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軒睿醫師

張軒睿醫師 家醫專科 老年醫學專科 安寧緩和專科 肥胖專科 骨鬆專科
興趣是慢性病控制 實證醫學 整合醫學 居家醫療

🎤 健康,都是一點一滴的累積45 歲的 L 先生,在公司例行體檢時意外發現自己血壓偏高,數值讓他感到驚訝與擔心。於是,他來到 軒宇診所就醫,展開了一段  #找回健康的旅程。📊 從「七二二」開始,認識自己的血壓張醫師與團隊先教導 L 先生一個...
27/08/2025

🎤 健康,都是一點一滴的累積

45 歲的 L 先生,在公司例行體檢時意外發現自己血壓偏高,數值讓他感到驚訝與擔心。於是,他來到 軒宇診所就醫,展開了一段 #找回健康的旅程。

📊 從「七二二」開始,認識自己的血壓

張醫師與團隊先教導 L 先生一個簡單卻非常重要的概念 —「722」量測法:
7️⃣:連續七天量測
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前各量一次
2️⃣:每次連續量兩遍取平均

透過這樣的規律量測,L 先生很快就能清楚掌握自己血壓的變化。結果顯示,他的確符合 #高血壓 的診斷標準。

💉 抽血檢查與風險評估

同時進行的抽血檢查,發現 L 先生有輕微的血脂異常。綜合評估後,團隊與他進行 #醫病共享決策 (SDM) — 因為他的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短期內僅靠生活調整並不足以降低風險。

👉 因此,先用藥物協助控制血壓,就像是「買一份定期保險」,在風險高的時候降低危險;等到狀況穩定、風險降低,再來討論減藥甚至停藥。

📏 了解最新血壓標準

團隊同時衛教最新的血壓標準,幫助 L 先生更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
✔️ 正常血壓:120/80 mmHg 以下
✔️ 高血壓前期:: 收縮壓120-129 mmHg 且舒張壓< 80 mmHg。
✔️ 高血壓(第一期): 收縮壓130-139 mmHg 或舒張壓80-89 mmHg。
✔️ 高血壓(第二期): 收縮壓≥ 140 mmHg 或舒張壓≥ 90 mmHg。

🥗 SABCDE 生活型態調整

除了藥物治療外,張醫師也強調:要真正改善心血管風險,生活型態的改變才是根本。於是,L 先生開始學習 SABCDE 原則:

S (Sodium restriction) 限制鹽份攝取 🧂
A (Alcohol limitation) 限制酒類攝取 🍷
B (Body weight reduction) 控制體重,維持理想 BMI ⚖️
C (Cigarette smoking cessation) 戒菸 🚭
D (Diet adaptation) 採用得舒飲食(多蔬果、全穀類、堅果類,以魚和白肉取代紅肉,少糖飲料與甜食)🥦🐟
E (Exercise) 規律運動:每週150分鐘運動,可以分次累積,就像分期付款一樣。🏃‍♂️🧘

🌱 三個月後的轉變

L 先生除了每天量血壓及規律服降血壓藥外,也開始一點一滴調整飲食、作息與運動,並且配合定期回診追蹤。三個月後,血壓穩定達標,身體狀況大幅改善。於是,他與張醫師討論是否能「減藥」。

經過評估後,張醫師認為可以嘗試減藥,並鼓勵他繼續保持良好習慣。再過三個月,L 先生竟然真的成功達到 #不藥而癒 — 在沒有藥物的情況下,血壓依然維持正常!

💡 醫師的提醒

健康不是靠一時的努力,而是長期的積累。
✔️ 規律監測
✔️ 穩定生活習慣
✔️ 適時用藥、正確減藥

這些都是幫助我們降低風險、回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步驟。

❤️ 溫馨的結語

L 先生感謝軒宇診所團隊的陪伴,讓他從「擔心血壓」到「自在生活」,重新擁抱健康。對他而言,最大的收穫不只是正常的數值,而是 「能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態,安心過生活」。

🌟 健康,真的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
軒宇診所|慢性病、亞健康、在宅醫療
與您一起走在回到健康的路上。

#高血壓 #健康管理 #生活型態 #不藥而癒 #醫病共享決策

今天來和許多基層前輩分享Vildagliptin (Galvus)這個上市即將滿20年的口服降血糖藥除了大家熟知的  #血糖波動平穩、少副作用外還能減少骨質疏鬆、肌少症、失智症的風險在年長者、腎功能不好都是很好的選項另外從 好腎醫師  #王...
24/08/2025

今天來和許多基層前輩分享Vildagliptin (Galvus)
這個上市即將滿20年的口服降血糖藥
除了大家熟知的 #血糖波動平穩、少副作用外
還能減少骨質疏鬆、肌少症、失智症的風險
在年長者、腎功能不好都是很好的選項

另外從 好腎醫師 #王舒民院長 的分享
也學習到最新的血壓治療指引
valsartan是改善心腎共病的好選擇

感謝 #呂國樑院長 和 #李冠偉院長
兩位大前輩充滿知識和風趣的住持
讓 Novartis 的 GP day劃下完美句點🥹

軒宇診所|慢性病、亞健康、在宅醫療
是陪你走過慢性病的好夥伴

✨ 健康老闆的祕密:規律運動、好數字,但還少了這一塊! ✨ #三高管理   #醫學營養治療   #預防醫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49歲的L先生,是一位公司老闆。他一向以...
20/08/2025

✨ 健康老闆的祕密:規律運動、好數字,但還少了這一塊! ✨
#三高管理 #醫學營養治療 #預防醫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今年49歲的L先生,是一位公司老闆。
他一向以「健康好病人」自許:三高與B型肝炎都長期用藥控制,平時規律運動、飲食清淡均衡,也很少亂吃保健品。每次抽血檢查,血糖、血脂、肝腎功能都在理想範圍,數字漂亮得讓醫師都點頭稱讚。
「既然都有控制得很好,那應該沒什麼問題吧?」——這是他一直以來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轉折點出現在最近
L先生開始覺得體力比不上年輕時,早上起床不再神清氣爽,下班後容易覺得疲倦。雖然沒有明顯疾病,但總覺得生活品質少了些活力。
於是,他和張醫師討論後,決定檢測更深入的項目:男性賀爾蒙及抗氧化營養素。
結果出乎意料——
🔻 男性賀爾蒙偏低 (睪固酮指數 189 nmol/L)
🔻 抗氧化維生素不足 (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A、維生素E)
🔻 植化素與抗氧化營養素不足 (CoQ10、茄紅素)
原來,即使飲食均衡、數據穩定,身體仍可能因為「微量元素缺乏」而影響整體健康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開始調整:營養補充 + 生物等同性荷爾蒙療法
經過衛教與討論後,L先生開始:
✔️ 補充必要的植化素(phytonutrients)
✔️ 攝取足夠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 使用生物等同性荷爾蒙療法,安全且循序漸進地補足
幾個月下來,他驚訝地發現:
• 精神體力逐漸回升
• 運動後的恢復速度變快
• 生活品質明顯提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很多人常問:到底要不要吃保健品?
L先生的案例,就是最好的答案之一。
現代農業因慣行農法、土壤養分流失,導致許多蔬菜水果中的微量元素與植化素含量不足,需要吃到很大量的份量才能得到跟過去一樣的營養素。
再加上外食族經常接觸到的加工食品、油炸品、糖分過高的食物,會進一步消耗體內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就算您三餐比例正確、熱量蛋白質都足夠,仍有可能存在營養缺口。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檢查數字正常,卻總覺得沒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專業的答案:MNT 醫學營養治療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醫學營養治療)已是現代醫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醫師的專業評估與衛教師的指導,可以依照您的生活習慣、檢查結果、體質特性,設計出專屬的飲食與營養處方。
這樣做的好處是:
✅ 精準補充,不用盲目吃一大堆保健品
✅ 避免營養素過量或重複
✅ 與既有慢性病藥物搭配,不影響療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張醫師重點提醒
健康不僅是數字漂亮,還包含生活的感受與活力。當您覺得體力、專注力、睡眠品質或情緒狀態有所下降,這可能就是身體在提醒您「需要更多關注」。
💬 如果您也常疑惑:
「我需要補充什麼營養素嗎?」
「保健品到底該不該吃?」
「怎樣才能提升生活品質?」
歡迎和我們聊聊,讓張醫師與衛教團隊幫您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健康是一輩子的投資,不是等到失去才後悔。
就像L先生一樣,願意主動了解自己的身體需求,才真正邁向「由內而外的健康」。
#營養療法 #生物等同性荷爾蒙療法 #預防醫學 #亞健康調理 #生活品質 #健康管理

好評加開場~ 8/19早上歡迎來現場做視網膜檢查😀特別推薦給:📍 糖尿病前期或血糖不穩定者📍 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 想追蹤眼底狀況的朋友
18/08/2025

好評加開場~ 8/19早上歡迎來現場做視網膜檢查😀

特別推薦給:
📍 糖尿病前期或血糖不穩定者
📍 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
📍 想追蹤眼底狀況的朋友

15/08/2025
直播即將開始😍
15/08/2025

直播即將開始😍

 #醫療不是套公式 小如第一次走進診間時,臉上掛著一種複雜的神情。那不是單純的焦慮,也不是完全的絕望,而是多年嘗試過無數方法卻仍未找到出口的疲憊感。她是一位事業有成的職業婦女,外表看似光鮮亮麗,實際上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長期的健康困擾。多年...
13/08/2025

#醫療不是套公式
小如第一次走進診間時,臉上掛著一種複雜的神情。那不是單純的焦慮,也不是完全的絕望,而是多年嘗試過無數方法卻仍未找到出口的疲憊感。

她是一位事業有成的職業婦女,外表看似光鮮亮麗,實際上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長期的健康困擾。多年的減重經驗讓她嘗遍各種方法,雖然曾經瘦下來,但體重總是反覆回升,像一場永無止境的拉鋸戰。慢性疲勞伴隨著重度憂鬱症與失眠,讓她每天早上都要用極大的意志力起床,晚上要吞好多顆很苦的安眠藥入眠。工作上的應酬更是難以避免,常常需要喝酒應付場合。她曾經嘗試過腸泌素治療,但腸胃無法忍受副作用,最後不得不放棄。

來到軒宇診所的那一天,我沒有急著開立處方,而是先從細細傾聽開始。詳細問診之後,再由衛教師進一步諮詢,了解她日常飲食、生活習慣以及過去所有的減重經驗。抽血檢查的結果顯示,除了血脂異常之外,還有明顯的雌激素不平衡。這讓我們找到了另一條可能的線索——或許她的身體需要的不只是減重計畫,而是更全面的健康調整。

我們從多面向著手。衛教師重新設計了飲食比例,特別強調蛋白質攝取的份量與時機;口服保健品提供睡眠支持,進而減少安眠藥的顆數;營養點滴提供身體所需的基礎抗發炎支持;同時,我們使用雙效腸泌素針劑,不但沒有腸胃不適,也保住肌肉,下降體脂肪。在治療過程中,小如的體重和體脂率開始慢慢下降,不再像以前那樣大起大落。

意外的是,這段時間,她多年來的腰痛竟然緩解了,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也不見了,連走路時的喘息感都大幅改善。她自己笑說,原本只是想瘦一點,沒想到還賺到其他好處。

更明顯的變化,或許是氣色。她的同事開始主動關心:「最近是不是去度假了?看起來精神很好。」那份由內而外的光彩,是數字和藥物無法創造的。

有一次,在結束門診準備離開時,小如忽然停下腳步,露出一抹認真又溫暖的笑容,對我說:「我年輕時在醫療院所工作過,看過好幾十個醫師。你知道為什麼我特別欣賞你嗎?」她頓了頓,接著說:「因為你不是只用同一種方法,而是會一直替患者找新的解方。這會讓人覺得很安心,也很有希望。」

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對我個人的肯定,而是對整個醫療理念的共鳴。 #醫療從來不是套用一個公式,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有故事、有情感、有複雜背景的人,不斷去探索最適合他的路。

小如的故事還在繼續,她的體態和健康狀況仍在穩定改善中。而我想,真正重要的,不只是體重計上的數字,而是她重新找回了對生活的掌握感,以及對未來的信心。

醫療的價值,不是單純解決一個症狀,而是讓一個人走出診間時,感覺 #自己比昨天更好,也更有力量。小如給我的這句話,我會一直記在心裡——因為這正是我選擇走上這條路的原因。

軒宇診所|慢性病、亞健康、在宅醫療
宇你一同找回健康的自己

#門診故事

我常常在想,一段真正好的醫病關係,從來不只是病歷、數據或藥物調整,而是  #一段陪伴的歷程, #一種彼此信任的連結。就像今天這位病友,多年未見,卻一走進診間便像老朋友般親切,讓我想起了那段在彰基的時光。那是我剛開始行醫的第一年,懷著滿腔熱忱...
06/08/2025

我常常在想,一段真正好的醫病關係,從來不只是病歷、數據或藥物調整,而是 #一段陪伴的歷程, #一種彼此信任的連結。就像今天這位病友,多年未見,卻一走進診間便像老朋友般親切,讓我想起了那段在彰基的時光。

那是我剛開始行醫的第一年,懷著滿腔熱忱與些許不安,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開始看門診。
他是我第一位慢性病個案,當時也正面對三高的困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年紀還不算大,卻已經開始為了健康問題來回奔波。那段時間,我們一起嘗試調整飲食、設計運動計畫、尋找合適的藥物組合,也聊過生活、聊過孩子、聊過對未來的擔憂和期盼。

後來我離開彰基,走上不同的醫療旅程,他則輾轉換過好幾位醫師。這些年來,他的健康狀況維持得還不錯,數據上看起來都在理想範圍內。按理說,是件值得欣慰的事,但他笑著說:「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或許,是那份熟悉的關心,或是醫療以外的全人照顧,那些在數據之外的部分,才是我們真正記得彼此的原因。

今天,我們談了很久。他說,兒子今年研究所即將畢業,接下來全家要到東部旅行一週。這些生活的點滴,說起來很平凡,卻讓人感到溫暖。這些小事,其實正是診間最有價值的片段。

醫師不是單純為了開藥,更是陪伴你走過人生不同階段的人。從孩子小時候的就醫,到自己慢慢步入中年,我們不只是處理病症,而是在幫助一個家庭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次他回來,是為了體重管理。他說:
「覺得年紀漸長,代謝變慢了,雖然三高控制得還可以,但還是希望能再輕盈一些,打高爾夫球的時候比較輕鬆,也比較不會累。」這樣的目標聽起來很簡單,卻蘊藏著對生活品質的用心。不是為了變瘦,而是為了可以更自在地動起來、玩起來、和家人一起出遊,一直到退休,甚至更久。

我相信,醫療的價值,不只是把指數控制在標準範圍內,而是讓人活得有力氣、有希望、有方向。而一段好的醫病關係,是能夠在多年後仍記得彼此名字、故事,甚至記得那段共同努力的歲月。

看著他踏出診間的背影,我想起那句話:「真正的醫療,是一段陪伴。」就像朋友久別重逢,不需太多寒暄,就能回到原本的信任與默契。

多年未見面,卻從未遠離─因為彼此心中,從來都沒有忘記過這段緣分。

這就是醫療最動人的地方。

軒宇診所|慢性病、亞健康、在宅醫療
宇您一起守護每段醫病關係

#醫病關係 #全人關懷 #門診故事

 #居家故事今天去訪視一位末期大腸癌、糖尿病、心衰竭的阿嬤因為手術切除部分腸子後有長期腹瀉及食慾不穩定狀況連著血糖也很不平穩,時而低至70,時而高至500經過數次的藥物調整,阿嬤的血糖、血壓都相對穩定腸胃狀況和食慾都跟著改善只需不定期在家裡...
05/08/2025

#居家故事
今天去訪視一位末期大腸癌、糖尿病、心衰竭的阿嬤
因為手術切除部分腸子後有長期腹瀉及食慾不穩定狀況
連著血糖也很不平穩,時而低至70,時而高至500

經過數次的藥物調整,阿嬤的血糖、血壓都相對穩定
腸胃狀況和食慾都跟著改善
只需不定期在家裡打白蛋白控制腹水的量,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沒想到這次女兒開門後憂心忡忡地說:
醫師,才想說媽媽很久沒有腹瀉了,今天又拉肚子
會不會是昨天晚上吃了一顆蛋塔導致的...
今天一早整個馬桶都是沒消化完全的香菇

我聽了之後眉頭一皺 😕:
阿嬤,妳吃蛋塔可以解出香菇來唷?這麼厲害!
語畢,全家人都哄堂大笑,連阿嬤也都笑了🤣

有句話說:百事從心起,一笑解千愁
大家沒事多笑笑,也能減少身體病痛唷~

附圖是網路找到的 #香菇蛋塔
看起來也是增肌減脂的好夥伴呢
軒宇診所|慢性病、亞健康、在宅醫療​
歡迎你來找回健康的身心 🥰

如何控糖穩糖?秘訣無私分享😍 #糖尿病名醫線上講軒宇診所|慢性病、亞健康、在宅醫療
02/08/2025

如何控糖穩糖?
秘訣無私分享😍
#糖尿病名醫線上講
軒宇診所|慢性病、亞健康、在宅醫療

🌿 C先生:逆轉慢病、減脂瘦身,中年男性也能改善代謝! #三高管理  #肥胖  #軒宇診所  #健康故事 一位 55 歲公務員C先生📍 每年體檢紅字越來越多📍 容易疲勞、耳鳴、慢性濕疹📍 膝蓋痛、反覆腹瀉,生活品質直線下降在女兒與太太的鼓勵...
30/07/2025

🌿 C先生:逆轉慢病、減脂瘦身,中年男性也能改善代謝!
#三高管理 #肥胖 #軒宇診所 #健康故事

一位 55 歲公務員C先生
📍 每年體檢紅字越來越多
📍 容易疲勞、耳鳴、慢性濕疹
📍 膝蓋痛、反覆腹瀉,生活品質直線下降
在女兒與太太的鼓勵下,軒宇診所|慢性病、亞健康、在宅醫療
經過醫師詳細評估,個管師耐心陪跑,只靠簡單藥物治療與飲食調整
竟然在短短 4 個月,徹底改變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介入前
• 體重:86 kg
• 體脂:38%
• 內臟脂肪:20
• 腰圍:100 cm
• 糖化血色素 HbA1c:6.2%
🟢 介入後(4個月後)
• 體重:79 kg ⬇️ 減少 7 kg
• 體脂:32% ⬇️ 降低 6%
• 內臟脂肪:18 ⬇️ 2
• 腰圍:92 cm ⬇️ 縮小 8 cm
• HbA1c:5.6% ⬇️ ✅ 成功逆轉糖尿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體力變好,開始騎腳踏車
🍽️ 飲食更自由、生活更輕鬆
❤️‍🔥 僅用 4 個月,逆轉糖尿病與高血脂!
📊 真實數據見證:從紅字走回健康

📌 如果你或家人也有類似狀況
歡迎私訊我們,讓軒宇診所陪你一起找回健康!回到最自在的自己

#軒宇診所 #代謝改善 #逆轉糖尿病 #內臟脂肪 #慢性疲勞 #真實案例 #體重管理 #減脂 #個人化治療 #生活習慣 #門診故事

🎤 張醫師觀點|真正改變人生的,不只是閱讀,而是讀懂自己你是否也曾在某本書中,讀到一句話就流淚?周末參加暢銷書作家愛瑞克新書「 命定之書:一頁篇幅,讓人生無限增幅」發表會與愛瑞克結識於一年前「內在成就」的讀者分享活動驚訝的發現自己與愛大有著...
26/07/2025

🎤 張醫師觀點|真正改變人生的,不只是閱讀,而是讀懂自己

你是否也曾在某本書中,讀到一句話就流淚?
周末參加暢銷書作家愛瑞克新書「 命定之書:一頁篇幅,讓人生無限增幅」發表會
與愛瑞克結識於一年前「內在成就」的讀者分享活動
驚訝的發現自己與愛大有著相似的幼年經驗 (賣個關子🤣)

這次,愛大說:每個人都有本《命定之書》在等著他;讀了之後,人生自此不同!
也再次驗證了閱讀能對一個人帶來許多幫助:
📖 拓展我們的視野、檢視當下的內在狀態、了解自身的需求~
但在我看來,想要真正「活出」書中體悟的智慧,還需要這三個基礎:

1️⃣ 閱讀讓我們認識自己,但也要有健康的腦來思考
🧠 情緒焦躁、腦霧、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身體功能已經在提醒你:需要修復了。

2️⃣ 內在成長,需要一個能承載的身體
📌 你能靜心閱讀、深入思考,靠的是穩定的血糖、神經傳導、睡眠品質與內分泌功能。
✅ 身體穩,閱讀才深;閱讀深,人生才穩。

3️⃣ 器官壞掉前,功能會先壞;思想崩潰前,是生理已失衡
📉 很多「心靈低潮」,背後其實是慢性發炎、壓力荷爾蒙失調、營養素缺乏所導致。
📚 而閱讀只是點燃火苗,讓你有機會看見真相,並做出選擇。

🌿 有人說「閱讀改變命運」,但我更想說—
👉 閱讀 + 健康 + 覺察,才真正能創造轉變。

無論要爬第一座山,還是第二座山,身體也得跟得上才行。
你每天讀的書,不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身體與內在成就的同時修煉。

#讀書會 #閱讀 #愛瑞克 #內在成就 #功能醫學 #身心整合 #預防醫學

Address

Taichung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張軒睿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