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4/2025
安撫嬰兒哭鬧最有效的方式:
抱著嬰兒走動5分鐘,接著坐下繼續抱5-8分鐘,隨後再將嬰兒放在床上
#來試試看吧
#好好樂哺
#產前哺乳課程
#產後哺乳諮詢
#歡迎預約
研究證實安撫嬰兒哭鬧最有效的方式:抱著走5分鐘,坐著繼續抱5-8分鐘,再放上嬰兒床。
《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刊登一項研究指出,安撫嬰兒哭鬧最有效的方式:抱著嬰兒走動5分鐘,接著坐下繼續抱5-8分鐘,隨後再將嬰兒放在床上,這是最能夠安撫嬰兒哭鬧、並且促進睡眠的方法。
本文的標題以及內文,都強調抱著嬰兒走動的安撫效果,依據非常重要的生物學原理「運送反應」(transport response):許多哺乳類動物在背或是叼著孩子走動的時候,會有降低緩和牠們孩子心跳的效果。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測試母親用四種方式,觀察抱與移動兩項重要的元素:抱著走路(有抱有動)、坐著抱(有抱沒動)、放在推床上搖動(沒抱有動)、放在靜止的床上(沒抱沒動),從能否入睡、以及驚醒或哭泣,還有心跳得變化比較,發現抱著走路(有抱有動)是最好的方式。
研究發現如果放下沈睡的嬰兒,在離開母親的懷抱時,都可能會誘發嬰兒的心跳加速以及驚醒的反應。研究統計嬰兒離開母親的懷抱,雖然有可能讓嬰兒驚醒,也可能睡得更沉,而嬰兒能否持續睡得好不被驚醒,最重要的因素,是把嬰兒放下之前睡了多久,因此這項研究進一步考究在抱著走動之後,還需要5-8分鐘坐著繼續抱嬰兒的時間,再輕輕地將嬰兒放在床上。
這項由日本知名研究機構「理化研究所」(RIKEN),發表在權威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IF=10.900)的論文,詳細驗證每個步驟的順序、以及時間,例如「抱著嬰兒走動5分鐘以上」即是藉由嬰兒的心率監測,詳細比較抱著走動5分鐘以上,可以達到最好的安撫效果。抱著嬰兒走動5分鐘促使哭鬧的嬰兒入睡的效果,在白天或晚上都有效,但是對於沒有哭鬧的嬰兒,則沒有促使入睡的效果。
📖 論文原文:A method to soothe and promote sleep in crying infants utilizing the transport response. Current Biology. 2022 Sep 8;S0960-9822(22)0136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