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曉心理治療所

山曉心理治療所 心理治療就像一段漫長的登山旅途,看見山不同的樣貌,等待破曉的曙光,?

【在身體微動間找到內在平衡】有時候,心比頭腦更嘈雜,卻比身體更遲鈍。真正知道我們狀態的,其實常是身體。肩膀的重量、心口的緊縮、呼吸的長短,都是靜靜的訊號,提醒著:「此刻的你,正在經歷什麼。」當我們願意停下腳步,閉上眼,感受空氣緩緩進入,再慢...
18/10/2025

【在身體微動間找到內在平衡】

有時候,心比頭腦更嘈雜,卻比身體更遲鈍。
真正知道我們狀態的,其實常是身體。

肩膀的重量、心口的緊縮、呼吸的長短,都是靜靜的訊號,提醒著:「此刻的你,正在經歷什麼。」

當我們願意停下腳步,閉上眼,感受空氣緩緩進入,再慢慢吐出,身體會先告訴我們:焦躁正盤踞在胸口,孤單正滯留在背脊,或者,平靜正在腹部緩緩蕩漾。
這些訊號不需被壓抑或驅趕,它們只是想被看見。

接納,從這裡開始。不要求自己馬上平靜,不逼迫情緒立刻退散,而是對身體輕聲說:「原來我此刻是這樣啊。」像是為內在的自己拉起一張椅子,邀請它安靜地坐下,哪怕它的模樣並不完美。

在接納的溫度裡,我們可以嘗試一些微小的身體調整。也許只是把背微微伸直,讓呼吸更自由;也許只是轉動手腕,釋放積壓的僵硬;也許只是放慢腳步,感受雙腳踩在地面的重量。
這些看似細微的動作,卻能溫柔地告訴大腦:我正在照顧自己。

或許緊繃不會瞬間消失,但身體可以空出一點空間;或許不安依舊存在,但心裡可以找到依靠。
平衡,不是情緒立刻歸於平靜,而是身心能在微小的調整裡重新對齊。就像一棵樹,雖然枝葉隨風擺動,但根仍穩穩扎在土壤。

當我們一再練習這樣的覺察、接納與細微調整,生命便多了一份彈性。
即使外在仍有風浪,我們也能透過簡單的姿勢、輕柔的動作,為自己找回片刻的安穩。
這些微小的步伐,正是讓我們在流動的世界裡,持續與自己保持連結的方式。



圖片來源:Pexels

#賴怡臻臨床心理師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身心調節 #身體 #覺察 #接納 #平衡 #彈性

【惡劣(wickedness)是受傷孩子表達絕望的展現】再過兩個月,音樂劇《女巫前傳》的電影版下半部《魔法壞女巫2》即將上映了。筆者在去年看了這部電影後,感到相當感動,雖然已經被各種文章和影片暴雷光光,但還是相當期待下半部的電影會怎麼把兩位...
28/09/2025

【惡劣(wickedness)是受傷孩子表達絕望的展現】

再過兩個月,音樂劇《女巫前傳》的電影版下半部《魔法壞女巫2》即將上映了。筆者在去年看了這部電影後,感到相當感動,雖然已經被各種文章和影片暴雷光光,但還是相當期待下半部的電影會怎麼把兩位女主角的故事延續發展。

回到電影上半部的開頭,在歌曲〈No One Mourns the Wicked(沒人為惡人哀悼)〉中,好女巫格琳達被一個孩子問了一句話「為什麼會有人這麼壞?」。格琳達猶豫了一下就說:
Are people born Wicked?難道有人生來就邪惡嗎?
Or do they have Wickedness thrust upon them?抑或犯下惡行是逼不得已?
從這段話開啟了敘述壞女巫艾法芭的故事,她經歷了因為綠皮膚而不待見的家庭經驗,又因為自己不一樣的膚色而一直被同學朋友霸凌或嬉鬧,甚至從不被接納。她與一般人一樣,渴望被理解,也與一般人一樣,希望自己可以做「對的事」,也與一般人一樣,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但因為外在環境的陰謀,讓他走向了不同的選擇。

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談「反社會傾向」時,他說:「惡劣是反社會傾向的臨床表現,反社會傾向代表受剝奪的孩子內在的希望感,而孩子其實是絕望、不幸與無害的。」

當孩子從小處在一個充滿「剝奪」的環境時(心理上、生理上),孩子只能夠過「盡力打斷、破壞、驚嚇、耗損、濫用、糾纏和侵佔」這些方式,來讓他們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那些在嬰兒時期所缺少的事物。而父母親對於這些來自絕望和匱乏的溝通行為,如果能夠給予足夠強大的「設限」與「情感上的回應」時,孩子才會在有情感的環抱狀態下,體驗到有界線和穩定的感受。

這也是為什麼在魔法壞女巫當中,艾法芭能與格琳達相知相惜,因為在格琳達善意和理解的回應中,彼此可以互相接住彼此。但也因為整個奧茲帝國對艾法芭的壓迫與剝奪,讓艾法芭走向不一樣的道路。這部電影也重新讓我們可以好好思考,什麼是惡(Wicked),什麼是愛(Love)。

圖片來源:心理師提供

#彭大維諮商心理師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心理諮商 #惡劣 #魔法壞女巫

【軟化感受】 「軟化你身體感到難受情緒的部位就像是在溫水中一樣軟化…軟化…軟化…」──Kristin Neff《自我疼惜的51個練習》 我們並沒有試圖改變感覺只是選擇以一種溫柔的方式承接它 - 面對負面情感的稜角,你如何軟化與鬆動? - 即...
02/08/2025

【軟化感受】

「軟化你身體感到難受情緒的部位
就像是在溫水中一樣
軟化…軟化…軟化…」
──Kristin Neff《自我疼惜的51個練習》

我們並沒有試圖改變感覺
只是選擇以一種溫柔的方式承接它



面對負面情感的稜角,你如何軟化與鬆動?



即使作為一名心理工作者
我本質上也只是一個會有情緒起伏的普通人

在一次與兒童工作的經驗中
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水杯
水流浸濕了我們才剛合作完成的
一幅表達情緒的畫

當下的我反射性地發出驚呼聲
雙眼不自覺睜大、眉頭微皺
但同時也留意到身旁的孩子
全身縮起、僵住
眼神直盯著畫紙、一點也不敢瞄向我

那一刻,我的腦袋千迴百轉
一方面懊惱自己明知這個孩子有多敏感
自己竟沒能管控好自己的反應
另一方面也思考著該如何化解這個僵局

突然我注意到桌上那張被浸軟的畫紙
顏料暈開、五顏六色混在一起
呈現真實情緒的層層疊疊
竟有種獨一無二的美感
而筆觸邊界順著水流變得模糊
讓原本象徵正面或負面情感的圖像
都少了稜角、多了柔和

頓時,我心中的慌張和緊繃感受
也隨著浸水的畫紙、軟化和放鬆了下來
微微一笑、開口回應孩子:
「哇!水這麼一潑
是不是更像平常你心裡那一團團
講不出來的心情顏色?」
「而且你看
剛剛我們畫的那個可怕大怪獸
碰到水就變身了耶!
原本尖尖的地方都變成圓圓的了」

孩子聽到我緩和帶點驚奇的語氣
總算解除僵住的身體
抬頭看向我、輕輕地點點頭
並伸手指向畫紙、笑了出來,說道:
「怪獸的眼睛跟鼻子都黏在一起了,好好笑!」

接下來的時間
就在孩子與我對軟軟皺皺的畫作
分享各自新奇的發現中結束

至於往後的繪畫活動
孩子都會要求往完成的畫作上潑水
觀察紙張浸軟和顏料暈開的過程
那就是後話了

我想,孩子在這樣的經驗中
也逐漸學會軟化感受、與內在共處的方法



當陷於痛苦、挫敗與惶恐
試圖奮力抵抗、消除或逃離
都是本能的自保機制

但越掙扎抵抗
心裡難受的感覺往往變得越加鮮明和銳利
痛苦就這樣卡住了
甚至可能刺傷自己與旁人
直到遍體鱗傷
無力再乘載一絲情緒的重量

如果如此用力地應對痛苦
卻讓我們更加難受
那麼真正需要的
可能只是給予內在感受
多一點柔軟的允許



在負面情緒出現時
試著將手放在難受感覺最強烈的身體部位
或者就擺在胸前的心口上
感覺手的輕柔觸感
想像溫暖和善意透過手流進身體
自情緒部位的邊緣角落、一點一點地軟化
輕聲安撫、允許感受的存在、為它騰出空間
讓情緒從抵抗變成傾聽
從撐住變成流動

這時,悲傷有了眼淚的出口
憤怒能夠卸下鎧甲
恐懼學會依偎在溫柔裡

當情緒被軟化
就如同浸水暈開的顏料
心不再緊握拳頭
而像一朵在微溫晨光照耀下的花,慢慢盛開



邀請今天的你
也與我一起試著軟化感受、自我疼惜吧!



參考資料:
Kristin Neff, Christopher Germer.(2021)。自我疼惜的51個練習(李玉信譯)。張老師文化。
圖片來源:Pexels

#賴怡臻臨床心理師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自我疼惜 #軟化 #安撫 #允許

【心理師為什麼比較少給建議?】許多來訪者來進行諮商和心理治療的時候,時常會問起心理師「這樣我可以怎麼做?」,有時候許多民眾都會提到,多數心理師好像都會在這個時候把球丟回來給自己,這種時候都會讓人感到很挫折,明明自己有一些需要被幫忙的,但為什...
19/07/2025

【心理師為什麼比較少給建議?】

許多來訪者來進行諮商和心理治療的時候,時常會問起心理師「這樣我可以怎麼做?」,有時候許多民眾都會提到,多數心理師好像都會在這個時候把球丟回來給自己,這種時候都會讓人感到很挫折,明明自己有一些需要被幫忙的,但為什麼心理師不回答我的問題,反而把問題丟回來給自己呢?

心理諮商和治療當中,建議的確也是治療的其中一小部分,當心理師搜集足夠的資料、有足夠的把握、也評估得清楚,也思考得清楚這樣的建議真的能夠協助到來訪者時,我們的確會告訴我們的來訪者我們的評估和建議。給予建議,對於諮商和治療是一件相當謹慎的事情。

也許大家都會有一個經驗,當發生一些事情跟身邊親朋好友聊的時候,身邊的人會很熱心地回應和給予建議,但有時候會發現,身邊的人有時候會不小心太快建議和下結論,有時會不太符合我們的狀態。這也是因為人的內在世界,與他人互動的過程當中,其實有太多潛藏的動力和流動,而在聽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忽略掉很多黑數,或是會混淆我們判斷的因子。也因此心理師在工作的過程中,其實一部分是很想要幫忙來訪者,趕緊給予建議和想法,但其中一部分,我們也會謹慎地考量是不是有這些因子,是不是有還沒有確認的部分存在。

不過,有時候來訪者會回饋一個特別的感覺。一開始多數的人確實會想得到一些建議或是具體的做法,不過大多數人會感受到在諮商和治療的過程中,在談這些經驗的當下,反而不需要建議和做法,自然會逐漸知道一些「什麼」,有些問題和解決方法就會水到渠成。

這個現象其實也是諮商和治療的本質之一,也就是諮商和心理治療其實是有機會在一個「不同的位置」重新了解自己的狀況,也會有機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狀態。

這跟旅行很相像,如果有出國或是到外地旅遊的人可以感覺和回憶看看,當你在一個不同的國家和文化的時候,你會突然有種,哇原來別的地方是這樣看這件事情的!原來自己是這樣看事情!好比筆者最近去了日本,發現原來日本人即便天氣再怎麼熱,也會正裝到底,也因此發展出很多因應的正式散熱衣。而在台灣人雖然也有類似的穿衣文化,但相對就比較隨性一些。透過這些差異和不同的「位置」,我們有了機會可以認識自己。

因此,心理治療和諮商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旅行」,在一個不同的位置,可以重新看看自己的狀態,讓心理師陪你一起思考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身心狀態,並且有機會在這個高品質的陪伴之中,一起想出屬於自己的建議和做法。

圖片來源:心理師提供

#彭大維諮商心理師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心理諮商 #建議 #旅行的意義

【從自我責怪到自我疼惜】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自我責怪的時刻,這種覺得「我什麼都做不好」、「我做什麼都不對」的負面評價,會帶來強烈的羞愧、內疚及無助感。然而,有些人卻「依賴」著這種自我批評帶來的負面感受,甚至讓自我責備成為一種面對所有事物...
13/04/2025

【從自我責怪到自我疼惜】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自我責怪的時刻,這種覺得「我什麼都做不好」、「我做什麼都不對」的負面評價,會帶來強烈的羞愧、內疚及無助感。
然而,有些人卻「依賴」著這種自我批評帶來的負面感受,甚至讓自我責備成為一種面對所有事物的習慣。因為他們堅信,只有自我責怪帶來的痛苦越強烈,才能在心中深深烙印,成為避免自己再次犯錯或促使自己進步的原動力。同時,他們也深信,當事情出錯,與其向外尋求改變,不如向內要求自己、檢討自己,更能感到事情的在自己的掌控中。



還記得小時候練琴的時候,每當不小心彈錯一個音,我都會自己用手打一下彈錯音的那隻手,想要透過被打的痛感、來提醒自己絕不可以再次犯錯。然而,最後的結果卻是,我的手被自己打得泛紅,但還是無法避免彈錯,甚至那個出錯的段落成為我日後的一個心魔,每當彈起這首曲子時,都會在同樣的地方反覆犯錯。

長大後我才意識到,檢討和要求自己本身並沒有錯,但當自我責怪成為過度懲罰,只會帶來焦慮和失去自信,最終只是讓人陷入停滯、無法成長。



心理學家Kristin Neff提出「自我疼惜」的概念,強調以溫暖、理解及接納的態度對待自己,特別是在面對失敗、挫折或自我不足時,以自我疼惜取代過度苛責否定,才能夠真正促成自我成長與前進。

自我疼惜,就是在自己最需要時,向對待好友一樣關愛自己,此概念有三大核心:

1. 善待自己
以溫柔和接納的態度看待自己,當因為犯錯或失敗而感到痛苦時,不是嚴厲批評「我真沒用」,而是告訴自己「這次沒做好,但我可以再試一次」。

2. 人類的共同經驗
不完美是這個世界的本質,告訴自己「每個人都可能會經歷犯錯或失敗的時刻,自己並不是唯一一個、自己並不孤單」。

3. 正念
專注在當下、此時此刻的感受,覺察並允許自己的情緒存在,不忽視、不壓抑、也不過度沉靜其中,面對犯罪後的沮喪、可以告訴自己「這個感覺是正常的,我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感覺」



當我們學會自我疼惜,錯誤不再是自我否定的理由,而是學習與改變的機會。溫柔地對待自己,我們便能夠帶著力量繼續前進。



圖片來源:Pexels

#賴怡臻臨床心理師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責怪 #批評 #疼惜 #接納 #正念

【國軍心理健康照護方案】📍方案期程:114年1月1日至114年12月31日(額滿將提前結束)📍補助對象:1. 國防部所屬現役軍官、士官、士兵、文職人員、軍校學生及編制內聘雇人員2. 重大事件及因戰公傷亡之眷屬(眷屬須由單位代為申請,並奉將級...
01/03/2025

【國軍心理健康照護方案】

📍方案期程:114年1月1日至114年12月31日(額滿將提前結束)
📍補助對象:
1. 國防部所屬現役軍官、士官、士兵、文職人員、軍校學生及編制內聘雇人員
2. 重大事件及因戰公傷亡之眷屬(眷屬須由單位代為申請,並奉將級主官批核)
**請備妥身分證明文件
📍補助金額:每人每年6次個別心理諮商(每次補助1600元,每次自付行政費650元)

【預約資訊】
☎電話預約及洽詢:0978-150-785
📑網路預約表單:https://forms.gle/2GoPiQC1L3LPhTjS8
🔰官方line預約:https://lin.ee/Rq3MkXh
🔗官方網站:https://www.yamaakira.com/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0978-150-785
#國軍心理健康照護方案
#心理諮商 #心理治療

【建構心裡的安適角落】 有時候,突然就會感覺好累好累可能是因為在寒冬早晨不得不起床可能是因為努力站在擁擠的公車裡通勤可能是因為好不容易做完家務卻發現已經好晚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佔據了每一天的所有時光想要挪出一點點時間或空間好好休息的願望經...
01/02/2025

【建構心裡的安適角落】

有時候,突然就會感覺好累好累
可能是因為在寒冬早晨不得不起床
可能是因為努力站在擁擠的公車裡通勤
可能是因為好不容易做完家務卻發現已經好晚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
佔據了每一天的所有時光
想要挪出一點點時間或空間好好休息的願望
經常變得遙不可及



其實,讓疲憊的心獲得安放沒有這麼困難
只需要寧靜的片刻
以及善用我們的想像力和感受力就足夠了

現在就與我一起建構屬於自己的安適角落吧!

第一步:調整一個舒服的姿勢
可以是躺著、坐著,也可以是站著
閉上雙眼、緩緩地深呼吸
一塊一塊地放鬆全身的肌肉
讓自己整個人逐漸舒緩下來

第二步:想像一個角落
可以是小小的地方、也可以是大大的空間
可以是實際上存在的、也可以是想像出來的角落
或許是自己房間的某個椅子、墊子
或許是一座山裡的某個地方、某個湖邊
或許就只是一個完全想像出來的空間
裡面有一些顏色、一些自己喜歡的元素
這是個無條件歡迎、接納和支持擁抱自己的角落
在裡面感覺很安適、很放鬆、很安心

第三步:感受一下
在這個角落裡,呼吸的狀態是什麼?
空氣裡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
空氣的濕度和溫度是怎麼樣的?
空氣流動經過臉上的感覺是什麼?
在這個空間裡,有沒有什麼聲音?
有音樂嗎?還是有風吹過的聲音?
這些聲音有節奏嗎?聽起來是高昂還是低沉?
在這個安適的角落裡,可以看到的景象是什麼?
有哪些顏色?顏色的深淺濃淡如何變化?
有哪些形狀?形狀的大小如何變化?
有哪些景色?這些景色帶來什麼樣的心情?
在這個舒適的空間裡,有沒有想要做些什麼?
是像小朋友一樣跑來跑去、翻跟斗?
還是就攤開雙手躺在空間感受溫暖的懷抱?
讓自己的身體自然地動一動
用雙手摸摸看空間裡的事物,感受觸感
想像這個空間很歡迎自己
這個空間很高興自己待在這裡



這個安適角落
將在往後感到疲累、艱難的時刻
成為專屬於自己的避風港
讓我們學會安撫和療癒自己的心靈



圖片來源:Pexels

#賴怡臻臨床心理師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安適 #角落 #療癒 #休息

【2025蛇年🐍行大運🧨】年假期間,山曉陪您一起過好年!【2025年春節期間休診日期】🏮除夕 1/28 (二)~ 初四 2/1 (六),共5天----------------------------------------🏮初五 2/2 (...
25/01/2025

【2025蛇年🐍行大運🧨】

年假期間,山曉陪您一起過好年!

【2025年春節期間休診日期】

🏮除夕 1/28 (二)~ 初四 2/1 (六),共5天
----------------------------------------
🏮初五 2/2 (日) 起 暖心開工!

我們也有心理師陪著大家一起過年、默默守護大家,
年假期間如有特殊需要,請洽詢官方LINE ⬇️⬇️

【預約資訊】
☎電話預約及洽詢:0978-150-785
📑網路預約表單:https://forms.gle/2GoPiQC1L3LPhTjS8
🔰官方line預約:https://lin.ee/Rq3MkXh
🔗官方網站:https://www.yamaakira.com/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0978-150-785
#休診日期 #春節 #蛇來運轉 #嘶嘶如意

【讓專注變得自由:神經回饋注意力訓練】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外在環境與內在思緒、分分秒秒都爭奪著我們有限的注意力。一個不留神,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脫離掌控、不知道飄到哪兒去,就連想要好好專心投入在一件事情上,都變得困難而吃力。-神經回饋注意力訓...
04/01/2025

【讓專注變得自由:神經回饋注意力訓練】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外在環境與內在思緒、分分秒秒都爭奪著我們有限的注意力。

一個不留神,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脫離掌控、不知道飄到哪兒去,就連想要好好專心投入在一件事情上,都變得困難而吃力。



神經回饋注意力訓練,是一種奠基於大腦神經實證研究、增強改善專注力的介入模式。

1.使用安全、非侵入性的腦波感測器,由頭皮接收大腦電波訊號。透過儀器分析轉換、將腦波以影像或聲音的方式呈現在電腦螢幕。

2.經由電腦影音針對當下腦波的變化進行即時回饋,搭配注意力策略的討論和認知行為技巧的應用,主動學習覺察和調控自己的大腦更符合專注狀態。

3.當能夠更自如地喚起大腦專注狀態,就更能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自己投入於事物上的注意力表現。



「注意力放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假如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專注力就如同一盞聚光燈,照射在想要投入的事物,並忽略光線之外的干擾,就有機會在不失效率的情況下,以更輕鬆、自由的方式運用我們的專注力。

神經回饋注意力訓練,為我們獲得注意力自由、帶來希望!



圖片來源:Flaticon

#賴怡臻臨床心理師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注意力不足 #過動 #神經回饋 #注意力訓練

【傾心於缺憾之美】 「萬物皆有裂縫,那便是光投射進來之處。」    ──李歐納‧柯恩《Anthem》 接受與欣賞萬物不恆常、不完美與不完整的本質那便是不完美世界的完美時刻 - 你相信生命中的缺憾其實美得令人傾心嗎? - 看著筆記本裡歪斜扭曲...
08/12/2024

【傾心於缺憾之美】

「萬物皆有裂縫,那便是光投射進來之處。」
    ──李歐納‧柯恩《Anthem》

接受與欣賞萬物不恆常、不完美與不完整的本質
那便是不完美世界的完美時刻



你相信生命中的缺憾
其實美得令人傾心嗎?



看著筆記本裡歪斜扭曲的字跡
我逐漸選擇打字而放棄提筆手寫

注視著鏡中左右不太對稱的臉龐
我決定留長瀏海以遮掩輪廓

不慎讓保溫瓶掉落撞出一個凹痕
我買了杯套包裹瓶身假裝仍完好如初

縱使我一直知道生命中的不完美無處不在
但仍無法控制地對各種大大小小的缺憾過度敏感
並總是本能地試圖抵抗

更不用說那些
不盡理想的工作表現
一時疏忽造成的計畫大亂
懊悔說錯話的人際關係

缺憾,要如何讓人傾心?
但試圖將缺憾的縫隙填補,就會變美嗎?



曾經在諮商室裡
個案低頭撫摩著手腕上斑駁的金屬手錶說道:

「我覺得好矛盾
我既無法停止追求那所謂的完美
並為此一再殘酷地批評不夠好的自己
但每當我好不容易接近想像中的完美時
卻反而對自己的存在感到陌生
好像我同時也失去了些什麼」

「那就像是
我一直覺得該把這老舊的手錶換掉了
可是想了好久卻遲遲沒有行動
不僅因為我很喜歡這個款式
也因為它所飽含的記憶
就算換了一個全新同樣款式的
那也不一樣了、何嘗不是另一種缺憾」

「完美的我,還是原本而真實的我嗎?」

個案抬起頭看向我
這句話像是在問我、更像是在問他自己
那一刻,個案與我一同踏上了對生命的探問之旅



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

據傳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
有次在打掃滿是落葉的庭院
當他掃了一陣子停下手邊動作
看著被自己清理得一乾二淨的地面時
接著做了一個決定
他搖晃庭院中其中一棵樹
好讓少許的樹葉飄落

散落著葉子的庭院,才是庭院本來的樣貌
看似有些凌亂的缺憾,實際是事物最純粹的本質
這份自然,才是千利休心中真正傾心的美



完美、不完美
從來不是個非黑即白的命題
而是取決於當我們的雙眼看向世界時
能否穿透事物的本質並注入美與愛的情感

書本因為有了那獨特的摺痕
才終於完完全全地專屬於自己、而非書店

因工作失誤而尋求彌補方案
讓我們意外發現自己擁有靈活應變的能力

母親會犯錯、無法永遠滿足孩子所有需求
孩子才得以學會面對生命中必然出現的挫折



缺憾,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本質

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悅納生命的不完美
在不完美中傾注美的力量

今天的你,在缺憾中發現了什麼意外之美?



圖片來源:Pexels

#賴怡臻臨床心理師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缺憾 #不完美 #美好 #純粹 #本質

【休息,也需要用對方法】鬧鐘鈴響,昨晚半夜才睡著的小蕾覺得好累、只想繼續躺著,但想到一大早公司就要開會,只能勉強睜開眼睛、拖著疲憊的身體起床,快速地洗漱整理好便出門。尖峰時間的捷運站人們比肩繼踵,小蕾看著人擠人的車廂,心裡覺得好累,輕嘆了一...
03/11/2024

【休息,也需要用對方法】

鬧鐘鈴響,昨晚半夜才睡著的小蕾覺得好累、只想繼續躺著,但想到一大早公司就要開會,只能勉強睜開眼睛、拖著疲憊的身體起床,快速地洗漱整理好便出門。
尖峰時間的捷運站人們比肩繼踵,小蕾看著人擠人的車廂,心裡覺得好累,輕嘆了一口氣、還是奮力擠進車廂。
到公司後便馬不停蹄地忙前忙後,回過神來已經是午休時間,小蕾覺得腦袋好脹、好累,簡單吃點東西後,就抓緊時間趴睡了一會兒。
下午繼續忙碌,但中間因為工作項目臨時出了一些問題,小蕾必須負責安撫客戶心情,並向主管溝通匯報,覺得心裡很累、大腦更脹了。
晚上加完班、好不容易回到家,小蕾看著亂糟糟的房間,雖然覺得好累、但還是強迫自己動手把家事完成。
終於可以上床休息時,小蕾明明覺得好累,但捨不得就這樣睡著,躺在床上又滑了一陣子手機,看看好笑的影片、在朋友的社群發文上點讚,結果不小心就滑到半夜,實在撐不下去才睡著。

以上是小蕾忙碌的一天,充斥著各種「好累」,是現代社會許多人的生活寫照。
不過,您能明瞭自己是在「累」些什麼嗎?這些「累」的感覺之間都是相同的嗎?而這麼疲累的您,有真的好好休息嗎?



每個人身上都有三種力量──體力、腦力、心力。三力提供我們持續前進、度過每一天的能量。當然,力量總有耗盡時,休息是必要的。
不過,您知道其實不同的力,是有不同的休息復原法嗎?休息錯方法,可能反而越休息越疲累喔!

1. 體力:
好比一整天活動的電量,走動、外出、工作、運動、做家事都會消耗體力,即使是執行靜態活動,只要維持清醒就會消耗體力。
若是出現嚴重疲倦、白天經常打瞌睡、身體動作變得緩慢沉重、體能下降、容易生病,或使用提神物質的頻率或強度增加,就意味著體力可能陷入耗竭的狀態。
體力休息法──就像飢餓會想要進食一樣,體力消耗完就需要透過睡眠復原,而充足良好的睡眠品質來自於足夠日常活動量、規律生理時鐘、維持放鬆與遠離焦慮。

2. 腦力:
大腦就像電腦的中央處理器,任何外在環境的資訊,經由我們的感官接受後,都會需要使用到大腦加以處理,然後做出辨識、評估及判斷。
不過,大腦處理訊號是有限度的,腦力超載時會導致腦神經運作產生的廢物累積而感覺頭昏腦脹,專注力和記憶力下降,容易放空、發呆,思考效率和彈性變差,失去幽默感。
腦力休息法──腦力修復的關鍵在於任務與作業的轉換。大腦由多個腦區組成、各個腦區掌管不同的功能,當雙眼注視著電腦螢幕太久、過度重複使用同一個腦區導致疲累,這時轉換動用另一個腦區功能、例如閉上眼睛聆聽美妙的音樂一段時間,便能提供原先腦區修復的機會、待重獲精力再回到原先工作內容就能事半功倍。

3. 心力:
心裡一個用來消化應對壓力、危機、情緒的空間,帶來負面情緒的事件或經驗會佔據、阻塞心力空間,正向情緒則能協助整理、清出心裡一些空間。
當發現心情起起伏伏,感受到焦慮、低落等負面感受,變得越來越沒耐心、容易生氣、自制力差,對事物提不起勁,不想與人互動,就代表可能心力過度負荷了。
心力休息法──人類是群居的動物,良好的人際連結讓我們的情緒得以流動和疏通,在訴說的過程中重整思緒、理出面對挑戰的方向。不要小看人際和情感交流對心力復原的重要性!任何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即使只是替陌生人撿拾掉落物、不慎跌倒時接受路人的攙扶,那換來的相視微笑就能帶來足夠力量,讓我們知道自己並非孤身一人。



每當浮現「好累」的感受時,讓我們一起練習辨識損耗的三力,並採取真正能好好休息與安頓身心的復原法吧!



參考資料:
黃天豪、吳家碩、蘇益賢(2020)。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平衡三力,找回活力。心靈工坊。

#賴怡臻臨床心理師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休息 #復原 #三力 #體力 #腦力 #心力

你想要的關係是什麼樣子呢?如何編寫彼此想要的愛情頻率呢?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愛情的頻率」無論你是在開啟一段新的戀情之前或正處在熱戀、磨合中的伴侶應該常常在想,什麼是想要的關係呢?在關係中,可以存在真實的樣子嗎?彼此,要如何聚焦在同一個頻率上,...
26/10/2024

你想要的關係是什麼樣子呢?
如何編寫彼此想要的愛情頻率呢?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愛情的頻率」
無論你是在開啟一段新的戀情之前
或正處在熱戀、磨合中的伴侶
應該常常在想,什麼是想要的關係呢?
在關係中,可以存在真實的樣子嗎?
彼此,要如何聚焦在同一個頻率上,拉近差距呢?

今日就讓我們用以下五點
一起編寫關係中屬於彼此的頻率吧

-

1. 觀察容易讓情緒重現的場景
找個時間跟對方好好討論
彼此常卡關的情境有哪些呢?
可能是常爭吵的某個點、關係疏遠的某個時刻
就像偶爾會出現的跳針

2. 接納自己的情緒
了解自己的情緒與需求,接納自己的情緒樣貌
但也溫柔的告訴自己,情緒沒有對錯
高音低頻各有各的特色跟發揮
情緒反應也不完全等同於發生的事實

3. 建立健康的心理界線
覺察自己與對方,先看清楚自己,再來思考他人
這是我的,還是他的?
這是我的需求,還是對方的需求?
不委屈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同時也以不傷害對方為前提
需要彼此來回練習,調整到雙方的平衡點
不模糊誰的主調,又能彈奏一首協調的曲目

4. 建立調節與自我安撫的能力
情緒重現時,在內心踩煞車,緩緩些再作反應
心裡多練習幾次,便能有機會作出不同的選擇
也建立起彼此舒適的安撫間奏與留白

5. 傾聽、理解、說明、回應
等情緒過去之後,試著同理對方
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並與對方核對
回應對方的情緒,並適時表達自己的需求
耐心給雙方時間沉澱、捕捉靈感
就像編曲的前置階段一樣,需反覆練習、編修

這些練習時刻辛苦不會少
也讓彼此想像編織成交集
重新聚焦彼此的關係樣貌
意外插曲也能編寫主旋律

參考資料:周慕姿《親密恐懼》
圖片來源:Canva

#許家綺臨床心理師
🌲 🌲 🌲 🌲 🌲 🌲 🌲 🌲 🌲 🌲 🌲 🌲 🌲 🌲 🌲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親密關係 #接納 #心理界限 #情緒調節 #傾聽 #理解

Address

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F/8
Songshan District
105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21:00
Tuesday 09:00 - 21:00
Wednesday 09:00 - 21:00
Thursday 09:00 - 21:00
Friday 09:00 - 21:00
Saturday 09:00 - 21:00
Sunday 09:0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山曉心理治療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山曉心理治療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