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爾康

周爾康 威塑VASER 4D台灣認證醫師 www.vaser4d.tw

《後猛薦樂時代:不把錢花在醫療上的生活紀律》現在醫療科技發達、健檢方案琳瑯滿目,但真正能幫你省下醫療費用的,不是最新儀器,而是「生活紀律」。後猛薦樂時代,我們終於開始懂了:與其把錢拿去治病,不如把時間花在養好自己的身體。✨先講白話重點:減重...
25/11/2025

《後猛薦樂時代:不把錢花在醫療上的生活紀律》

現在醫療科技發達、健檢方案琳瑯滿目,但真正能幫你省下醫療費用的,不是最新儀器,而是「生活紀律」。
後猛薦樂時代,我們終於開始懂了:與其把錢拿去治病,不如把時間花在養好自己的身體。

✨先講白話重點:減重不是從卡路里開始,而是從觀念開始。
不是你吃什麼,而是你「怎麼生活」

1️⃣

吃好:把食物從快樂來源變成能量來源

你不需要完美飲食,也不需要每天算熱量。
你只需要做到以下三件事:

- 避免加工、含糖飲,減少身體發炎。
- 把蛋白質吃夠,一餐至少一個掌心大小。
- 八分飽就停,剩下的胃口留給健康。

健康不是節食,是把「亂吃」變成「會選」。

2️⃣

睡飽:減重其實從晚上開始

你以為你胖是因為吃,
其實更多人胖是因為——沒睡飽。
睡眠不足會讓脾氣差、代謝差、食慾爆。
只要把睡眠拉回 7 小時以上,
你就已經贏過台灣超過一半的人。

睡飽,是最便宜、最有效的醫療。

3️⃣

走起來:先有活動量,運動才有效

你不需要跑馬拉松,也不需要進健身房。
你只需要「每天走起來」。

- 每天 8000 步
- 每餐後散步 10 分鐘
就能改善血糖、脂肪堆積、壓力與炎症水平。

走路是地表最容易做到、卻最被忽略的長壽法。

4️⃣

觀念建立:不是為了變瘦,是為了不生病

你今天做的每一個選擇——
吃什麼、睡多久、動多少——
都是在決定你未來是把錢花在旅行
還是花在醫療。

減重不是懲罰自己,
是你給自己的 解放:
減少醫療支出、提升生活品質、
讓每一分賺來的錢都花在美好人生上。

🌱

最後一句話送給還沒開始的人:

先改生活,再改體重。
體重只是結果,生活才是你的本事。

25/11/2025
一個很不錯的情境故事! 值得分享! 一切的起點在於, #你有沒有解決別人痛點的能力  #你有沒有持續投入學習的決心 以及  #你有沒有挪動資本推動槓桿的企圖  #加上一些理財觀念和做法 希望粉專的朋友都學到東西
25/11/2025

一個很不錯的情境故事! 值得分享!

一切的起點在於, #你有沒有解決別人痛點的能力 #你有沒有持續投入學習的決心 以及 #你有沒有挪動資本推動槓桿的企圖 #加上一些理財觀念和做法

希望粉專的朋友都學到東西

#巴菲特 #查理蒙格 #投資 #股票 #股市 #理財 #財富自由 #財商思維成为此频道的会员即可获享以下福利: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D6NP9mXB1WvePFny2LRKg/join

24/11/2025

#電波 有沒有Q下週就知道了!

**〈醫美產業的雙向 FOMO:從患者到醫師,彼此推動的螺旋〉**在醫美產業裡,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不是單向的。不是只有患者害怕「錯過變美的機會」;不是只有從業者害怕「錯過市場的大潮」。更真實的,是 ...
23/11/2025

**〈醫美產業的雙向 FOMO:

從患者到醫師,彼此推動的螺旋〉**

在醫美產業裡,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不是單向的。
不是只有患者害怕「錯過變美的機會」;
不是只有從業者害怕「錯過市場的大潮」。

更真實的,是 雙方的 FOMO 正在互相助力,最終形成一個誰也停不下來的螺旋。

---

一、消費者的 FOMO:別人都在變好,我不能變差

對大多數人來說,醫美 FOMO 不是虛榮,而是比較。

看到別人「變瘦、變亮、變緊、變精緻」:

- 朋友做了 RFAL
- 同事變得更年輕
- 小紅書上頻繁出現前後對比
- 明星靠線雕或能量保養
- 網紅靠體雕收線條

人們自然會想:
「我不做,是不是會比別人慢一步?」
「我會不會提早顯老?」

醫美的效果具象、可視化、本來就容易比較。
消費者因此產生強烈不安——
不是因為自己不好,而是因為別人變得太快。

這是第一層 FOMO。

---

二、從業者的 FOMO:同業都在升級,我能停在原地嗎?

但很少人知道:
從業者的 FOMO 更強、更深、也更隱晦。

醫師和診所擔心的不是「變醜」,
而是:

- 同業買了新儀器
- 競品推出新話術
- 代理商重點扶植別家
- 某醫師短影音爆紅
- 某診所體雕量暴增
- 某團開始飛歐洲進修

每一個訊息都像提醒:
「如果你不跟上,你就被市場淘汰。」

這不是恐懼,是生存壓力。
醫美產業的節奏快到,你不焦慮才奇怪。

這是第二層 FOMO。

---

三、最關鍵的真相:這兩種 FOMO 會互相餵養

這是一個極少有人敢講穿的現象:

✔ 消費者越 FOMO → 越追求新療程、新儀器

消費者越追求快速效果、越追逐「最新」與「最厲害」:

- 線要升級、
- 槍要更新、
- 效果要更快、
- 講法要更潮。

診所就會感受到壓力:
「市場需求在變,我不能停。」

---

✔ 從業者越 FOMO → 越推出新話術、新方案

當從業者開始追逐聲量、儀器、流行話術後,就會產生更多:

- 新名詞
- 新套餐
- 新概念式抗衰
- 新能量組合
- 新技術宣稱

這些新東西被放上社群後,就會讓消費者覺得:

「哇,現在連這個都有?我是不是落後了?」

---

最後形成一個封閉循環:

患者的 FOMO → 推動市場走更快 →
從業者 FOMO → 推出更多新話術 →
消費者更 FOMO → 市場更快 → 從業者更焦慮……

這不是雙贏,
這叫「雙向螺旋」。

一旦啟動,誰都停不下來。
最後每個人都在跑,但沒有人知道到底在追什麼。

---

四、如果不想被螺旋吞掉,唯一的解方是「回到本質」

不論是患者還是醫師,都需要重新理解:

醫美不是比速度,而是比耐久度。
不是比誰變多,而是比誰做得適合。
不是比誰儀器多,而是比誰理解結構與美感。

患者真正需要的不是跟風,
而是被清楚判斷:
你的臉、你的結構、你的年齡,該做什麼建築式的管理。

醫師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設備,
而是更深的判斷力、審美、技術成熟度與倫理。

只有在這種狀態下,
雙方才能從螺旋跳脫,
回到一種健康且長期的醫美節奏。



👉【加入會員按鈕】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Xm-VhWUqZcPCCN5R2MniA/join🧠【101個思維模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j0Av_L8Rg84gjtYwAJGQsAAyHYptN5F✉️...

不同的體脂率,會在外形上呈現截然不同的質感與輪廓。當體脂率落在 5–10% 時,線條極為明顯,肌肉分割度清楚,屬於健身選手級的「乾冷」體態;來到 15–20% 時,外觀最自然、最均衡,肌群形狀存在但不誇張,是多數人眼中最理想的日常精實體態。...
20/11/2025

不同的體脂率,會在外形上呈現截然不同的質感與輪廓。當體脂率落在 5–10% 時,線條極為明顯,肌肉分割度清楚,屬於健身選手級的「乾冷」體態;來到 15–20% 時,外觀最自然、最均衡,肌群形狀存在但不誇張,是多數人眼中最理想的日常精實體態。體脂率 25–30% 時,柔軟度增加、線條變得模糊,身形開始呈現「圓潤柔和」的輪廓;而當體脂拉高至 35–50% 時,脂肪成為主要視覺元素,軟組織堆積明顯,輪廓從臉到身體都會呈現更厚實與弧度感。

體脂率不只是數字,它決定了身體的質地、密度與視覺線條。理解不同體脂率對外型的影響,才能更精準地設定自己的外觀目標,不再盲目比較,也不再被失真的審美綁架。

Download MacroFactor 2 weeks free: https://bit.ly/jeffmacrofactor (use code JEFF)I have two things that will help you crush your fitness goals:1. My Free Tra...

超音波小教室-抽脂術後血清腫診斷  #血清腫  #手持超音波  #抽脂手術抽脂手術後,身形線條變得更俐落,但在恢復過程中,偶爾會遇到「血清腫(seroma)」這位不速之客。血清腫是術後常見的並發症之一,主要是脂肪層剝離後,皮下空間積聚清亮淡...
18/11/2025

超音波小教室-抽脂術後血清腫診斷 #血清腫 #手持超音波 #抽脂手術

抽脂手術後,身形線條變得更俐落,但在恢復過程中,偶爾會遇到「血清腫(seroma)」這位不速之客。血清腫是術後常見的並發症之一,主要是脂肪層剝離後,皮下空間積聚清亮淡黃的組織液。雖然多半不危險,但若未及時處理,可能造成壓痛、外觀不平整,甚至延長恢復期。

在許多抽脂術後的追蹤中,「超音波」是診斷血清腫的黃金工具。它能清楚呈現是否有液體聚集、液體量多少、分隔情況,以及是否伴隨少量血性成分。尤其在肉眼看不出明顯腫塊、僅感覺局部緊脹或壓痛時,超音波能協助醫師迅速定位,避免錯把硬塊當作纖維化或腫脹。

影像上,血清腫通常呈現「低回音區域」,邊界清楚,內容物均質;若伴有血塊或早期感染,則會看到內部回音增多或雜亂,這往往需要不同程度的介入處置。

#適當的處置方式建議

1. 觀察與加強壓力衣
適用於少量且無症狀的血清腫。此時加強壓力衣的貼合度,常可促進自然吸收,約 1–2 週即可改善。
2. 超音波導引抽吸(最常用且安全)
若液體量較多、產生不適或影響外觀,建議在超音波導引下使用細針抽吸。這能避免盲抽造成的血腫或組織損傷,也能立即減輕緊繃與壓痛。
3. 置入暫時性引流管
適用於反覆累積或量大(例如 >100–150 ml)者。短期引流有助於快速消腫並縮短恢復期。
4. 避免過度按摩
術後初期按摩容易加重炎症反應、刺激液體增加,應在醫師評估後再行推薦。
5. 若有感染疑慮
如伴隨紅、熱、劇痛或發燒,需立即就醫進行抽吸、培養並給予抗生素。

透過超音波精準診斷、搭配個別化處置策略,血清腫幾乎都能在短期內順利解決,讓抽脂後的線條更順利走向穩定與自然。

周醫師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

 #一生懸命只做植入物產品全手工生產,檢測,出貨! 追求100%品管的公司
18/11/2025

#一生懸命只做植入物產品
全手工生產,檢測,出貨! 追求100%品管的公司

〈從Noah教授參訪,延伸話題,醫師觀點:如何看待 BII?〉Breast Implant Illness(乳房植體疾病)社會醫療啟發篇近年來,越來越多女性在植入乳房義乳後,出現難以解釋的全身症狀:疲倦、腦霧、關節痛、情緒起伏、皮疹、荷爾蒙...
16/11/2025

〈從Noah教授參訪,延伸話題,醫師觀點:如何看待 BII?〉

Breast Implant Illness(乳房植體疾病)社會醫療啟發篇

近年來,越來越多女性在植入乳房義乳後,出現難以解釋的全身症狀:疲倦、腦霧、關節痛、情緒起伏、皮疹、荷爾蒙混亂——這組尚未完全被科學定義的症候群,被稱為 BII(Breast Implant Illness)乳房植體疾病。
身為醫師,我認為 BII 的討論,比「症狀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透露出的 醫療、科技與人性之間的張力。

一、同理:症狀真實存在,患者不是「想太多」

很多患有 BII 的女性,在醫療體系的第一站常遇到的,是:「檢查都正常,你應該沒事」。
但臨床經驗告訴我:
症狀沒有被檢查數字抓到,不代表不真實。
BII 的患者確實呈現:
- 慢性疲倦、腦霧
- 關節肌肉疼痛
- 免疫、皮膚過敏反應
- 情緒波動、睡眠障礙
這些症狀構成某種「免疫系統被長期刺激」的臨床表現。
這是第一個要破除的迷思:
不是所有疾病都能用單一檢驗來解釋。

二、科學角度:我們對 BII 的理解正在進化

BII 尚不是一個正式的醫學診斷,但越來越多研究開始指出可能的關聯:

🧪

可能的機制

- 低度慢性發炎
- 植體周圍的生物膜(biofilm)
- 微量矽膠顆粒滲出
- 乳房術後的免疫反應被放大
- 易感人群(自體免疫、高敏體質)風險更高

手術移除後,症狀可改善

多份國際研究顯示:
超過一半患者在植體與莢膜移除後有明顯改善。
雖然不是 100%,但它足以讓我們重視這個議題。
科學不是「現在就有答案」,
而是「願意一路追到底」。

三、風險透明:醫學進步的核心,不只是技術,是誠實

醫師不應該害怕談 BII。
它不是反整形、反植體運動;
它代表的是對「風險透明」更高的要求。
這也是為什麼歐美、德國高標準的整形外科醫師——包含像 Prof. Noah 這些重量級人物——
支持更嚴謹的植體認證、術前告知與長期追蹤。
科學美胸的浪潮,不是讓胸部變大,而是讓資訊變透明。

四、決策的核心:回到患者自身,而不是網路輿論

對 BII 的處置不是二分法(裝 vs. 不裝),而是給患者「更完整的選擇」:

✔ 植體仍然可以是安全的

但需要:

- 合格品牌
- 正確層次
- 合適大小
- 不過度拉伸組織
- 良好術後追蹤

✔ 自體脂肪隆乳是安全的替代方案

但需要:
- 多次補脂的耐心
- 良好的生活習慣(脂肪存活度)

✔ 針對 BII 懷疑者

最重要的不是立刻拆除,而是:

1. 全面評估 → 排除甲狀腺、荷爾蒙、免疫疾病
2. 逐步討論 → 是否為莢膜攣縮、發炎、滲漏
3. 再決定是否進行 explant capsulectomy

醫療決策不該被恐懼推動,
而應該由資訊和理解引導。

五、社會啟發:BII 不是醫療問題,也是文化議題

BII 帶來一個深刻反思:

我們追求美的過程,有沒有忽略了身體的聲音?

胸部不只是器官,更是身份認同、女性力量、自信的象徵。
而 BII 讓很多女性重新學會:
美,不該以犧牲健康為代價。

同時,它促使醫師重新檢視:

- 是否過度依賴材料?
- 是否忽略高敏族群?
- 是否該更多思考「自然胸型」的設計哲學?

讓醫療再次回到核心:
陪伴,而不是推銷。

結語:BII 的真正意義不是恐懼,而是理解

從臨床到科學再到社會層面,
BII 告訴我們的不是「不要植體」,
而是「不要忽略身體的訊號」。

身為醫師,我相信:
美可以被創造,但是健康需要被守護。

而 BII 正是提醒我們——
在追求美的過程中,
每一個決策,都值得更深的誠實和尊重。

15/11/2025

今天的手術示範,一共三台。從「漂亮基本盤」到「地獄級重建」,每一台都再次提醒我們:
標記不能偷懶、層次不能亂走、空間不能放縱。
真的,隆乳就是這三件事的組合藝術。

第一例:Primary 隆乳 — Subfascia + B-Lite 水滴假體

第一台是教科書級的 primary 隆乳。
胸下緣切口進去之後,subfascial 剝離滑順得像在抹奶油,沒有多餘動作、沒有暴力剝離,就是乾淨俐落四個字。

- 兩側 pocket 都量到 14.5 cm,精準對在腋下頂點連線。
- 假體放進去後,用假體上的 reference line 對照自製中線/上下參考線,對稱度一眼看穿。
- 深層 fascia 用 3-0 PDS 各兩針固定,下緣稳稳的,誰都拉不走。
- 完全不需要放引流管。

小結論:
前置 marking 是靈魂,但術中「中線與上下基準線」才是 pocket 控制的 GPS。
GPS 一不開,假體哪知道要去哪。

---

第二例:隆乳重建 — 多次手術後的「假體高位」救援

第二例直接從一般模式切換到 Hard 模式。
患者已經做過多次手術、假體就是一直往上衝——這次我們直接來個 total capsulectomy + 重建 pocket,一次把問題徹底處理。

手術亮點:

1. 舊假體取出後,殘留 capsule 慢慢修,
層次不清楚就打局麻,瞬間變高清,超好用的小技巧。
2. 外側 pocket 是魔王關,但剝乾淨後記得縫回來,不然會變成「空間失控」現場。
3. 取出的 polyurethane 假體竟然跟一般 texture 假體差不多!
——因為 PU 層一年後會完全融入組織,今天看到脫皮的本尊非常難得。
4. 更驚艷的是 Replicon 型 implant:

- 外側飽滿度回到位
- 高位問題明顯改善
5. 新假體仍選擇 PU,且有放引流管避免血清腫。

乳房提拉 & 皮瓣:

- 中線一定要從鎖骨頭延伸下來畫,重建術沒有它就是瞎子摸象。
- 先用 stapler 抓形,再重畫乳暈位置,去上皮、修 skin envelope。
- 不用 pull-string,而是用 J-shape 做自然提拉、張力分散。
- 關皮時一邊關一邊雕,務必讓 flap 100% 覆蓋假體、維持形態自然。

一句話結論:
這台根本乳房手術教科書總複習,
美感、解剖、技術三位一體,少一樣都不行。

第三例:Primary 隆乳 — Skinny 族群、dual plane , IMF 評估與 I.C.E Method運用

第三例是身形超纖細的患者。IMF 原本就不錯,但我們仍乖乖使用 I.C.E method 檢查——特別是 Elevation Test(拉 NAC 看皮膚能不能輕鬆被往上提)。

這位患者的 breast envelope 彈性很好、可提性夠,表示:
IMF 下移風險低、double-bubble 機率也小。

但因為人真的太瘦、皮下太薄,最終仍決定走 胸肌下 (sub-pec),讓假體多一層遮蓋,看起來更自然。

手術流程:

- 先局部止血液
- 切口後以 斜向下 進入皮膚/皮下層
- 右側全程站右邊操作;左側先在右邊進肌層,再換左邊完成剝離
- 兩側 pocket 都做 12 cm 深度,完美對稱
- 此人的胸肌分離難度 surprisingly easy,操作超順
- 假體選用 B-Lite Mesmo:重量減輕 + 形態維持,對 skinny 族群非常剛好

總結:三台手術告訴我們的事

隆乳不是把假體塞進去而已,
它是「pocket 設計 × 組織行為 × 瘢痕反應 × 美學意圖」的複合式工程。

重建手術更是如此——
implant 的選擇、capsulectomy 的乾淨程度、marking 系統的精準度
全部會直接決定術後的形態命運。

附上Dr Noah 訪談影音供大家參考!

https://youtu.be/31a8QWNXnYM?si=ekKtBr_DZOSrziVI

今天三台,從基礎到重建,每一台都提醒我們:
外科不是力氣活,是精準與節奏的藝術。

Address

大隆路185號3樓
Taichung
185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周爾康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周爾康: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