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2025
前幾天,一位學妹在我下班前急忙攔住我,捂著肩膀說「好痛」。檢查後發現,她的肩關節有輕微半脫位。經過徒手治療,把關節復位到正確位置後,她的疼痛立刻減輕,臉上的表情也舒緩了許多。
其實,上個月也有另一位學妹來求救,抱怨手肘痛到自己針灸都沒用。檢查一看才發現,不只是手肘,連肩關節與手腕都發生錯位。這種情況下,單靠針灸很難同時調整多個關節,而肌肉動作協調一旦失常,就會造成持續性疼痛。後來我替她調整尺橈骨與肩肘關節,當肌肉重新產生有力的彈動與整合感時,她的疼痛也瞬間消失了。
傷科治療強調「骨正筋柔」——骨架要回到該在的位置,肌肉才有柔順運作的可能。否則結構不回家,再多治療都只能是暫時效果。常常在醫院大廳看到一些病人,拖著蹣跚的腳步、駝著背、肩胛骨外翻,那一刻我腦中就會浮現各種治療手法。
不過,治療恢復結構只是第一步,肌肉強化同樣關鍵。就像貨車上貨物若沒有綁緊,就算辛苦撿回去,一旦車子再加速(勞動),貨物還是會再次散落。沒有強壯的肌肉,就無法牢牢守住調整後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