/04a2cad8-8d73-43fe-93d2-dd8a649b9e0d?fbclid=IwY2...
19/03/2025

任何虐童零容忍 凱凱案不能沈

3/19沒辦法到場的,可以幫忙連署附議🙏
⬇️連署附議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04a2cad8-8d73-43fe-93d2-dd8a649b9e0d?fbclid=IwY2xjawJHS-dleHRuA2FlbQIxMAABHW1uNddWO61tBKBcwzlvRZBsHURDdBngstqW-TGqjSaXCzzeEEi3JjQfpQ_aem_Hre8tvMFO34-0A9-mekXbQ
https://tw.news.yahoo.com/剴剴案319最後一次開庭-逾6萬人連署虐童加重刑責-010305398.html

保母涉虐童案發生後,引發社會輿論譁然,明(19日)保母虐童案第四次開庭,相關話題再次造成關注,有網友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提案,目前附議人數已達標,相關主管機關必須在今(2025)年5月16日前回應此案...

15/03/2025

沒有情緒價值的父母,養不出有幸福感得孩子
任何一段關系裏
情緒價值都尤為重要
親子關系也不例外
父母的情緒價值
是孩子幸福感的源泉
在親子關系中
情緒價值可抵萬金
如何為孩子提供情緒價值
具體方法可以參考以下5點
1.做個情緒穩定的父母
情緒穩定,是獲得勇氣、幸福和成功的關鍵,努力做到情緒穩定,才能讓自己和孩子受益更多
2.學會共情
父母沒有共情能力,就無法讓孩子尋求到支持,鼓勵和溫暖的愛
3.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遇到問題時,先安撫孩子的情緒,把孩子的情緒放在第一位,等孩子情緒穩定時,再和孩子一起去解決問題
4.看見孩子並事事有回應
耐心傾聽孩子的話語,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不敷衍也不要無視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和理解
5.教會孩子情緒發泄的方法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小孩子也是一樣,為人父母,應當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宣泄方法
比如——
找個安靜的角落哭一場
去戶外跑一圈
給孩子一個可以出氣的枕頭
願每個父母都能
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也能給孩子帶來幸福和快樂

打罵教育已經不適用,【正向教育】將會帶你更加了解小孩的教育問題
11/03/2025

打罵教育已經不適用,【正向教育】將會帶你更加了解小孩的教育問題

『孩子越來越故意!處罰打手心、剝奪他喜歡的東西都沒用??』- 怎麼辦??

羅老師你好:

最近我的5歲男孩有些狀況讓我頭痛
我試了很多方法,好像沒有成效,想問看看有沒有其他方法
會做奇怪的事情,勸導之後繼續做
在幼兒園拿桌子壓自己的腳,老師告知這樣會受傷,提醒之後又做一次給老師看,老師請他去冷靜。

或是吃飯把腳放在桌上,勸導後拿另一隻腳放桌上
回家後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沒有回答,直接轉移話題跟我聊別的。
我感覺是吸引大人注意,一直刺探大人的底限,想看大人的反應。如果他一直做奇怪的事情,我會請他去角落冷靜,但是好像沒有效果,他會一直嘻嘻哈哈,覺得很好玩。

也有試過處罰打手心
或是剝奪他喜歡的東西
但是成效好像不佳
這部分我該怎麼處理??
還是有我沒有注意到的部分?

謝謝老師!!
…………….
你好我是羅老師。

孩子之所以會一直作怪、做奇怪的事情,是因為在成長過程裡,缺乏了歸屬感與價值感所致。其原因,通常是因為被過多錯誤教育方式如打罵、責備、處罰等方式對待。

一個歸屬感與價值感低落的孩子,心裡面會覺得不舒服(想想看我們做錯事時,心裡面的感覺)。於是,他潛意識會想要自己做些事情,來幫助自己感覺好一點。但不幸的是,年幼的孩子是敏銳的觀察者,卻是糟糕的解讀者,他常會做出一些不正確的事情來引人注意、或嘗試獲得價值感。我們必須瞭解,孩子真的不是故意的,但往往,這種行為都是大人不喜歡的。

「會做奇怪的事情,勸導之後繼續做」- 正是因為他感到自己沒有價值,所以想做些自己覺得「好玩」的事情來「娛樂自己」。

但當被大人提醒的時候,心裡又覺得難受了,不想常被大人控制、命令,所以就故意不聽話,覺得「唯有我自己作主,我才是有價值的」。無形中,孩子開始不斷與大人展開權力鬥爭,故意不聽大人話。就算被打、被罰,也要故意裝做沒事。就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還是要笑笑的。

其實,他們只是希望自己是一個被認可、被肯定、有價值的孩子而已。

「我感覺是吸引大人注意,一直刺探大人的底限,想看大人的反應。」- 這正是因為他沒有歸屬感所致。

缺乏歸屬感的孩子,會誤以為只要吸引大人注意,就會讓自己有歸屬感。但,這只會讓大人對他更反感,被大人責備,說他們很煩、很故意。又當大人問他為什麼要一直這樣時,他們也回答不出來。因為,這一切的行為都是他們潛意識驅使,並非他們故意的。所以,他也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

其實這些孩子,只是想要別人多接納他、多關愛他而已。

處罰他,打手心,剝奪他喜歡的東西,只會讓孩子更沒有歸屬感與價值感,內心有更多的憤怒與挫敗。

那要怎麼辦呢?我認為,唯有大人重新學習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幫助孩子。 成人與孩子的應對方式,造就了孩子種種問題。若大人不改變,孩子是不會改變的。

誠意邀請您多看這粉專裡面的文章、影片。如果有時間,歡迎你參加我舉辦的「正向教養」或「原生家庭」工作坊。在工作坊裡面有實際體驗,讓你更清楚給予孩子規範的態度與方式,應該要怎麼拿捏。

祝福。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安定教養工作坊
#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03/03/2025

#玩泥巴讓助孩子更聰明
小朋友玩泥土泥沙,很多家長可能會禁止,怕髒兮兮的,也怕會有細菌感染。但根據研究,土壤裡的菌種高達上千種,其中「牝牛分枝桿菌」,就是所謂的「快樂菌」,能有效刺激人體分泌血清素,改善壞情緒,有效緩解壓力,甚至能降低焦慮和憂鬱。
醫生建議大人小孩都可以常常拈花惹草,接觸土壤。台中一間幼兒園,就天天讓孩子玩泥巴,在沙堆裡打滾,過程中孩子不嫌髒,反而開心大笑,家長也力挺,希望讓孩子能多接觸大自然。

#泥巴 #大自然 #小朋友 #小孩 #大人 #土壤 #花草 #血清素 #情緒 #憂鬱 #焦慮 #快樂菌

Address

Shulin District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童想未來𝓕𝓚𝓛童夢協作國際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