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7/2025
【手肘骨折術後概念分享】
❇️在術後個案中,常見的受傷類型其中之一為手肘骨折,通常由外力撞擊、跌倒或運動傷害引起。手肘關節由肱骨、橈骨和尺骨組成,結構複雜,包含骨頭、韌帶和肌肉。
手肘骨折大致分為幾個型態:
1️⃣肱骨遠端骨折
2️⃣橈骨頭骨折
3️⃣尺骨近端骨折
4️⃣複合性骨折(同時多塊骨頭受到影響)
👉近期有位學員剛移除手肘鋼釘與鋼板,由於是粉碎性骨折,出現角度嚴重受限與肌肉萎縮狀況,做運動練習時,因為角度受限的關係而無法做到運動時所需要的擺位,更發現肌肉延展度嚴重不足。
❓這時候學員詢問:「是不是努力的把手往反方向拉,就可以把肌肉拉長」
直觀來說的確是,但回到前面提到的,手肘主要由三個骨頭組合而成,依受傷的骨頭不同,對關節空間的影響會不同,以及骨頭癒合後品質、應力改變等等都會對恢復造成影響,需要納入考量。
⭐️所以想特別提醒,在醫師協助移除鋼板後,開始執行運動前,需再搭配確認「關節空間確認」、「骨折位置癒合情況」、「力量傳遞的改變」。
✅移除鋼板前,依不同時期的恢復狀況,適當的加入伸展、關節角度維持、肌肉彈性的保持,可以降低鋼板移除後關節動作的受限。
通常移除後6-8週,即能開始一定的阻力訓練。
‼️也須特別注意鋼釘與骨頭連接處、鋼板固定的位置,在短期內都要小心避免碰撞,連接處的地方骨頭質地較脆,仍容易因壓力或撞擊裂開或斷裂。
#骨折注意事項
#手肘
#了解動作練習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