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7/2025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9tx9PekXt/?mibextid=wwXIfr
肩膀卡卡怎麼治都沒用?原來「膝蓋」才是關鍵拼圖!
如果你曾經肩膀疼痛,甚至只是簡單地舉手、穿衣、提東西都感覺卡卡的,很可能問題不只是出在關節本身。
從脊骨神經醫學的角度來看,要真正改善肩部不適,得回到身體整體的協調與連動性來思考,而不只是頭痛醫頭、肩痛治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肩痛的背後,藏著「肩胛骨失調」這號人物
研究指出,大多數肩部症狀都伴隨著肩胛骨生物力學異常,也就是「肩胛骨失調(Scapular Dyskinesia)」。這種失調可能來自舊傷、長期姿勢不良,或是肌肉控制系統出現問題。
肩胛骨雖然不像手臂活動那麼明顯,但它其實是肩關節穩定與活動的「舞台」。當肩胛骨出現異常下壓、前引或旋轉不良時,肩盂與上臂骨的對齊就會被破壞,這種微妙的失衡會逐漸累積成疼痛或活動障礙。
運動員特別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例如在投擲運動中,若肩胛骨無法順利向上旋轉,可能導致手臂舉不起來,甚至出現肩峰撞擊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只是肌肉問題,還可能牽涉神經功能!
長期的肩胛骨失調也可能牽連到肩胛上神經(Suprascapular nerve)。這條神經來自頸椎(C5–C6),負責控制棘上肌和棘下肌,是肩膀穩定的重要角色。
當肩胛骨持續被拉扯、神經通道周圍出現沾黏或壓迫,可能讓這些肌肉「關機」,出現無力、萎縮等問題,疼痛也可能因此更加頑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肩膀與膝蓋的驚人連動,你知道嗎?
在臨床觀察中,我們常發現:肩膀問題的患者,同時也有膝蓋不適。聽起來很跳Tone?其實不然。
在像投擲這類動作中,當手臂向前加速的同時,對側的膝蓋(尤其是髕骨)也正承受來自股四頭肌的劇烈拉力。而這一刻,穩定肩胛骨的前鋸肌與中斜方肌也正全力出動。
這代表,肩胛骨與對側髕骨正同時承受高負荷。如果膝蓋有問題,例如髕骨軟骨軟化、沾黏或不穩,可能就會干擾全身動作的感覺回饋,影響肩膀的穩定與協調。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肩膀和膝蓋需要一起被評估與處理,才能真正恢復運動表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脊骨神經醫學怎麼幫助你?
在脊骨神經醫學的診間裡,不只檢查你哪裡痛,更會針對「為什麼會痛」進行深入分析。包括:
• 動作觀察與徒手肌力測試(MMT)
• 調整相關關節結構:特別是頸椎(C5–C7)、肋骨、骨盆,這些都可能影響肩部張力。
• 深層摩擦處理神經通道:像是肩胛上切跡(Suprascapular notch),鬆解沾黏、釋放神經壓力。
• 重新啟動重要肌群:例如前鋸肌、上/下斜方肌、放鬆胸小肌與提肩胛肌。
• 營養支持:神經修復可能需要 B12、D3、α硫辛酸等;若合併膝蓋問題,也會視情況建議補充鈣、鋅等元素。
• 整合疤痕處理與臟器相關肌肉干擾排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只止痛,更重啟身體的協調性!
肩膀卡卡只是表象,整體協調才是真正的關鍵。透過脊骨神經醫學的整合性評估與治療,我們幫助你找出真正的干擾源頭,從根本改善肩膀與身體整體的功能。
如果你正受肩痛、活動受限或膝蓋不適困擾,或許,該用不同的角度來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了,我們一起找回順暢活動的自由!
參考醫學文獻: Stark BA. Shoulder dysfunction patterns. Asia-Pac Chiropr J. 2023;4.2.
#肩膀疼痛 #肩胛骨失調 #膝蓋問題 #脊骨神經醫學 #全身連動 #肌力評估 #神經壓迫 #凱羅 #醫療清新感 #健康故事分享 #脊骨神經醫學 #應用肌動學 #天然療法 #追蹤者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