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欣診所

智欣診所 神經內科診所(附設復健)

診治頭痛、頭暈、失智症、腦中風、巴金森、三高及慢性病、自律神經失調、周邊神經麻木疼痛等疾病。

備有X光、腦血管超音波、神經傳導、腦波、經顱磁刺激,歡迎前來諮詢檢查。

天氣轉冷,對心血管腦血管都是很大的挑戰,希望大家保持健康與溫暖。
08/02/2025

天氣轉冷,對心血管腦血管都是很大的挑戰,希望大家保持健康與溫暖。

⭐️⭐️門診異動公告⭐️⭐️114/01/10(五)~114/01/11(六)因邱醫師出國開會,原看診時間將由賴醫師代診,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09/01/2025

⭐️⭐️門診異動公告⭐️⭐️
114/01/10(五)~114/01/11(六)
因邱醫師出國開會,原看診時間將由賴醫師代診,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頭痛權威 陳院長講的話要聽! 這篇將偏頭痛做了很詳細的說明,字數很多,來幫大家畫重點 (要仔細講可以再分成好幾篇長篇大論XD) :1️⃣偏頭痛是造成50歲前年輕人 (尤其是女性) 失能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因為「偏頭痛不是只有痛」,還伴隨多種...
25/12/2024

頭痛權威 陳院長講的話要聽! 這篇將偏頭痛做了很詳細的說明,字數很多,來幫大家畫重點 (要仔細講可以再分成好幾篇長篇大論XD) :

1️⃣
偏頭痛是造成50歲前年輕人 (尤其是女性) 失能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因為「偏頭痛不是只有痛」,還伴隨多種症狀: 情緒低落、反應變慢、噁心嘔吐、怕光怕吵、睡眠障礙、疲倦,造成無法上課工作一定要請假的情形。

頭痛天數和生活品質有很大的相關。每月頭痛天數少於4天,對生活的影響較小,若每月超過8天,就有約65%以上時間無法正常生活!

2️⃣
為什麼會頭痛? 天生體質因素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這類患者天生腦部就較為敏感,平常可能較容易緊張,思慮較多,環境或生活中有點風吹草動,就容易頭痛、眩暈。沒有這種體質的人,有時很難理解偏頭痛患者的痛苦。

3️⃣
止痛藥的使用原則:
痛得少: 及時服用止痛藥,避免神經過度敏感化,讓頭痛更不容易治療。
痛得多: 避免濫用止痛藥,否則會使頭痛惡化。
如何拿捏止痛藥的使用就需要和醫師好好討論。

4️⃣
痛得多的時候就需要使用「預防用藥」,定期服藥或打針,可以讓腦神經穩定,使用一段時間之後頭痛頻率和嚴重程度都會減少。口服預防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倦、想睡、思考變慢等。如何在好壞之間取得平衡,就是醫師和患者要一起努力的方向。

5️⃣
近幾年偏頭痛的治療發展出專一性更高的藥物: CGRP類的藥物。CGRP是一種負責傳遞神經信號的物質,與疼痛和血管擴張有關,透過阻斷CGRP可以減少偏頭痛的發作。優點是針對偏頭痛機轉,專一性高,副作用少;缺點是價格較為昂貴,較難在第一時間就用上這類藥物。

若合併憂鬱等情緒症狀,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或無法忍受副作用,也可以考慮加入經顱磁刺激術輔助治療。

6️⃣
偏頭痛不是只有頭痛,頭痛也不是只有偏頭痛,透過我們醫師的詳細問診分析,可以幫助您找到正確診斷,適當治療計畫也可以讓您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

偏頭痛患者的苦,有時候是旁人難以體會的,期望更多人了解偏頭痛,提供更多理解與支持。

偏頭痛的兩三事之一_先說一下整個治療原則
最近有好朋友傳給我網路上的偏頭痛資料,問我這是不是真的可以相信嗎?
忽然發現,在這個可以靠AI寫文章的年代,雖然很方便,但是整個篇拼湊湊起來,要說他對好像不太對,但是要說他錯有很多地方都沒錯XD
好吧! 不然就認真寫幾篇來說明一下好了,畢竟在這個偏頭痛治療已經進入新世代的現在,讓大家了解到自己有什麼選擇,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偏頭痛家人最常問的問題是,偏頭痛為什麼嚴重?不就是個頭痛為什麼會讓患者這麼痛苦?因為,偏頭痛不只是個頭痛,偏頭痛發作前,患者會出現許多前期症狀,會情緒低落,講話變慢,一直打呵欠,開始呈現衰弱無法工作的型態,然後開始頭痛時,患者會噁心、嘔吐、怕光、怕吵、造成他無法工作上課,覺得身邊的一切都令人難以忍受,光太亮,同事同學太吵,身體無處不痛,頭皮麻,吐到站不起來,接下來,就開始頭暈、脖子不舒服、眼睛脹痛、耳鳴......在一整天的折磨之後,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沒有喔!當天常常無法入睡失眠外,在頭痛後的隔一天,患者常常無法回到正常的能力,覺得還是整天疲倦無力,注意力無法集中。

因此,偏頭痛是地球上造成50歲前女性失能第一名的疾病,男性也是名列前茅,2013年後偏頭痛被列為全球因疾患而造成人類損失總年數的第六大原因,意思就是,人類因為這個疾病,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與醫療損失
所以,所有偏頭痛患者都一樣這麼嚴重嗎?幸好不是,台灣偏頭痛患者,女生大約7個人有一個人有偏頭痛,男生大約12個人中有一個人有偏頭痛,平均痛的天數大概每個月2天多一點,如果止痛藥盡快吃,把症狀第一時間壓住,其實沒有這麼嚴重的影響生活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偏頭痛的天數是影響生活能力的重點,統計上,患者疼痛天數如果在每個月4天以下,對生活的影響就小很多,但是只要每個月超過8天以上的患者,幾乎有超過65%以上的日子,無法正常生活,大家可以想想這是多可怕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有偏頭痛,醫師會怎麼陪你治療這個疾病??
首先,醫師會確認你的診斷,頭痛的診斷不是只有偏頭痛一個病,許多其他的頭痛也會帶給患者很大的困擾,確認診斷永遠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所以病人常常覺得我知道我是偏頭痛啊!為什麼醫師還拿上百個問題轟炸我,我被問完頭更痛了XD
這一切都是為了有正確的診斷,確認診斷後,會依照患者對生活的影響程度,頭痛天數,年齡,個人其他健康狀況(例如有無高血壓、糖尿病...),情緒,睡眠,來決定治療計畫,決定是不是需要預防性治療,選擇什麼樣的預防藥物來讓患者過度敏感的腦袋能夠穩定下來
是的,偏頭痛患者有個過度敏感的腦袋,偏頭痛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慢性病的一種,患者在出生時就決定了他是否帶有偏頭痛的體質,有個過度敏感的腦袋,比別人更容易痛,更容易緊張,更容易暈,更容易情緒波動。當這個偏頭痛的腦袋一直過度敏感時,患者會重複地進入急性活化的狀態,反覆的頭痛、噁心、怕光、怕吵就是這樣折磨患者
口服的預防用藥,目的是讓過度敏感的腦袋穩定下來,所以我們的藥物都會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試圖調節偏頭痛腦的敏感度,讓她降低下來。那壞處也很明顯,患者就會因為藥物的副作用產生疲倦、想睡、說話變慢的副作用。因此怎麼讓藥物的好處壞處之間取得平衡,就是治療的重點,醫師和患者要一起配合尋找到這個甜蜜點,減少發作,讓患者能大幅度的維持日常生活的工作與學習能力
那如果痛起來止痛藥能不能吃?偏頭痛發作時,止痛藥是個雙面刀,和其他關節疼痛不同,如果你痛得不多,但是放著不管他只有忍耐,頭痛會逐漸地變多,從一個月2-3天變成6-7天,在逐漸增加到15+天以上,所以,如果你痛的天數很少,請不要忍耐,要盡快吃止痛藥,但是如果你痛的很多,一個月10天以上,濫用止痛藥卻會反過來讓頭痛越來越多,越來越沒有效,所以止痛藥怎麼吃怎麼選是個很大學問,需要尋找快速有效,不能成癮,不要過了藥效又痛起來,不要越吃越沒效的止痛藥物,其實非常的難,這要和你的醫師好好討論,我們之後再說明

那患者會問我,如果藥物有這麼多副作用,有沒有更好的藥物,說實話,其實是有,這幾年偏頭痛最大的進步,是對疾病的機轉理解更多,也發展出專一性更高的藥物,CGRP類的藥物治療,CGRP簡單來說,就是誘發偏頭痛腦這個敏感腦袋發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機轉之一,如果可以阻止它的過度作用,就有機會讓偏頭痛不發作,或快速停止,我必須誠實地說,要不是因為目前這類藥物價格驚人,這就像糖尿病患者的瘦瘦筆一樣,是個應該要讓患者盡早使用的藥物,如果因為有些患者合併太多情緒症狀,效果還不夠好,可以考慮合併經顱磁刺激術的輔助治療,不過這就是很個人化考慮的選擇了
整個來說,偏頭痛的患者如果頭痛天數太多,會嚴重影響生活能力
“偏頭痛從來不只是個頭痛”
患者需要家人與朋友更多的理解與支持,適當的治療計畫可以讓患者回復到很好的生活與工作能力
如果你的家人朋友受偏頭痛所苦,不要再亂吃止痛藥物,也不要再忍耐了,請他們好好接受治療
我們團隊的醫師都可以提供大家很好的協助
也應該是目前台灣極少數可以隨時提供所有偏頭痛相關藥物非藥物治療的院所
也請大家協助轉知有偏頭痛的家人朋友喔!
智欣診所/智佳診所/博智診所

其他的細節,我們之後再討論
我今天真是認真XDDDD

18/12/2024
智欣診所LINE官方帳號上線囉!透過LINE,可以進行線上掛號,也可以連結到官網,有更多頭痛、糖尿病等衛教資訊喔!歡迎多加利用~【智欣診所】📍: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272號1樓☎️:(04)23287410Line:https://reur...
18/12/2024

智欣診所LINE官方帳號上線囉!
透過LINE,可以進行線上掛號,也可以連結到官網,有更多頭痛、糖尿病等衛教資訊喔!
歡迎多加利用~

【智欣診所】
📍:台中市西區東興路三段272號1樓
☎️:(04)23287410
Line:https://reurl.cc/zprX8a
官網:https://www.neuroclinic2017.tw/

大家出門注意安全噢!
30/10/2024

大家出門注意安全噢!

【我有糖尿病,但是不想吃藥,可以靠飲食和運動控制就好嗎?】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改變生活方式(飲食調整、增加運動、或其他偏方等)確實可以控制住血糖,但大多數的人仍需要藥物治療,血糖才能降到理想的標準。為什麼呢? 因為當血糖已經超標時,胰臟其實已...
16/10/2024

【我有糖尿病,但是不想吃藥,可以靠飲食和運動控制就好嗎?】

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改變生活方式(飲食調整、增加運動、或其他偏方等)確實可以控制住血糖,但大多數的人仍需要藥物治療,血糖才能降到理想的標準。

為什麼呢? 因為當血糖已經超標時,胰臟其實已經受損很久了,功能常常都低於50%以下。長期高血糖會使得胰臟被迫分泌更多胰島素來降低血糖,這樣長期過度工作會使得胰臟功能衰退,加重糖尿病的進展,並且讓糖尿病變得更加難以治療。

控制血糖不只是控制數字,更重要的是保護胰臟不要再進一步受損。

如果持續高血糖的狀態沒有治療,不僅會損害胰臟,也會影響到身體各個器官,包括:

📌增加心臟病和腦中風的風險
📌末梢神經損傷,會出現腳趾、手指末端麻木的現象。
📌傷口不易癒合,即使是小傷口都可能造成大片組織潰爛,甚至需要截肢。
📌腎功能損傷,長期下來甚至可能進展成需要洗腎。
📌視力喪失,高血糖會導致視網膜病變,可能會使得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可以將初期的糖尿病想像成車子的小毛病,可能只是引擎的聲音有點怪,還不至於影響開車,但如果一直拖著不去修理,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整台車就壞了。

有些人將西藥視為毒蛇猛獸,事實上,正是藥物的發明,讓人類的壽明延長,並降低許多慢性病造成的併發症。糖尿病放著不治療,是弊大於利。

當然,藥物搭配飲食和運動,多管齊下,治療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大家都知道,「要活就要動」,多運動不僅強健筋骨,還可以活化腦力。那麼針對年長者,有什麼適合的運動呢?診所的舒綺老師安排了一套運動,經過實測,即使80-90歲,行動較緩的長輩,都可以順利完成。來看看可以做哪些運動吧!【側邊抬腳】1. 手扶住固...
08/10/2024

大家都知道,「要活就要動」,多運動不僅強健筋骨,還可以活化腦力。
那麼針對年長者,有什麼適合的運動呢?

診所的舒綺老師安排了一套運動,經過實測,即使80-90歲,行動較緩的長輩,都可以順利完成。來看看可以做哪些運動吧!

【側邊抬腳】
1. 手扶住固定家具或椅背,雙腳與肩同寬。
2. 身體挺直,左腳踩穩,慢慢將右腳往側邊抬高。
3. 雙腳輪流。
4. 雙腳各做10下為一組,做3組。

【坐姿直膝抬腿】
1. 坐在椅子上,身體直立
2. 左腿抬高
3. 把小腿踢直,放下來。
4. 雙腳各做10次為一組,做3組。

【舉手】
1. 坐椅子,雙腳與肩同寬踏地。
2. 雙手緊握伸直放在身體兩側。
3. 將雙手往上平舉至與肩膀一樣高度,停5秒放下。
4. 重複10次。也可手握水瓶或啞鈴,增加難度。

【雙手比讚操】
1. 雙手平舉,手指打開。
2. 雙手握拳的同時,左手比讚,右手大拇指包起來。
3. 再次打開雙手,接著換右手比讚,左手大拇指包起來。
4. 做5次為一組,做3組。

那個雙手比讚操,即使是年輕人,多做幾次,做快一點,也覺得頗難餒😅,大家可以來挑戰一下!
多動動身體、多動動腦,是常保青春的不二法門喔!

#智欣診所 #失智 #高齡 #運動

智欣診所副院長邱醫師非常榮幸受邀至協和長青協會,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演講,共同慶祝重陽節🎉。演講主題為「大腦健身房:如何避免失智症找上門」,邱醫師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與長輩們分享如何保持大腦健康。此外,診所的物理治療師舒綺也特別設計了一套簡單...
08/10/2024

智欣診所副院長邱醫師非常榮幸受邀至協和長青協會,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演講,共同慶祝重陽節🎉。

演講主題為「大腦健身房:如何避免失智症找上門」,邱醫師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與長輩們分享如何保持大腦健康。

此外,診所的物理治療師舒綺也特別設計了一套簡單易行的運動,專為長輩量身打造,帶領大家一起舒展筋骨、活化腦力,現場反應熱烈,充滿歡笑與活力。

看到長輩們精神抖擻、活力滿滿,我們由衷祝福所有長輩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講座重點回顧】
預防失智,趨吉避凶

趨吉
1️⃣ 多動腦
2️⃣ 多運動
3️⃣ 多社交
4️⃣ 好飲食
5️⃣ 好體重

避凶
1️⃣ 預防三高
2️⃣ 避免頭部外傷
3️⃣ 不抽菸
4️⃣ 遠離憂鬱

當天舒綺老師帶領長輩做的💪運動會在下一篇分享喔!
有關於失智或任何健康問題都歡迎來診所洽詢😄

#智欣診所 #失智 #高齡

⭐️⭐️國慶日 休診公告⭐️⭐️適逢國慶假期,本診所於10/10(四)全天休診,於10/11(五)早上恢復正常看診,各位朋友不要白跑一趟囉!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07/10/2024

⭐️⭐️國慶日 休診公告⭐️⭐️

適逢國慶假期,本診所於10/10(四)全天休診,於10/11(五)早上恢復正常看診,各位朋友不要白跑一趟囉!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Address

東興路三段272號1樓
Taichung
403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智欣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