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瑜臨床心理師

小瑜臨床心理師 我是小瑜臨床心理師,
在這裡陪伴大家談談心事,
也分享心理相關文章或心情紀錄。
目前哪裡可以找到我,歡迎洽詢預約:
1. 寶貝心理諮商所
2. 擁恆心理諮商所
其他合作單位:
1. 清濱醫院
2. 光田綜合醫院腦傷復能特診
3. 北台中家扶中心
4. 台中市社會局家防中心

分享講座喔
05/07/2025

分享講座喔

講題:青春不迷惘~在波動中學習情緒調節,在關係中練習做自己 講師:林靖育心理師(寶貝心理諮商所) 時間:114年7月19日 (六) 14:00~15:30 地點:沙鹿文昌分館 B1 多功能活動室 一、課程目標 • 協助青少年了解並管理自身情緒 • ...

515臨床心理師節在即,94明天啦~在好多地方都可以遇見臨床心理師,不是只有醫院哦我也不只在醫院出沒呢!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可以在哪裡尤其牽涉到腦與心智功能的評估與治療,例如:腦傷、精神疾患、早療的心理評估及心理治療...,只能由我們臨床心...
14/05/2025

515臨床心理師節在即,
94明天啦~
在好多地方都可以遇見臨床心理師,
不是只有醫院哦
我也不只在醫院出沒呢!
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可以在哪裡
尤其牽涉到腦與心智功能的評估與治療,
例如:腦傷、精神疾患、早療的心理評估及心理治療...,
只能由我們臨床心理師出馬。
順道一提,
今年5/15也是我執(出)業(道)滿7年的日子,
期許繼續成為有人味又發揮專業的臨床心理師!
最近取得「美國正向教養家長講師認證」,
很高興多一把刷子能幫忙到親子、家庭,
請多指教囉☺️
PS.留言區分享515臨床心理師節的優惠活動,滿足大家的腸胃和心理

《臨床心理師,走進每個人生故事現場的心理專家》

當你聽到「臨床心理師」,腦中是不是立刻浮現那種坐在診療室的沙發上聊天、手上拿著筆記本的畫面?

其實,臨床心理師的日常不只這樣,工作範圍更超乎你想像!

臨床心理師的專業,活躍在更多你可能沒注意到的地方,像是:

◆精神醫療機構:參與診斷與心理治療
◆康復之家:陪伴病友穩定生活、重建社會功能
◆睡眠中心:協助失眠與壓力造成的睡眠困擾
◆失智症照護團隊:提供家屬支持與認知訓練
◆職業重建系統:協助個案重新進入職場
◆復健科:處理生理失能者的神經功能訓練與心理調適問題
◆社區:提供災後輔導,幫助個案在重大災害後的創傷復健
◆應衛福部政策需要,協助「家庭暴力防治與處遇」、「藥酒癮防治與介入」,並深入了解個案

從醫療院所到社區、從精神健康到職涯重建,臨床心理師的角色正在越來越多元的場域中發光發熱。臨床心理師做的不只是「傾聽」,而是運用專業知識協助人們理解自己、改善狀態、活出更好的生活。臨床心理師不只是坐診,也走進了各種人生故事的現場。

註:為了能執行法律規定中最完整的心理業務,所以臨床心理師的教育養成方式廣泛而周全,尤其有關精神病或腦部心智功能之心理衡鑑與治療,更是限定專門由臨床心理師才能執行,所以可以說臨床心理師的出路最為寬廣喔!

你曾在哪些地方見過臨床心理師的身影呢?

30/04/2025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剛好今天,來閒聊(偶爾自我揭露一下)
早上送女兒去保姆家後,
我到對面早餐店覓食,
我已經算常客了,店裡的阿姨、老闆常跟我聊天哈啦。
早餐店阿姨:「今天換妳(送小孩)啦」「小孩快要去上學了齁」
我:「對啊,今年要上幼幼班了」
阿姨:「我們以前都帶到中班,我兒子小孩拜託我帶,他們夫妻都要去工作,我本來叫他們自己找人帶,他們就不要,叫我帶,那時還一打二咧」
「以前我孫子很皮,不聽話就是要打要修理!1歲多跳來跳去,我就拿棍子、蒼蠅拍修理他,小孩子就是要教啦!」
我:「蛤~你用打的,他不會害怕?!你打的時候會不會心疼?我光是孩子跌倒瘀青就心疼的要命,而且我有方法從來不用打我女兒就可以教她」
阿姨:「不會呀,他不怕,他都去跟他媽媽講說阿嬤打我...」
「我不會(心疼)呀!不聽話就要教」
「那是你女兒是女生比較乖,我們那孫子很皮」
我:「你們那時候都這樣教小孩希望他們聽話呀,但你兒子他們可以接受?」
「(皮不皮)這跟孩子特質有關...」
阿姨:「我媳婦很講理,說不乖修理沒關係。後來我孫子再長大點,會把棍子、蒼蠅拍都藏起來(笑)」
「奇怪!我兒子小時候很乖,我媳婦那邊比較皮」
我:「哇~他很聰明想到怎麼反抗了,他不想被你修理XD」
阿姨:「對呀,他很聰明耶」
我:「過去你真的辛苦耶,不是自願幫忙帶孫」
阿姨:「他們沒付我錢,都我自己花費煮給孫子」
我:「分享一下我的想法,我覺得孩子生了是父母要負責...」
阿姨微笑點頭~
其實,我可以理解那年代的長輩都只知道教小孩要用打的,
但現代我們能夠有不同的思考、不一樣的角度去照顧和教養孩子,不需要費力打罵,更不需放任,
而是可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在瞭解孩子氣質、發展進程,也踩穩教養原則的界線下,
贏得孩子的合作,
找到能連結親子關係又能培養孩子穩定的情緒、獨立的技能。
我們一起來實踐看看,不只今天,每天,都放下打小孩的手。
想知道怎麼做嗎?後續會有機會分享「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唷~
我即將去學習取得「正向教養國際認證家長講師」,期待能推廣出去
#0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終結體罰
#讓孩子在成長過程感受尊重與界線

26/04/2025

【臨床與社會觀察】
有些大人,對孩子要求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例如:希望孩子不要打人,但自己卻在打孩子;要求孩子不可以生氣,但自己卻容易暴怒
有些大人,自己可以,孩子卻不行。例如:自己可以常常滑手機、看電視,卻不準孩子常滑手機、看電視;自己可以罵髒話,卻不準孩子罵髒話
好像認為孩子要比自己更能表現正向行為,
但是,
孩子還在學習的路上,
而且學習的對象通常是身邊的大人吧⋯
那要求孩子前,自己先以尊重孩子發展的態度去成為孩子的典範
去瞭解孩子的發展~
學習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吧

即將在下週至台中東勢的國小附幼分享有關「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主題唷!這一直是家長、學校教育、衛生單位都很關注的議題。我也關心、陪伴著受ADHD影響的孩子及其家長們~若有其他各單位也需要了解ADHD,可來洽詢討論是否有機會前往聊一聊這方面的主...
25/03/2025

即將在下週至台中東勢的國小附幼分享有關「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主題唷!
這一直是家長、學校教育、衛生單位都很關注的議題。
我也關心、陪伴著受ADHD影響的孩子及其家長們~
若有其他各單位也需要了解ADHD,
可來洽詢討論是否有機會前往聊一聊這方面的主題~~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衛教
#小瑜心理師害羞地去演講

15/02/2025

這幾天,我看到兩則跟心理師相關的新聞!

有人因為沒有心理師資格,卻公開提供諮商相關的協助並收取高額費用,結果被主管機關開罰。

也許,有些人會問:「心理諮商到底有什麼專業?真的需要這麼嚴格嗎?」

同時間,也有一些疑似不當身心靈課程,裡面的帶領者就是諮商心理師,並在正式機構掛名執登(相關細節尚待調查)。

或許,有些人會好奇:那這樣到底符不符合專業倫理呢?會不會讓來參加的人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上心靈成長課程還是在接受心理諮商呢?

其實,心理師這個行業跟醫師、律師一樣,都有法律規定跟倫理規範,不能隨便說自己會「聊聊」或「輔導」就拿來當專業。

這不是刁難,而是為了保護求助者,因為心理困擾、情緒狀態或創傷經驗這些事沒處理好,是真的可能會對一個人的產生長遠影響的。而心理師執業的管理機構,也應該對心理師的行為負責,不是讓心理師隨意地「變換角色」,一下當心理師、一下又變成心靈導師,讓民眾無所適從。

這讓我想到,台灣人好像很常覺得「啊,就差不多就好嘛」。

……

「差不多」就好了啦?!

如果有一天,你開車在路上,看到有台閃著雙黃燈的車在紅線旁邊臨停,駕駛急急忙忙地下車買東西,你會有什麼想法?

你可能覺得:「就一下下而已,大家方便嘛。」

還是會認為:「這樣真的不行,這是違反交通規則,而且還影響其他人的安全!」

如果你去大賣場,看到有人帶著大罐子在免費佐料區裝滿碎洋蔥和番茄醬帶回家,你會怎麼想?

你可能覺得:「反正都是免費的,多拿一點也還好吧?」

還是會認為:「這明顯超出『免費提供』的本意,這樣不合理吧!」

那如果有一個人自稱是「心理諮詢師」,但其實並沒有取得心理師資格,甚至被主管機關認證違法,你又會有什麼想法?

你會覺得:「不過就是差一個字跟一些排列組合而已,有必要這麼講究嗎?」

還是會覺得:「這不只是用詞問題,而是專業資格的界線跟倫理,這樣真的可以嗎?」

……

其實,「差不多」真的差很多!

在台灣,我們已經習慣對許多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覺得「方便就好啦!」,「幹嘛那麼龜毛」,「你們就是愛吹毛求疵」,但這種模糊的標準跟隨便的態度真的沒有問題嗎?

違規臨停的人總說「就一下下而已」,卻可能讓後方車流受阻,甚至造成車禍的發生。

免費佐料本來是讓用餐的人適量取用,卻因為少數人「能拿就拿」,導致店家不得不開始限制,甚至取消這項福利。

專業資格的問題更是如此。

如果我們允許「差不多」的用詞模糊掉專業的界線,那麼下一步呢?

如果今天可以自稱「心理諮詢師」來執行諮商,那明天是不是也可以隨便自稱「醫學顧問」來看病、或「法律專家」來幫你打官司呢?

當這種情況越來越多,誰來保證專業的品質?當事人因此受到了傷害,又該由誰來負責呢?

……

尊重專業不是小題大作,而是基本要求

很多人可能覺得,專業領域的資格問題哪有那麼嚴重,但事實上,每一個專業認證的背後,都是無數年的訓練、實務經驗、倫理規範與法規保障。

如果可以「差不多」就好,那麼那些努力投入時間與心力,不斷精進自身能力的專業人士,還有什麼價值?

尊重專業,不是刁難,也不是狹隘的界線劃分,而是為了確保每一位需要協助的人,都能得到符合標準的服務。

也正因為專業的嚴謹性,當諮商心理師出現不當行為時,並不代表這個領域是失控或不專業的,反而說明了為何這個行業需要受到嚴格監管。

心理師受到《心理師法》的嚴格規範,從收費額度到執業方式都有著清楚的界定,若有違規行為,專業公會、主管機關如衛生局,甚至倫理委員會,都能介入調查,以確保當事人的權益不會受到侵犯,而在當事人受到損害時,專業的監督機制也能展現懲處及限制的權力。

這與許多未受監督的「身心靈課程」形成強烈對比。錫蘭所揭發的某些課程就顯示,當這些自稱「訓練師」的人士出現問題時,就缺乏有效的監督與處理機制,甚至導致學員受到長期的心理傷害卻求助無門。

想想看,如果你在身心靈課程受到損害時,可以怎麼辦呢?

當那些「訓練師」、「導師」或「教練」出現問題時,誰來負責?你有申訴管道嗎?有法律保障嗎?還是最後只能自己承擔後果?

心理師是一種專業資格,諮商是一種專業技術,並非單憑熱情與個人經驗就能提供有效的協助。

就像你不會希望手術時的醫生只是「好像有學過開刀」,也不會希望你的律師只是「讀過六法全書」,更不會期待一個僅是接受過諮商的人,就能變成你的學姊還要賣你筆記,心理諮商的專業性,也應該被同樣嚴肅地看待。

當社會開始允許「差不多」變成標準,最終受害的,往往是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

所以,當你遇到這類情況時,別再覺得「算了啦」!

問問自己:這樣真的合理嗎?這樣真的符合專業嗎?

我們每個人的選擇跟答案,決定了這個社會對「專業」的態度,也決定了我們以後所接受的專業品質。

【心理師媽媽育兒隨記-無辜的尿墊】接女兒回家後換尿布過程中,依舊扭來扭去、東摸西摸,她朝著靜靜躺著的這尿墊(看護墊)拍打了2~3下,然後👧連續說:「打尿墊」「尿墊對不起」「尿墊生氣了...」「尿墊乎~乎~(手輕摸尿墊)」我「哇~」一聲然後大...
08/02/2025

【心理師媽媽育兒隨記-無辜的尿墊】
接女兒回家後換尿布過程中,
依舊扭來扭去、東摸西摸,
她朝著靜靜躺著的這尿墊(看護墊)拍打了2~3下,
然後👧連續說:
「打尿墊」
「尿墊對不起」
「尿墊生氣了...」
「尿墊乎~乎~(手輕摸尿墊)」
我「哇~」一聲然後大笑😂
她會這樣是其來有自的。
幾個月前她有時會打我,
常是換尿布的時候,
我就曾說「妳打媽媽,媽媽會痛」、「媽媽生氣了!」「妳要說什麼?」
👧:「對不起」
👧:「麻媽~乎~乎」(之前她痛的時候我會摸摸她說「乎~乎」)
她如今還現學現賣😅
情緒理解和正向人際行為是親子互動、日常生活都可以引導的!
但我OS想說「妳一開始不打,就不會發生後續了,尿墊真無辜」,哈...

#心理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育兒崩潰日常

要收假囉分享一篇收假好文供參考
01/02/2025

要收假囉
分享一篇收假好文供參考

明天就是長長年假的最後一天了,
大家覺得自己的情緒存款是遞增的,
還是快見底了呢?

也許有些人想要趕快回去處理可能堆積如山的工作(有嗎😂)
也許有些人對於年假依依不捨。
都可以在最後一天給予自己一些修復練習。

1. 靜心時間。
過年你是否是穿梭在不同飯局,不同家人之中?
忙著招呼裡外,卻少了招呼自己的時間?
好好靜下心來,穩定自己的思緒,讓自己平靜下來。

2.整理物品。
整理家裡,就是整理自己的內心。
不論是被小孩弄到爆炸的客廳,
還是準備整理要上班的事物,
整理一下,讓自己內在外在都整齊起來。

3.運動與伸展。
過年歡聚少不了吃喝,讓自己做個運動與伸展,
調整身體,減少體態的焦慮,也讓自己身心平衡。

4.細數美好。
那些好好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那些出遊的風景,睡到飽的感覺,都很珍貴。
或是那些自己有穩住和家人對話,不要爆衝的時刻,都很值得肯定自己。
把這些美好的收進心裡,成為開工之後的動力吧!

深夜碎碎念,看了有想聊些什麼滑Threads無意間看都有人串文如下圖說↓我不清楚業界別位心理師怎麼做,但就我而言,我一直覺得要以案主(又稱個案、來談者、當事人)的福祉或最佳利益(不是連續劇喔,話說這齣「最佳利益」真的好精彩,我三季都看完了)...
25/01/2025

深夜碎碎念,看了有想聊些什麼
滑Threads無意間看都有人串文如下圖說↓
我不清楚業界別位心理師怎麼做,
但就我而言,
我一直覺得要以案主(又稱個案、來談者、當事人)的福祉或最佳利益(不是連續劇喔,話說這齣「最佳利益」真的好精彩,我三季都看完了)為最優先考量。
如果手邊案主適合結案,或有其他考量(經濟、時間、不合適⋯⋯)需要結束,我並不會為了任何個人私慾而留住案主。
當然我本身需要經濟來源、工作經驗,
不過我從來不會想把個人需求套在案主身上,
要賺,認識新的案主或採其他方式都可以辦到的。
聽說,有些自費機構會算合作心理師的留案率,
我跟這種制度的機構不合,
究竟接案是為了「誰」而做?!
為機構賺錢?還是為了證明心理師的能
力?!
我傾向為了案主著想而做,
所以我選價值觀跟我相符的心理治療所/心理諮商所接工作,
如此我才能放心陪伴案主成長☺️
碎唸到這,希望不論是誰,有心理諮商需求時都能遇見適合的心理師,得到恰如其分的專業心理介入。
#心理治療倫理 #個人觀點和作風
#寶貝心理諮商所 #擁恆心理諮商所
#蛇年新年快樂 #有安太歲

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20/01/2025

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聯合聲明】懇請立法院以國民心理健康福祉為念 刪預算不能削弱心理健康資源

敬請網絡夥伴們協助分享。

02/01/2025

近期陸續看到有人在網路上顯得自己很想為他人做心理諮詢/諮商,
甚至用類似的職稱自我宣傳...
療癒師、心理諮詢師之類的。
他們有顆想從事專業助人者的心,
立意良善、出發點很正面,是種美意。
但!助人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處理心理的議題,
弄不好,很可能帶來傷害。
你想成為心理師,
需要先學習各種心理學理論,
例如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瞭解人心如何運作;
也得熟知心理評估、諮商與心理治療,你才知道怎麼以科學實證的技術理解一個人、執行真的心理諮商;
再者,你也要學習助人專業倫理、知曉心理師法,你才能在合乎應遵守的倫理和法規等安全的界線保護案主以及你自己。
進研究所學了這一大圈後,
經過論文、實習的水深火熱,
再通過國家考試的考驗,
你就能心安理得地為他人做心理諮商。
雖然時間、成本高,
但圓夢不就是這回事嗎?!
所以,這些人想傾聽別人、陪伴他人因應心理困擾,還是像我們一樣,
投資自己,穩健踏實,
會更好。

2024的歲末年終,跟繁忙的生活請了個假,和心愛的先生、孩子一起轉換環境,來到花蓮享受當下的慢活腳步,體驗此時此刻的幸福。天真無邪的孩子玩玩遊戲設施、看看可愛動物,接受五感刺激、感受愉悅情緒,看她開心,我們也滿足。2024這一年來,經歷了各...
30/12/2024

2024的歲末年終,
跟繁忙的生活請了個假,
和心愛的先生、孩子一起轉換環境,
來到花蓮享受當下的慢活腳步,
體驗此時此刻的幸福。
天真無邪的孩子玩玩遊戲設施、看看可愛動物,
接受五感刺激、感受愉悅情緒,
看她開心,我們也滿足。

2024這一年來,
經歷了各種該經歷的事,
遇見了很多該遇見的人,
很踏實地陪他人成長、帶自己前進;
即將迎接新的一年2025,
期待有新的經歷,
與該遇見的每個人相逢。
#花蓮之旅 #又一村 #兆豐休閒農場
#伊笛幔休閒民宿 #貓頭鷹兒童公園
#活在當下 #連結情感

Address

Taichung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小瑜臨床心理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小瑜臨床心理師:

Share