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動作工作室Move Better Studio

好動作工作室Move Better Studio 好動作為物理治療師成立的空間,提升身體表現及動作品質,以改善「人」?

【手肘骨折術後概念分享】❇️在術後個案中,常見的受傷類型其中之一為手肘骨折,通常由外力撞擊、跌倒或運動傷害引起。手肘關節由肱骨、橈骨和尺骨組成,結構複雜,包含骨頭、韌帶和肌肉。手肘骨折大致分為幾個型態:1️⃣肱骨遠端骨折2️⃣橈骨頭骨折3️...
31/07/2025

【手肘骨折術後概念分享】

❇️在術後個案中,常見的受傷類型其中之一為手肘骨折,通常由外力撞擊、跌倒或運動傷害引起。手肘關節由肱骨、橈骨和尺骨組成,結構複雜,包含骨頭、韌帶和肌肉。

手肘骨折大致分為幾個型態:
1️⃣肱骨遠端骨折

2️⃣橈骨頭骨折

3️⃣尺骨近端骨折

4️⃣複合性骨折(同時多塊骨頭受到影響)

👉近期有位學員剛移除手肘鋼釘與鋼板,由於是粉碎性骨折,出現角度嚴重受限與肌肉萎縮狀況,做運動練習時,因為角度受限的關係而無法做到運動時所需要的擺位,更發現肌肉延展度嚴重不足。

❓這時候學員詢問:「是不是努力的把手往反方向拉,就可以把肌肉拉長」
直觀來說的確是,但回到前面提到的,手肘主要由三個骨頭組合而成,依受傷的骨頭不同,對關節空間的影響會不同,以及骨頭癒合後品質、應力改變等等都會對恢復造成影響,需要納入考量。

⭐️所以想特別提醒,在醫師協助移除鋼板後,開始執行運動前,需再搭配確認「關節空間確認」、「骨折位置癒合情況」、「力量傳遞的改變」。

✅移除鋼板前,依不同時期的恢復狀況,適當的加入伸展、關節角度維持、肌肉彈性的保持,可以降低鋼板移除後關節動作的受限。

通常移除後6-8週,即能開始一定的阻力訓練。

‼️也須特別注意鋼釘與骨頭連接處、鋼板固定的位置,在短期內都要小心避免碰撞,連接處的地方骨頭質地較脆,仍容易因壓力或撞擊裂開或斷裂。

#骨折注意事項
#手肘
#了解動作練習分期

【肌內效貼布基礎應用消腫引流-車禍挫傷案例分享】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最近的案例,一位因車禍導致小腿嚴重瘀青的個案。除了協助組織漸進恢復的手法方法外,也使用了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ing)進行引流手法,幫助改善瘀青與腫脹,效果...
30/06/2025

【肌內效貼布基礎應用消腫引流-車禍挫傷案例分享】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最近的案例,一位因車禍導致小腿嚴重瘀青的個案。除了協助組織漸進恢復的手法方法外,也使用了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ing)進行引流手法,幫助改善瘀青與腫脹,效果非常顯著,與大分享。

👉應用肌內效貼布的淋巴引流技術,可以促進局部循環,加速瘀血代謝與吸收,剪成「八爪魚」形狀,依照需求調整長度,協助個案的淋巴回流,貼布施作後的第 2 -3天,瘀青顏色已有明顯變淡,腫脹感也有改善

✅肌內效貼布應用廣泛,可以是誘發肌肉的工具、減少肌肉過度用力的阻斷作用,也能作為促進循環與引流的輔助工具,貼紮手法、方向與張力百分比、身體肌肉骨骼解剖位置應用的掌握都會影響效果。

📝協助軟組織的貼布除了肌內效貼布外、也有動態貼布、雷可貼布,主要貼布特性不同,依據需求選擇合適輔助的貼布,並適當的應用。
而貼布也不一定是必要,而是視狀況選擇使用的時機與位置,身體組織間的相互影響密切,貼布能有助於運動表現、張力改變、腫脹緩解、固定關節等,但畢竟其應用方式為改變軟組織拉力、張力方向、關節滑動等,使用不當或給予過多張力干涉,也可能造成其他身體部位代償或組織滑動狀況,一體兩面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肌貼
#車禍腫脹
#肌內效貼布應用
#組織張力平衡
#腫脹

【肌內效貼布基礎應用消腫引流-車禍挫傷案例分享】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最近的案例,一位因車禍導致小腿嚴重瘀青的個案。除了協助組織漸進恢復的手法方法外,也使用了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ing)進行引流手法,幫助改善瘀青與腫脹,效果...
30/06/2025

【肌內效貼布基礎應用消腫引流-車禍挫傷案例分享】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最近的案例,一位因車禍導致小腿嚴重瘀青的個案。除了協助組織漸進恢復的手法方法外,也使用了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ing)進行引流手法,幫助改善瘀青與腫脹,效果非常顯著,與大分享。
應用肌內效貼布的淋巴引流技術,可以促進局部循環,加速瘀血代謝與吸收,剪成「八爪魚」形狀,依照需求調整長度,協助個案的淋巴回流,貼布施作後的第 2 -3天,瘀青顏色已有明顯變淡,腫脹感也有改善
肌內效貼布應用廣泛,可以是誘發肌肉的工具、減少肌肉過度用力的阻斷作用,也能作為促進循環與引流的輔助工具,貼紮手法、方向與張力百分比、身體肌肉骨骼解剖位置應用的掌握都會影響效果。

協助軟組織的貼布除了肌內效貼布外、也有動態貼布、雷可貼布,主要貼布特性不同,依據需求選擇合適輔助的貼布,並適當的應用。
而貼布也不一定是必要,而是視狀況選擇使用的時機與位置,身體組織間的相互影響密切,貼布能有助於運動表現、張力改變、腫脹緩解、固定關節等,但畢竟其應用方式為改變軟組織拉力、張力方向、關節滑動等,使用不當或給予過多張力干涉,也可能造成其他身體部位代償或組織滑動狀況,一體兩面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肌貼
#車禍腫脹
#肌內效貼布應用
#組織張力平衡
#腫脹

【 產後腰痠跟打無痛分娩有關嗎?】產後會有腰痠,一般都覺得與懷孕期間體重過重、荷爾蒙、或產後抱小孩等因素造成。目前研究似乎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無痛分娩與產後的腰痠有直接關聯性。但是,臨床上確實遇到許多產後的媽媽腰部酸痛與打無痛分娩有相關。除...
26/06/2025

【 產後腰痠跟打無痛分娩有關嗎?】

產後會有腰痠,一般都覺得與懷孕期間體重過重、荷爾蒙、或產後抱小孩等因素造成。
目前研究似乎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無痛分娩與產後的腰痠有直接關聯性。

但是,臨床上確實遇到許多產後的媽媽腰部酸痛與打無痛分娩有相關。

除了剛生產完不久的,也有許多是十幾、二十年前打的,而個案很明確知道打完無痛後,腰椎感覺就不太對,並且從此以後十多年腰痠不斷。

如何知道是當時打無痛所引起的?

檢查該節脊椎的筋膜,通常在腰椎第2節(或是腰椎第3、4節),可以摸到筋膜扭曲點,壓了會酸或是痛,很多個案會說對,當時候就是這裡

不過倒不是傷到神經,而是在軟管進出的過程中,刺激筋膜,就像一個疤,在麻醉退後此扭轉沒有自行解開,而在動作時造成一個力量傳遞的斷點,使其他節或其他關節不得不代償;若以能量的角度來測試,是一個能量斷點,或是氣過不去的點

這個狀況除了施打無痛,也在需頻繁做脊椎穿刺、抽骨髓的疾病個案身上出現,穿刺點、抽髓點都有很類似的問題

不過打無痛真的大大減緩待產過程中的不適,在這個安全、有效的減痛方式之下,如果事後能夠調整一下筋膜,就能夠降低許多後續產生的酸痛與動作問題

#身體筋膜
#產後腰酸
#無痛分娩
#腰痛
#物理治療師

【身體筋膜之間的連結與影響-處理筆記 】❓也許因為感冒、新冠後遺症等,覺得胸悶吸不到氣?✅之前一位中醫師過來,她說胸口很緊,有吸不到氣的感覺,呼吸很不順。👍她之前也來過,記得她身體很敏銳,這次也說已經試著按摩胸口和背部,但都沒什麼改善。一開...
09/06/2025

【身體筋膜之間的連結與影響-處理筆記 】

❓也許因為感冒、新冠後遺症等,覺得胸悶吸不到氣?

✅之前一位中醫師過來,她說胸口很緊,有吸不到氣的感覺,呼吸很不順。

👍她之前也來過,記得她身體很敏銳,這次也說已經試著按摩胸口和背部,但都沒什麼改善。
一開始測到她的上胸椎和左側肋骨卡住,請她側躺準備調整,不過手一摸上去就覺得不太對,按壓幾個位置和她確認後,果然都沒有出現預期的壓痛感。
🔍重新檢查上半身的關節與筋膜張力,結果發現,原來是左手出了問題。

👉發現手腕橈側與第一、二指的筋膜滑不動,還有特定方向的緊繃感,像是平常持續在用力,整個區域的能量也不太流動🥲
🙂調整過程中,左手出現抽動,釋放後能感覺能量流動變順,她也說胸口變輕了。

❓❓問她平常看診的手都怎麼放?電腦跟病人在哪個方向?

☝️她馬上意識到:「是我把脈的手!」
因為診間太小,病人坐得很前面,手靠她很近,她也沒空間退後,所以手其實有點擠,必須歪一邊。

調整完,終於能好好呼吸。
🤣接著我們討論到工作環境有沒有可能改善呢?她有點無奈笑說:很難,其他同事也常常要互相針灸或調整一下~

#身體筋膜
#呼吸問題
#工作環境
#身體改變
#手臂筋膜

News:發現「誘發痠的神經,其實不是痛覺神經,是本體感覺神經」,而本體感覺神經就是一種「痠覺」神經。補充一下臨床觀察:這些感覺神經,大多分佈在筋膜裡,筋膜本來就具有非常細膩的感知能力,神經纖維就像一張網,密密麻麻地藏在其中。也因此,很多人...
17/04/2025

News:發現「誘發痠的神經,其實不是痛覺神經,是本體感覺神經」,而本體感覺神經就是一種「痠覺」神經。

補充一下臨床觀察:

這些感覺神經,大多分佈在筋膜裡,筋膜本來就具有非常細膩的感知能力,神經纖維就像一張網,密密麻麻地藏在其中。

也因此,很多人描述的「痠」,其實不是肌肉痠痛、也不是神經壓迫造成的,常常找不到原因,不管是放鬆肌肉、拉脖子,都沒有真正解決的感覺。

但當執行輕巧的筋膜調整之後,這個痠卻可以改善或是消失。

當痠感隨著調整慢慢減少,筋膜也會跟著鬆開,恢復它該有的彈性與活動度。

ps.研究命名「痠覺」超可愛,叫做「Sngception」-台語的痠

為找出痠痛的真正原因,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陳志成團隊發現,痠和痛是不同的感覺,誘發痠的神經並非痛覺神經,而是本體感覺神經。痠覺神經過度活化導致組織酸化、慢性痠痛,翻轉對疼痛醫學的中心理論,讓痠痛醫學...

【受邀講座分享 】😄很開心又來到沁美產後護理之家,其實我們已經固定每個月都會來沁美好一段時間了,每次來都有一種協助新生命誕生照護的喜悅。✅在這裡,好動作的物理治療師主要是協助媽媽們了解產後身體的變化,了解剖腹產與自然產後需注意的事項,針對肌...
16/04/2025

【受邀講座分享 】
😄很開心又來到沁美產後護理之家,其實我們已經固定每個月都會來沁美好一段時間了,每次來都有一種協助新生命誕生照護的喜悅。

✅在這裡,好動作的物理治療師主要是協助媽媽們了解產後身體的變化,了解剖腹產與自然產後需注意的事項,針對肌肉與筋膜的調整,幫助身體慢慢回到穩定的狀態。
⭕️也會帶著媽媽們進行簡單的墊上練習,讓她們更認識自己產後身體的肌肉使用方式與重心變化。

☝️除了這個部分,沁美也有安排 產後瑜伽課程、寶寶口腔張力照護等豐富內容,希望能在身心照顧上給媽媽和寶寶更完整的支持,我們也會協助評估孩子們的發展狀況,適當的介入提供照護。

⭐️非常感謝沁美的邀請,也謝謝每一位衛教師在講座中給予我們極大的協助!無論是課程安排、場地配置,甚至小細節的道具準備,都能感受到他們的用心與專業

👍沁美的環境真的很棒,每次上課時都會根據課程主題安排合適的教室,讓我們能夠在最合適的空間與媽媽們互動,課程進行也更加順利。

如果你或身邊的朋友正在找一間專業、溫馨又有豐富資源的月子中心,是很不錯的選擇喔!也能在沁美看到好動作的物理治療師😆,我們會固定過去協助產後傷口、筋膜問題、與寶寶喝奶、口腔張力照護等。

#物理治療師
#產後大小事
#新生兒口腔照護

【氣胸手術對於軀幹筋膜張力影響 】❇️近期遇到一位年輕男性個案,過去曾接受過氣胸手術,術後雖然肺部恢復良好,但卻出現了左側肋骨緊繃與不適感。👉他的主訴是左側軀幹有明顯拉扯感,這種緊繃會一路延伸到頸部,甚至影響到顳顎關節(TMJ)的活動。🧐觀...
14/04/2025

【氣胸手術對於軀幹筋膜張力影響 】

❇️近期遇到一位年輕男性個案,過去曾接受過氣胸手術,術後雖然肺部恢復良好,但卻出現了左側肋骨緊繃與不適感。
👉他的主訴是左側軀幹有明顯拉扯感,這種緊繃會一路延伸到頸部,甚至影響到顳顎關節(TMJ)的活動。

🧐觀察下來,發現他左側肋骨有一處小型疤痕,是當時插管引流的部位。雖然疤痕本身面積不大,但透過徒手確認,可以明顯感受到該處筋膜張力異常,並且牽動整個左側軀幹的軟組織。更進一步觀察肋骨排列時,也能看到局部有輕微內凹的現象,表示深層結構也受到牽引影響。

✅在幾次的徒手治療與筋膜調整後,目前該個案的張力感已下降至約3-4成,頸部的不適也顯著減輕,顳顎關節的壓力感也隨之緩解。

🟠這樣的個案提醒我們,即便是小範圍的手術疤痕,仍有可能深層影響周邊筋膜與軟組織的滑動性與活動度。
‼️更重要的是,像肺臟手術這類介入胸腔的處置,例如肺葉切除術、肺部腫瘤切除手術、縱膈腫瘤摘除手術,甚至心臟繞道手術,皆有可能導致胸壁張力改變,進一步限制軀幹活動與呼吸模式,甚至引發連鎖的肌肉骨骼系統的不適感。

☝️除了整體筋膜張力改變外,在軀幹胸前的肌肉群也會因術後受到影響,甚至作用時功能受到阻礙,比如:
1️⃣前鋸肌(Serratus Anterior):
是穩定肩胛骨的重要肌肉,在呼吸時參與肋骨的擴張,若張力異常,可能出現肩胛骨活動受限、手臂上抬困難

2️⃣外肋間肌與內肋間肌(Intercostal Muscles):
是呼吸時的輔助肌群,疤痕張力會限制肋間肌的伸展與收縮,導致呼吸深度變淺,甚至造成偏側呼吸(僅單側肋骨擴張)。

3️⃣胸大肌與胸小肌(Pectoralis Major & Minor):
張力牽拉會造成胸肌短縮,導致圓肩、駝背,影響胸廓彈性與姿勢對稱。

⭕️對於術後疤痕與筋膜的關注,不應只侷限於外觀或局部,而應從整體的張力路徑與功能表現切入,協助個案重建更平衡的身體結構。

#氣胸
#疤痕
#筋膜
#物理治療師
#圖片來自網路

【 影像學診斷與症狀不一定有相關】 ⭐️影像 與 症狀:我們真的知道身體怎麼了嗎?👉在臨床上,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矛盾:影像學檢查顯示「問題很嚴重」,但病人卻沒有明顯的症狀;或者是相反,病人已經痛得受不了,影像卻是「正常或是輕微」。影像上的異...
16/03/2025

【 影像學診斷與症狀不一定有相關】

⭐️影像 與 症狀:我們真的知道身體怎麼了嗎?

👉在臨床上,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矛盾:影像學檢查顯示「問題很嚴重」,但病人卻沒有明顯的症狀;或者是相反,病人已經痛得受不了,影像卻是「正常或是輕微」。
影像上的異常,真的是疼痛的來源嗎?

最近有一個案例可以提供大家參考

❓十年的髖關節疼痛,真的只是「天生的」?

👉有一位個案,透過朋友介紹過來,她說左髖已經痛了將近十年,最近特別嚴重,詢問耐受力,她說走不到兩條街就會不舒服,有時甚至不知道做了什麼動作,左側就被拉到而且疼痛。

✅她曾經到醫院檢查,醫生安排照X 光片,診斷結果是「天生髖關節發育不全」。醫師回覆目前這種情況沒辦法復健,也沒有太多其他選擇,除了手術以外沒有其他的方式,於是,她想另外找看看有沒有其他方法。

由於不想開刀,後來有再去了新陳代謝科,醫生建議她減重。她開始很認真運動,也確實有改善,但疼痛仍然時好時壞,直到最近,已經嚴重到日常生活,走路、騎車都受影響。

💡聽到這裡,想說會不會有其他原因造成她的不適,也許不單單只是髖關節發育不良造成的?

🟡重新回到過去——意外的關鍵線索

🔍仔細詢問瞭解過去的狀況後,個案提到一個關鍵的事件——十多年前,她曾經在陪孩子玩遊樂器材時,不小心撞到尾椎,曾經疼痛了一段。她當時也曾經試著治療,後來疼痛自己好了。

這個資訊讓我們特別注意到,因為身體的適應能力很強,有可能那時候並沒有真的好了,而是選擇了代償。

當時候的傷與後來的代償,會不會就是她現在左髖疼痛的真正根源?

🟢測試關鍵的動作模式

為了確認這個想法,開始進行一系列測試,測試她的主要關節時,發現一個關鍵的誘發動作——當她右腳往左前方跨步,讓左髖內轉的時後,疼痛會最明顯。

這個動作,對應到的並不是單純的髖關節問題,而是與骨盆、薦椎甚至尾椎的整體排列有關。於是,再進一步評估薦椎與尾椎,發現它們與髖關節之間有明顯的歪斜張力,這跟她當年的撞傷相符合。

為了驗證推測,過程中試著用手調整覺得有問題的筋膜張力,讓這個區域的組織回到平順的狀態,然後請她再做一次剛才誘發疼痛的動作——結果,症狀立刻下降😊

⭕️這時候就可以確定:她的疼痛,並不是因為單純髖關節發育不全,而是來自當年撞到後身體產生的代償模式造成的。

測試結果讓我們知道,這個疼痛是有改善機會的。

🟠重新調整,找回應有的流動

在第一次調整這個地方的筋膜張力後,請她走一走,做一些旋轉與跨步動作。

她驚訝地說:「欸?走路變輕鬆了,痛感少很多了!」

☀️這是個好的變化,表示我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治療方向。雖然這只是初步的調整,還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索,但至少,已經讓身體開始往恢復原本排列的方向前進了,而不是只能透過手術來減輕疼痛。

病人離開前,笑著說了一句話:「太好了,我可以不用開刀了!」

🔵影像學 與 臨床症狀:我們該如何看待他們呢?

這個案例讓我們再次意識到:影像學診斷雖然重要,但不能完全決定調整的方向。

1️⃣ 靜態的影像只能顯示結構,卻無法反映身體的動態代償模式與筋膜張力,有許多資訊是影像學沒有的。

2️⃣ 疼痛的真正來源,可能來自舊傷(不論多久以前)與身體自然的保護與代償,而不一定是影像上的異常。

3️⃣ 臨床評估應該從功能性測試著手,尋找身體真正的卡點,而非只是依據影像學。

這位個案的狀況,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X 光告訴我們她「先天發育不全」,但實際上,她的問題卻來自於舊傷導致的結構錯位與代償模式,並且可以透過手法調整來改善。

🙂走出影像學的迷思,重新理解疼痛

🌈我們的身體,遠比我們想像的更聰明。當它選擇「痛」的時候,並不一定是因為某個部位怎麼了,而可能是因為它正在適應過去的傷,或者將舊傷包覆起來了。

☝️因此,除了單純用影像學檢查的結果來判斷,更需要加上「動態的評估」「張力的測試」抽絲剝繭來瞭解身體,因為真正的問題,可能是我們原本沒有想到的。

#物理治療師
#影像學與理學測試
#鑑別問題
#分析身體動作
#疼痛與運動
#台中
#案例分享
(圖片取自網路)

Address

西區五權路1-67號7樓之 3
Taichung
403

Opening Hours

Tuesday 10:00 - 21:00
Wednesday 14:00 - 22:00
Thursday 14:00 - 22:00
Friday 10:00 - 21:00
Saturday 09:00 - 17:00

Telephone

+88642375227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好動作工作室Move Better Studio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好動作工作室Move Better Studio: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