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2025
#病毒
#埃及斑蚊白線斑蚊
#發燒關節痛
#類似登革熱
#關節可能會痛很久
#沒事不要進疫區
屈公病是一種由屈公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病媒蚊叮咬傳播,不會人傳人。它的英文名稱「Chikungunya」源自非洲當地語言,意思是「痛得將身體彎起來」,非常貼切地描述了此疾病最主要的症狀——嚴重的關節疼痛。
*屈公病的症狀
屈公病發病前的潛伏期通常為 2 至 12 天。感染後,患者會出現類似登革熱的症狀,但關節疼痛會更為劇烈,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主要症狀包括:
* 突然發高燒
* 嚴重的關節疼痛或關節炎(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手腕和腳踝)
* 頭痛、噁心、疲倦
* 肌肉疼痛
* 約半數患者會出現皮疹
大部分患者能在 1 週內康復,但部分患者的關節痛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影響生活。新生兒、長者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屬於重症高風險群。
屈公病的皮膚表現因人而異,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皮疹,但若出現,通常會在發燒的 2 至 5 天後,表現為:
* 紅斑樣或斑丘疹:這是最常見的表現,類似麻疹。皮疹通常從軀幹開始,然後擴散到四肢,臉部也可能受影響。
* 其他表現:在少數情況下,患者也可能出現水泡、脫屑、瘀點(皮膚下的小紅點)等。特別是在嬰幼兒或老年人身上,有時會出現水泡。
* 色素沉澱:在皮疹消退後,部分患者,尤其是深色皮膚的人,可能會在臉部(特別是鼻部)、手掌或身體其他部位出現暫時性的色素沉澱,這可能持續數週至數月。
需要注意的是,屈公病的皮疹與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等疾病的皮疹有相似之處,因此單憑皮疹並無法確診。如果出現相關症狀,特別是伴隨發燒和嚴重關節疼痛,應盡快就醫,並告知醫師您的旅遊史,以便進行正確的診斷。
*傳播途徑與預防
屈公病主要是由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傳播,這兩種蚊子也是登革熱的主要病媒蚊。
由於目前沒有針對屈公病的疫苗或特效藥,因此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杜絕病媒蚊孳生和避免被蚊子叮咬。
* 清除積水容器:定期巡視家中內外環境,將積水清除,防止蚊子產卵。
* 做好個人防護: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經核可的防蚊藥劑。
* 安裝紗門紗窗:避免蚊子進入室內。
屈公病目前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
*主要治療與照護重點
* 藥物緩解症狀:
* 止痛退燒
* 避免使用特定藥物:在急性期,應避免使用阿斯匹靈 (aspirin) 或其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以免增加出血風險或導致其他腸胃道副作用。
不過,在急性感染後,如果關節疼痛持續,醫師可能會評估後使用 NSAIDs。
* 充分休息與水分補充:
* 多休息:臥床休息可以幫助身體對抗病毒,並減輕關節疼痛。
* 多喝水:補充水分對於發燒的患者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脫水。
* 急性感染後關節炎的處理:
* 屈公病最令人困擾的後遺症是長期的關節疼痛,這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 如果關節疼痛持續不退,醫師可能會考慮使用其他藥物或將患者轉診至風濕免疫科,以尋求更專業的治療,如使用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DMARDs)。
如果您曾前往屈公病流行地區,並出現發燒、關節疼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利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