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7/2025
昨晚應邀演講HIF PHi,遇到很多腎臟科的師長,其中主持我section的榮總腎臟科游棟閔主任,也是我在榮總時期很敬重的學長,有提到一句話,覺得很有說服力:
”HIF PHi藥物,是有得到諾貝爾醫學獎的”
醫學的進展,是需要不斷的重複驗證,從1992年 Dr Gregg Semenza發表HIF的存在開始,一直到後續的Dr. William Kaelin及Dr. Peter Ratcliffe研究VHL與HIF的相關性,再到2019年三位科學家共同得到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這中間橫跨了27年。
在這段期間,對於腎性貧血的治療除了補充遠高於生理需求的ESA(紅血球生成素)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有效的治療方式。
HIF PHi除了在維持血色素濃度不亞於ESA之外,對於鐵的利用率更是能進一步提升,這對於使用ESA治療貧血反應不佳的腎友不吝是開啟了一扇希望之窗。
#諾貝爾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