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樂奇心理成長心理諮商所

芙樂奇心理成長心理諮商所 @芙樂奇彰化所 048346028
彰化縣員林市南和街64號

@芙樂奇台中所 0424723216

芙樂奇,以正向心理學Flourish(懋)為核心精神,相信人都有正向的核心特質,就像是潛力無窮的種子,只要能得到良好的培養與照顧,每個人都可以茁壯心中的正面特質,如同繁花盛開、枝繁葉茂,為自己的生命創造出愉悅感、投入感、意義感、成就感,以及正向的人際關係。

 #廣播講座 #張雅淳心理師📣📣📣 今日廣播!快開始了!2025繼續來教育廣播電台聽芙樂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彰化分台節目:《樂活家庭人物誌》時間:09/05(五)10:05~11:00受訪人:張雅淳 所長 /諮商心理師主題:孩子說謊怎麼辦?張...
05/09/2025

#廣播講座
#張雅淳心理師

📣📣📣 今日廣播!快開始了!
2025繼續來教育廣播電台聽芙樂奇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彰化分台
節目:《樂活家庭人物誌》
時間:09/05(五)10:05~11:00
受訪人:張雅淳 所長 /諮商心理師
主題:孩子說謊怎麼辦?
張雅淳心理師將分享在理論及實務上的故事與見解喔!!
9
@臺中、彰化、雲林FM103.51
也可以線上收聽哦~~~~
>

🧨感謝各位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成為彼此神隊友 》 博客來22名,👫繼續努力,期待伴侶攜手成為神隊友🥰本書不是教我們如何成為完美父母,而是邀請伴侶重新成為彼此的神隊友。即使不同步、即使會受傷,但只要我們還願意理解、願意修補,關係就有重生的...
30/08/2025

🧨感謝各位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 成為彼此神隊友 》 博客來22名,
👫繼續努力,期待伴侶攜手成為神隊友🥰

本書不是教我們如何成為完美父母,
而是邀請伴侶重新成為彼此的神隊友。
即使不同步、即使會受傷,
但只要我們還願意理解、願意修補,
關係就有重生的可能💕

💥從衝突現場,到理解彼此🧐
🙆‍♂️教養路上的理解與重生🙋‍♀️

  先生:「對啊,她們母女每天都在吵,我在旁邊也不知道怎麼辦。」
  太太:「我只是叫她把玩具收好或去洗澡,她也能氣成那樣,我才會生氣啊!」
  先生:「你就不要一直罵她啊,你一罵她就更火大。」
  太太:「我不罵,她根本聽不進去!」
  先生:「可是我用講的,她就會去收啊!」
  太太:「我也講過了,就是講不聽我才生氣啊!」

  夫妻看似是為了孩子的情緒問題前來諮商,結果卻演變成另一場夫妻爭執——這樣的場景,你熟悉嗎?

  類似這樣的情景,對很多家庭來說,可能都不陌生。表面上看似是夫妻在教養上的意見不同,背後卻藏著滿滿的情緒、誤解與「沒被支持」的委屈。本書,正是從夫妻再熟悉不過的日常場景出發,一步步帶領讀者看見教養背後的問題,並找到情感重新連結的可能。

  ▍教養,是關係的照妖鏡
  曾經並肩築夢的伴侶,在孩子出生後,卻常變得像來自兩個星球的人。本書從夫妻親密的變化談起,說明為何教養會讓關係從「我們」變成「我和你」,也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自己在當父母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作為「伴侶」的角色。

  本書從高特曼理論出發,帶領讀者從「親密感消失的轉折點」出發,重新回到愛的地圖,練習再一次靠近彼此。

  ▍不一定要吵贏,而是要聽懂
  要知道,爭吵的背後,是情緒;情緒的背後,是說出口的期盼。

  本書第二、三章聚焦於家庭裡的「情緒風暴」:你是否常常一句話就點燃對方的怒火?是否感受到「我們好像只剩下吵架的功能」?這些現象,其實都有心理學上的解釋。

  透過高特曼提出的「四騎士警訊」——批評、輕蔑、防衛與築高牆,帶讀者理解衝突的模式、學會如何拆掉家庭中的炸彈,進而找到更健康的溝通節奏。因為,好的衝突處理,正是深化彼此關係的開始。

  ▍不見得有對錯,而是價值觀不同
  你覺得孩子要嚴格管教,他覺得孩子要快樂成長;你認為花錢要有計畫,他覺得偶爾犒賞一下也沒關係……這些常常爭不完的議題,其實是「永恆問題」。

  從理解吵架的情緒到幫助夫妻辨認這些無解卻必須共存的差異,並引導彼此傾聽對方背後的「夢想」與「意義」——當我們願意停下來問:「你為什麼這麼在意?」關係的風景,也將改變。

  ▍就算不夠完美,也能一起向前走
  最後,本書作者張雅淳、邱惠振二位心理師將透過建立「家庭儀式」與「關係象徵」,讓教養不再成為夫妻爭執的戰場,而是生活的共同舞台。從「我也會在」到願意承認「我也可能會犯錯」,這些簡單的行動,都是愛的語言。

  本書不是教你如何成為完美父母,而是邀請你和伴侶重新成為彼此的神隊友。即使不同步、即使會受傷,但只要你們還願意理解、願意修補,關係就有重生的可能。

#成為彼此神隊友
邱惠振心理師的婚姻診療室
Dr. 張雅淳心理師

《 購書連結🔗在下方留言處 》

29/08/2025

父母不良互動,也會導致家人小孩生病!!!

高張力的衝突就像是個壓力鍋,
讓人不想待在這個空間、很想逃離,
全身都很緊繃、長期下來會免疫系統下降!

#成為彼此神隊友教你如何伴侶溝通
邱惠振心理師的婚姻診療室
Dr. 張雅淳心理師

講座要開始囉歡迎大家一起來^_^成為彼此神隊友課程時間:114年 8月 29日(五)  18:00~20:30講師:邱惠振  諮商心理師線上連結:https://meet.google.com/seg-xteh-xis(為確保講師與參與者的...
29/08/2025

講座要開始囉
歡迎大家一起來^_^
成為彼此神隊友

課程時間:114年 8月 29日(五) 18:00~20:30
講師:邱惠振 諮商心理師
線上連結:https://meet.google.com/seg-xteh-xis
(為確保講師與參與者的權益,本會議連結禁止外流)
(17:45開放進入會議室,請學員準時出席、完成簽到,以免錯過精彩課程)

27/08/2025

《 關係殺手之四騎士》
完美預測離婚率,你所不知道的四騎士!

抨擊、防衛、輕蔑、築高牆,一步步帶向婚姻的瓦解!
抨擊與防衛,讓我們在關係中戰爭;
輕蔑與不屑,卻成為壓力鍋影響著健康;
築起了高牆,是關係中無言抗議與毀滅!

#成為彼此神隊友
邱惠振心理師的婚姻診療室
Dr. 張雅淳心理師

1.講座截止日期至8/26(二)13:302.實體講座報名名額倒數2位※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VPCcggkwnmRZMqea8#免費實體與線上講座#參與實體課程可以現場額外獲得一本講座參考書籍#每場次實體人數限額...
23/08/2025

1.講座截止日期至8/26(二)13:30
2.實體講座報名名額倒數2位

※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VPCcggkwnmRZMqea8

#免費實體與線上講座

#參與實體課程可以現場額外獲得一本講座參考書籍

#每場次實體人數限額20位

#同時報名兩場次還可以優先錄取

☄【第一場次】

講座主題:成為彼此神隊友

講座時間:114/8/29 (五) 18:00-20:30,共 2.5 小時

講座對象:

(1)歡迎新婚夫妻、伴侶一同參與。

(2)無論是有興趣想了解,或有持續關注親密關係互動及溝通議題、對本講座主題有興趣者,都歡迎報名參加!

♟︎講座地點:

(1)實體:芙樂奇心理諮商所 (彰化縣員林市南和街64號)

(2)線上:GOOGLE MEET,報名成功後將在講座前一天提供連結

♟︎講座介紹

  透過講座引導民眾學習伴侶溝通策略,同時搭配《成為彼此神隊友》一書,引導民眾閱讀以提升伴侶互動關係。

♟︎課程講師

邱惠振 督導 / 諮商心理師

專長:

伴侶/婚姻治療( Gottman's Method Couple Therapy )、成人及青少年心理諮商、創傷議題(關係暴力、性暴力創傷)、親密關係議題(外遇後信任修復)、物質濫用、成癮、情緒困擾(憂鬱、焦慮情緒)

經歷:

1.芙樂奇心理諮商所 督導/諮商心理師

2.衛服部心芙創傷復原中心計畫 督導

3.彰化師範大學、嘉義大學、亞洲大學碩士層級諮商實習與輔導課程 督導

♟︎報名截止

1.自即日起開始,至 8 月 22 日 (星期五) 止。

2.若報名人數額滿,將提前關閉報名表單。

補充說明:

1.參考書籍:《成為彼此神隊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6307

2.請您在報名完成後,主動加入芙樂奇心理諮商所官方LINE ( Line ID:psflourish),以便後續訊息通知及提醒,若有任何講座相關疑問,也歡迎詢問。

3.報名成功者將會收到行前通知信,請確保基本資料及聯繫資料正確,以免影響您的上課權益,如未收到請務必電話或官方LINE洽詢。

4.為尊重講師智慧財產權,所有課程請勿私自錄(攝)影、錄音與截圖,謝謝!

5.本場次講座無錄影回放。

6.本講座有攝影記錄需求,報名視同同意授權,作為本中心活動宣傳、推廣使用。

7.參與實體講座時,請事先將手機調成震動或靜音。

8.參與線上講座時,請全程關閉麥克風,若有疑問請利用留言區留言,或待講師開放回答再行提問。

-------------------------------------------

☄【第二場次】

講座主題: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委屈沒人懂

講座時間:114/9/26 (五) 18:00-20:30,共 2.5 小時

講座對象:

 (1)歡迎育有兒女、家中有青少年的家長一起參與。

(2)無論是有興趣想了解、有持續關注親子教養或青少年互動與溝通、對本場次講座有興趣者,都歡迎報名參加。

講座地點:

(1)實體:芙樂奇心理諮商所 (彰化縣員林市南和街64號)。

(2)線上:GOOGLE MEET,報名成功後將在講座前一天提供連結。

♟︎講座介紹

  透過書籍中的量表與練習,協助伴侶將關係互動策略延伸至家庭互動。

♟︎課程講師

張雅淳 所長 / 諮商心理師

專長:

遊戲治療、家庭教育、正向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輔導

經歷:

1.累計15,000人次以上遊戲治療,1,500場次以上親職教育講座,教育廣播電台之樂活家庭人物誌固定嘉賓

2.《用遊戲陪伴孩子走過情緒風暴》、《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委屈沒人懂》、《成為彼此的神隊友》作者

3.芙樂奇心理諮商所 所長

4.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5.衛福部心芙創傷復原中心計畫 計畫主持人

6.彰化師範大學碩士層級諮商實習與輔導課程 督導

♟︎報名截止

1.自即日起開始,至 9 月 19 日 (星期五) 止。

2.若報名人數額滿,將提前關閉報名表單。

注意事項:

1.參考書籍:《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委屈沒人懂》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8617?sloc=main

2.請您在報名完成後,主動加入芙樂奇心理諮商所官方LINE ( Line ID:psflourish),以便後續訊息通知及提醒,若有任何講座相關疑問,也歡迎詢問。

3.報名成功者將會收到行前通知信,請確保基本資料及聯繫資料正確,以免影響您的上課權益,如未收到請務必電話或官方LINE洽詢。

4.為尊重講師智慧財產權,所有課程請勿私自錄(攝)影、錄音與截圖,謝謝!

5.本場次講座無錄影回放。

6.本講座有攝影記錄需求,報名視同同意授權,作為本中心活動宣傳、推廣使用。

7.參與實體講座時,請事先將手機調成震動或靜音。

8.參與線上講座時,請全程關閉麥克風,若有疑問請利用留言區留言,或待講師開放回答再行提問。

💥從衝突現場,到理解彼此👩‍❤️‍👨🏠教養路上的理解與重生  先生:「對啊,她們母女每天都在吵,我在旁邊也不知道怎麼辦。」  太太:「我只是叫她把玩具收好或去洗澡,她也能氣成那樣,我才會生氣啊!」  先生:「你就不要一直罵她啊,你一罵她就更...
22/08/2025

💥從衝突現場,到理解彼此👩‍❤️‍👨
🏠教養路上的理解與重生

  先生:「對啊,她們母女每天都在吵,我在旁邊也不知道怎麼辦。」
  太太:「我只是叫她把玩具收好或去洗澡,她也能氣成那樣,我才會生氣啊!」
  先生:「你就不要一直罵她啊,你一罵她就更火大。」
  太太:「我不罵,她根本聽不進去!」
  先生:「可是我用講的,她就會去收啊!」
  太太:「我也講過了,就是講不聽我才生氣啊!」

  夫妻看似是為了孩子的情緒問題前來諮商,結果卻演變成另一場夫妻爭執——這樣的場景,你熟悉嗎?

  類似這樣的情景,對很多家庭來說,可能都不陌生。表面上看似是夫妻在教養上的意見不同,背後卻藏著滿滿的情緒、誤解與「沒被支持」的委屈。本書,正是從夫妻再熟悉不過的日常場景出發,一步步帶領讀者看見教養背後的問題,並找到情感重新連結的可能。

🪞教養,是關係的照妖鏡
  曾經並肩築夢的伴侶,在孩子出生後,卻常變得像來自兩個星球的人。本書從夫妻親密的變化談起,說明為何教養會讓關係從「我們」變成「我和你」,也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自己在當父母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作為「伴侶」的角色。

  本書從高特曼理論出發,帶領讀者從「親密感消失的轉折點」出發,重新回到愛的地圖,練習再一次靠近彼此。

👂不一定要吵贏,而是要聽懂
  要知道,爭吵的背後,是情緒;情緒的背後,是說出口的期盼。

  本書第二、三章聚焦於家庭裡的「情緒風暴」:你是否常常一句話就點燃對方的怒火?是否感受到「我們好像只剩下吵架的功能」?這些現象,其實都有心理學上的解釋。

  透過高特曼提出的「四騎士警訊」——批評、輕蔑、防衛與築高牆,帶讀者理解衝突的模式、學會如何拆掉家庭中的炸彈,進而找到更健康的溝通節奏。因為,好的衝突處理,正是深化彼此關係的開始。

⭕️✖️ 不見得有對錯,而是價值觀不同
  你覺得孩子要嚴格管教,他覺得孩子要快樂成長;你認為花錢要有計畫,他覺得偶爾犒賞一下也沒關係……這些常常爭不完的議題,其實是「永恆問題」。

  從理解吵架的情緒到幫助夫妻辨認這些無解卻必須共存的差異,並引導彼此傾聽對方背後的「夢想」與「意義」——當我們願意停下來問:「你為什麼這麼在意?」關係的風景,也將改變。

👫就算不夠完美,也能一起向前走
  最後,本書作者張雅淳、邱惠振二位心理師將透過建立「家庭儀式」與「關係象徵」,讓教養不再成為夫妻爭執的戰場,而是生活的共同舞台。從「我也會在」到願意承認「我也可能會犯錯」,這些簡單的行動,都是愛的語言。

  本書不是教你如何成為完美父母,而是邀請你和伴侶重新成為彼此的神隊友。即使不同步、即使會受傷,但只要你們還願意理解、願意修補,關係就有重生的可能。

#成為彼此神隊友
#8月22日正式上架

邱惠振心理師的婚姻診療室
Dr. 張雅淳心理師

▍教養,是關係的照妖鏡曾經並肩築夢的伴侶,在孩子出生後,卻常變得像來自兩個星球的人?本書從夫妻親密的變化談起,說明為何教養會讓關係從「我們」變成「我和你」,也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自己在當父母的過程中逐漸...

謝謝新自然主義美華姐和喬喬姐給我們的鼓勵讓我們把伴侶諮商和兒童親子的專業連線希望我們看到的故事透過我們專業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更多know how
21/08/2025

謝謝新自然主義
美華姐和喬喬姐給我們的鼓勵
讓我們把伴侶諮商和兒童親子的專業連線
希望我們看到的故事
透過我們專業的角度
和大家分享更多know how

 #自由時報 #伴侶溝通 #親子教養雅淳所長Dr. 張雅淳心理師和惠振心理師邱惠振心理師的婚姻診療室的親子專欄在自由時報刊出了喔電子版在這裡,歡迎分享: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720513
18/08/2025

#自由時報
#伴侶溝通
#親子教養
雅淳所長Dr. 張雅淳心理師和惠振心理師邱惠振心理師的婚姻診療室的親子專欄
在自由時報刊出了喔

電子版在這裡,歡迎分享: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720513

※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VPCcggkwnmRZMqea8#免費實體與線上講座#參與實體課程可以現場額外獲得一本講座參考書籍#每場次實體人數限額20位#同時報名兩場次還可以優先錄取☄【第一場次】講座主題:成為彼此神...
09/08/2025

※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VPCcggkwnmRZMqea8

#免費實體與線上講座

#參與實體課程可以現場額外獲得一本講座參考書籍

#每場次實體人數限額20位

#同時報名兩場次還可以優先錄取

☄【第一場次】

講座主題:成為彼此神隊友

講座時間:114/8/29 (五) 18:00-20:30,共 2.5 小時

講座對象:

(1)歡迎新婚夫妻、伴侶一同參與。

(2)無論是有興趣想了解,或有持續關注親密關係互動及溝通議題、對本講座主題有興趣者,都歡迎報名參加!

♟︎講座地點:

(1)實體:芙樂奇心理諮商所 (彰化縣員林市南和街64號)

(2)線上:GOOGLE MEET,報名成功後將在講座前一天提供連結

♟︎講座介紹

  透過講座引導民眾學習伴侶溝通策略,同時搭配《成為彼此神隊友》一書,引導民眾閱讀以提升伴侶互動關係。

♟︎課程講師

邱惠振 督導 / 諮商心理師

專長:

伴侶/婚姻治療( Gottman's Method Couple Therapy )、成人及青少年心理諮商、創傷議題(關係暴力、性暴力創傷)、親密關係議題(外遇後信任修復)、物質濫用、成癮、情緒困擾(憂鬱、焦慮情緒)

經歷:

1.芙樂奇心理諮商所 督導/諮商心理師

2.衛服部心芙創傷復原中心計畫 督導

3.彰化師範大學、嘉義大學、亞洲大學碩士層級諮商實習與輔導課程 督導

♟︎報名截止

1.自即日起開始,至 8 月 22 日 (星期五) 止。

2.若報名人數額滿,將提前關閉報名表單。

補充說明:

1.參考書籍:《成為彼此神隊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6307

2.請您在報名完成後,主動加入芙樂奇心理諮商所官方LINE ( Line ID:psflourish),以便後續訊息通知及提醒,若有任何講座相關疑問,也歡迎詢問。

3.報名成功者將會收到行前通知信,請確保基本資料及聯繫資料正確,以免影響您的上課權益,如未收到請務必電話或官方LINE洽詢。

4.為尊重講師智慧財產權,所有課程請勿私自錄(攝)影、錄音與截圖,謝謝!

5.本場次講座無錄影回放。

6.本講座有攝影記錄需求,報名視同同意授權,作為本中心活動宣傳、推廣使用。

7.參與實體講座時,請事先將手機調成震動或靜音。

8.參與線上講座時,請全程關閉麥克風,若有疑問請利用留言區留言,或待講師開放回答再行提問。

-------------------------------------------

☄【第二場次】

講座主題: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委屈沒人懂

講座時間:114/9/26 (五) 18:00-20:30,共 2.5 小時

講座對象:

 (1)歡迎育有兒女、家中有青少年的家長一起參與。

(2)無論是有興趣想了解、有持續關注親子教養或青少年互動與溝通、對本場次講座有興趣者,都歡迎報名參加。

講座地點:

(1)實體:芙樂奇心理諮商所 (彰化縣員林市南和街64號)。

(2)線上:GOOGLE MEET,報名成功後將在講座前一天提供連結。

♟︎講座介紹

  透過書籍中的量表與練習,協助伴侶將關係互動策略延伸至家庭互動。

♟︎課程講師

張雅淳 所長 / 諮商心理師

專長:

遊戲治療、家庭教育、正向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輔導

經歷:

1.累計15,000人次以上遊戲治療,1,500場次以上親職教育講座,教育廣播電台之樂活家庭人物誌固定嘉賓

2.《用遊戲陪伴孩子走過情緒風暴》、《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委屈沒人懂》、《成為彼此的神隊友》作者

3.芙樂奇心理諮商所 所長

4.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5.衛福部心芙創傷復原中心計畫 計畫主持人

6.彰化師範大學碩士層級諮商實習與輔導課程 督導

♟︎報名截止

1.自即日起開始,至 9 月 19 日 (星期五) 止。

2.若報名人數額滿,將提前關閉報名表單。

注意事項:

1.參考書籍:《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委屈沒人懂》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8617?sloc=main

2.請您在報名完成後,主動加入芙樂奇心理諮商所官方LINE ( Line ID:psflourish),以便後續訊息通知及提醒,若有任何講座相關疑問,也歡迎詢問。

3.報名成功者將會收到行前通知信,請確保基本資料及聯繫資料正確,以免影響您的上課權益,如未收到請務必電話或官方LINE洽詢。

4.為尊重講師智慧財產權,所有課程請勿私自錄(攝)影、錄音與截圖,謝謝!

5.本場次講座無錄影回放。

6.本講座有攝影記錄需求,報名視同同意授權,作為本中心活動宣傳、推廣使用。

7.參與實體講座時,請事先將手機調成震動或靜音。

8.參與線上講座時,請全程關閉麥克風,若有疑問請利用留言區留言,或待講師開放回答再行提問。

👨‍👩‍👧‍👦【離婚之後,為愛合作】共親職,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離婚,不代表父母角色的結束,而是一段「重新合作、共同養育」的開始。當孩子夾在兩個家庭之間,他們最需要的是——父母攜手為愛合作,給予穩定的關係與一致的教養。這個成長團體,邀...
22/07/2025

👨‍👩‍👧‍👦【離婚之後,為愛合作】
共親職,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離婚,不代表父母角色的結束,
而是一段「重新合作、共同養育」的開始。
當孩子夾在兩個家庭之間,他們最需要的是——
父母攜手為愛合作,給予穩定的關係與一致的教養。

這個成長團體,邀請正在學習共親職的你,
在專業帶領下,一起探索——
✔ 如何與前配偶建立合作式的溝通?
✔ 如何減少教養衝突、提供孩子情感穩定?
✔ 如何走出情緒陰霾,找回自己的力量?

🌻 無論你處在離婚的哪個階段,
只要你仍然關心孩子的幸福,這裡都有你的位置!
💞為了孩子,也為了更成熟的自己,
一起練習從「伴侶」到「教養夥伴」的轉變吧!

📅日期:114/9/6、9/13、9/20、9/27、10/4、10/11,共6次。
⏰時間:週六上午09:30-12:00
☕地點:黑沃咖啡東區精武店(台中市東區精武東路70號)
🎤主領老師:邱惠振諮商心理師
🕶對象:考慮離婚(或已離婚)之家長12人,限單方參加。

⚠️報名注意事項:
1. 本成長團體不收報名費及保證金,不提供子女托育服務。
2. 為避免資源浪費,報名者在報名時應確認能夠參與6次活動。
3. 本活動線上報名表單於114/8/11(週一)中午12:00開始開放報名。
4. 報名不等於錄取,本中心將於活動前1週以e-mail及手機簡訊進行錄取通知,未錄取者則不予通知。經錄取者若第一次未能出席,則名額讓給候補名單;若無理由中途不繼續參與者,將列入本中心警示名單,不得參與本中心其他課程活動。

報名表單:https://www.surveycake.com/s/nGl6Q
洽詢電話:(04)22124885分機210李社工

#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
#離婚共親職
#合作父母

相信在學生時期,每個人都有被問過:「你的志願是什麼?」、「你未來想讀什麼科系?想做什麼工作?」你也會發現,在同一時期,有些人很早就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事、未來要做什麼工作,但有些人並沒有任何想法,或是受到他人影響,選擇家人或老師期待做的事,這其...
16/05/2025

相信在學生時期,每個人都有被問過:「你的志願是什麼?」、「你未來想讀什麼科系?想做什麼工作?」
你也會發現,在同一時期,有些人很早就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事、未來要做什麼工作,但有些人並沒有任何想法,或是受到他人影響,選擇家人或老師期待做的事,這其實都與個人的自我認同有關。

有學者根據個體探索及承諾的情形,提出四種認同的狀態:
1.迷失型:是指個體對未來迷失方向、缺乏探索、尚未經歷認同危機,也未做出任何承諾,例如小明對未來要就讀什麼科系並沒有方向,也沒有對什麼科系感興趣,也沒興趣參加營隊,但還沒有需要立即做出選擇或決定的壓力。
2.早閉型:是指個體從未經歷過認同危機、未做任何的探索就決定未來方向,這種過早建立認同的情形,通常是以家人或是其他權威人物的選擇或期待為基礎,而非來自自己的選擇。例如家人期待自己考上醫學系,自己便以此為考試目標。
3.未定型:指個體持續處於嘗試與探索,正處於認同危機中,思考適合的選擇,但尚未許下任何的承諾。例如小美搜集許多資料,但仍難以決定未來的方向。
4.定向型:指個體經歷探索後,了解自己和可用的資源,對未來做了明確、堅定的決定與承諾,處於統整的認同狀態。例如小華蒐集了許多資料,並詢問學長姐後,對未來有清楚的規劃,也了解可運用的資源,自發性的全力投入。

認同狀態是會不斷變動的過程,即使仍未確定,但透過持續探索與討論,對未來的方向便會逐漸撥雲見日囉!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AZUT-xbJ3GdGoI8G33dd69qHYpLGz4APUIYzFikm3V9Wk2BcFxqszDo/

Address

北屯區大連路二段213號
Taichung
406

Opening Hours

Tuesday 13:00 - 21:00
Wednesday 13:00 - 21:00
Thursday 13:00 - 21:00
Friday 13:00 - 21:00
Saturday 09:0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芙樂奇心理成長心理諮商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芙樂奇心理成長心理諮商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