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2025
#婚姻關係與親子教養
#孩子需要看到父母好好的
這週完成了東海大學附中的家長課程--從婚姻關係談親子教養。
我始終深信親子教養問題的解方需要回到婚姻關係裡,但真正願意面對夫妻問題的父母並不多。
課上完了,一位家長主動給了以下的回饋(我沒有要求他們回饋):
這次的課程對我來說是一段意想不到的學習旅程。
起初,在上第一堂課時,我其實有些失望,因為內容並不是我原本以為的親子課程。當下心裡難免有些懊惱,畢竟為了這三週的課程,我還厚著臉皮拜託老闆協助處理下午的工作,好讓自己能順利請假上課,心理壓力確實不小。
然而,隨著課程的深入,我的心態開始轉變。第一堂課讓我重新理解「溝通具體化」的真正意義,也讓我意識到,原來溝通是可以被拆解、被練習、被具體操作,而不是我過去以為的直覺反應。
第二堂課更是讓我有深刻的體會。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溝通方式,才發現原來在日常互動中,有這麼多細節是可以調整、可以改善的。能看見自己平時忽略的盲點,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學習收穫。
來到第三堂課,也就是昨天的最後一次課程,同學們分享了他們在家中實際運用第二堂課的「聆聽策略」後,與孩子之間產生的正向改變。老師則帶領我們透過角色扮演,認識五種溝通姿態,並引導我們理解在不同姿態背後,可能隱藏的情緒與需求。這個過程讓我意識到,原來每一種溝通方式背後,都有值得被看見的動機與脈絡。
坦白說,在參加課程之前,我對心理諮商師的工作想像其實很模糊,甚至以為心理師大概就是聽我們說說話、回應幾句而已。然而透過這三堂課,我真正看見心理師在溝通引導上的專業、方法與深度。這份專業讓我十分敬佩,也由衷感謝能有這樣的學習機會。
這三週的課程不僅修正了我原本的期待,也讓我開啟了全新的視野。很感謝東大的安排,讓我有機會踏入更深層的溝通世界。
對我來說,這次的學習像是在溝通旅程中畫下了一個「分號」。我期待下一個階段能開設更進階的課程,讓我們從「學會怎麼溝通」更往前一步,進入「如何在溝通後促成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也期待未來能把這份能力真正落實在生活中,成為日常關係裡有力量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