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8/2025
《月經》
『媽媽,那是什麼紅紅的啊?』
開始如廁訓練,會一起上廁所的桃問我。
--------------------------------------------------
童年的我們問這句話的時候,可能都忘記媽媽怎麼解釋了吧?
「長大就知道了」
「哎呀 你不要看,很髒」
「媽媽流血了,痛痛喔」
微弱的記憶裡,國小低年級的時候,便便看到有血絲,
我跑去找導師說『老師,我月經來了,我剛剛上廁所有流血喔』
導師皺著眉頭揮揮手「不可能啦 那不是」
『是,是真的有流血,我月經來了,我長大了』
童年的我理解成...月經來了就代表長大了,也沒錯吧?🤣
但我從未搞懂那個“血”到底從何而來呢?
你呢?你的童年是怎麼理解這件事的?
在諮商心理、社工專業的性別教育裡,我學習到要跟孩子直接、真實的描述生理現象,
所以,我會直接跟孩子說器官的名稱、成人的用語,
例如:外陰、陰莖、睪丸、乳房、乳頭等,為什麼呢?
因為,
越是隱晦,越代表著這些部位的敏感、禁忌性。
如同哈利波特的『那個人』一樣,恐怖至極?👹
但他不就是一個器官嗎?
如同我們的鼻子、耳朵、眼睛一般的正常,且重要!
孩子從不會知道自己的身體哪一些部位該有什麼感覺,
這一切都是他所重視的大人所教導的。
但我們該如何去教育他們?
用他們也能理解的方式教導他們呢?
---------------------------------------------------
「那是月經啊 媽媽月經來了」
『什麼是月經啊?』
「… 月經是身體裡預備給寶寶鋪的床,子宮鋪好床等寶寶來好好躺在上面長大,
但等了一個月還沒有寶寶的話,子宮就會把他清理出來,
透過媽媽的陰道排出來,像我們洗床單一樣,再鋪上新的床等寶寶。」
月經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也是一個很喜悅的事情,
經血從不污穢、從不該羞愧或隱藏,
他是代表著我們身體孕育的能力以及新生命的預備。
雖然,他可能很麻煩?
但感受是你的,你可以表達你對他的感受。
「月經來,媽媽肚子會很痛、身體會沒有力氣」
「我沒辦法跟你一起洗澡,因為月經會流出來沾到你,我覺得會有點髒髒的」
「你不要一直看我的月經,我會覺得很害羞,請你尊重我」
讓他知道月經可能會造成的感受、影響,其餘的讓他自己去體會吧!
『那媽媽為什麼不要有寶寶啊?』
……那就是另一篇文章再講了哈哈哈哈哈
先喝杯酒壓壓驚!
#性別教育 #性議題 #月經 #親職教養 #女性 #母親 #諮商心理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