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安居家呼吸照護所

慧安居家呼吸照護所 服務項目
#呼吸器居家照護
#管路居家照護
#長照居家呼吸復能(脫離氣切、改善呼吸窘迫)
#呼吸器、氧氣機相關設備使用與諮詢
#居家傷口更換與衛教指導
#足部護理照護
#居家呼吸復能課程
#失能失智課程訓練

18/11/2025

照顧呼吸器小朋友,是一段需要「耐心」與「關愛」慢慢堆疊出來的旅程。
第一次走進病房時,我常看到孩子用大大的眼睛看著我,有時害怕、有時害羞,有時甚至生著小小的氣。
那一瞬間我總會在心裡對他們說:沒關係,我會等你,你慢慢來。
在我們的世界裡,呼吸器的聲音是規律的,但對孩子來說,那是陌生、吵鬧、甚至有點可怕的機器。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必須和機器連在一起,不知道為什麼不能像別的小朋友一樣跑跳。每一次我們靠近他們、為他們調整呼吸器、抽痰、拍痰,這些對他們來說都可能是一場「不知道會不會痛」的小冒險。他們皺眉、縮手、瞪眼睛,那些反應不是不合作,而是他們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告訴我們:「我也會害怕。」

我記得有個小朋友,每次看到我戴著手套走過去,都會立刻把頭鑽進棉被裡,只露出一雙小手抓著被角。爸爸站在旁邊,有些心疼又無力地說:「他其實很乖,只是……他怕。」我拍拍爸爸的肩膀說:「那是因為他把勇氣都拿去呼吸了。」爸爸聽到這句話,紅了眼眶。
照顧呼吸器的孩子,真正辛苦的其實是整個家庭。爸爸媽媽總是在邊學邊擔心之間搖擺,一邊想把每個步驟記牢、一邊又害怕自己做不好。看著孩子小小的身體被管線牽住,他們的心總是揪得更緊。他們會問我:「他會不會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他什麼時候才能脫離呼吸器?」「會不會痛?會不會難受?」

而我每一次都很慎重地回答,因為我知道,這些問題不只是疑問,而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期待、愛與希望的重量。他們期待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自由地呼吸、奔跑、喝奶、笑出聲。他們的期待,有時藏在擔憂裡,有時藏在堅強裡,有時藏在疲憊卻依然溫柔的眼神裡。
在這些日子裡,我常覺得自己不只是呼吸治療師,更像是陪伴著一家人一起學習「慢慢變勇敢」的導遊。
孩子會從害怕到願意讓我碰,從生氣到願意讓我牽手,從羞怯到願意對我笑一下。父母也會從手忙腳亂到能自信地調整面罩,從不安到能在孩子熟睡時輕聲對他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這些成長都不是一天的事,而是一次次深呼吸、一點點耐心、一句句溫柔積累起來的。
也許我們無法立刻拿掉所有的管線,也無法消除孩子所有的不舒服,但我們可以做的是:在每一次治療裡給他們肯定、在每一次害怕裡給他們擁抱、在每一次努力裡給他們掌聲。因為每個呼吸器小朋友,都是在用他們的方式,一步一步努力地活著。
而最後我想說的是:照顧呼吸器孩子的這條路,雖然長,也雖然累,但孩子的每一次平穩呼吸、每一次勇敢配合、每一次微笑,都會成為你心中最亮的燈。能陪著他們走一段,是一份辛苦、也是一份祝福。希望讀到這裡的你,也能在某個瞬間發現,孩子不只在學習勇敢,你也是。


#但也是我們呼吸治療師的日常
#慧安用心請妳放心

18/11/2025

我們的到宅專業照護服務

在真正的照護現場,家屬最需要的不是複雜的醫療術語,而是有人願意到家裡,把所有擔心的事一步一步照顧好。這就是我們存在的原因。我們是一支具備專業臨床背景的居家呼吸治療師與護理師照護團隊,將過去在醫院的精準技術與安全流程,帶到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家庭,讓個案在家也能享有安心、持續性的醫療照護。

到宅管路照護與定期更換服務

我們提供各式管路的到家評估、維護與更換,協助家屬降低感染風險並確保使用安全。包含鼻胃管、尿管與氣切管的到府更換,每月一次固定追蹤,必要時提供傷口觀察、衛教與清潔指導,讓家屬可以更放心,也讓個案在最熟悉的環境中保持穩定。

呼吸器相關照護服務

呼吸器的開始使用並不是回家才學,我們會在醫院就介入,協助試戴、評估適配度,並與醫療團隊共同確認個案回家後的安全需求。出院後,我們提供完整的呼吸器到家照護服務,包括一個月二次管路管理、過濾器更換、設定確認、濕化檢查與日常操作安全評估,確保每一次呼吸都是穩定而安心的。

呼吸復能與功能促進

除了維持呼吸器運作,我們更重視「功能恢復」。我們提供並設計個案專屬的呼吸復能訓練,包括肺擴張技巧、有效咳嗽、自主換氣、分泌物管理等,幫助個案從生理到日常能力一步一步提升,減少併發症、減少住院率,也讓照顧者更有信心。

專業據點課程與照護指導

我們深信教育能讓照護變得更有底氣,因此定期在各照護據點舉辦課程,從呼吸照護、管路管理、感染預防、安寧療護,到個案溝通與身心支持,將臨床知識轉成家屬跟居服員聽得懂、做得到的照護技巧,讓每一位照護者都能更穩定更安心。

居服員專業訓練與實務教學

照護不是一個人的事,因此我們同時提供居服員的專業指導,包含個案觀察、日常照護安全、三管一線處理概念、呼吸異常辨識與緊急處置流程等,讓居服員在面對呼吸器個案或管路個案時,更能理解該如何判斷並立即反應。這不只是技術教學,更是提升整體照護品質的重要一環。

我們的核心精神

到家,不只是距離的縮短,而是心理上的靠近。讓每一位個案在家也能得到專業照護、讓每一位照護者不再孤單,這是我們每天走進每一個家庭的原因。我們陪你一起照顧家人,也陪你一起把日子過得更安心。

#慧安用心請您放心

吞嚥、肌力、呼吸、營養,其實是同一條生命的節奏。當營養變差、肌力變弱,吞嚥也會跟著吃力。這次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帶著居家服務人員一起看見,長輩吞嚥功能的變化,學會幾個輕鬆的小運動,讓照顧多一份安心,讓長輩多一份自在。三小時的教學裡有歡笑、有...
02/11/2025

吞嚥、肌力、呼吸、營養,其實是同一條生命的節奏。當營養變差、肌力變弱,吞嚥也會跟著吃力。這次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帶著居家服務人員一起看見,長輩吞嚥功能的變化,學會幾個輕鬆的小運動,讓照顧多一份安心,讓長輩多一份自在。三小時的教學裡有歡笑、有運動、有感動,小禮物被搶光光,最珍貴的禮物,其實是大家願意一起用心守護那份「好好吃、幸福活」的理念。

#70位專業居服人員
#慧安居家呼吸照護所

【流感季來了,你打疫苗了嗎?】每年到了秋冬交替,門診裡開始出現一個熟悉的畫面:咳嗽聲此起彼落、發燒的孩子緊抱著媽媽、長輩喘著氣坐在診間等待。流感季節從來沒有缺席,它總是悄悄地來,讓人措手不及。很多人以為流感只是「重一點的感冒」,但事實上,它...
14/10/2025

【流感季來了,你打疫苗了嗎?】
每年到了秋冬交替,門診裡開始出現一個熟悉的畫面:咳嗽聲此起彼落、發燒的孩子緊抱著媽媽、長輩喘著氣坐在診間等待。
流感季節從來沒有缺席,它總是悄悄地來,讓人措手不及。很多人以為流感只是「重一點的感冒」,但事實上,它可能讓老人急性惡化、讓慢性病患者住院、甚至引發呼吸衰竭。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流感疫苗」。
然而,每年總有人問:「我可以打嗎?」「打了會不會有副作用?」

今天,我想用簡單明白的方式,幫你一次釐清。

流感疫苗的「適應症」其實很廣,簡單說,只要滿6個月以上,大多數人都建議接種。

尤其以下族群,是公費施打的優先對象:65歲以上長者、滿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氣喘等)、醫療及長照機構工作人員,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這些人若感染流感,重症與併發症風險都高,因此「早打早保護」非常重要。至於禁忌症,也不是人人都不能打。

真正「不能打」的族群,主要有三類:第一,對疫苗成分(特別是蛋或抗生素成分)有嚴重過敏史者;第二,過去曾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休克)者;第三,正在發燒或有急性重症感染的患者,應延後接種,等病情穩定再施打。其他一般感冒、輕微過敏或慢性病控制穩定者,大多仍可以安全施打。

很多人最擔心的,其實是「打完會不會不舒服?」事實上,大部分人施打後的反應都很輕微的。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紅腫、輕微疼痛、疲倦或低燒。這些症狀通常1到2天內會自行緩解,不需要特別處理。如果有疼痛,可以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退燒止痛藥;若是紅腫,可用冰敷減輕不適。少數人可能會有過敏反應,像是全身紅疹或呼吸困難,一旦出現,應立即就醫。施打後也建議在現場休息觀察15分鐘,確保安全。

接種後幾天內,不需要特別忌口,也不會「不能洗澡」。但若身體覺得疲累,建議多休息、多補充水分,避免熬夜。疫苗約需兩週時間產生保護力,因此越早施打,越能在流感流行前獲得防護。

流感疫苗不能保證你「完全不會得流感」,但可以大幅降低重症與住院風險。

對慢性病患者與高齡者來說,它是一道最經濟、最有效的防護牆。
有人說:「我去年打了還是感冒啊!」其實那多半不是流感,而是其他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流感疫苗每年都根據流行株更新,保護效力約六到十二個月,因此每年都要重打。
照顧自己最溫柔的方式,不一定是大補帖或昂貴保健品,而是這一針看似平凡的流感疫苗。它不只是預防疾病,更是提醒自己:我值得被好好照顧。流感不分年齡,也不挑人,但「提早預防」這件事,是你能為自己和家人做的最實在的愛。

打針的那一刻,也許有點痛,但那是身體在說:「謝謝你,願意為自己多一層保護。」

#慧安居家呼吸照護所關心您

有個病人,從不抽菸、不喝酒,生活超健康。她每天早睡早起、吃青菜水果、連火鍋都不敢吃太燙。可有一天,她只是因為感冒咳嗽去照X光,卻在肺的右下葉,發現了一個陰影。那一刻,她看著醫生的臉色變沉,只覺得腦袋一片空白。她說:「為什麼是我?」很多人以為...
11/10/2025

有個病人,從不抽菸、不喝酒,生活超健康。

她每天早睡早起、吃青菜水果、連火鍋都不敢吃太燙。可有一天,她只是因為感冒咳嗽去照X光,卻在肺的右下葉,發現了一個陰影。那一刻,她看著醫生的臉色變沉,只覺得腦袋一片空白。她說:「為什麼是我?」

很多人以為,肺癌就是吸菸人的事。但現實是:在台灣,每年新增的肺癌患者中,有將近一半是「不抽菸」的人,尤其是女性。

【真正的兇手,藏在生活裡】

肺癌可怕的地方,是它「太安靜」。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不咳、不痛、不喘。等發現時,常常已經是中晚期。那到底為什麼會得?除了吸菸,其實還有這些潛在兇手:

1️⃣ 油煙暴露:台灣女性肺腺癌比例特別高,研究顯示「炒菜油煙」是主要危險因子之一。尤其是高溫油、反覆使用的油,會產生苯並芘、甲醛等致癌物。
2️⃣ 空氣汙染:PM2.5細懸浮微粒能深入肺部,引起慢性發炎反應,長期下來會導致細胞變異。
3️⃣ 基因體質:部分人天生有EGFR基因突變,即使不抽菸,也容易罹患肺腺癌。
4️⃣ 被動吸菸與二手菸:別以為只是「吸到一點」,每吸一口,肺都在承受氧化壓力。

【如何早一步發現,搶回黃金治療期】

肺癌最怕的不是發現,而是「太晚發現」。所以最關鍵的,是篩檢與警覺。

✅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目前是唯一被證實能有效降低死亡率的早期篩檢工具。政府針對50-74歲有吸菸史、或女性有家族史的族群,都提供補助。
✅ 注意身體警訊:持續咳嗽超過3週、咳血、胸悶、喘、體重無故下降、背痛等,都可能是肺部的求救信號。
✅ 改善生活習慣:開油煙機、避免反覆使用油、減少PM2.5暴露、戒菸、運動。

【新的治療,不再等於宣判】

以前一聽到「肺癌」,很多人以為那是末日。但現在醫學進步,精準醫療與標靶治療讓許多患者能長期控制、甚至像慢性病一樣與癌共存。尤其針對EGFR突變或ALK基因異常的患者,標靶藥物的存活期已大幅提升。再加上,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的出現,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可以重新被「喚醒」,去攻擊癌細胞。

許多復能老師與病友現在都在做「抗癌復能訓練」,學著如何透過呼吸訓練、正念冥想、營養重建與心理支持,幫助身體在治療過程中恢復力量。因為,打敗癌症的不止是藥,而是整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態。

【不是怕死,而是要學會怎麼好好活】

我永遠記得那位病人跟我說的話:「得病那天我才知道,原來以前的我一直在喘,卻從沒好好認真呼吸過。」那一刻她開始練呼吸、開始吃得乾淨、開始對自己好一點。她說:「肺癌不是來毀掉我,而是提醒我,別再忽略自己的身體。」

肺是我們與世界連結的器官,它記得你吸入的每一次焦慮,也記得你放下時的每一次平靜。
所以請你從今天開始,好好呼吸、打開窗、曬太陽、笑一笑。因為每一次深呼吸,都是你對生命的溫柔敬禮。

如果你身邊有人咳嗽不停、或總覺得呼吸不順,請分享這篇文章給他。
#你或許不知道,一次溫柔的提醒,也許就救了他一命。

09/10/2025

誰需要呼吸器。
讓你一次搞懂。

#追蹤黃小菁教你好好深呼吸

月圓人團圓,最美的風景是彼此的陪伴。一路走來,因為有您的信任與支持,讓我們能在照護的路上並肩前行,彼此成為最安心的依靠。在這個團圓的節日裡,我們想特別說一聲謝謝:謝謝每一位家屬的付出與陪伴,謝謝每一份耐心與守護,也謝謝您選擇與慧安同行。願這...
03/10/2025

月圓人團圓,最美的風景是彼此的陪伴。

一路走來,因為有您的信任與支持,讓我們能在照護的路上並肩前行,彼此成為最安心的依靠。

在這個團圓的節日裡,
我們想特別說一聲謝謝:
謝謝每一位家屬的付出與陪伴,
謝謝每一份耐心與守護,
也謝謝您選擇與慧安同行。

願這份溫暖,像中秋的月光一樣,照亮每個家庭,帶來安定與平安。

慧安居家敬祝您與家人:
中秋佳節快樂,闔家幸福安康。

【家屬的感謝與肯定,就是我最大的動力】今年的第N隻脫離氣切個案😍再報戰績⋯最近,我陪伴的一位病人,走過了氣切拔管的過程。對病人來說,能不能脫離氣切,不只是醫療照護的問題,更是生活品質與尊嚴的轉捩點。在確定條件合適後,我一步步協助家屬和病人做...
24/09/2025

【家屬的感謝與肯定,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今年的第N隻脫離氣切個案😍
再報戰績⋯

最近,我陪伴的一位病人,走過了氣切拔管的過程。對病人來說,能不能脫離氣切,不只是醫療照護的問題,更是生活品質與尊嚴的轉捩點。

在確定條件合適後,我一步步協助家屬和病人做深呼吸訓練、有效咳痰、循序漸進地嘗試。終於,在今天,管子順利移除了。當下,病人臉上的輕鬆和家屬眼裡的感動,讓我心裡滿是成就感。

立刻,家屬電話傳來訊息:「真的太感謝妳了!媽媽管子拔掉後好多了,明天或後天就可以出院。可不可以再麻煩妳抽空,回來再指導我們一些居家要注意的地方?」

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只是感謝,而是被信任。因為我的專業,讓一個家庭多了安心;因為我的陪伴,讓一個媽媽能更快回到正常生活。

醫療不只是治療,更是守護。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每次看見病人恢復笑容、家屬露出安心的眼神,我就知道,自己正走在對的路上。

#慧安用心請您放心
#慧安居家呼吸照護所

【在專業與陪伴中恢復的力量】原本,個案的傷口在醫師判斷下需要清創,家屬心裡難免充滿不安與擔憂。因為我們都知道,清創對於長者而言,不只是身體的疼痛,更是一種心理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接手了照護。從每一次的傷口評估,到日常換藥與照護的細節,...
23/09/2025

【在專業與陪伴中恢復的力量】

原本,個案的傷口在醫師判斷下需要清創,家屬心裡難免充滿不安與擔憂。因為我們都知道,清創對於長者而言,不只是身體的疼痛,更是一種心理的壓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接手了照護。從每一次的傷口評估,到日常換藥與照護的細節,我都謹慎而耐心地處理,並隨時觀察傷口的變化。過程中,也一步一步教導家屬如何參與,讓他們不再只是擔心,而是能親手陪伴。

幾週後,個案的傷口逐漸出現新生組織,顏色與狀態一天比一天更好。原本需要清創的傷口,慢慢走向癒合。當家屬傳來感謝的訊息,說個案已經感受到改善、心情放鬆許多時,我知道,這份努力是值得的。

照護不只是醫療專業的展現,更是一份「陪伴」與「安心」的傳遞。每一個傷口癒合的背後,不只是身體的復原,也是家屬與個案心中重新燃起的希望。

這就是我最想做的事:用專業,讓復原看得見;用溫柔,讓人心安下來。

沒有要筆戰清創與不清創效果
單純個案家屬不清創轉介過來
請我協助處理
有解釋後續可能引發問題
家屬同意我們才介入照護

#進場三次教會家屬照護能力
#留言區有傷口照片(請謹慎進入)
#慧安用心請您放心
#慧安居家呼吸照護所

9/4。星奇健康公司【居家照護與輔具技術實作】課程課後立即討論個案分享與實作 #慧安用心請您放心 #慧安居家呼吸照護所
04/09/2025

9/4。星奇健康公司
【居家照護與輔具技術實作】課程
課後立即討論個案分享與實作

#慧安用心請您放心
#慧安居家呼吸照護所

愛是什麼?今天接到一通電話,是一位我照顧的家屬。太太因為呼吸衰竭,再次插管送進了加護病房。電話那頭,他的聲音滿是顫抖:「醫生一直勸我放棄,說這樣太辛苦了。但太太明明還認得人,看到孩子還會微笑,為什麼大家都要叫我放棄?」我聽著,心裡很糾結。身...
29/08/2025

愛是什麼?

今天接到一通電話,是一位我照顧的家屬。太太因為呼吸衰竭,再次插管送進了加護病房。電話那頭,他的聲音滿是顫抖:「醫生一直勸我放棄,說這樣太辛苦了。但太太明明還認得人,看到孩子還會微笑,為什麼大家都要叫我放棄?」

我聽著,心裡很糾結。身為醫療專業人員,我知道這條路會有多麼辛苦:氣切、插管、反覆的感染與復健,每一次都像一場戰役。但同時,我也能感受到這位先生深深的不捨,他的愛,讓他一次又一次選擇「留下來照顧」。

他在電話裡哭得聲音顫抖,卻還是堅定告訴我:「只有妳支持我。再辛苦也沒關係,就像五年前那樣,我們一定可以撐過去。」那一刻,我的眼淚也忍不住掉下來。

很多人會把愛理解成浪漫或甜蜜,但在我眼中,愛是像這位先生的樣子。愛,是一個人願意背著沉重的負擔,依然選擇不離不棄;愛,是一次次看著病痛來襲,卻還是堅持守護在床邊;愛,是在最孤單最無助的時候,還能說出「我們一起努力」。

我告訴大哥:「沒關係,這次有我陪著你,我們一起走。」醫療的路很現實,會有反覆、會有困難,但愛卻能給人一種力量,讓他選擇繼續前行。

這不是盲目的堅持,而是因為心中那份「她還在」的確信。那個眼神、那個微笑,就是他活下去的理由。

愛是什麼?
也許就是當全世界都說「放手吧」,你卻還願意牽著對方的手,哪怕前方依舊是風雨。

電話裏哽咽的啜泣聲我一直沒辦法忘。

#慧安用心請您放心
#慧安居家呼吸照護所

15/08/2025

健康衛教
211餐盤-健康三步走

#慧安用心請您放心
#慧安居家呼吸照護所

Address

台中市黎明東街163號2樓之 10
Taichung
408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30
Wednesday 09:00 - 17:30

Telephone

+886918229849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慧安居家呼吸照護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